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5600000020

第20章 地上奇迹(3)

美国国家宇航员艾姆斯研究中心的都伊尔宣布:他依靠石林推算出了一种与古代中国、印度及玛雅的历法相似的阴历。这种古老阴历的计算法,至今还保存在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博拉纳人之中。

科学家们用计算机对石柱的排列进行过统计分析,为石林计算历法的精确性深感惊讶。同时人们又要问,石林的功能仅仅是用于历法吗?

当时并没有磁铁矿,经化验石柱也不含铁,但每根石柱都能使罗盘一靠近就偏向一边,这磁性又是来自何方?这些石柱的连线分别指向参宿星、猎户座剑形的中部……这些又意味着什么?

10.法国“比金字塔更神秘”的石柱群

法国布列塔尼半岛濒临大西洋的城镇卡纳克,是一块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地方。这里有巨石砌成的古墓,而最吸引人的便是郊外那一片片整齐排列的石柱群。

长期以来,卡纳克石柱群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8世纪20年代才引起人们关注。这片石柱群,据说曾有一万根石柱,而如今仅存2471根。它被农田分为36片,以12根为一排向东延伸。石柱露出地面部分最高达4.2米的是莱芒尼石柱群,地处城北1.5公里。从这里再向北,便是卡尔马里石柱群,它比前者要小,与其相邻的凯尔斯堪石柱群就更小些了,长约400米,远远一望,好像正在接受检阅的一队士兵。

对此,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少学者相信,石柱群是恺撒大帝时代的产物。19世纪初,考古学家在卡纳克发现许多蛇崇拜的遗迹,这使人产生联想:那一条条逶迤延伸的石阵或许是蛇的模拟图形?还有人推测这个石阵是晒鱼场、市场、旅馆、妓院的遗址。现今甚至有人称它是外星人访问地球的飞船基地。

1959年,专家们确认卡纳克为世界上最大的新石器文化发源地之一。

尽管现代人聪明,喜欢绞尽脑汁地钻研问题,可还是难以了解远古人思维的奥秘,也许现代人的思维与古代人的思维就像人与猴一样难以沟通?也许是思维角度不同?现代人的思维总是喜欢从复杂的方面考虑问题。

正如对石阵进行了长期考察的英国考古学家欧文·霍丁霍姆所说,这个石阵就像金字塔一样,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不解之谜。

令人纳闷儿的是,这么大规模的石柱群为何在18世纪以前的历史记录中只字未提?这也是石柱群令人感到神秘莫测的主要原因。人们无法从文献中探知它的形成及作用,于是便开始了种种推测。

有的说,卡纳克镇的守护神可内利在公元前56年为抗拒恺撒大帝的罗马大兵入侵而亲登镇北丘陵,在奇迹般的神力下,将一个个追赶来的罗马人定在原地,变成石柱。有人说,罗马人竖立石柱是为了把它们作为庇护帐篷的挡风墙。

对于这些说法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石柱之谜还有待将来解开,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经过放射碳14测试,这些石柱群于公元前4650年便已经存在了。也就是说,它们是新石器时代文化最伟大的源泉。

两个世纪前,考古学家在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上挖掘出呈不规则排列的巨大石柱群,这是世界考古史上最神奇的发现之一。

这个被英国考古学家海丁翰教授称为“比金字塔更为神秘”的石柱群,无论从它们的质量、数量、高度还是从历史的久远程度来看,都足以取代英国梭斯百利平原上的石群,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巨石之最。

11.神秘莫测的恐怖“水晶头骨”

