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4800000007

第7章 心情的抛物线——心境障碍(2)

答案是,女性因为遗传原因而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要明显高于男性,但这其中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解释。在了解了抑郁症可能是由于遗传原因之后,我们来看一下生物钟对于抑郁症的影响。生物钟,也就是我们日常生命活动的内在的生物性节律的表现,我们通常最先想到的就是睡眠了。如果你对前面介绍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还有印象的话,就会想起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不好。是的,在抑郁症发作期间,他们经常难以入睡,并且很早就会醒来。确切地说,抑郁症患者的深度睡眠效果不佳,时间很短甚至几乎没有。而在我们的睡眠中,只有深度睡眠这部分时间才能真正地让我们获得充分的休息。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许正是因为睡眠这一内在的生物节律被打乱,才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抑郁症的病发。那么是不是让抑郁症患者多睡一会儿,他们的症状就会减轻呢?奇怪的是临床实验得到了相反的结论,研究者们发现如剥夺抑郁症患者后半夜的睡眠,他们的抑郁症状会暂时减轻,但这种减轻只存在于短期时间内,当他们恢复了睡眠时间后,抑郁症状也会回到和原来一样的状态。

在生物因素这部分的最后,我们来谈谈大脑与抑郁症的关系。鉴于大脑结构、功能和活动的复杂性,为了避免朋友们被看似枯燥的研究和理论还有一大堆医学名词搞得头疼,我们这里只进行简单的介绍,相信朋友们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当然,如果你和专业的精神病理学家、认知神经学家和生理心理学家等一样,具有深入探索脑活动与行为及各种心理现象关系的极强欲望,那么建议你去翻翻专业的书籍和文献,我保证脑和抑郁症之间联系的研究是一个略带神秘、充满挑战也富有乐趣的科研领域,且你的研究成果会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兼备。

回归眼前的话题,我们不需要有多精深的专业知识,但一定要知道的一点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脑而不是心脏,也就是说,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会与脑功能损伤或者活动异常有关,而跟这个人心脏功能的好坏没有直接关系,可千万不要望文生义地认为心理学是有关于心脏活动的科学。

好了,言归正传,脑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右侧大脑(尤其是前额叶)活动强度要高于正常人,而大脑左半球的活动要稍弱于正常人。通常来说,大脑两半球之间有一定的分工,左半球的脑区与数理逻辑能力相关,而右半球脑区则更多地负责处理情绪和情感问题。正常人的左侧前额叶(请不喜欢医学名词的朋友们忽略专有名词,注意区分左右即可)与愉快情绪关系紧密,这部分脑区的活动强度增加,人体验到的愉快感就越强烈。而相反,右侧相应脑区则与痛苦等负性情绪相联系。所以,对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右侧脑区活动较强,体验到的忧伤情绪就更浓烈,而左侧大脑活动较弱,愉快的情绪很少出现在他们的体验当中。这就是脑区活动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还是觉得很抽象的话,可以进行一个小实验,前提是你可以找到至少一名抑郁症患者来和正常人作对比。这个测试很简单,你可以找另外一个人来进行成语接龙的游戏,这个时候你来观察这个人在想问题的时候眼睛是怎么动的,是注视左边还是右。通常正常人在进行词汇任务的时候眼睛是向右看的,因为这个时候负责语言功能的左脑在高速运转和工作。但多数抑郁症患者在进行这个测试的时候是向左看的,这是因为他们大脑的右侧半球占了绝对的优势。这个测验可以让你直观地发现抑郁症患者在大脑活动上的特殊性。

生理层面上的影响因素就介绍到这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心理上的因素又是怎样诱发抑郁症的。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先笼统地解释一下心理因素对抑郁症产生的影响,然后介绍两个相关理论:习得性无助和贝克的认知错误理论。

