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6800000031

第31章 历史(1)

1.史前史

史前史约在80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之间。从800万年前的云南腊玛古猿化石,到300万年前的湖北南方古猿的牙齿化石,直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化石,证明着中国这块土地上早期人类进化的遗迹。此后经过漫长的岁月,由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丰富多彩的石器文明遗迹勾画出夏王朝以前中国先民的文明化过程。

2.人工取火

约50万年前,人类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能,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在英国克拉克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火加工过的火矛,可能是猎取大动物的有力武器。人类最早使用的大概是天然火,后来才发展到人工取火。有的学者认为,约50万年前,人类已掌握了生火技能。火的使用,使人吃的食物变生食为熟食。另外,火的使用又可供御寒取暖、驱赶野兽。人工取火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周口店遗址

在中国境内的人类遗址中,材料最丰富也最系统的是北京人遗址,它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中,距今约20~70万年。北京人遗址的堆积物厚40米以上,主要由石灰岩碎块和黏土、粉砂等残积物构成,堆积物中留有北京人用火的灰烬,表明这里已有早期人类活动。北京人化石包括头盖骨6个,头骨、面骨碎片12块,下颌骨15块,牙齿157枚等。北京人洞穴中还有10万多件石器和石片,以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北京人就是用石器还有骨器、木棒进行生产劳动的。北京人洞穴中还发现用火的痕迹,有木炭、灰烬、烧石、烧骨堆积。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以及石器和用火痕迹,使直立人的存在得到肯定,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4.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下游以南的一种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发达,有耜、镞、鱼镖、哨、锥、匕、锯形器等器物,磨制精细,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有图案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堪称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在其遗址第4层较大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是迄今中国最早的稻谷实物。农具除石斧等石质工具外,最有特色的是大量使用骨耜。主要建筑形式是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这个遗址距今有六七千年。

5.盘庚迁都

殷从公元前14世纪末至公元前11世纪作为商代后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一个都城。

商朝从成汤建国到盘庚执政,历经5次迁都。这样频繁的迁徙对于国力也是有影响的。自盘庚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河南安阳小屯)后,定居下来,此后直到商朝灭亡的270多年间,未再迁都。

商都迁至殷后,励精图治,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盘庚迁殷是商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殷后,殷城开始荒芜,变成废墟,慢慢被埋在地下,后人称为殷墟。殷墟被发现以来,已从墓内挖掘出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大部分为商代青铜器和陶器。司母戊大方鼎为商代青铜器珍品,是世界最大的青铜器。殷墟还出土了1.5万片以上的甲骨文卜辞,反映了殷商文化高度进步的史实,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6.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年初,武王在其他封国的军队的配合下,亲率大军,东渡孟津,开始讨伐纣王。武王所到之处,各地纷纷归附。2月5日,联军在殷都的郊外牧野与纣王的大军决战。由于民心的归向,纣王的军队纷纷倒戈帮助武王。武王很快攻进朝歌,纣王在鹿台自焚身亡。殷商灭亡。

7.齐桓公确立霸业

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开始了其霸业。齐桓公首先与周室结亲,向诸侯表明自己与周天子的亲近关系。之后,齐桓公又以尊崇周天子为口号,争取各国诸侯的支持。先是以帮助宋国安定政局为由,借天子之名在北杏(今山东东阿)召集诸侯会盟。之后以遂国为突破口,杀鸡镇猴,终于制服了鲁国。随后又软硬兼施,把郑国和卫国拉入同盟,到齐桓公七年(公元前679年),齐桓王的霸主地位终于得到了各诸侯国的认可,齐国称霸中原的时代开始了。齐国通过改革,国力强盛,齐桓公救愚扶危,帮助燕国打败山戎侵略,救助邢国和卫国,得到诸侯拥护。后来通过“召陵之盟”,打击了楚国北进的锋芒,暂时消除了楚对中原诸侯的威胁。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从此,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霸主,狭天子以令诸侯。史称“齐桓公史霸”。

8.商鞅变法

公元前352年,秦任命商鞅为大良造。为进一步巩固秦国的变法成果,加强中央集权,商鞅于公元前350年再次变法。“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土地国有;确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公开允许土地买卖。普遍推行县制,将县一级的行政机构推行至全国,成为地方政权的基本组织形式。每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县令是全县最高行政长官,将地方政权和兵权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统一度量制度,便利了地区间的商业往来,并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为秦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提供了保障。变法获得了巨大成功,秦国国力变法之后大为增强,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

