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51000000007

第7章 停不了的爱——女哲学家阿伦特与她的老师和恋人海德格尔(2)

因此,在着名神学家布尔特曼面前能显示“一种坚定”的阿伦特,在海德格尔面前,却只有温柔和顺从。海德格尔始终掌握着他们关系的主动权,以不断变化的方法和手段控制着阿伦特,他送诗写信、山盟海誓、出谋划策、关切保护。阿伦特心甘情愿地、随叫随到地做他的红颜知己,完全听从他的安排。他是她的一切:情人、朋友、兄弟、父亲。她使出浑身解数听从他、配合他、帮助他,为的是“使我对你的爱不至给你带来比现在更多的困难”,以图能继续维持这种隐蔽又热烈的爱。

但是,“更多的困难”,终于来临了!

随着海德格尔声誉的不断攀升,他感到“操作”秘密恋情的难度系数越来越大,他想降低恋情的风险。于是,总是握住恋情主动权的海德格尔,终于提出让阿伦特离开马堡大学,并联系安排她去海德堡跟哲学家雅斯贝斯学习。

可以想象,他们分开时候的心态,一定是非常有趣的。

对海德格尔来说,当时正是声名鹊起的时候,哲学巨着《存在与时间》给他带来极大声誉。他担心阿伦特继续在马堡大学容易使恋情露出马脚,而他绝不愿意因此影响他的似锦前途。控制着恋情主动权的海德格尔,虽然非常舍不得阿伦特,但形势所逼,他必须下定决心打发掉阿伦特。

而对于阿伦特来说,几年的秘密恋情,她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可以想象,如“间谍特工”一样的约会,时间长了就再也不能“荡起思想激情”了,只有疲累、委曲和苦恼。一直以来,她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着海德格尔对她的“召唤”。她无力改变这种状况,但又已厌倦被“召唤”和“等待”。她一定无数次地伏在老师的胸前哭泣,她不想离开,又不得不离开。

但是,海德格尔在此时提出分开,也许正为阿伦特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海德格尔的学术引导和思想激发,为阿伦特打开了一扇学术之窗。她自己的学术人生,或许正是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酝酿了。阿伦特虽然对海德格尔言听计从,但以阿伦特的性格中那坚定的一面来看,她是绝不愿意一直隐蔽在海德格尔的羽翼之下的。本性之中的“强度”,使她注定与一般女孩子不一样,她有一种更大的追求,她在寻找自己的路。

阿伦特离开了马堡,却没有离开海德格尔,难分难舍通常是这种恋情的公式。事实上,自阿伦特离开马堡至20年代末,他们仍有多次“艰难”的幽会。但后人都可以想象这种幽会的个中滋味,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再后来,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世事变幻,时间来到1950年。

此时的海德格尔,因与纳粹曾经勾结,失去了名声和地位。

虽然德国学界在纳粹统治期间,与纳粹同流合污者甚至勾结的大有人在,但海德格尔树大招风,更容易成为焦点。因此,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勾结行为,成为西方学术界的一个重大事件,屡屡成为热门话题。

因为他与纳粹的这段牵连,1945至1951年期间,法国占领军当局禁止他授课。海德格尔曾对人类生活作了一个最为浪漫的构想:“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但是这个时候的海德格尔,是完全诗意不起来了。

而阿伦特,一直在体现“一种强度,一种坚定”的人生轨迹上行进。在纳粹上台后流亡巴黎,又辗转至美国,后加入美国籍,以让人难以想象的勤奋和意志,成为了具有世界声誉的政治哲学家。

她在1951年发表的政治学成果《论极权主义的根源》,被欧美知识界和舆论界称为“大师的杰作”。可以说,阿伦特一直都是女性中的一个例外。期间她有二次婚姻,与第一任丈夫因当时欧洲的时局分开了。1940年,她在巴黎与第二任丈夫布吕歇尔结合。布吕歇尔对阿伦特宽容大度,他们一直相濡以沫直至生命终结。

但在阿伦特的心里,从来没有放下海德格尔。

1950年,他们重逢了!

然而,两人的心灵关系,依旧是25年前的格局!除了斗转星移的外部世界和逐渐老去的容颜,他们自己似乎又回到了以前。已经成为“落水狗”的海德格尔,在学术界其时已如日中天的阿伦特面前,即使他再也不能“控制”阿伦特了,即使他们的交往已限定在“友谊”的范围内,海德格尔仍然惯性地处在心灵倾诉和理论交流的“高地”。

口舌莲花的海德格尔,也免不了在阿伦特面前为自己与纳粹的牵连辩解。当然,也可以想象,对着20年前自己深深爱过的并给自己带来思想激情的人,海德格尔禀性中的浪漫情怀和细腻情感相信也会重现。据有关传记的描述,海德格尔在阿伦特面前,愉快且清晰地回忆了他们第一次在办公室会面的情景:她如何从门口进来,穿着一身雨衣,用帽子低低地遮着脸。而1950年海德格尔的几封信,与他们当年恋爱热度烧到最高时候的信如出一辙。

而女人就更不会忘怀!

