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4000000011

第11章 我只是不想活得太匆忙(2)

成长的脚步如滚滚车轮,我很快抛弃了舅舅家笨重的收音机。上初中后,我买了个微型收音机,如今还记得当我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选电台时的那种欢呼雀跃。那是一个稚嫩如青葱的年纪,我对流行歌曲的酷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各音乐电台,我孜孜不倦地来回选择收听。我把耳机塞进耳朵里,让音乐经由我的每一根神经,浸润我笔下的每一个字。

但我并没有想到,我也会与电台有亲密的接触。大学过半的时候,我爱上了文字,喜欢用文字描摹世间百态。大学毕业后,我参加工作,但对文字的热爱却有增无减。随着见刊的文字越来越多,被电台播出的文章也逐渐增多。当我笔下的文字从播音员的口中潺潺流出的时候,我陡然觉得时光回转,似乎又回到了初识收音机的年龄。后来,我又有机会与主持人连线交谈,与广大听众分享我的写作历程与生活感悟。当我与主持人娓娓畅聊的时候,心里突然有了一些恍惚。我不知道,收音机前是否会有一个如我当初一般懵懂的少年,似我一般深深迷恋着电台传出的声音。

多年以来,电台在人们的印象中或许已在悄无声息间发生了变化。

从无知的相遇,到默默的陪伴,到熟稔的相知相识,再到渐渐失去光华,它的角色不停地变换着,却始终是我生命中经久不息的阳光。

喝着自家酿的黄酒过冬

在家乡,酿酒是一件重大的事。人们往往要选择一个适合酿酒的好日子。在他们的认知里,日期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酿的酒香不香。快到冬天,父亲便着手准备酿酒。他从城里买来红曲、糯米,等待着良辰吉日的来临。

和家乡的大部分人一样,父亲翻开黄历,择了一个好日子。酿酒那天,父亲早早地从田里归来,他备好干柴,开始煮糯米饭,烧火的任务自然落在了我身上,父亲则在灶前忙忙碌碌。母亲很少有机会在晚饭时分坐着休息,但是这一天例外。这一天,灶头的活全由父亲包了,煮糯米饭、烧水、浸红曲,这些工序都由他来完成。

大冬天的,他却往往能忙得满头大汗。

糯米饭烧好的时候,父亲总会给我们每人盛一份,然后往糯米饭里加点糖或放一把咸菜,再把糯米饭捏成团。那时,我很少能吃到这么香的糯米饭,所以总是大口大口地吃。父亲总会说,吃慢点,没人跟你抢。

那是父亲最为忙碌的一个夜晚,他要等烧好的糯米饭团冷却,然后一一放入酒缸。完成所有的工序后,才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临睡前,他不忘说一句,过几天,我们家就可以喝上新酒了。

在我的家乡,酿酒是一件盛事。那段时间,人们见面寒暄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家的酒酿了吗?你家什么时候酿的酒?

入冬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村子里总是弥漫着糯米饭的香味。几天后,村子里又飘起另一股香味,那是新酒的香味。新酒出来后,父亲放弃了陪他度过夏天和秋天的啤酒。饭前,他把黄酒倒入电壶里温一温,然后拿出酒菜慢慢地自斟自酌。

村里的人都开始喝起了黄酒。无论是来了客人,还是出去串门,主人总会先温上一壶黄酒。喝酒的时候,他们总会说,要是没有这酒,我怕是过不了冬天的。

的确,在我看来,村子里的男人就是靠这米酒过冬的。他们把脸喝得红彤彤的,一起靠在墙根聊天,或者一起下地干活。他们的力气就是从黄酒里滋生出来的。

我在外的日子里,每年冬天,父亲总会给我送些酒来。我终于明白,这酒早已成为我们家乡的血液,奔流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

守夜烘烤白术

家乡盛产药材,有“药材之乡”的美称。每年农历十月,便是人们收白术的时候。人们挖起白术,去了根须,断了枝条,白术就一个接着一个地钻进篮筐里,到了中午,白术便一筐接着一筐地被人们挑到家里。