9.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史书除《秦纪》以外,六国史书一律烧掉;《诗》、《书》百家语除博士官收藏的以外,其余书由郡守监督烧毁,医药、卜筮、种树的书不在烧毁之列。经过这场大规模的焚书运动,民间所藏,其实就是六国贵族之家所有的百家书籍,几乎荡然无存;而仅存于秦朝官方的,则在后来项羽的大火中化为灰烬。显然,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摧残程度,是难以估量的。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方士侯生和卢生等人为秦始皇求仙药不得,就设法寻找客观原因逃避罪责。他们先说有恶鬼作怪,令始皇不定其行踪;后又讥议始皇贪婪权势,刚愎自用,不用博士而专用狱吏,声称不值得为他寻求仙药,并最终相约逃亡。始皇大怒,迁怒于博士,下令御史立案查办。以李斯为首的官吏对喜欢议论时政的儒生进行报复。儒生们在压力之下又不得不相互举报揭发以逃避责任,结果,受牵连的460多人都在咸阳坑杀。那时所说的儒生,泛指知识分子,包括方士,所以,被活埋的并不都是儒家学者。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严重摧残了古代文明,而且也开了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君主专制主义最恶劣的先河。

10.文景之治

刘邦虽然称帝,但即位之后还是年年出征,整个国家仍以武备为主。所以,汉朝的政治,实际上从吕后临政时,才走入真正的安定。但因为吕氏与刘氏的矛盾存在,人心未定。直到文帝继位,国家的政治中心才基本上转向了经济建设,也就是所谓的“休养生息”政策的落实阶段。文帝的基本政策是,以农业为主,轻徭薄赋,约法省禁。为了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民种粮,文帝先是把十五税一的田租改为三十税一,后来索性免收田租,直到景帝时才恢复了三十税一。为了减轻徭役,文帝下令列侯回到自己的封国,以免戍卒的运输之苦。对于匈奴的政策,也是以和亲为主,避免战争的发生。文帝本人也以身作则,在位期间没有进行过大的工程,并且日常生活也颇为节俭。文帝还废除了连坐法,同时也比较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从各个方面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景帝继位后,继承了文帝的政策,同时也有所改进,比如减轻了板笞之法,允许对于人心不服的案子进行重审,以免出现冤狱等。所以,文帝、景帝统治的39年社会相对安定,经济趋向繁荣,较为富足,史称“文景之治”。

11.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以少胜多,在官渡击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公元199年,袁军进驻黎阳。公元200年正月,曹操为免腹背受敌,先东进徐州,击溃与袁绍联系的刘备。尔后又进占官渡,筑垒坚壁,严阵以待。2月,袁绍军进占黎阳。颜良渡河包围白马。4月,曹操设计于白马斩杀颜良。袁绍急统军渡河追来,曹操于南阪设伏,斩袁将文丑。曹操这才归军官渡严守。7月,袁绍派刘备等扰乱曹军后方,曹操派兵击破刘备等,安定了后方。8月,袁军逼近官渡与曹军对峙。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曹军坚守不退,准备寻机破敌。10月,袁绍派淳于琼率兵1万多押送大量粮食屯集于乌巢。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告知袁军实情。曹操果断地决定留曹洪等人守官渡,亲率5 000步骑兵偷袭乌巢,全歼守粮袁军,斩淳于琼,烧毁全部屯粮,并大败袁绍派来的救兵。

消息传来,袁军内部分裂,张郃、高览率所属投降曹洪。曹操回军官渡,全面反击,彻底击溃袁军,歼敌7万余人。袁绍父子率800骑兵逃回河北。公元202年5月,袁绍郁愤而死。不久,袁氏的残余势力也被曹操消灭。

12.八王之乱

西晋初建,晋武帝司马炎大封同姓诸侯王。太熙元年(290年),武帝死,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元康元年,武帝后族杨氏与惠帝后族贾氏为争权冲突激烈,皇后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汝南王司马亮发禁军围杀太尉杨骏,废杨太后,以司马亮辅政。旋即,贾后又让惠帝密令楚王玮杀掉亮,贾后又以“擅杀”罪名杀掉玮,从而夺得大权。此后,赵王伦又捕杀贾后,废掉惠帝而自立。齐王冏在许昌、成都王颖在邺(今河北临漳),诃间王颙在关中,相继起兵计伦。战火从洛阳迅速遍及大河南北和关中地区。在战争中,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河南王颙、成都王颖先后被杀。永兴三年(公元306年)东海王越毒死惠帝,立皇太帝司马炽为帝,是为怀帝。至此,这场持续16年的西晋“八王之乱”结束。

