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50700000005

第5章 心理影响生活——境由心生,境随心转(2)

这时,一个年轻人关切地问她:“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老妇人莞尔一笑:“不用了。我在这儿躲会儿雨,马上就走。”老妇人随即又心神不宁了,不买东西却借用人家的屋檐躲雨,有点不近情理。于是,她开始在百货店里转起来,哪怕买个头发上的小饰物,也给自己躲雨找个理由。这时,那个小伙子又走过来对她说:“夫人,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了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就是了。”

雨过天晴后,老太太向那年轻人道谢,要了张名片就走了。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收到一封信,要求把这位年轻人派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座城堡的订单,并让他承包这个家族企业下季度办公用品的采购订单。总经理很惊讶,因为这封信带来的利益几乎是他们公司两年的利润总和。在迅速与写信人取得联系后,才知道写信人是美国亿万富翁卡耐基的母亲。而这笔订单则是为了报答年轻人的关照之恩。

为什么一声问候、一把椅子,竟然给一个年轻的售货员带来了如此丰厚的回报?这件看似不寻常的事情背后有着普遍性,那就是相互回报的心理在起作用。前辈们总会教育我们要“知恩图报”,我们应该尽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回报对方呢?

心理学家认为,相互回报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也是由人的某些社会需要和动机引起的,如果收了别人的恩惠而不去回报对方,往往就会因为负债感而使自己感到不适。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维持心理上的平衡是回报的主要原因。施恩和结怨虽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人际行为,但都打乱了个人原有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要得到改善并达到新的平衡,只能通过回报得以实现。我们常说:“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其实为了寻求心理的平衡,不通过行为把内心被压抑的情感发泄出来,人们就难以恢复原来的心理状态。

获得社会赞许也是回报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在传统的认识中,相互回报是与社会的伦理道德相符合的。有恩不报太无情,有仇不报太窝囊。所以,回报行为能为当事人赢得社会赞许,而如果不回报,则会成为社会谴责的对象。但是报恩是值得提倡的,而报仇往往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也会造成对自己的伤害,是需要克制和化解的。

此外,回报是为了保持人际的社会交往。回报行为中的报恩行为,在保持人际社会交往的功能中具有较明显的效果,不仅还了所欠人的“礼”,还可扩大社会交际圈,消除孤独感。而回报行为中的复仇行为,虽然从社会性上说,它代表了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但是却会影响人际交往的质量,要知道,“怨怨相报何时了”,“冤家宜解不宜结”,结缘总比结仇好。

无论是“点头之交”,还是亲密的长期交往关系,回报心理都存在并发挥着作用。而一个人如果接受了人家的恩惠却不回报,在社会群体中是极不受欢迎的。只有在条件或能力不允许而不能回报他人恩惠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得到众人的谅解。

在赌博的过程中,赌徒们总是觉得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能够控制骰子,掷出自己想要的点数。其实这是一种控制错觉,对于一些偶然的事物,并不是凭努力去改变它。

对于偶然的事情,其实是非人力所能控制,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却总是以为自己可以控制。

有一家公司向职工发售了一批有500万美元头奖的彩票。每张售价是1美元,其中一半彩票是职工自己挑选的,而另一半是公司直接派给的。

到抽奖的时候,公司专门派出调查人员找到那些持有彩票的人,表示自己的朋友想买彩票,希望他们能够转让给自己。结果发现,是自己挑选的彩票平均售价是8.16美元,而不是自己选的彩票每张平均才卖1.96美元。其实,自己挑选的和公司派送的彩票中奖概率是一样的,可是人们就是认为自己挑选更容易中奖。

另外,我们看到那些在玩“双六”的赌博游戏时,会在心里想着掷出“六”,口中也会小声地说出来。并且拿着骰子的手也会不自觉地用力,其实,这些小动作对结果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人在潜意识里觉得这样做自己可以控制骰子,让它遵循自己的意愿,掷出自己想要的点数。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人们总是以为自己能够控制偶然发生的事情,并为这件事情付出巨大的努力;事实上,很多人也都知道这种努力是无济于事的。那么,人们为什么还会做出这种努力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之所以会发生这种行为,是因为一种叫做“控制错觉”的心理定律在作怪。

心理学家还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给了一些人钱,让他们采用掷骰子的方式赌输赢。比较他们在掷骰子前下的赌注大,还是在掷完骰子还未开宝时下的赌注大。结果发现,大多数被试在掷骰子之前下的注更大。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大多数被试认为在没有掷骰子前,靠自己的努力,能使骰子赢的可能性更大,这显然是一种错觉,掷骰子胜负只是和当时那一掷有关系,而与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没什么直接的联系,它是偶然的。人们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越努力,越容易如愿所偿。