最繁琐的工序就是烘白术,当然这也是最有趣的事儿。早在挖白术前,父亲就在离家不远的柴房里搭了一个土灶,专门用来烘白术。等白术积攒得够多了,他就把白术往灶上放,然后往灶膛里添柴,大多是夏天就已经晒干的圆滚滚的木柴。

烘白术需要几天连续不断地添火,所以那些日子,父亲总是守着柴房里的灶子。小时候的我,也不愿离开那土灶。

父亲从家里拿来铁锅,在灶旁搭几块砖,把盛满萝卜块的铁锅往砖头上一搁,然后从灶膛里取几块火,萝卜汤的香味就已经开始酝酿了。

半小时后,柴房里满是萝卜汤的香味,那香气直闯进我的五脏六腑,牵引出我连绵不断的口水。另一个灶子上的饭锅也开始冒气了,丰盛的晚餐很快就要降临。

开饭了,我和父亲就着铁锅里的萝卜汤,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饭。

父亲说,这就是火锅。他起身去门外拿青菜,我一边吃一边着迷般地看着父亲,为什么在父亲的手里,日子总是这么活色生香?

看我吃得狼吞虎咽,父亲就说,少吃点,一会儿还有点心呢。

点心,我不由得张大了嘴巴。

是啊,今晚我可得通宵了,不吃夜宵怎么行呢?

于是,一个坚定的想法在我脑海中诞生了,我也要通宵。熬到十点,我就有些撑不住眼皮了。父亲说,一会儿烧糯米饭咯,糯米饭里还有你爱吃的火腿肉。

可是,他迟迟没有动手,睡意来袭,我的眼皮再一次打架。父亲总是要忽悠个两三回才肯动手,他麻利地淘好米,搭好锅,添上火。美味,又一次启程了,我顿时睡意全无。

眼巴巴地等了半个小时,糯米饭的香气终于扑入我的鼻子,我和父亲再一次狼吞虎咽。吃完后,父亲开始为我铺床,而他,还要继续守着灶子。

次日醒来,天已微亮,东方正渐渐吐着鱼肚白。父亲的脸上挂着疲倦,他笑眯眯地说,睡得香吗?我们摘野果去。

冬天的早晨异乎寻常的冷,父亲吸着鼻子爬上了柿子树。不一会儿,他兜着几个柿子下来了。我们俩边走边吃,边吃边笑。

这样的时光持续了几天,第一轮烘白术结束了,我不得不撤回家。

如果这年收成好,我们会烘第二轮、第三轮……如果不好,这样的情景只能等到第二年。

生活就是这样,很多日子没心没肺地过去了,但某一天回头看,却觉得无限美好。生活何曾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拼命与世界抗争也罢,不闻不问从容度日也罢,谨慎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就好,何必要用一个模子去度量生命的价值。

端着“月亮”奔跑

说到干货,最先浮出我脑海的,却是家乡的竹匾。用篾编的,圆圆的,色如黄纸,形如望月,如花朵般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地盛放在阳光里。

原来村里的石臼、方凳、柴垛、岩石,都曾“接待”过竹匾。在我年少时,竹匾是家家户户都不可少的农具。在晴朗的日子里,它们晾晒农作物的功能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晨光初露,外婆拿着竹匾往门外赶。我不明白外婆为何如此着急,就趴在窗户上发愣。外婆告诉我,给竹匾选择场地是一门技术活。日照时间长的地方最受欢迎,谁都会因为自己抢到黄金地段而欣喜。外婆端着竹匾,脚步灵巧地行走在村庄的小径上。她把竹匾放在瓜架上,放在枯树的枝丫上,放在院前的条石上。她的形象在我脑海里幻化,我觉得,外婆是端着“月亮”在奔跑,于是在窗口大喊——瓜架上长“月亮”了,枯树上长“月亮”了,条石上长“月亮”了……我也热衷于端着“月亮”奔跑。外婆说,今天晒笋干,我便端着家里的竹匾四处跑。我端着竹匾,学着外婆的样子一路疾走时才发觉,原来那种感觉是那么美好。我的脚步如同浮在水上的莲花,轻盈而柔软,拂过我脸庞的微风优雅而轻柔。

