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的目的,当然是和遗忘做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因此,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但是,“复习”不等于简单重复,并不是刚刚学过的课文,要复习,就反复朗读;刚刚学过的单词,要复习,就反复地抄写……复习是一个融会贯通、梳理整合、归纳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在记住所学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引申、提炼、归纳、升华,使得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因此,复习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
让学生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然后教他们一些科学的复习方法,然后通过强化使其成为习惯,就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观看靠眼睛,而思索靠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观是学习的“门户”,察是打开智慧的“天窗”。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教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
需要强调的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一定要向学生强调后者,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不可能真正地认识客观事物。一定要做到观察和思考相结合,这是一个不错的学习习惯。
第五,培养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学习有计划,学习也就变得有条理,学习效率也就会得到提高。反之,学习没有计划,常常会看上去花费了不少时间,但学习效果并不好。大多数孩子学习缺乏计划,也没有制订学习计划的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最开始的时候,能够帮助孩子们制订学习计划,然后督促他们按计划安排学习时间,这样时间长了,他们就有了做计划的意识和习惯了。
其实,制订学习计划并不复杂。每天的计划安排,除了正常上课时间以外,放学后、双休日等自由支配的时间,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下计划,比如早晨起床后可以安排背诵、预习等内容,放学回家可以复习、写作业、预习,当然还要安排出玩的时间和做家务的时间。双休日可以安排小节性复习,或者参加课外兴趣活动,当然还要写一些必要性的作业。
而寒暑假时间较长,可以安排较多的课外阅读和较多的文体活动,还可以利用这一时间段查漏补缺。总之,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订学习计划,计划内容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否则,难以实施也就失去了计划的意义。
计划制定起来很容易,难的是定时定量完成学习计划。好多孩子做计划很麻利,把做好的计划贴在墙上,贴在课桌上,可是不长时间这计划书就成了摆设,每天并不按计划办了。所以,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执行计划的习惯。计划既然制定好了,就要要求自己坚持执行。只要计划科学,又能坚持不懈地执行,那么效果很快就会显现出来。
第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长久以来,我们的教学模式一直是“满堂灌”,一堂课老师不停地讲,学生就如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小鸟,只顾张着嘴巴被动地接受着“食物”。现在虽说实施课改,极力批判这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但是学生自主学习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多数老师还是习惯于“硬性地灌”。什么都耐心地一五一十地给学生讲,生怕学生学不会听不懂。结果老师很累,学生学得还没有动力。为什么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呢?多给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面对新知识,先让他们自己去琢磨去思考,一个人搞不明白,就建立互助小组,几个学生在一起讨论、分析,然后得出结论我们不妨做一个“懒老师”,有些问题不包办代替,只是启发和引导学生,让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去解决。
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肯定不止这些,还有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多多请教同学和老师的习惯,及时改错的习惯……另外,还有一些学习卫生方面的习惯,比如养成以正确的坐姿学习的习惯,不躺着看书,不趴在桌子上写字等;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总体学习效率;每天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做到书包和抽屉里整齐干净;写字工整……这些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渗透给学生,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
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问题是启发思维的源泉。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去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才会主动学习知识,知识的获取对于他才有意义。问题是学习的纽带,它贯穿于整个学习的过程。
学习的最终结果不是被动接受知识杜绝问题,而是在初步解决已有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问题,从而促使我们的认识向纵深发展。
可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界一直在倡导一种观点:一个好老师就应当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教内容“讲深讲透”,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问,让学生提不出问题。
但是,一个又一个例子已经证明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好老师”标准是有所欠缺的,表面上我们替学生提出了所有的问题,而实质上我们却在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也因此我们的学生在创新能力上远逊于西方国家的同龄人。
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许多有识人士的重视,有些教师已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钱群端老师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
钱君端在上海历史学科教学领域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人物。从1995年起,她就在上海东方电视台主持教授《中国近现代史》,起先是几万名电视中专的学生当观众,后来许许多多的普通市民也成了她的旁听生。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和奋斗史,钱君端在电视屏幕上把这一切演绎得生动而又深入。
一次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喜欢历史但并不喜欢历史课,这样的现实对一位钟情于历史教学的教师而言,无疑是残酷的。
“要让学生喜爱历史、喜爱历史课。”1995年起,钱君端所在的课题组开始探索“问题教学法”。
钱君端的问题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将问题进行整理、筛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再通过课堂讨论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进行论证,达到教学目的。
起初,学生大都只提“什么是……”“为什么不……”等教材中没有交待清楚的问题,有的甚至提不出任何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钱君端不急不躁,充分肯定提问的学生,对不提问的学生用问题进行引导。教师的适时表扬和正确引导,对学生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渐渐地,学生开始学会了提问,问题由少到多,由浅变深了。
为了能提出问题,学生都认真地阅读教材、课间互相讨论。而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提出的问题,使学生的求知心理获得了极大满足,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比如在有关十月革命问题上,教材的评价是“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学生提出疑问:“现在的俄罗斯是不是证明十月革命最后还是没有改变俄国的命运?”钱君端认为尽管这个问题显得有些偏激,但它反映出学生已经从死读书中走了出来,敢于对教材的结论提出怀疑,同时它也代表了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社会主义能不能战胜资本主义,教师有责任去回答这种疑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问题教学法倡导把已有的知识成果作为发展的起点,从知识传递中找到的不仅是已有的结论,更主要的是联系尚未解决的问题,在探索中自己解决问题。
如果钱老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方法,学生还能对历史这门“死记硬背”的课表现出如此高的兴趣吗?
恐怕就在钱老师还在兴致高昂地讲解“革命史”时,台下的学生早已进入和周公对话的境地了。
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自主提出一个问题要比教师提出十个问题更有意义,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钱君端的问题教学法,看似交出了教学的主动权,上课要按学生的需求进行,就像厨师要根据客人的要求烧菜一样,但事实上正因为有了客人的需要才会有厨师的存在。钱君端已经赢得了教改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