心理因素能影响抑郁症的产生,通常需要生活中的负性事件作为触发条件。失业、失学、离婚、丧失亲人,这些能导致不愉快和消极情绪的大小事件都可以被称作是负性事件。而负性事件之所以是触发条件而不能直接导致抑郁症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不同人对待同一件事情的应对方式和想法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他刚刚经历失业,妻子又跟他闹离婚,整日冷言冷语,孩子正在读初中,准备参加中考,而他不仅要承担家里的生活开销,又要偿还房屋贷款,这些事情叠加起来,他的压力和艰辛可想而知。这个时候他会如何应对呢?他想自己的失业是因为自己无能,而这个年龄再就业又十分尴尬,他根本没有办法负担孩子的教育和生活,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事业和婚姻的双重失败者,他的生活完全没有希望可言。如果他持续处在这种忧郁的状态,可想而知,他罹患抑郁症的风险会有多高。让我们再来想象如果面对相同的困境,另一个人用另外一种态度面对:他觉得失业的问题并不他自己的原因,而是因为金融危机而导致公司裁员,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当下的困难,他现在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完全可以自己创业,那么他的经济状况就会好转,和妻子的矛盾也会渐渐地缓和,自己也有能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在这种想法和应对方式之下,他发展为抑郁症的可能性就小得多了。由此可见,在经历负性事件之后,消极的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下面的两个理论可以更详细地解释心理因素是如何影响抑郁症的产生的。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提出的习得性无助理论也经常被用来解释抑郁症的成因。习得性无助感可以理解成,因为重复的经历失败或者接受惩罚,并且是否接受惩罚并不能主观控制或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习得的一种广泛的无助感。人一旦陷入习得性无助,就会对现实抱有失望和无奈的态度。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让A、B两组大学生分别在嘈杂的环境下完成一项任务,环境里的噪音来自于一个在工作时噪音很大的电风扇。对A组大学生,实验者告诉他们风扇不可以关掉。对于B组大学生,实验者告诉他们风扇的开关可以由他们自己控制,但是最好开着风扇。事实上,一直到任务结束,A组和B组都没有关过风扇,但是A组大学生任务完成的效果比B组好很多。他们在完成任务上表现出来的差异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不同,而是A组对于环境的控制性更高,因此在心理体验上的主动性更强。相反B组因为知道环境中的干扰因素(这里就是那台风扇所产生的噪音)不能被他们所控制,从而产生一种无助感,因此动力降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减弱了,同时也会出现更多的消极情绪。

习得性无助感对于抑郁症产生的影响在于,当一个人长时间处在不能掌控身边所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就会放弃对于环境控制的权利,从而产生一种力不从心的无助感,继而产生消极情绪,变得低落和抑郁,对生活提不起兴趣。

习得性无助感之所以会成为影响抑郁症产生的因素之一,这中间还存在着一个中介因素,就是归因方式。所谓归因方式,也就是一个人是如何来解释和推测一个行为的原因的。归因可以依据三个维度来进行分类。

第一个维度是归结导致事件的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假设你刚刚在公交车上丢了钱包,你会怎么想呢?如果你说“唉,都是我的错,是我自己没有看好钱包”,那你习惯将事件的原因归结为你自己的内在原因;如果你咆哮“什么世道,现在的小偷太猖獗了”,那你则倾向于外在的归因。

第二个维度是稳定性。现在请你回归学生时代,假设你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你觉得原因是什么呢?如果你觉得是因为你英语水平太差,再怎么学也就是这样了,那么你的归因是认为稳定性的原因导致了失败;如果你觉得是因为你这次没有复习好或者还不够努力,下次加油就好了,那么你的归因则是认为这次不通过完全是由于不稳定的因素造成的。

归因的第三个维度是普遍性。如果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并且找出了导致失败的原因,那么他可能会想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原因是只有在和这次失败相似的情景下才会造成我的失利,还是在别的事情上都会导致我失败呢?在这两种情况中,前者的归因是特殊性的(或是具体的),后者的归因是普遍性的(或者全面的)。

根据对抑郁症患者的观察发现,如果一个人的归因方式为内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那么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会使这个人更容易患抑郁症。相信通过上面对归因三个维度的解释,我们并不难理解抑郁症的形成为什么会与习得性无助感和上述的这种消极归因有关系。在遭遇负性事件之后,习得性无助感会使人的不可控感增强,从而陷入抑郁和绝望。当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因素时,会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导致自信和自尊的降低;当归因为稳定性原因时,会认为失败不可改变,且会在未来持续发生;当做出普遍性归因时,会认为失败的气息将不仅仅局限于一个领域,而是会广泛地弥漫到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方面。这些都会导致抑郁症状的加深。

除了习得性无助理论之外,贝克(Aaron T. Beck)的认知错误理论也可以解释心理因素和抑郁症产生之间关系。贝克认为,对负性事件错误的认识和解释是造成抑郁症的原因。他所分析的几种错误认知中,与抑郁症形成有关的核心认知错误包括两点:武断的推理和过度概括化。

武断的推理是指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草率地下结论。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个学生睡觉,就直接认为是自己的课讲得不精彩,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没有想过这个学生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而过度概括化是简单地用一件事情的结果去推断其他事情的整体结果。比如,一个人在一次失恋以后,就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人了。

不难想到,这样消极的认知错误会大大增加抑郁症产生的风险。而按照贝克的理论,消极认知一旦形成,简直会造成“毁三观”的影响。因为贝克认为,消极的认知会影响一个人对于自己、对于未来和对于世界的看法。相应的,这也就解释了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会产生一些症状,因为消极的认知产生以后,他们会产生自卑的想法(对自己的态度),会觉得未来没有希望(对未来),会感到生存没有意义(对世界)。