伦敦英国博物馆内,陈列着无数世界奇珍异宝,但其中一件展品可谓宝中之宝。宝为何物?原来竟是一颗透明的水晶头骨。

每当夜幕降临,大厅的灯光熄灭后,头骨就发出耀眼的白光,黑暗的大厅内,立即出现一个面目狰狞、龇牙咧嘴的“恶魔”,使人看了不寒而栗。水晶头骨放在大厅内,工作人员不敢夜晚进去清洁展品,馆长只得决定,太阳落山就立即给这件展品罩上一层黑绸,以遮住它令人恐惧的面孔。水晶头骨引起世界各国考古学家的兴趣,使他们竞相对其加以考证,但博物馆展品中对它的记载却十分简单:水晶头骨,1898年从美国纽约“提法尼”珠宝商店购进,估计是殖民时代拉丁美洲阿祖提人的杰作。根据这个线索,一些考古学家走访了提法尼珠宝商店,店主仅知道水晶头骨是18世纪末一个英国士兵卖给商店的,估计是英国殖民者从墨西哥掠取而得的。于是,考古学家们又纷纷来到墨西哥无垠的原野上,却始终未能弄清水晶头骨的来历。

1927年英国人米希尔·海德吉兹曾率领一个考察队来到英国杭特利城,考察该城附近的卢巴·安吐姆古城废墟。一天清晨,米希尔的女儿安娜跟着父亲,兴高采烈地来到挖掘工地,这天恰好是她17周岁的生日。阳光照射着古城废墟,给残垣断壁抹上一层金色的霞光。一些古代兵器摆满铺着白布的桌子……安娜跳过一堵断墙,突然一缕耀眼的白光直射在她的脸上。她吃了一惊,赶忙蹲下,小心地巡视着,只见碎砖下埋着一块玻璃似的东西。安娜大着胆子,走上前去,扒开碎砖,定睛一看,吓得几乎昏了过去。原来,发光的东西竟是一个水晶头骨的上半部分。安娜的发现引起了考察队的重视。三个月过后,细心的安娜又在距此数米的土里挖到了水晶头骨的下半部分,合在一起是一颗完整的水晶头骨。根据惯例,米希尔将这件珍品献给了杭特利城。同年末,米希尔考察队离开此城。临行前,为了酬谢他们为该城居民提供的医药和衣食,杭特利城官员将水晶头骨赠给米希尔。从此,水晶头骨便成了米希尔的财产。1959年,米希尔病逝,女儿安娜继承了这件珍品。目前,已73岁高龄的安娜十分小心地保存着这个世界上第二颗水晶头骨。这件珍品是何人制作的?来自何方?考古学家们曾询问过米希尔,但他也不清楚,他在1954年出版的《危险——我的道路》一书中写道:“据考古学家鉴定,这颗水晶头骨的制作至少花费了150年,刻成后又用某种类似沙粒的东西打磨,出土前,至少在地下埋藏了3600年。”

水晶头骨牵动着世界考古学家们的神经。科学家们对安娜收藏的水晶头骨进行了研究,一毫米一毫米地测试,并用强光照射,希望找到一丝线索,但透明的水晶头骨在现代科学仪器的测试下仅仅告诉人们:它,由大块水晶制成,有现代头骨大小,五公斤重,完全仿头骨形状制作,牙齿整齐地镶在牙床上,鼻骨则由三块水晶拼成,眼洞为一块圆形水晶。

世界考古学家对水晶头骨来历的追查一无所得。为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考古学家们又蜂拥奔向法国人类博物馆,因为那里展出了世界上第三颗水晶头骨。人们围在一个巨大的玻璃柜前,仔细倾听着几个法国考古学家的解释:“这颗水晶头骨经过科学鉴定,被认为是14或15世纪墨西哥印第安人——阿兹特克人制作的。从历史和宗教角度分析,估计它是阿兹特克人的一个祭司牧杖的装饰,从而证明中古时代的阿兹特克人已认识到水晶的美,懂得了水晶的制作技术。同时表明,他们很早就知道怎样炼铜,因为在这颗水晶头骨附近,还发现了很多精致的小型铜工具,看来,水晶头骨是阿兹特克人用铜制工具雕刻的。”英国几个考古学家对此则持怀疑态度。众所周知,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在20世纪40年代还在密林中过着原始生活,谁能相信,墨西哥的印第安人能在14或15世纪冶炼出铜,制作铜具和掌握了这样高超的雕刻技术。看来,法国考古学家们的解释尚难以服众。

