登陆注册
7475400000015

第15章 滕文公下(1)

【原文】

陈代①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②’,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③,招虞人以旌④,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⑤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⑥。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昔者赵简子⑦使王良⑧与嬖奚⑨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⑩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御者且羞与射者比;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如枉道而从彼,何也?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注释】

①陈代:孟子的学生。

②枉:屈;寻:八尺为一寻。

③田:打猎。

④招虞人以旌:虞人:狩猎场的小官。古代君王有所召唤,一定要有相应的标专,旌旗是召唤大夫的,弓是召唤士的,若是召唤虞人,只能用皮冠,所以这个虞人不理睬齐景公用旌旗的召唤。《左传·昭公二十年》曾经记载过这一件事,孔子并对这个虞人有所称赞,所以下文孟子说到“孔子奚取焉”。

⑤不忘:本来是常常想到的意思,虽然常常想到自己“在沟壑”和“丧其元”的结局,但并不因此而贪生怕死。所以,这里的“不忘”也可以直接理解为“不怕”。

⑥元:首,脑袋。

⑦赵简子:名鞍,晋国大夫。

⑧王良:春秋末年著名的善于驾车的人。

⑨嬖奚:一个名叫奚的受宠的小臣。

⑩反命:复命。反同“返”。

范我驰驱:使我的驱驰规范。“范”在这里作动词,使……规范。

诡遇:不按规范驾车。

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引自《诗经·小雅·车攻》。意为按规范驾车,箭放出就能射中目标。

贯:同“惯”,习惯。

比:合作。

【评析】

陈代给孟子所出的是一个以屈求伸的意见。“枉尺而直寻”,先自己弯曲,哪怕显得只有一尺长,有朝一日实现抱负,伸展开来,就可能有八尺长了。

陈代所讲的,其实就是苏秦、张仪等纵横家的做法。先顺着诸侯们的胃口来,然后再慢慢实施自己的思想主张。说穿了,有一点机会主义的味道。

因此,孟子坚决不予同意,而以“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的方正刚直为行为主张。

同时以齐景公时以猎场管理员和赵简子时的优秀驾驶员王良为例,说明了君子在立身出处上不能苟且,不能搞机会主义的道理。最后指出,机会主义的路其实也是走不通的,因为,“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把自己弄得弯曲起来,扭曲了人格,怎么还可能去让别人正直呢?这就又回到他的前辈孔子的说法去了。“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自己不能够正直,自己都不能以身作则,怎么可能让别人正直呢?

内容相近,大同小异。只是孟子的观点是反对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孔、孟都很倡导通权达变的思想,但在立身处世的出处方面,却是非常认真而不可苟且的。因此,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问题。

可能正是因为坚持这个原则而影响了他们的学说为当世所用,以至于使他们在世的时候没有能够“大行其道”。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也许正是由于他们坚持了这个原则,才使他们的学说在身后流传下去,历千年而不衰,也使他们本身也成为圣人、亚圣人。

对现代人来说,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职业的日益分化,立身处世的“出处”问题似乎已不那么突出了。但面对择业,面临进退,面对铺天盖地的招聘广告和所谓“双向选择”,是否还是有必要思考思考自己的“出处”问题呢?

【原文】

景春①曰:“公孙衍②、张仪③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④”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⑤;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

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②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名的说客。

③张仪:魏国人,与苏秦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游以连横去服从秦国,与苏秦“合纵”相对。

④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⑤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

⑥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评析】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孟子则觉得公孙衍、张仪之流依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所以,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从何算得上是大丈夫呢?

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可见“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劝谏。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君有过,妻也就当劝说补正。概括为,应该是“和而不同”。只有太监、小老婆、婢女之流,才是不问是非,以顺从为原则,事实上,也就是没有了任何原则。

由此说明,“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性地理解为妇人之道,而的的确确就是“小老婆之道”。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突出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极其深恶痛绝了。

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深恶痛绝,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妾妇”却还是生生不已,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那应该怎么办呢?

孟子的方法是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这就是他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怎样做到?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了。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其他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真真正正的大丈夫了。

孟子对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显示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以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震的声音。

【原文】

曰①:“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②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注释】

①本段系节选孟子与魏国人周霄的对话。“曰”指“孟子曰”。

②媒妁(shuò):媒人,婚姻介绍人。

【评析】

孟子以男女苟合偷情为喻,指责那些不由其道、不择手段去争取做了的人,事实上还是在谴责靠游说君王起家的纵横术士们。

依据孟子的观点,想做官,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是非常合理的。但另一方面,“又恶不由其道”。说穿了,还是立身处世的“出处”问题。

其根本观点与“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一章是相同的,就是不能使用不正当手段去争取做官,不能扭曲自己的人格。

孟子关于男女偷情的比喻是非常形象而深刻的。不过,时代发展到今天,恋爱婚姻一律自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已被抛到了一边,少男少女们再也用不着钻洞扒缝,翻墙过壁,像张君瑞和崔莺莺那样“待月西厢下”了。那么,“钻穴隙之类”是不是也就合理了呢?