人们之所以错误地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偶然的事情,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主要的活动,都能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和训练加以控制,于是我们把这种能控制、能驾驭的感觉延伸到其他所有的事情上。

日常生活中,在一些必然的事情上,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控制一些事物,可以取得一些成绩,比如,多花点力气,多扛一些货物,就可以多赚一些钱;多花点时间,多记一个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就会多考一点分数。但是我们不能把这种努力可以改变结果的规律运用到一些偶然的事情上来,这样只能会被控制错觉所迷惑,不能理智地看待事情,而使自己陷入到空想和执迷之中无法自拔。

控制错觉对人们的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改变这种错误的想法。比如买彩票、赌博等,人们因为放大了自己的对未知事物的控制能力,以为自己可以决定结局,因此沉迷其中,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事实上,偶然性的事情本身与我们的能力和技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无法用自己的思想去控制它。所以,在对待中奖和赌博等偶然性的事情时,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自己是无法控制结局的。

人们因为受到先入为主地影响,容易对事物做出定位。在习惯了某个位置之后,就不容易更换。例如在开会的时候,大家自由入座,而之前坐在什么位置,休息回来还会坐在那个位置。

生活中,人们有时候会很认死理,很古板,即使没有人约束自己,也常常会在一种固定的模式下来做事或者思考问题,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而不愿意尝试去进行改变。

社会心理学家曾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在开会时,先让与会者自由入座,会议进行一段时间后,会让大家到室外休息片刻,然后再入会场,如是五六次,结果发现大多数人都坐在他们第一次入座的座位上,而没有更换位置。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人们习惯的工种、专业、职业等社会定位,也带有定势化的现象。人们在选择专业、职业时,对已经自行选定的专业、职业,总会有一种潜在的坚持,一般不易放弃。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自己选定的角色位置不因其他因素而发生太大变化的现象,称之为定位效应。在定位效应的作用下,人们一旦习惯了在某个位置,定准了某个事物,就不会轻易更换。

之所以会存在定位效应,从深层的心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与个人的心理特制,社会心理以及环境影响都有很大影响。

首先,定位效应的产生是受先入为主的影响,也就是首因效应。一般来说,人们在第一次接触原本并不熟悉的事物而留下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对其后来的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第一印象往往能在人们的头脑中保留很长时间,在没有其他特殊或重大刺激时,这种第一印象就会抵制后来的刺激影响,使第一印象占居主要地位,不轻易改变。例如,当你第一次与某人交往,而他给你留下的印象并不好,那么你难免会对他形成一定程度的偏见,而不愿意再接触他。

其次,定位效应的产生要依赖于一些人本身具有的定位者特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有定力的人,往往容易产生定位效应。因为,如果一个人很有定力,就很难为周围因素所干扰,能够始终把精力集中在最先自己所选择的对象上。而相反地,那些见异思迁,缺乏定力的人则会随波逐流,就不太可能定位,而是经常变位。

懒惰的人也容易受到定位效应的影响,在他们身上存在着一种惰性心理,性情不活跃,懒得去费脑筋思考,懒得去费劲地争取或改变什么,怕苦怕累怕危险,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的话,他们能照旧就照旧,根本不愿意改变目前的境况。所以一种生活模式他们可以过一辈子,一种工作他们会一直做下去而不厌烦。

自信心极高的人也容易定位。因为他们总是相信自己是对的,甚至有些自命不凡,对于自己做出的选择更是深信不疑,不会轻易接受他人的建议,而是一意孤行,从不反悔。

再次,人们一般都会持有一种自我认知协调一致的心理要求。在无特殊情况下,人们总希望能够给人留下一种前后一致的印象,而不希望经常变化,让人难以接受。在这样的一种认知协调动机的驱使下,人们就会对自己的态度与言行做出相应的控制,尽量保持前后一致。除非产生了其他更强烈的选位动机,否则就不会轻易改变。例如,某人被大家公认为是一个顾家的好男人,为了保持自己的好印象,即使他有些不愿意,也会极力地去以此标准来约束自己,而不会随意地去破坏自己的形象。

在学校教育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学生受到老师、班主任批评的次数越多,并不能够使他的缺点和错误减少,相反这往往会使他产生一种“抗体”,甚至面对老师的批评不以为耻,反以为常。

同类推荐
  • 心理哲学

    心理哲学

    心理哲学作为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在我国才初露端倪,而本书因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涉足广泛的知识容量,成为国内第一部专论心理哲学的著作。全书客观地评价了中外近现代活跃在心理哲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观点;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具有哲学意义的精神现象,诸如意识的层面与要素、智能的发生与发展、认识活动的微观机制、言语反映与表达等,作了系统的阐释;还就人类历史上争论数千年之久的所谓“神秘”的意识状态,如“做梦”、“催眠”、“灵感”、“意念”、“超感知觉”等,作了透彻的剖析。这对于现代人正确认识自身的精神现象,转变陈旧理念,将会有所助益。
  • 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