美国得克萨斯州后来也发现了一个水晶头骨,水晶体清澈透明,隐约可见里面闪出变幻不定的形象,时常还可感觉到它散发出的一股股“灵气”和香味。没有人知道它们来自何地,怎么雕刻的,为了什么目的而雕刻。大英博物馆人类馆馆长安卓尼·西尔通指出:“没有一个水晶头骨是在有组织有计划考古发掘中找到的,所以无法根据其出土文物推断水晶头骨的年代。”

目前只有通过间接方法确定其年代。后经大英博物馆宝石专家不懈地努力探索,终于查出水晶头骨上有细小的擦痕,显然是用轮形工具加工琢磨时留下的痕迹,进而推断此物来自巴西东部,19世纪人们常用这种工具打磨水晶球。西尔通认为:“水晶头骨是19世纪雕刻的,当然这也无损它的价值。”

水晶头骨可能是仿效希腊迪尔菲式样设计出来的,有人说它是玛雅人留下的杰作,或是阿兹特克人留下的,甚至说是由传说中失踪的大西洲人制造的,这恐怕不太可靠。大英博物馆权威人士称它是一件精美的艺术珍品、想象力的源泉。

传说,拉丁美洲古代部落在特别礼仪中曾使用完整的人头作装饰。又传说,拉丁美洲古代部落的祭司为了镇住妖魔鬼怪和掌握人的生死,曾制作过水晶头骨。但传说毕竟是传说,考古学家们对此尚无一致意见,现代科学仪器也未得出什么结论。水晶头骨至今仍为世界考古之谜。

12.哥斯达黎加的巨型石球之谜

1930年盛夏的一天清晨,一群手执利斧的美国人出现在迪卡维斯河畔。他们是美国联合果品公司的砍伐队队员,要伐倒参天的树木,辟出一片空地,建一个大型香蕉园。他们走进密林,突然几个人大叫起来,其他人闻声而至,定睛一看,不觉惊呆了:密林深处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几十个一人多高的巨型石球,旁边还有一些皮球大小的小石球。石球中,最大的直径达2.5米,重达16吨之多,最小的仅有几公斤重。球面异常光滑,清亮见影,上面雕刻的一些莫名其妙的图案、直线、斜线、三角形等相互交织。多数的石球是被放置在一起的,少则三五个,多则四五十。它们有的呈一条直线排列,直线指向南北方向,有的排成圆形或者其他形状。

这些石球对于古代人来讲意味着什么呢?把这些石球排成种种形状又意味着什么呢?这真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

在哥斯达黎加迪卡维斯河畔森林中发现石球的消息刚一传出,立即引起世界各国考古学家们的重视。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著名考古学家穆维勒·罗斯卢卡教授很快带领一个考察队来到这里,开始了紧张的考察。他们走遍迪卡维斯河流域,深入密林几十里,希望获取一些其他旁证。但是,除了几十个石球外,只有一望无际的参天大树和灌木丛,考察队的工作毫无进展。一天,由于害怕当地人的袭击,罗斯卢卡教授未能按计划去密林中考察,独自一人信步去了迪卡维斯河上游农业区的马尔苏尔城。一进该城,他顿时大吃一惊,被视为世界珍奇的巨型石球在城中几乎遍地皆是,竟成为居民花园、门庭前的一种装饰。事后,他感慨地说:“一生中,我第一次见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

这些巨型石球是何人制作的?怎样制作的?为什么要制造这些石球?罗斯卢卡教授百思不解,在巨型石球旁边踱来踱去,却始终未搞清石球的秘密。

考察队的到来引起当地人的猜测,流言四起,竟称巨型石球内有世界瑰宝,于是居民们纷纷想方设法砸开石球,有些人竟在旁边生起火烤石球,以为石球一旦被烤裂,就可获得一笔终生享用不尽的财产,不少石球就这样被损坏了。

