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700000233

第233章 联合回纥,克服两京(2)

九月二十七日,唐军进抵长安西郊的香积寺,以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领前军,郭子仪领中军,关中节度使王思礼领后军。同日,燕将安守忠、李归仁也率十万大军在香积寺以北摆开了阵势。

这是自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唐、燕两军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这场战役将决定长安的命运,也将决定帝国的命运。

燕将李归仁率先出阵挑战,唐军的前锋部队迎击,将其击退,旋即挺进燕军阵地。燕军全军出动,很快逼退了唐军,并直扑唐军的辎重部队。唐军阵脚大乱,纷纷向后溃退。前锋主将李嗣业对左右时:“今日若不以身挡贼,我们就全完了!”随即脱掉铠甲,赤裸上身,跃马横刀立于阵前,厉声命令士兵们不许撤退。可在燕军凌厉的攻势之下,士卒们还是争先恐后地往后跑。李嗣业大怒,挥舞长刀左砍右劈,将那些逃兵连人带马砍得血肉横飞,一连砍翻了数十人,总算稳住了阵脚。

随后,李嗣业重新集合前军部众,命他们结成长刀阵,横向排开,如墙而进。而且,李嗣业还带着前军的所有将领冲在士卒前面,率先杀进了燕军军阵。

在主将身先士卒的激励之下,唐军士气大振,战场上的形势随之逆转,燕军开始节节后退。

在这场决定帝国命运的战役中,不仅是李嗣业这种勇冠三军的猛将表现出了一贯的英勇,就连半年前在武功不战而逃的唐将王难得也拿出了难得的勇气。混战中,他为了救一个身陷重围的副将,被燕军一箭射中眉骨。王难得狠狠把箭拔掉,结果皮开肉绽,额头上的一块皮还垂下来遮住了眼睛。王难得大怒,干脆把皮也撕了,带着满脸鲜血,仍旧奋勇拼杀,一直往前突进。

两军开战前,安守忠知道自己的兵力比唐军少,便在战场东面埋伏了一支精锐,准备趁双方激战正酣时,再出其不意,绕到唐军背后突袭。唐军斥候侦察到了这支伏兵,立刻禀报中军主将郭子仪。郭子仪即命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带上一支回纥骑兵,直扑燕军埋伏之处,迅速将这支伏兵歼灭。

得知伏兵全军覆没的消息后,燕军士气顿时大挫。李嗣业乘势与回纥兵团一起迂回到敌军阵后,阻断了燕军的退路,与郭子仪的中军对燕军形成了前后夹击。

至此,燕军终于全线崩溃。

这一仗,从午时(中午十二时)一直打到了酉时(下午六点),燕军一共被斩首六万余级,跌入沟堑被压死和踩死的也不计其数;唐军大获全胜。

安守忠和李归仁带着残部逃回长安后,自知长安必失,于是当天夜里便与燕朝西京留守张通儒、京兆尹田乾真等人弃城而走,一口气逃到了陕郡(今河南三门峡市)。

至德二载九月二十八日,唐军浩浩荡荡地开入城中,宣布了长安的光复。

自去年六月燕将孙孝哲入据长安,迄今共一年三个月。

广平王李俶带着大军进入长安时,受到了老百姓的夹道欢迎。他看见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泪水,那是劫后余生、悲喜交加的泪水。

长安光复了,而兑现诺言的时刻也到了。

“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面对夹道欢迎的百姓,广平王李俶的脸上一直悬挂着一个和煦的笑容,可他心里却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从李俶踏入长安的那一刻起,他心里就不停地响起父皇李亨向回纥郑重作出的这句承诺。

怎么办?要不要兑现诺言?

当初为了得到回纥之援,当然可以不顾一切地许诺,可眼下,假如真的兑现承诺,长安百姓必然又要遭受一场可怕的浩劫。倘若如此,长安百姓还会拥戴父皇李亨吗?还会承认这个在灵武自行即位的新皇帝吗?如果夺回了京城,却失去了民心,那么李唐朝廷日后还能理直气壮地号令天下吗?

可是,倘若违背诺言,唐军在接下来的平叛战争中不但不能得到回纥援手,反而会因此结怨于回纥。眼下洛阳未克,伪燕朝未灭,岂能又在自己背后树立一个新的强敌?