虽然已有一位深爱着自己的哲学家丈夫布吕歇尔,虽然交往框架已限定在“友谊”范围内,面对着巧舌如簧的海德格尔,本身在知识界已颇负盛名的阿伦特,对海德格尔的感觉再次被“定格在18岁”!甚至,海德格尔还使她相信了外界对他的指控都是中伤,而阿伦特在30年代曾对海德格尔的行为和言论感到极度绝望和极端厌恶!

女人专爱坏男人,阿伦特也不能免俗啊!

经过了20多年的“沧海桑田”后,看到了“被罪恶的留言和伤人的诋毁摧垮了的老人”,对于如此不堪的海德格尔,她的心有多么痛!而对于被外界抨击摧垮的海德格尔来说,面对昔日恋人的安慰,面对她一如既往的爱情,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

她努力保持与他交往,为他辩护,为出版他的着作而奔走。

但在外人看来,“年少无知”的时候也就算了,现在还这样有必要吗?何况,她还是犹太女知识分子,面对的又是曾与纳粹勾结的海德格尔!

但海德格尔的心胸却未必那么宽阔,他对阿伦特取得的巨大学术成就态度暧昧。尤其是阿伦特一本重要着作中关于“暴民与精英的联盟”的观点,刺中了海德格尔的痛处。他们的交往中断了5年。

随着两人进入生命的深秋,猜疑和妒忌逐渐淡去。在交往中断5年后,海德格尔首先伸出了手,写信祝贺阿伦特60岁生日,并附了一首题为《秋》的诗。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情感,开始变得深切而又温馨。但他们的时日无多。1975年12月4日,阿伦特去世,五个月后,海德格尔的生命也走到了终点。

他们相继而去,留下了他们不朽的哲学着作,以及迷雾重重的爱情。后人一直在追问:为什么阿伦特对海德格尔的爱如此任性而又坚固?

性格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在海德格尔的性格中,具有非常浪漫、细腻和周密的一面,这给阿伦特以深深地吸引。对很多女人来说,对自己忠爱的男人的细心和温柔,是很难忘怀的。况且,阿伦特是个从小就失去父爱的女人,对成熟导师给予的既炽热又细腻的爱,心中就更加难以割舍了。另一方面,像阿伦特这种具有“强度”、“坚定”的女强人,恰恰更容易被男人的细腻和温柔所吸引、所打动。而作为搞学术研究的女强人,其人生之路更为艰辛和孤独,因此,海德格尔的细腻和浪漫,就成为阿伦特心中刻骨铭心的甜蜜记忆和体验。

与此同时,阿伦特性格中具有非常强烈的敢爱敢恨的一面。

无论是对于“上升”时期的海德格尔,还是成为“落水狗”的海德格尔,阿伦特对海德格尔的爱都不曾退缩。可以说,阿伦特性格中的那一种“强度”,那一种“坚定”,不但充分地体现在她不凡的学术创造中,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她对海德格尔的爱情中。这一种“强度”和“坚定”,让阿伦特这个女性大学者,迸发出一股不合时宜的“江湖味”为了回报海德格尔在年轻时给予她的爱情,即使是在全世界都在清算“纳粹分子”的时候,她这个犹太女人都敢出手相助海德格尔。

她可真是世上少有的讲义气的女人!

另一方面,虽然阿伦特是一个杰出的女性大学者,但普通女人心中的一些情结,在阿伦特心中也或多或少存在:比如女人有时更爱坏男人,比如女人喜欢听花言巧语,比如女人总是怀念自己的初恋……但无论怎样,这样一个因素也是绝不能忽略的:阿伦特一生的动力和成就,一定与海德格尔早年在马堡大学对她的引导和激励有很大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海德格尔是阿伦特走上学术人生的“首发站”。虽然阿伦特痛恨海德格尔的变节行为,虽然海德格尔后来对阿伦特取得的成就怀着复杂甚至排斥的情绪,但无论怎样,阿伦特一生在思想和灵魂上与海德格尔休戚相关。也许正是这一点,使阿伦特对海德格尔怀着深沉的感恩之情。

确实,阿伦特一生学术成就卓着,成为西方世界一颗耀眼的“学术超女”,她的思想具有相当的独创性,但基本源头仍在海德格尔那里。1960年她的主要着作《人类的境况》出版时,她在给海德格尔的信中写道:“没有我在年轻时从你那里学到的东西,这本着作是不可能出现的。它是直接从马堡最初的那些日子而来的,从一切方面看几乎一切都得益于你。”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的成分,但从中也可以大致摸索出阿伦特不凡学术人生的心路历程。作为政治哲学家的阿伦特,真正使她的思想“开窍”的,应该就是海德格尔!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才智超群的阿伦特终其一生,总是停不下对海德格尔爱的脚步!