13.巨鹿大战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月,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军去救被秦兵围困的赵国巨鹿。宋义率军到达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驻兵不进。项羽建议引兵渡河,与赵军里应外合,以解巨鹿之围。宋义不同意出击。项羽杀掉宋义,诸将慑服,楚怀王因此封项羽为上将军,率军进抵巨鹿,击破20万秦军,生擒秦将王离,斩杀苏角。项羽从此威震诸侯,成为诸侯上将军,统领诸侯之兵。

14.秦晋淝水之战

西晋灭亡后,司马氏在江南建立东晋。黄河流域成为北方各族争夺统治权的战场。公元382年,前秦统一北方。建元十九年(383)七月,前秦苻坚大举攻晋。八月,百万大军南下,水陆并进。九月,苻融率军进攻寿阳(今安徽寿县)。东晋派谢石、谢玄率军前往迎敌。十月,秦军攻下寿阳,驻兵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淮河支流洛河)。苻坚派东晋降将朱序劝降晋军。朱序却建议谢石利用秦军尚未集中之机出击。十一月初谢石命前锋刘牢之率精兵渡过洛涧击败秦军。秦军退逃回寿阳。晋军乘势水陆并进,屯军于淝水东岸,与秦军隔水相望。十一月二日,苻坚打算趁晋兵渡河之机出击。但由汉人及各族被奴役者组成的秦军不愿再战,纷纷后退。晋兵乘势渡河猛攻。秦军溃不成军。淝水之战以前秦的惨败和东晋的大捷而结束。

15.鸿门宴

汉元年(前206)十月,刘邦率军进驻霸上(今陕西西安东)。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十一月,刘邦在霸上当众与各县父老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秦朝苛法。刘邦因此奠定民众基础。不久,项羽率40万大军攻入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准备讨伐刘邦。谋士范增劝说项羽立即攻击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素有交情,当夜策马密告张良。刘邦采纳张良意见亲赴鸿门向项羽表示恭敬。席间,范增用玉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犹豫不决。范增于是指使项庄来席前舞剑助兴,寻找机会杀掉刘邦。项伯见此情况,也拔剑起舞,用自己身躯保护刘邦。后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在樊哙等人的护卫下,由小路急忙返回霸上,得以脱身。

16.丝绸之路

西汉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正式开辟了中国与欧亚各国的陆地交通路线。当时,从长安经甘肃武威抵达敦煌,再从敦煌出发通往欧亚各国的商路有两条:一条沿昆仑山北麓经今新疆境内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南部经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安息(今伊朗)诸国再抵达地中海,或南行至身毒(今印度),此为南道;一条沿天山南麓西行经今新疆境内翻越葱岭北部经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撒马尔罕附近)、奄蔡(临今里海)诸国,再西行抵达大秦(罗马),此为北道。北道和南道都在高山、沙漠和高原之间蜿蜒伸展,使节、求法高僧和驼商队伍往来其间,主要货物是丝织品,也有宝石、香料、药材和玻璃器具等。这就是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把欧亚大陆的中国、安息、希腊、罗马、大食和马其顿等联系起来,在古代中西内陆贸易活动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几千年来,中国和欧亚各国人民沿着这条长达几千千米的丝绸之路进行了极为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17.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直取荆州,意图消灭刘备。刘备派诸葛亮过江联合东吴共抗曹军。孙权接受建议联刘抗曹,赤壁之战爆发了。曹操大军虽然人多,但远来疲惫,士兵又不习水性,因而不敌孙刘联军。曹操把军队移到乌林,与对方隔江对峙。黄盖诈降,用火攻烧毁曹操营寨。周瑜率大队水军乘势从南岸进攻,曹军大败,曹操只得率领军队从华容道(今湖北监利西北)陆路撤回江陵。这时,孙刘联军水陆并进,把曹军追逼到南郡(江陵)。曹操带兵北撤回师。赤壁大战最终以曹操失败而告终。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后,三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三国鼎立的局面由此形成。