最后,左右为难的李俶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虽然这个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李俶暂时摆脱这种两难困境。

当回纥王子叶护面带微笑地来到李俶面前,婉转地要求他兑现承诺的时候,李俶立即翻身下马,向叶护纳头便拜,说:“现在刚刚克复西京,如果遽然劫掠金帛子女,恐怕东京洛阳的人心都会倒向叛军,并且替叛军固守城池,使我们难以攻克。所以,我希望等到克复东京后,再向贵军兑现承诺。”

叶护一见广平王向他施以大礼,慌忙下马回拜,说:“愿从殿下之言。”

听说广平王帮长安化解了一场灾难,百姓们纷纷簇拥在李俶马前,频频拜谢说:“广平王真华、夷之主也!”(《资治通鉴》卷二二○)

九月二十九日,克复长安的捷报传至凤翔,文武百官当即入朝恭贺,肃宗李亨激动得泪流满面,忍不住赞叹:“广平王的智勇,是朕所不能及的啊!”

当天,肃宗便遣使入蜀,上表奉迎太上皇李隆基回銮。

随后,肃宗召见李泌,说:“朕已经呈上一道奏表,请上皇东归长安,同时朕向上皇请求,一旦銮驾回京,朕就回东宫当太子,继续恪尽人子之责。”

李泌一听,忽然表情大变,急着问:“奏表还追得回来吗?”

肃宗一脸迷惑:“使者已经走远了。”

“上皇不会回来了。”李泌斩钉截铁地说。

肃宗大惊失色,忙问李泌何故。李泌答:“陛下建有大功,却不欲居皇位,上皇自然也不会回京坐皇位,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那该怎么办?”

李泌沉吟片刻,说:“由百官联名,再上一道奏表,详细陈述‘马嵬请留’、‘灵武劝进’、‘克复长安’之种种情状,然后表示陛下深切思念上皇,渴望早晚在膝下问安,请上皇尽快回京,以成全陛下孝顺奉养之心,这就可以了。”

肃宗闻言,赶紧让李泌起草奏表,写完后拿来一看,不禁泪下,说:“朕原本怀着至诚之心,希望将大位还给上皇,现在听了先生之言,才知道这种想法很不妥当啊。”(《资治通鉴》卷二二○:“朕始以至诚,愿归万机,今闻先生之言,乃寤其失。”)

很显然,李亨是在作秀。

所谓“愿归万机”、回东宫当太子云云,都不可能是真心话。

道理很简单,作为一个乱世即位的中年皇帝,李亨的智商绝对不会低于常人。所以,他不可能不知道第一道奏表是“很不妥当”的。可他又故意要那么写,然后让李泌帮他出主意,最后又不厌其烦地再写一道奏表,目的就是为了向世人表现出他那“愿归万机”的“至诚”之心。换言之,李亨是希望给人们造成这样一种印象——一个如此孝顺、如此谦恭、如此真诚的人,怎么可能从他父亲手中抢班夺权呢?

李亨总是不遗余力地把自己打扮得很傻很天真。

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在这个充满机心、诡诈和权谋的世界上,聪明外露的人八成是笨蛋,而善于装傻的人往往才是真正的智者。李亨虽然不一定称得上是智者,但他肯定不是连奏表都写不好、连太上皇都请不回来的笨蛋。

就在帮肃宗写完奏表的数日之后,李泌忽然向肃宗提出了辞职请求。他说:“臣已经报答了陛下的恩德,应该回去过闲云野鹤的生活了。”

在李泌看来,长安既然已经光复,他出山的目的便达到了。更重要的是,辅佐肃宗的短短一年多来,李泌已经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把肃宗最宠幸的张良娣和李辅国往死里得罪了,如果不及时逃离这个是非之地,他迟早会步建宁王李倓之后尘。

可是,肃宗却不想放李泌走。他说:“朕与先生共历忧患,如今正要同享安乐,为何这么快就要走呢?”

“臣有五条不可留的理由,愿陛下准许臣离开,让臣免于一死。”李泌的态度异常坚决。

“哪五条理由?”