    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

    意识是一个明确的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它是最困惑人类智力的现象之一。当代“意识研究”涉及了三个基本层次的问题:即意识的现象学问题、意识的实证科学问题和意识的形而上学问题。
  • 生活心理操控术: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生活心理操控术: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心理操控术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自己心理的支配。不同的心理会促使人们采取不同的活动,即使在相似或者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人们的心理不同,所选择的行动也会有所不同。
  • 三天读懂心理常识

    三天读懂心理常识

    读心理故事,品心理智慧,用最短的时间最全面地了解心理常识,心理入门,人际心理,职场心理,爱情心理,调节情绪,透视人心,操作心理,搭建人脉。
  • 应该读点心理学

    应该读点心理学

    本书主要从情绪心理学、自我管理心理学、家庭心理学、社交心理学、求职心理学、办公室心理学、推销心理学、经营与管理心理学方面入手,以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形式,论证了如下方面的问题:怎样了解人的心理,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收获幸福和快乐,以及怎样利用人们的心理来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
热门推荐
  • 误惹冷酷校草

    误惹冷酷校草

    当可爱的女主遇上腹黑的男主,会发生什么事呢【初次写文,如果写得不好,请多多见谅】
  • 乱世英雄旷世情

    乱世英雄旷世情

    原名《侠侣降魔传》。他尚未出世,就祸从天降,流落异国他乡,误入唐人谷,被日本臭名昭著的黑龙会盯上了,陷入人生危机;王五识破了黑龙会的阴谋,与其母商议后,与其毅然回国........她,一个自幼失去母爱的女孩,不仅见识广泛,而且机灵乖巧,竟然在除夕来临之际,偷走了父亲的心爱之物——鱼肠剑,人送外号“降魔花”,日伪人员都怕,与人赌咒发誓皆说:“谁要不凭良心,让谁出门就碰上降魔花!”而来自异国的另一个她却说:“大砍刀、鱼肠剑是用来降魔的,而我不是侵略者,不是魔,是朋友!这一辈子,我跟定你了!哪怕你与她结婚了,我也不放弃!绝不!”——面对种种感情纠葛,面对邪恶与正义,该如何面对?面对着种种魔难与屈辱,在亲情,友情,家仇国恨面前,又该怎么办?是妥协?是抗争?是为了爱?是为了恨?爱恨二字,千古谁能说得清楚?另一部《北斗师徒历险记》正在连载,请光临!
  • 崛起异能

    崛起异能

    过去,我生活在冰冷的黑暗中,没有阳光,没有希望,甚至没有同伴。现在,我走出来,身边的人渐渐汇聚,世界慢慢清明。无论人们用什么样的眼神来看待我,我将无谓,亦无惧。未来,我要开创一个人类与异能者和谐相处的世界,不论有什么困难,我将一直坚持,永不放弃。
  • 袁小台的幻想时代

    袁小台的幻想时代

    有关于一个天才小姑娘——袁小台,她的人生经历,为世界所知的真正的强者。
  • 一世长生劫

    一世长生劫

    长生劫,永生难,视为劫难。渡劫跨难,可否长生。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幻之异世游

    幻之异世游

    梦之少年,奇异之梦,穿越异世,云仙点梦。
  •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化史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化史

    本书内容分为十六章,包括:中国·世界、自然·疆域、人物·掌故、思想·智慧、典章·制度、文学·音乐、书法·绘画、图书·博物、风俗·节日、教育·学校等。
  • 快穿灵魂治疗师

    快穿灵魂治疗师

    被迫成了灵魂治疗师的简宁很无奈,上有重度人格分裂的‘吸血鬼’医师要调教,下有面瘫小童要照顾。说好的完成了契约就可以离开呢,为毛转眼契约任务变成了无期??任务路漫漫,生活惨兮兮,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 诸天主宰

    诸天主宰

    九转星君陈墨利用偷天换日大法瞒骗天道,将自己的灵魂沟通了葬仙之地。每当他堕入轮回,灵魂都能够自由出入葬仙之地,坐观万仙古墓。在他轮回到第十世的时候,家族突生异变,他失去了所有记忆,无奈沦落到星云界一个小家族里,变成卑微的护院之子。某一日。陈墨被张家天才打成重伤,鬼使神差间,他的灵魂沟通了葬仙之地,找寻到一座座失传已久的仙人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