显然不是这样,莫说是在政治上、官场上去“钻穴隙”,就是男女关系上的“不由其道而往”,也仍然会受到“父母国人皆贱之”,总归不是什么光宗耀祖的事吧。

所以,还是要光明磊落走正道,不要“钻穴隙之类”的为好。

孟子的比喻始终是意味深长的。

【原文】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①窬垣而辟②之,泄柳闭门而不内③,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④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⑤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⑥。’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注释】

①段干木:姓段干,名木,晋国人,清高而不屑为官。魏文侯去拜访他,他却翻墙逃走避开不见。

②辟:同“避”。

③泄柳:人名,鲁穆公时人。内同“纳”。

④阳货欲见孔子:事见《论语·阳货》(17.1)。“见”在这里作使动用法,是阳货想让孔子来拜见他的意思。

⑤瞰:窥视。

⑥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胁肩,耸起肩头,故作恭敬的样子。胁肩谄笑:形容逢迎谄媚的丑态。畦:本指菜地间划分的行列,这里作动词用,指在菜地里劳动。

【评析】

这里一个角度是对《论语·阳货》所记“阳货欲见孔子”(17.1)一章的补充说明;另一角度又是对孔子所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的进一步说明。

正所谓“胁肩谄笑”,其实就是“巧言令色”。包括子路所不理解的那种“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都是类似的行径。说透了,就是——虚伪!

说到虚伪,那真就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了。一方面,它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世上几乎找不到什么人不深恶痛绝,把它作为人类的恶行败德而加以口诛笔伐。也就是说,似乎是一个无须讨论的问题了。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分明感觉到自己随时随地都生活在虚伪的包围之中,世上几乎就找不到什么没有虚伪存在的净土。所以,这似乎又是一个很有必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正是这两个方面的二律背反使“虚伪”突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不仅令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而且各圣贤们也困惑不已,所以又反复论述。(仅仅关于“巧言令色”的论述,在《论语》中就有三处,分别在《学而》《公冶长》《阳货》三篇。)至于孟子在这里为什么又提到这个话题,则是从“谄媚”引发起的。因为学生公孙丑提到为什么不主动去拜见诸侯的问题,孟子在回答时说到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像段干木、泄柳那样,过于清高,过于孤芳自赏,似乎也没有必要。因为儒者凡事反对走极端,而主张中正平和、恰如其分。另一方面就说到谄媚的问题了。虽然他这里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揣测到,他所指的“胁肩谄笑”之徒,正是那逢迎、巴结各国诸侯的纵横术士们。他反复鞭挞的对象,这里也就没有明确说明说了。

从谄媚到虚伪,换句话说,谄媚本身也就是虚伪。有人说:“虚伪及欺诈产生各种罪恶。”有人甚至说得更为干脆:“虚伪乃罪恶之源!”

问题还是在于,理解到这些以后,我们拿什么来与之较量,怎样来清除这人类的“罪恶之源”呢?

这恐怕就不是能够“毕其功于一役”,甚至于“毕其功于一代”的事了吧。

【原文】

戴盈之①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②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③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

①戴盈之:人名,宋国大夫。

②兹:年。

③攘:偷。

【评析】

好一条偷鸡贼的逻辑!

好一则偷鸡贼的寓言!

这条偷鸡贼的逻辑就是分步改错,明明认识到自己不对,但就是不愿意彻底改正,而以数量减少来遮掩性质不改的问题。

这则偷鸡贼的寓言生动而幽默,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人心写照。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戒烟、戒赌、戒毒,还是“反腐倡廉”中披露出来的一些案子,其当事人不是多少。不都有一点这个偷鸡贼的心态和逻辑吗?

弃恶从善,痛改前非。好一个“痛”字了得!

【原文】

匡章①曰:“陈仲子②岂不诚廉士哉?居放陵③,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④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⑤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⑥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⑦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屦,妻辟垆⑧,以易之也。”

同类推荐
  •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是一位尊天信鬼神而苦行救世的宗教家;是一位爱好和平的使者;是一位充满爱心与理想、重视民利民生的思想家;是一位崇尚统一,推崇圣贤政治的哲人。是的,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集鲜明特色与争议于一身的先哲。因此,《墨子原来这样说》针对墨子所提出的意志修为、尚贤使能、尚同控制、人间兼爱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分析与解读,让我们与先哲墨子进行一场心灵的碰撞与对话吧!《墨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劝勉录

    劝勉录

    本书以尖锐深刻的字眼批评希腊诸神和民众文化的堕落、无耻与淫乱,以清晰、雄辩的论证,呼吁和劝勉人们在最世俗的生活中保持一颗超然的心,响应更高、更神圣的道德标准,要心存智慧和希望,对自然要有所敬畏,不要沉迷于不正确的道德观念中。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 哈佛哲学课