“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此其所以不可留也。”(《资治通鉴》卷二二○)

李泌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就在长安光复后的这几天里,肃宗为了表示对他的感激和信任,便天天拉着他一块饮酒,每晚还与他“同榻而寝”。天下有哪一个臣子,敢心安理得地享受这样的恩宠呢?如此绝无仅有的深宠,又岂能不让宫中的各色人等眼红?

别人暂且不说,就在几天前,负责掌管宫禁大权的宦官李辅国就假惺惺地要把宫中的符契锁钥交给李泌。当然,李泌说什么也不肯接受,并极力向肃宗声明——只有李辅国才是执掌宫禁之权的不二人选。后来肃宗发话,李辅国才作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把那些东西收了回去。

李辅国此举醋意十足。李泌很清楚,无论外朝还是内廷,像李辅国这样对他又妒又恨的人绝不在少数。倘若不尽早脱身,日后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面对李泌列举的五条不可留的理由,肃宗无力反驳,只好悻悻地说:“朕困了,赶紧睡觉,此事改日再议。”

李泌却不依不饶:“陛下今日在臣的卧榻之上,尚且不同意臣的请求,何况来日在御案之前?陛下不让臣走,就是杀臣!”

肃宗摇头苦笑:“没想到卿会如此怀疑朕,像朕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杀害卿呢?莫非卿把朕当成了昏君?”

“正因陛下尚未杀臣,臣才能提出要求;倘若真到了那一天,臣还有什么话好说!再者,杀臣者并非陛下,而是臣方才列举的五条理由。一直以来,陛下待臣如此之厚,臣有些事情尚且不敢进谏,何况天下安定之后,臣就更不敢开口了。”

肃宗一脸不悦,沉默良久,才缓缓地说:“卿是怪朕没有听从你的北伐之谋吧?”

“非也!”李泌鼓起勇气说,“臣所不敢言者,乃建宁王也。”

肃宗一怔,随即俯首长叹:“建宁,朕之爱子,自小英勇果敢,马嵬北上时建有大功,朕岂能不知!可正因为他自恃有功,遂被小人所教,欲加害其兄长,图谋储君之位,朕为了顾全社稷大业,不得已而除之,卿难道不知朕的苦衷?”

“假如建宁王真有不轨之心,广平王必然会心生怨恨,可事实并非如此。广平王每次和臣说起建宁的冤情,无不痛哭流涕,悲不自胜。臣只因决意要走,才敢跟陛下谈及此事。”

肃宗闻言,脸色越发难看,可嘴里还坚持说:“你不知道,建宁曾在深夜潜入广平府邸,企图行刺。”

李泌冷笑着说:“这种话都是出自谗人之口,像建宁王如此孝顺友爱、聪明智慧之人,岂能做出如此卑劣而愚蠢之事!陛下应该还记得,当初您曾想任命建宁王为元帅,是听了臣的谏言,才改任广平。如果建宁真有夺嫡之心,一定会因此记恨于臣,可他非但不记恨,反而认为这是出自臣的忠心,待臣愈发友善。仅此一事,陛下便足以鉴察其心。”

听到这里,肃宗的两行清泪已经夺眶而出。他无言以对,只好连连摆手说:“先生说得对,可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有道是既往不咎,朕不想再听了。”

“臣之所以提起此事,非咎既往,而是希望陛下谨慎将来……”李泌看了看肃宗,心里犹豫着要不要说出下面的话,最后还是把心一横,朗声说道:“昔日武后有四个儿子,长子是太子弘,当时武后企图临朝称制,对李弘的聪明十分戒惧,遂将其鸩杀,立了次子雍王李贤。李贤担心步李弘之后尘,常怀忧惧,便写了一首《黄瓜台辞》,希望以此感动武后。可武后不为所动,最后还是将李贤赐死于黔中。《黄瓜台辞》说:‘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如今陛下已然一摘,慎勿再摘!”

肃宗大为愕然,说:“怎么会有这种事!你把这首辞抄下来,朕当留在身边,以便随时警醒。”

“陛下只要记在心里就行了,何必形之于外!”