至此,抑郁症病因的心理层面因素就大致介绍完毕了。

同类推荐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变态心理学概论、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异常的理论模式、心身障碍与健康心理学、躯体形式障碍与分离性障碍、心境障碍与自杀等。
  • 青少年心理健康课

    青少年心理健康课

    怎样去除心理阴影?怎样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本书针对青少年生活中的性格培养、情绪控制、对自我和身边世界的认识、青春期特殊心理、常见心理症结,以及交往和学习中的心理问题等,采取故事和说理相结合的形式,以鲜活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给出各种有效的方法。给予你一定的启发,帮助你解决成长道路上的迷惑,带给你更多的快乐和关于成长的思考。
  • 让你轻松带团队的管理心理学

    让你轻松带团队的管理心理学

    牧之编著的这本《让你轻松带团队的管理心理学》剖析了管理心理学在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之道,针对在执行过程中管理者可能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全书内容充实,观点科学,操作性、指导性、实用性强,是管理者提高自身能力、轻松带出一流团队的最佳指南。
  • 背叛

    背叛

    不忠、虐待、出轨、工作场所的剥削、歧视、不公……这些都属于背叛范畴。背叛的黑手伸向我们每个人,吞噬着我们的身心,背叛发生于我们重要的亲密关系中,发生在我们工作的场所中,甚至发生在我们生活的整个大环境中,它如此猖獗,我们却总是能够说服自己对其选择盲视,《背叛》作者,一位是世界级研究背叛和儿童虐待的顶级专家,一位是有着25年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向我们阐述了生活中肆意猖獗的背叛行为、人们面对背叛时候的心理活动、对背叛行为本身的态度、选择甘心情愿活在背叛笼罩下的心理原因等等,《背叛》是一本直击心灵的书,读完它。
热门推荐
  • 冥帝皇决

    冥帝皇决

    一位强者的孩子,在挫折.失败.磨砺中不断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霸王。身怀《冥帝皇决》,天生的帝王,同时也是重情重义痴情男儿。非爽文,非种马,见证一个强者的成长之路。
  • 庚子销夏记

    庚子销夏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斗翻苍穹:妖后戏邪皇

    斗翻苍穹:妖后戏邪皇

    南宫瑶穿越前是一名特工,她穿越到人妖魔三足鼎立的琉璃大陆,成了一个体质无法修炼,脸上有一大块乌青斑的废柴丑女,并成为给人族皇甫家族皇甫昭供血治病的小妾。且看她如何施展自己才能,令众人刮目相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蓝天下的夕阳有点淡

    蓝天下的夕阳有点淡

    他的父亲是她的杀父仇人,分手后,他离开了,他也没有和她联系过,曾经的他们是多么相爱,直到一年后有一天,他回来了,又重新闯进了她的世界,那她又会怎么抉择.....
  • 我与你之间的8524公里

    我与你之间的8524公里

    因为网络,他们结识,因为网络,他们相恋,原有情人终成眷属。
  • 蚁噬星河

    蚁噬星河

    陈毅得到了一个蚁界发展系统!他发现自己能够像玩游戏一样地利用蚂蚁:收集能源,升级系统,繁殖形态各异的地球甚至外星上蚁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国民校草:复仇公主要抱抱

    国民校草:复仇公主要抱抱

    她是曾经高高在上的千金小姐,她也曾经高高在上。只是无奈继母入住,妹妹陷害,一朝之间,她从高高在上的千金变成了流落街头的孤儿。得到著名杀手相助,她静静地,毫不犹豫地追随他。她只是,想要拿回属于她自己的东西。而且,那人给予她的侮辱,她会百倍奉还给那个人。他是高高在上的大少爷,他可以得到他想得到的所有。除却那个总是冷着一张脸的她。他俊逸集万千光芒于一身。她亦有冷静的头脑和过人的容貌。他会帮她报仇的。只要她高兴。这就是爱。
  • 重生乱世之保家卫国

    重生乱世之保家卫国

    这是个纷争的年代,兵荒马乱,烽火连天。这是个强权入侵的年代,屠杀国民,倭寇丛生。看林峰如何在这纷乱的年代,白手起家,击败强权,保家卫国。
  • 玄者无界

    玄者无界

    我本想庸庸碌碌过完一生,奈何命运不同意。那......我只能精彩的杀出我的一生。
  • 萌娃为妖

    萌娃为妖

    孟婳梦见自己站在一面镜子面前,镜子里风云变幻,一条紫龙和一条黑蛟在云雾里翻滚厮打,紫色和黑色的光芒跳跃不断,直到一阵雷电过后黑色的大蛟化作黑烟灰飞湮灭,紫龙也化作一道光芒消失天际。她以为这就是个梦,可没想到一觉醒来,自己真的站在镜子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