    哈佛哲学课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
  • 孟子原来这样说

    孟子原来这样说

    经典本是前人鲜活的生命体验,虽经历了千百年,对今天的生活仍具指导意义。《孟子原来这样说》分孟子的经典名句、注释以及对后人的启发三个部分解读孟子,为读者生动地解读了孟子关于王道、用人、仁爱、伦理、挫折、气节、谋略、创新、变通等几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帮助读者轻松品味经典的魅力,也为读者深人思考人生指引了一条门径。《孟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热门推荐
  • 梦里梦世界

    梦里梦世界

    简介:如果人生是一场梦,那就把梦做大点吧!
  • 血斗苍天

    血斗苍天

    天地间有无数神奇的血脉,武者通过觉醒体内血脉来获得修炼资格晋升为强者,废材林萧天生无血脉之人,获奇遇觉醒逆天血脉,且看他如何逆天改命,笑傲苍穹成就万古不朽
  • 穿越异世:心悦仙尊

    穿越异世:心悦仙尊

    当穿过五千年的风云,你可会爱上我?渣男始乱终弃,,断尽所有痴缠爱恨!谁料祖传玉佩可通天地之灵,竟带她阴差阳错穿越异世大陆!修真之路遥遥,无依无靠天赋为零的废柴少女,流离殊途谁可堪。同门之间百般刁难,毁我灵植,辱我尊长;修炼之路千般阻拦,人心冷漠,世事如霜!一朝风华起,浮生万事休。当天生废柴浴火重生,踏逆袭之路,比剑拭天,奸佞除,恩情断!回首再看时,修真路遥,谁人相伴?清俊如雪如他,伊人遗作,焚香以诵;狂妄邪魅如他,一念爱灭,一念成魔。从武者到玄阶的距离,数百年犹可期,那么,从我心到你心中的距离,又该以何为计?当暮色沉斜,西风残破,所有爱恨萧然陨落,唯期岁岁红莲夜,曾忆那为你温酒的双手。
  • 灭天心经

    灭天心经

    一部心法,一个种族,一个穿越者,在试图追随着昔日的足迹,去还原万年前的真相,去寻求在岁月中失落的荣光。战斗,不朽!杀戮,永无止尽!凝视自己双手,生灵的凋落,会有几许?
  • 星战之巅

    星战之巅

    星空战场胜者为王,烈武扬空改变世界法则。星战赛场玩着瞩目,每个人都为之痴迷,为胜利者欢呼。可没有一个人能够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在叱咤星空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艰辛。真正的王者站在巅峰,即使没有人理解,也会捍卫他的王座。银河3015年甲级巅峰联赛,即将揭晓,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 妖仙不为妃

    妖仙不为妃

    别人穿越,听说都是公主小姐的身份,再不济,就是不受宠的庶出小姐,或者农门贫困的农女。试问还有比以上更悲惨的穿越吗?——有!在这个湛蓝的天空被穿成筛子的年代,苏浅羽简直成了众多穿越者中的一朵奇葩!老天打雷劈死了苏浅羽,也许是后来发现劈错人了,便又让她重新活了过来——不过老天,好像又弄错了吧?偏生让她重新活成这个样子……
  • BOSS别来无恙,娇妻别想逃

    BOSS别来无恙,娇妻别想逃

    不是不认识么?都说慕凌寒冷酷无情,可是?“老婆,我们回家”慕凌寒撒娇道“抱歉,我不认识你。”安研牵着凡凡离开。某晚“老婆,我饿”某男饥饿的说着。“我做饭。”“可是我想吃你。”某男附在安研耳旁说到。“有人。”“都被我打发了”“可是...唔”“妈咪,凡凡帮你们把门关上。”殊不知某男已经黑透了“臭小子,打扰你老子干活,滚。”某宝被无情的丢出去“老婆,我们继续”...
  • 青春永望录

    青春永望录

    有你的青春美而甜蜜,有你的夏天凉爽而欢快,最美的年纪遇到最完美的你,青春让我勇敢去追寻埋藏心中已久的你,让我们永远记住属于我们的青春,属于我们的校园之声,我的脚步追逐这未来知道靠岸的你,我为梦倾尽所有,我的梦里只有你。关小羽心底永远为吴浩楠留着一扇门..........
  • 天灭章

    天灭章

    无光无象、无形无名、无色无绪、无音无声、导运御世,开辟玄通,三色混沌,乍存乍亡,运推数极,三炁开光,炁清高澄,积阳成天,炁结凝滓,积滞成地。
  • 狄仁杰评传

    狄仁杰评传

    对于历史人物传记来说,仅仅做到事迹真实还不够,还应该从更多的方面丰富人物的形象,给读者一个鲜活的立体的印象。为此本书还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研究和评价。此外,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由于历代都有以狄仁杰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出出,为了反映不同时代对他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便于对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狄仁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书在附录中对这些作品进行了介绍,并加了简略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