李泌知道,今天这一席话,让身为皇帝的李亨极为难堪,可他如果不在临走之前把这番逆耳忠言说出来,广平王李俶就很可能会有性命之忧!因为肃宗宠幸张良娣,而张良娣又是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她不但自己想正位中宫,而且一心想把她的儿子拱上储君之位。因此,当她和李辅国联手除掉建宁王李倓、逼走李泌之后,接下来必然会把矛头指向广平王李俶。

其实,早在建宁王李倓刚刚遇害时,广平王李俶就已经明显感受到了张良娣对他的威胁,所以他当时就产生了和建宁王一样的想法——先下手为强,除掉张良娣和李辅国。

但是,李泌阻止了他。

李泌说:“难道王爷还想重蹈建宁之覆辙?”

李俶忧心忡忡地说:“我担心的不只是自己,也包括先生。”

“我和皇上有约,等到京师光复,我就归山,自然能消灾免祸。”

“先生走了,那我岂不是更加危险?”

对于这个问题,李泌心里也很无奈。他只能安慰李俶说:“王爷但尽人子之孝。至于张良娣,不过是一介妇人,王爷只要委曲顺从她,相信她也不能把你怎么样。”

话虽这么说,可李泌心里跟李俶一样没底。

他知道,像张良娣这种女人其实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正因为此,所以在归山之前,李泌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些话跟肃宗挑明了——这既是出于对广平王的关爱,也是为了维护李唐社稷的稳定。

李泌执意归山,肃宗屡屡挽留,两个人为此打了半个多月的太极。直到这一年十月,肃宗实在拗不过,才不得不让李泌归隐衡山,同时命当地官员在山中给李泌修筑了一座宅子,并赐予他三品官待遇。

李泌来得从容,走得潇洒,因为他没有功名利禄的牵绊。在他眼中,人格的独立与心灵的自由是生命中最可宝贵、最值得珍视的东西,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与之相提并论。

同类推荐
  • 重生1630之美洲行

    重生1630之美洲行

    心血来潮之作,无辜的猪脚王明狗血的来到了1630年的北美大陆(一切都是虚构),而此时的中原大地一片狼藉,再有十余年明朝退居江南,再有几十年,汉家江山将被满人窃取。而王明的到来会给这个本波澜起伏的带来什么惊喜呢,拭目以待吧。(一切都是虚构之作,偶文笔极差,看后勿吐之,吐之概不负责)
  • 强国公民

    强国公民

    张爱国穿越到了十九世纪末期,他本来只是一个胸无大志的科技爱好者,只是想着过上闭家锁和居里夫人的生活。他不想当什么皇帝、伟人,他只是希望能够在一个强国的庇护之下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可是他却发现这个时代的中国无法让他过上这种“好日子”,他发现无数外国人都用有色的眼睛看着他。在强大的屈辱之下,终于忍无可忍了,他发展工业组建军队,去和别人打仗。跟荷兰人打,跟西班牙人打,跟日本人打,跟俄国人打,跟法国人打,最后和整个协约国打。“世界终于清净了,我也可以实现我当一个强国公民的想法了。”张爱国想道。而这个时候,有侍女拿着一个小塑料片对张爱国说:“陛下,请您收下这个我国第一张身份证,您今后也就是中国第一公民。”
  • 极品大明官

    极品大明官

    风流士子,才子佳人,自认为潇洒帅气的唐立穿越到明初,从此一段传奇故事犹如无节操般展开!啥?你是春花楼的头牌?放心,哥不是那么随便的人,额,当然你若是随便,我可以不把自己当做人。哎呦,大小姐,哥乃是极品小家丁,不服?看打!擦,无敌姐妹花?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收拾不了你们?
  • 莫名瞳色

    莫名瞳色

    青春,是一场纠结又放荡的美梦。也许,是不断的妥协。那是遵从本性的放荡与理性思考的纠结。青春是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矛盾,也许青春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矛盾。青春是美梦,那一定会醒吧,回想来路,一般来说会有两种感触----后悔?还是想继续睡下去呢?还是继续睡下去更舒服吧!那就睡吧。哪天醒来,脑中只剩下两种想法之一,那么----无论哪个,你长大了。
  • 老婆六七个
热门推荐
  • 极乐剑尊