罗斯卢卡教授一无所获地从哥斯达黎加回国了。消息传出,各国考古学家甚为震惊。为了揭开这个不解之谜,更多的考古学家涌向哥斯达黎加,出入于迪卡维斯河周围的密林中。经过艰苦的研究,考古学家们得出一个接近一致的结论:巨型石球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工凿成的,是用花岗岩打造的。但这些巨型石球对制造者们来说似乎格外重要,因为此地没有高山、峡谷,制造者是从很远的地方把石料运来的。一般来说,直径是2.5米石球至少要取一块边长为2.75米的立方体石块,那么制造者在哪儿找到这样的石料?凿好石球后又是怎样运到此地来的?众人找不到答案,最后不得不信服了罗斯卢卡教授发表的推断:“石料可能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或来自距此几公里的一座小山,也有可能是从距此48公里的迪卡维斯河上游用船运至此地。”但是,石球又是怎样制成的呢?他们的推测的是:石球是制造者们用铁矛蘸着水,一点一点地雕刻出来的。但制造者们是谁?是在哪个时代雕刻的?考古学家们再也推测不出来了。因为哥斯达黎加的历史和当地的史册中,从未有过有关巨型石球的任何记载。哥斯达黎加曾于16世纪初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人也从未听说过这里有什么巨型石球。

迄今为止,哥斯达黎加巨型石球仍为世界考古学之谜。在首都圣约瑟,现在不少的公园和贸易区仍摆放着一些大小不一的石球。而且,当地考古学家在考察中经常在迪卡维斯河上游附近的一些沼泽地发现石球,同时还在当地人的墓穴中发现了小石球。哥斯达黎加国家博物馆馆长卢维斯·迪亚古·古米兹博士估计,巨型石球可能是远古时代当地人信奉原始宗教而雕刻的太阳神、月亮神和其他星神的雕像。但其他一些考古学家认为,石球是古代人们为显示圆形的美而制作的。

考古学家们对巨型石球的推测也多种多样、众说纷纭,似乎都有道理,又都无道理。因为,从球面光滑,清亮见影,球体异常圆来看,要达到这样高超的工艺技术,制造者只有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手段和巨型加工设备。而在远古时期,居住在此地的大部分居民是黑人和印第安人,甚至在16世纪初他们还过着原始生活,谁能相信他们是巨型石球的制造者呢?但若不是他们,谁又是这些巨型石球的制造者呢?至今,没有一个人能给出合理的解释。看来,巨型石球只好作为人类考古学之谜了。正如哥斯达黎加的一位著名考古学家所说:“世界上能了解奇迹者,莫过于奇迹创造者。能了解巨型石球者,莫过于我们——当代学者。而我们,生活在石球周围,却对它一无所知。”

13.复活节岛之谜

1722年4月,由荷兰探险家雅各布·洛加文率领的三艘战舰,在东南太平洋的狂风巨浪中颠簸了数月之久。暮色中,雅各布·洛加文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一个小岛。在兴奋和揣测中,他们靠近了这个航海图上没有标记的岛屿。然而,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小岛的四周竟然站立着黑压压的一排排参天巨人。再走近一看,原来那是数百尊硕大无比的巨人雕像。

这一天是复活节,所以他们把这个小岛命名为复活节岛。

小小的复活节岛独处地球偏僻的一角,孤悬于东太平洋上,远离其他岛屿。西距皮特凯恩岛1900公里,东距智利海岸3700公里。岛长22.5公里,呈三角形,面积117平方公里。当荷兰人雅各布·洛加文给复活节岛命名之后,世界上的人们都异口同声地这样称呼它——复活节岛。

同类推荐
  • 探索太阳系

    探索太阳系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从伴我们昼夜运行的太阳、月亮到对于我们来说浩瀚无比的太阳系,人类从未停止宇宙探索的步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本书为读者介绍了太阳和月球的基本构成和形成规律,分别介绍了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基本情况,太阳系的形成和各大行星的运行轨迹,以及人类对于火星的探索等。
  • 海洋中无处不在的科学(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无处不在的科学(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发生的自然过程,按照内秉属性,大体上可分为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地质过程和生物过程四类,每一类又是由许多个别过程所组成的系统。对这四类过程的研究,相应地形成了海洋科学中相对独立的四个基础分支学科: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和海洋生物学。
  • 天文馆漫游:宇宙奇观