同类推荐
  • 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

    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

    物质生活充裕的80、90后一代正面对现实的残酷,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已经体会到内心的焦虑。严峻的就业形势、难以承受的生活成本,让他们陷入了就业还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的困惑中;书本里的铅字无法立即变成活生生的社会经验,曾经的理想猛烈地撞击着未来的路。《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由蓝狮子编著,从几百封大学生的来信中,挑选中相对有代表性的困惑和焦虑,同时邀请15位成功人士一对一地回复,或犀利或和蔼,或清晰或睿智,共同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以及对青年们的无限期待。
  • 写给女人

    写给女人

    《写给女人》是卡耐基夫人的成名之作。当你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就会惊喜地发现,这是一本充满着深刻哲理和人生情趣的不可多得的好书。女人读了,会从中受到激励,感受到做个好女人的幸福;男人读了,会从中得到慰藉,心头洋溢着对女人的融融爱意。
  • 战列舰与巡洋舰传奇

    战列舰与巡洋舰传奇

    本书是针对青少年的军事知识读物,包括必备的军事知识、军事趣闻、战机战舰知识、导弹火炮知识等多个主题。
  •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内容简介:荣格曾问:你究竟愿意做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完整的人?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一一阴暗面,亲人朋友不愿意接受,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面对。于是,我们不惜代价、竭力伪装成人人喜欢的好人,活得很累。事实上,我们的每个缺点背后都隐藏着优点,每个阴暗面都对应着一个生命礼物:好出风头只是自信过度的表现:邋遢说明你内心自由;胆小能让你躲过飞来横祸:泼妇在有些场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阴暗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真心拥抱它,我们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一人改变;十人看,十人改变。
  • 孙子兵法现代释用

    孙子兵法现代释用

    现代人都非常渴望自己智慧多一点,应付别人的手段高明一些,所以总想读一些能让自己智慧速成的书,总想看一些能让自己手段老练一些的书。尽管这方面的书很多,但我们仍然郑重地向各位推荐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大书——《孙子兵法》。这部书“大”在何处呢?当然是大在智慧过人、计策过人、实用惊人。
热门推荐
  • 语文教学的趣味古文设计

    语文教学的趣味古文设计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武林之重生剑

    武林之重生剑

    八十年前,正邪两派于大巴山展开大战,直杀的天愁地惨,日月无光,最终双方两败俱伤,无力再战。于是双方定下协议,各自隐退。八十年后,重生剑重现江湖,乱世又将开始......
  • 我的左岸你的右岸

    我的左岸你的右岸

    我的左岸,却是你的右岸我所珍惜的风景,也许你今生永远无法无法体会
  • 落尘瑾上花

    落尘瑾上花

    “上仙,上仙,我想长大,给我来点灵力吧!”叶瑾一脸谄媚的看着洛子尘,上仙大人瞥了她一眼,转身离去,没有一丝犹豫。叶瑾见了小脸一耷拉红红的小嘴一嘟,冲着离去的身影叫道:“哼,你不给我我去找……”“自己修炼――”从远处飘来了清冷的声音。“放我出去――”叶瑾望着多出来的结界吼道…………
  • 穿越之虚无神在三千大位面

    穿越之虚无神在三千大位面

    龙都一位天才在机缘巧合下传承了虚无神的神位,从此开始了在三千大位面生活,并且三千大位面想起了叶良辰,赵日天灬的名字....
  • 风流少主之护花高手

    风流少主之护花高手

    少时,天生异骨,使之得以名师指点,和名师隐居深山!苦修异能。后失足失忆,得美女相救,从此美女如云称霸都市。
  • 殇祭:魂断帝王殿(原名:青丝情丝)

    殇祭:魂断帝王殿(原名:青丝情丝)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他是云蒌国的王,坐拥天下却得不到真爱。他是傲剑山庄的庄主,杀戮,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有着迷一样的身世,血缘,是不可背负的宿命。她,本是一个现代女,一场车祸无意中穿越,前世因果,谁才是她的归宿。爱的错手,只是一个瞬间。
  • 灵瞳

    灵瞳

    他生于云凌城的书香门第之家但天生带着一双血眼妖瞳因此遭其家族排斥并视为妖孽然而天不负他在他七岁的时候那双血瞳发生了异变从此这双血瞳改变了他的一生使他踏上了走向巅峰的道路……
  • 易烊千玺之千纸鹤的恋

    易烊千玺之千纸鹤的恋

    千纸鹤楚语沫的表哥竟然是易烊千玺!这个惊天动地的身份让楚语沫本人不知是喜是悲。她还知道了林墨然和千玺表哥从小玩到大,不知道能不能和千玺有个结局。
  • 梨涡劫

    梨涡劫

    相守10年的男闺蜜、温柔的集团总裁、阳光帅气的学生、霸道无理的同事,他们四个人同时爱着一个女孩,到底是怎样的一场情感纠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