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电影,未曾刻意等待,却恰巧相遇。或许只是一个听说,或许只是一时兴起,一切仿佛命中注定的偶遇。这些电影不一定有宏观的大叙事,也未必有微观的小情绪,但典故的多少、风格的独特并不能作为电影是否优秀的评价,电影好玩、新鲜、刺激都不一定等于好看。“好看”是非常私人的享受,大多数时候由我们的审美习惯决定。就像你于茫茫人海中找寻恋人,一个回眸偶然看见那个人早已等在那里。他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同样值得你在心里爱上千百遍。
原来这些电影正是我们的“偶遇恋人”,竟有着如此奇妙的缘分。
《海洋》
静谧的蓝色力量
电影:《海洋》
导演:雅克·贝汉
上映日期:2009年10月17日(法国)/2011年08月12日(中国大陆)
历时四年,雅克·贝汉给出诚意之作《海洋》。两年后,电影终于得以在国内上映。必须承认,但凡选择看这部蓝色海底世界的人,都会被原生态的画面所打动。水母群、大白鲨、企鹅,海洋深处的蓝毫不吝啬地在镜头前展现它们的生命力。纵使在观影前怀有激情澎湃的内心,也会随着黑幕降临、蓝色呈现而慢慢归于平静。这是大自然的魅力,是镜头的美让人肃然起敬。再愚钝的人对美好的事物都会有向往,对鲜活的生命都有基本的感受力,直指内心。只不过大部分时候,都伴随电影的字幕升起和我们的一声叹息而作罢,改变不了什么,也似乎没有为改变而做出努力。一如看完《海洋》后的各种复杂和感叹,但也仅仅止步于感叹而已。我想起张越曾这样评价过阿甘,她说:“阿甘是看见了什么,就走过去。别的人,是看见一个目标,然后制订一个作战计划,接着匍匐前进,往左闪,往右躲,再弄个掩体。一辈子就看到他闪转腾挪活得那叫一个花哨,最后哪也没有到达。”这岂不正是我们对环保的态度?
和大多数纪录片一样,《海洋》也想通过唤醒人们内心最本真的“美”为大自然伸张正义。但电影结束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又究竟改变了多少呢?越是看得多,活得越发理所当然、麻木不仁。但我们不是旁观者,对地球而言,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所以,不要让生活的琐碎将一些“力所能及”淹没,更不能寄希望于每年一次的“地球半小时”,哪怕“不吃鱼翅”对于无边无际的海洋而言,力量实在微弱。环保只有一个原则:当你想要做些什么时,justdoit。
麻木不仁导致的另一个后果就是缺失对生命的敬畏感。柴静曾说:“生命往往要以其他生命为代价,但那是出于生存。只有我们人类,是出于娱乐。”无所畏惧地活着,藐视其他生命,甚至怠慢人类自己的生命。雅克·贝汉在《海洋》中体现的正是对生命深深的敬畏。为了拍摄一场完美的海上风暴,雅克等了三年,仅仅力求在平等的视角下展现完美的画面。他让我们看到,生命如此强大又多么脆弱,让生活在混凝土森林中的我们感到内疚与惭愧。难怪会有人在观看《海洋》之后幽怨地说:“真希望2012快点到来,大家抱团死,剩下的生物就可以好好活了。”
《海洋》上映的时候,着实赢得好口碑。那时我还在电影院工作,遇到的实际情况却是:偌大的放映厅,寥寥几个人——这大概就是纪录片在大陆会遇到的尴尬境地。即便是真的好电影,也可能在国内遭遇冷落;相反,哪怕是真的烂电影,也可能在国内备受追捧。纪录片的受众还是有的,影迷队伍也算庞大,但终究敌不过一个泡沫的“电影市场”和一颗浮躁的心。如果你错过了上映季,实在应该抽出时间重温《海洋》。
每年都会抽空去海边住几天,或者一个人散步、等车、望向窗外时,我常常幻想自己就在海边,很大很大的沙滩上只有我一个人,有海风、海浪,我可以晒太阳、捉小鱼、看夕阳,甚至做几个侧手翻……仅仅想象着那片蓝色,再回过神的时候经常发现自己的嘴角上扬,幸福满满。在快乐屈指可数的日子里,何不给自己一点时间,去安安静静地感受蓝色《海洋》呢?