    天文馆漫游:宇宙奇观

    本套天文馆漫游知识丛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天文、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游戏中的科学

    游戏中的科学

    本书以400多个游戏帮你揭开自然科学的秘密,了解自然科学的规律,探索动植物的行为方式。所有这些游戏都简单得让你吃惊,所使用的工具就在你的身边和家里。本书还为每个游戏提供了详尽的说明和图解,使你的实验轻而易举,快乐无穷!
  • 海洋馆漫游:海洋知识浏览

    海洋馆漫游:海洋知识浏览

    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热门推荐
  • 风月成珏

    风月成珏

    失忆的白化少女苏明月恋上风轻珏,化身预谋家,和他相遇,相知,相恋,携手同台一曲!一场自食其果令反派一朝重生,化身恶魔一步步踩破女主光环,杀光男主亲人,丧尽天良!光环闪着微光,只要主角尚在,就不会被打败,且看男女主是如何强强联手打败重生反派!
  • 实用口才学

    实用口才学

    本书阐明了实用口才的基础理论、适用范围、实施条件、运思策略、表达艺术、操作技巧、能力训练等等。
  • 轩辕嗣

    轩辕嗣

    远古的轩辕氏逐渐没落轩辕顺临终留下遗言发扬光大轩辕氏且看轩辕氏最好一人轩辕逍遥如何在这斑斓危险的世界中逆天而行
  • 乱世天域

    乱世天域

    乱世争鸣,百族齐出。穿越而来的少年,无意间得到上古人王的传承。带领人族,平百族,灭动乱。谱写了一曲盛世悲歌。“我为人王,理应为人族流进最后一滴血,燃尽最后一缕魂。”
  • 妖灵神冠

    妖灵神冠

    这是妖灵的世界,是训灵师的世界。前世的冒险王,距离世界树只有0.1毫米,最终断了气息。眼睛睁开的一刹那,沉睡十三年的主意识回归,辅助精灵旺财告知自己第一个达到S级技能的竟然是——妹控。妖灵的世界就用妖灵来解决,是带上无上的神冠,还是依旧坐在满是荆棘的王座上,将城告诉自己,我要成神!注意:1、本文NPC智商正常,不秀下限。2、世界不是主角一个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亮点。3、每一个开挂的主角背后,都有一个YY的作者,但作者想写的是一个世界。4、不虐主,时而会虐妹。5、新人跪求收藏关注……
  • 异能之恋

    异能之恋

    关于韩星的恋爱,EXO为主。请大家多多欢看。欢迎唯12观看,但也欢迎唯11,唯10观看。
  • 眼睛里的心

    眼睛里的心

    因为好奇,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为不讳世事,我交出了自己纯净的心。因为那朵妖冶的玫瑰,我失去了我遇见他前最亲最亲的人。我最最爱的那个人曾说:罂粟是世上最美的花。人说浪漫的极至是死亡,却偏偏死不了,罂粟;死亡之恋。罂粟花是一种美丽异常的花朵,它的这种美丽成就了果实的某种野心,人利用了这种美丽,使之成为了罪恶之源。那日,他手持黑色玫瑰:你是恶魔,且为我所有。愿为你付出所有。相知是一种宿命,相守是一种承诺。最终:我记住了罂粟,记恨着我爱的黑色玫瑰。我对黑玫瑰爱恨交加,因为它不止象征着神秘,希望和热情,它还象征着死亡和坏消息。
  • 恶女当道之首席请小心

    恶女当道之首席请小心

    她追他的时候,她说:“梁晨!我喜欢你!沐晴雪喜欢梁晨!”最后,他害的她流产,亲手把她送进了监狱。五年后,监狱爆炸,她假死重生,她一步步重新走进他的生活,一步步夺回公司,一步步发现自己的真正身份……(此文属于慢热文,亲们可以先收藏等待好戏开场,第二卷女主开始上演现代版的“九嫡夺位”)
  • 十年守望

    十年守望

    我们总是将很多希望寄予明天,却忘了,明天除了有我们渴望的幸福,还有未知的痛苦。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