18.科举制度的确立

公元610年(大业六年),隋炀帝杨广创进士科,正式确立科举制度。北朝后期,九品中正制已趋于衰落。文帝建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门第实行分科举人的科举制度。583年(开皇三年),诏举贤良,598年(开皇十二年),诏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炀帝即位后,于607年(大业三年),按十科举人,即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优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十科举人。大业五年(609年),又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谨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四科举人。

610年,炀帝又置明经、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这是我国科举取士的开始,由此确立的科举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改善了官吏素质也为普通人士入仕开辟了道路,并对以后1 500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那些埋藏在大地之下的石砖瓦砾、珠宝器物……是记载先人讯息的密码。它们静静地、默默地守候着远古的秘密,等待着后人去发现,去破译。看人类祖先是如何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
  •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本书从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乐舞戏剧、古玩收藏,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入手,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著作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浓缩,采用设问方式,介绍丰富多彩而又震撼人心的历史,阐释中华传统文化丰满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 中国艺术经典3

    中国艺术经典3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在我国广袤的西北大地上,介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祁连山脉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走廊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绵亘着一条由东南延向西北的长达千余公里的形似走廊的地带,这即是著名的河西走廊。在这条走廊的西端镶嵌着一块如翡翠般的绿洲,这就是被誉为丝路明珠的敦煌。敦煌,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曾为古丝绸路上的国际文化交流和我们民族的发展建树过不朽的功勋,今天又由于保存着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遗迹而驰名于世界。
  •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本书从人文、经商、生活、理财、处世等方面解读上海人的生活处世哲学。
热门推荐
  • 西风吹冷长安月

    西风吹冷长安月

    多年后她再次归来,以何种身份?复仇与新生,又该如何抉择?
  • 绝境之重生

    绝境之重生

    一场强力的病毒肆虐全球,我由于异乎常人的体质而从病毒中获得异能。恐惧在宁静之下扩散,绝望在死寂之中蔓延。我的命运将会如何改变?人类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感染者?进化者?这是造物主的无意疏忽?还是大自然的必然选择?绝境重生——进化?还是毁灭?
  • 午夜棺材

    午夜棺材

    究竟是谁杀死了这个女子渲染极其恐怖的氛围等待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杀人者却又离奇死亡棺材在午夜时分发出了声音噩梦连连不断不料想天明时棺材却又离奇的出现在学校门口连同棺材里的女子不翼而飞在女子不翼而飞的同时接二连三的发生诡异的杀人事件并且女子消失时棺材里发现了一件龙凤皇衣这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是中了某种咒语追击真相,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却牵引出了百年前神秘家族消失的内幕!
  • 横冲直撞娱乐圈

    横冲直撞娱乐圈

    从造星公工厂YE解约回到国内,林胤便一发不可收拾的开启了横冲直撞娱乐圈的开挂时代!
  • 寒星之辉

    寒星之辉

    世界很大,在你没有准备的时候来到你的面前,运气好的见到他温柔的一面,运气不好的则是被其所伤。我想通过一部好的作品去反映我所看到的世界,也希望大家能在这个世界里产生共鸣,感受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温柔。
  • 桂花之恋

    桂花之恋

    这默默无闻的我,遇上了高高在上的你,我们两个相爱、相恨,面对着挑拨,你我是否还能回到曾经的我们。
  • 兵王:重回都市

    兵王:重回都市

    5年前的一场变故,让拥有一身本领的范松无家可归。5年后的今天,却又撞上拯救白富美的狗血剧情,曾经的王者,成了荒岛的野人,在他逃离之后,能否重新回归城市?时而温柔时而霸道的美女总裁,一身正气的警花,甜美可人的学生妹……天呐,我不是小白脸……欢迎加入《兵王:重回都市》读者交流群,群号码:524551476
  • Seven Discourses on Art

    Seven Discourses on A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魔哥哥,请接招

    恶魔哥哥,请接招

    “慕先生,你还没给钱。”“我缺太太,不缺钱。”“那么很遗憾——”她吐词清晰:“我卖的和慕先生想买的商品不是一样,无法交易。”“嫁给我很委屈?”他的脸上挂着一抹危险的笑。“委屈。”她吐词清晰:“你心有所属,不但冷酷无情,私生活还不干净,嫁给你没有最委屈,只有更委屈。”本文小虐,但结局完美。
  • 乱世天域

    乱世天域

    乱世争鸣,百族齐出。穿越而来的少年,无意间得到上古人王的传承。带领人族,平百族,灭动乱。谱写了一曲盛世悲歌。“我为人王,理应为人族流进最后一滴血,燃尽最后一缕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