《兰戈》
配得上奥斯卡的英雄主义
导演:戈尔·维宾斯基
主演:约翰尼·德普/艾拉·菲舍尔/阿比盖尔·布蕾斯琳
上映日期:2011年3月4日
《兰戈》作为当年奥斯卡的最佳动画长片,实实在在能够配得上奥斯卡的英雄主义。一只每天做演员梦的变色龙,活在自己建筑的梦想里,哪怕只是半米见方的水缸,它也能自得其乐。身为现代文明的边缘人物,它并不具备救世主的能力,但在危机面前,“我是谁”的疑惑逼它成为一个西部的英雄。从虚张声势的大话王到真正的英雄,这一个转变过程让兰戈的形象立体而饱满。长相怪异却讨人喜欢的变色龙兰戈深得大众的审美需求,再加上约翰尼·德普的配音表现力,都为影片加分不少。一切好的元素将《兰戈》推上有模有样的高质量作品行列,并非浪得虚名。
在3D风靡的今天,《兰戈》可谓创造了2D电影的奇迹。电影采取前期真人拍摄、后期做动画处理的方式,无疑保证了角色的真实动人。由约翰尼·德普塑造的兰戈更是电影成功的保证,它的一颦一笑、垂头丧气或者颐指气使,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德普的气质。而这,对于好莱坞的青少年观众来说,已经不单纯是在看变色龙的西部狂想曲,更像在欣赏约翰尼·德普的疯癫之旅,刺激而愉悦。
但作为一部动画片,《兰戈》的西部风情和英雄主义对于儿童观众来说未免过于深奥,而且凭良心说,除了兰戈,这部动画里的其他动物实在奇丑无比,一点都算不上孩子会喜欢的那般可爱。时不时出来献唱的四个猫头鹰对于线性逻辑的孩子来说,也相当突兀。可以说《兰戈》并不是献给儿童的动画片,而是一部向西部题材电影致敬的成人片,况且电影中那么多深沉晦涩、怀旧情愫,就连成年人看也有似懂非懂的疑惑。比如那句深沉的“No man can walk out on hiso wnst ory”(没有人能逃出自己的故事),就足够我们思考良久了,你又能指望孩子学会什么呢?好在动画片本身梗不少,欢乐不断,孩子们多多少少能跟着一起凑些没大脑的热闹。
谎话说多了连兰戈自己都信以为真,面具戴久了就会以为那是自己的另一张脸。还好兰戈最终在谎言中找到了他的济世情怀,在面具下寻得自己作为英雄的责任。至于那些梦幻的诗意描绘,比如兰戈开场的独角戏,虫子托起兰戈,半截的人体模型,黄色的塑料假鱼,以及被轮胎压过的老者说的那些晦涩词汇等,我们就当是导演自言自语的臆想吧!《兰戈》正代表了一股西部的情怀。从某种角度来说,电影就是表达导演的一己私欲,而将观众拒绝在理解的门外。不要介意,让导演都去做白日梦吧,因为正是白日梦成就了我们看到的英雄,而我们的观影过程也好像一场荒诞离奇的白日梦。
当兰戈终于觉醒,按照宿命安排的方式成为传奇,我们才明白导演的用意:
人,是故事中的人;故事,是人的故事。我们总要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在长夜漫漫的路上匍匐前行。
《八月迷情》
你只需用耳倾听世界
导演:科斯汀·谢里丹
主演:乔纳森·莱斯·梅耶斯/弗莱迪·海默/罗宾汉·威廉姆斯/凯利·拉塞尔/秦伦斯·霍华德
上映日期:2007年11月21日
电影《八月迷情》以莱拉和路易斯的浪漫邂逅开始,一个是出色的大提琴手,一个是流浪的爱尔兰歌手,他们相遇、相爱,却在现实的种种阻挠下分离。莱拉的父亲甚至暗自将他们两人的儿子送到孤儿院,让对此毫不知情的莱拉只能继续音乐会的旅行。十年后,在孤儿院逐渐成长的August继承父母的音乐基因,成为一名音乐小神童。他坚信自己的父母还在世上,于是踏上了漫漫寻亲路。电影就在August的寻找中循序渐进,一个早熟的孩子,一副脆弱的外表,一颗坚强的内心,活在自己的世界,不停聆听、找寻。
相遇是一种很奇妙的经验,经常在你的掌握与计划之外,unexpected,电光火石的刹那碰在一起。嘿,居然是你。有时候,我不知道我要和你在一起做些什么事情,我们之间的纽带才会紧紧联系彼此。所以不停寻找,直到有一天终于遇见,心照不宣地说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我们要像男主角August那样去相信,音乐能够让感受到的人相聚在一起。看似一场又一场巧合,其实命运都是以如此顺其自然的方式继续下去的。音乐醉人心,时间刚刚好,天空有明亮的满月,照着地上三个不懈努力寻找彼此的人。电影结束在这最唯美的时刻,对的时间,对的地点,与对的人再次相逢,何尝不是最漂亮的结局呢?