    极乐剑尊

    天外异客,百族林立,群雄涿鹿,诸神并起!神鸦低吟浅唱俯视大地,魔鬼从地狱爬起,毁灭的序曲奏响,诸神终将黄昏,一少年逆天而上,宇内为尊,临绝境之渊,舞魔法之炫丽,聆听沧澜大陆的传奇。举手遮天,白衣临世!一剑而天下寒!一怒而苍生惧!
  • 唯爱永生:迷离的复仇少女

    唯爱永生:迷离的复仇少女

    她来自地狱谷,亲眼见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惨死。脱胎换骨的她遇到了她一生的挚爱,但是这份感情是处在各种阴谋和骗局之下的。八年后,她乔装打扮成为了另一个人,当她看见自己的孩子与他的亲生父亲在一起说笑时,她哑口无言了……
  • 魔法次世纪

    魔法次世纪

    万多年前“巨人族”统领世界。他们从何而来?又因何离奇消失?精灵族与巨龙族是否摆脱了宠物与坐骑的命运?半人马族与地精族因仇恨而延续的战争最终结果如何?千多年前“神迹者”拉德究竟强大到了什么程度?又为何创造了博学者族?大妖精王族在得到部分秘辛之后能否重新崛起?血脉不纯的“洛亚|”要如何去超脱生死?又在这个世界演绎了怎样一段故事?诺溫梭勒能否重振赫特尔家族的荣耀?锄神“巴特”的天赋最终将获得怎样的成就?一个又一个的孽生者。一段又一段的传奇故事。一切尽在《魔法次世纪》。!
  • 流觞曲似镜幽

    流觞曲似镜幽

    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风华笔墨,后庭尘埃。便天光云影,不与徘徊。纵三千里河山,亦四十年蓬莱。青丝染霜,镜鸾沉彩。
  • tfboys樱花爱恋

    tfboys樱花爱恋

    樱花树下的约定、8年后的回归,一段清新爱恋造就了悲惨的伤害,王俊凯的温柔、王源的可爱、千总的高冷、都被三个女孩所折服——夏樱沫、浅千羽、蓝羽心。还有感动人心的左雨辰和刘志宏、周晓涵的狠毒,左程轩的痴心,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文化常识珍闻录》汇集中外古今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知识,内容涵盖地理、地名、天文、历法、礼仪、风俗、民族、宗教、科学、文学、学科、教育、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美术、工艺、交通、邮政、政治、军事、新闻、出版、经济贸易、著名品牌等方方面面,好玩、有趣、实用,堪称中外文化的普及本,人人爱读的百科全书。
  • 调皮皇后,朕只宠你

    调皮皇后,朕只宠你

    你说不想当皇后,想要一生一世一双人。好,我给你一生一世一双人,我也不当皇帝了。你说你想去看尽天下繁华闯荡江湖。好,我陪你去看尽天下繁华,闯荡江湖。只要你在我身边就好,如果你不在我身边,朕要这天下干嘛呢?朕会给你一生一世一双人的!
  • 腹黑邪王专宠妻:火爆妖妃

    腹黑邪王专宠妻:火爆妖妃

    未婚夫的一纸休书,名门小姐的残害,众人的欺凌,云骁凰冷眼观看,下一秒却让他们后悔来到这个世上。各种阴谋阳谋,明害暗害,云骁凰一一将它们揪出撕碎。“天若遮我,我捅破它;地若埋我,我掀翻它;众人若欺我,我打得他们连爹妈都不认识。”“爱妃,你先别捅天,先让……,我等了好久了。”某无良王爷躺在床上,媚眼如丝的朝着云骁凰说道。
  • 幕后操控者

    幕后操控者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传遍整个世界的杀手蝶,幼时与飞机和风筝结下了缘。而在蝶被称为世界杀手的称号时,操控者开始活动了,蝶最初遇见的煞救了快要死的她,这个人是否与她有关。而千年冰封的躯体又是谁?之后遇见的邪是否就是操控者?而更一步的接近了死亡。那个声音是男是女?煞所说的恶又是谁?煞和邪又是谁?千年冰封的躯体是谁把他丢进了深渊?让所有人都竭尽了全力,而这一切,仅仅只是操控,幕后操控者是谁呢..........这场棋子会发现将军是谁吗........
  • 只为无悔

    只为无悔

    少年的不放弃引来的一场福运,从此走上修炼之路。杀该杀之人,爱该爱之人。从一无所有到世界之巅,问心?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