世界那么大,没有缘分的两个人每天都擦肩而过;然而世界又那么小,一低头一转身一回眸,看到的都是你。
看电影,也是在看一种感觉。比如《八月迷情》,舒缓的节奏里叙述一个看似巧合的命运故事,而观影的我们总会伴随August的寻找,想起与我们相关的人生里那些同样“巧合”的遇见,这种感觉不早不晚、不慌不忙,刚刚好。还是要相信命运啊,当我们过于小心翼翼去揣摩生活中的相遇,却忘记事情终会顺其自然地发展。明明心动了,却埋怨环境,归咎于天气,总想与命运做一些象征性的挣扎。为何不能像August那样,笃定世间就有一份情感的纽带无论经历过怎样的分离都剪不断呢?我们总该要信仰些什么的。
“听,你听见了吗?那个旋律,无论到哪我都听得见,它在风里,在空气里,在光线里,它无处不在。你只需敞开自己的心扉。你只需,去聆听。世人不停践踏你的梦想。但我相信那些旋律是真的。就像有些人相信童话是真的。”August说这段告白时的声音很轻、很柔,同时却很坚定。于是,我也就相信了:所有的结局都会奔向美好,如果还没有看到曙光,那就在黑暗里多等一会儿。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如果注定是悲剧,请带孩子离开
导演:Mark Herman
主演:大卫·休里斯/维拉·法米加/鲁伯特·弗兰德/阿沙·巴特菲尔德
上映日期:2008年11月14日
这部根据约翰·伯恩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曾获2008年芝加哥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奖。抛开那些所谓的专家奖项,普通观众票选的胜利证明有关战争的悲剧故事着实打动了每一个观影之人。电影讲述一个德国纳粹高级军官的儿子与一个身处集中营的犹太小孩之间的友谊,时间背景是二战时期,导演试图通过孩子的视角审视那个特殊的年代,因此即便战争正在险恶进行,导演的镜头里也仍旧弥漫着英国的诗意与温和,色调明媚,配乐悠扬,蓝天白云,草长莺飞,因为这是孩子的世界。正是这样极端的反差,时刻提醒着我们悲剧正在积攒。
纳粹军官父亲是专门“处理”犹太人的,儿子随父亲到达奥斯维辛集中营后从自家的窗户里,他看到了被铁丝网圈在一起的穿着条纹衣服的人,隐约间他觉得那些人的生活与他的不同。可是“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是谁来决定哪些人穿条纹的衣服,哪些人穿制服呢?”对于这些答案,8岁的儿子自始至终也没有得到答案。
在一次漫游中,孤独的儿子遇到了铁丝网里穿条纹衣服的男孩,他们开始了交谈。也只有在这两个孩子天真无邪却又带着浅淡哀伤的谈话中,电影才呈现出一种安详、平静、缓慢的气质,同时也让人觉得悲剧正在凝结。在他们的理解中,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是近音的out-with“一起出去”的意思,听起来多么美好却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最后,儿子为了他们的友谊也穿上条纹衣服,并从铁丝网的一个破洞里钻进集中营,而那一天,正是他的军官父亲决定要“处决”犹太人的日子……不知道是谁犯下的错,不知道是谁下的命令,也不知道是谁亲自执行,总之这两个无辜的孩子承担了所有的悲剧。
悲伤、痛苦、谴责、愤怒,对战争的感慨再一次袭来。再没有什么手法比用孩子的天真烂漫对比战争的丑恶残酷更有震慑力。在那些乌烟瘴气的岁月里,人性被黑暗扭曲吞噬,脆弱的、尚未成熟的小生命遭到摧残蹂躏。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世界形成鲜明对比,男孩一次次相信大人们离谱的谎言,并用单纯美好的想法去理解。战争究竟毁坏了多少生命?还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悲剧?如果这样,至少可以让孩子先离开。可残酷就在于,导演偏偏将柔软、甜蜜、无辜、善良、清洁的小孩,放在这坚硬、苦涩、宿命、残忍、肮脏的舞台中央,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孩子穿着一样的条纹衣服,牵着手,走向未知却恐怖的远方。
其实在这部积攒悲伤的电影里,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当我们最后被翻身滚下的悲伤巨石赶得狼狈不堪时,甚至不知道该去恨谁。
天真的孩子充满了善良的本能,像一枚用奶油与巧克力制作的炸药,虽然最后依旧使我们遍体鳞伤,却让我们只能茫然四顾,找不到罪魁祸首。犹如结尾处那个长达数秒的长镜头,画面久久定格在铁门上,慢慢往后拉,我们看到满地的条纹睡衣,一切在此戛然而止,像那些来不及诉说的生命。
古代战争和现在战争有何区别?从荷马《伊利亚特》到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古代战争始终指向荣誉,现代战争则沦为欲望的赤裸表达。欲望缺失产生仇恨,即使仇恨的渊源早已模糊,仇恨本身却在不断重复。直到最后,没有人能够问为什么,仇恨就是仇恨。想死和想生的人之间透着荒诞的反差。即使你天性纯良,未必能矫正他人心中的扭曲。形势总是比人强,现实从来就让温情遍体鳞伤。左右都是痛苦,这是生活吗?埃斯库洛斯早就说过:“人生最好的事唯有两种,要么不出生,要么出生了即死去。”或许这样才可以避免战争的残酷和痛苦。
《特别响,非常近》
伤痛太痛,救赎太轻
导演:史蒂芬·戴德利
主演:托马斯·豪恩/汤姆·汉克斯/桑德拉·布洛克/马克斯·冯·西多
上映日期:2011年12月25日
电影《特别响,非常近》再次触及“9·11”事件。但与以往的大背景不同,这是一个抛开宏大叙事简单的、充满人性的故事。对于美国人而言,“9·11”
实在是一个烫手的题材,因此最经常的结局就是吃力不讨好。导演史蒂芬·戴德利用此片冲刺奥斯卡,无疑是场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