一天里,我总要和外婆一起翻几次晒在竹匾里的东西。我拿着筷子,轻轻拨翻,看阳光吸走水分,看物什的另一面接受阳光照射的欢快。我总觉得,它们都在迫不及待地等着我,等着我的筷子的到来,甚至能听到它们的窃窃私语,先翻我,先翻我……如果碰巧竹匾里晒着的是番薯条,我翻晒的次数便更加频繁,如同一只快乐的鸟,不停地在各个竹匾间来回奔走。总有几根薯条,被我冷不丁塞进嘴里,嘴里马上便翻涌起阳光的气息。经过晾晒的薯条,兼具甜蜜与柔韧,比牛皮糖更耐嚼。我常常嚼着薯条,从一个竹匾处赶往另一处。在奔走的过程中,我的味蕾享受无穷。

同类推荐
  • 情谊·名人·美文

    情谊·名人·美文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李陵身上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他用尽一生的气力,在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选择。他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迁、苏武。《情谊·名人·美文》包括名人的生平小传、婚恋故事、友谊往来、经典作品以及家书。
  • 跃上葱茏

    跃上葱茏

    本书作者是一位笔耕不辍的学者型官员,退休后仍坚持躬耕文亩,此书便是他近三年的散文随笔精选,共60篇。其中有对工作的思考,更多的是观察社会、品位人生之感悟,不乏史家智慧、学人襟抱、草根情怀。
  • 纳兰性德全集第三册:诗集

    纳兰性德全集第三册:诗集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三册为诗:诗除包括《通志堂集》的三百五十四首外,另增加了八首。
  • 我与贫困生

    我与贫困生

    书中共写了五十九个贫困生,和被资助的贫困生及各家长、同事的来往书信二百三十三封文件。张世贤是个正厅级退休官员,他有优厚的待遇,有不错的居室,有贤惠的妻子,有自强自立的子女,完全可以在家享清福,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而他却恰恰相反,白天,骑上一辆“侯宝林的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挎上一个大提包,里面装上自己写的书、正在读的书、笔记本、一把笔、还有瓜籽、干馍片和药瓶……
  • 游学在台湾

    游学在台湾

    本书作者以一个游学在台湾的学生的视角,生动有趣地记录了在台湾清华大学交流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有台湾大学课堂上的妙趣横生,教授风采,作业、讲座等学习生活,也有课余生活吃穿、游玩、追星、做志愿者的丰富的生活体验;作者用敏锐的目光,游刃游余地流畅自如娓娓道来,对于台湾的老荣民,对于乡情,对于两岸同胞、同根的和平的期许都有情真意切的触觉。有感性的文字,也有理性思考,是大陆生在台湾交流以来比较全面记录游学在台湾生活的第一本书。
热门推荐
  • 黄金的歌谣

    黄金的歌谣

    “你的愿望是什么?”每当在公开场合被问及这个问题,名为安图恩的青年总会祭出自认为和善的笑容,坚定有力地回答道:“当然是大陆和平。”然而等到四下无人的时候,他又会开始碎碎念:“不然什么国王、什么教皇之类的最后都来拜托我出门解决事件,实在是很麻烦啊。”总而言之,这是一位炼金术师和他愉快的小伙伴们在充斥着神魔和非人种族的大陆上冒险、成长,与各类存在谈笑风生的同时顺手改变世界故事。(大概算系统流奇幻。如果特别抗拒此类故事的话,为了您的身心健康,请勿点开本书)
  • 天之路其漫漫兮

    天之路其漫漫兮

    苍天归虚,魔天掌权,还是婴儿的苍天之子降临人间。这是一个神话的世界,且看他如何一步步慢慢踏上登天之路。
  • 重生末世纪:尸王追妻记

    重生末世纪:尸王追妻记

    百里七月可以控制就九行元素,是异能精英中的最强者。一朝身死,竟回到了丧尸爆发的一周前,从此,过上了边虐渣边潇洒的生活,还意外捕获忠犬尸王一枚。片段1:某丧尸坐在椅子上,眯眼盯着视频中想占自己媳妇儿便宜的9区区长,笑的花枝乱颤,当天夜晚,9区遭到丧尸袭击,无一人生还,全部死无全尸。片段2:某女看着笑的一脸无辜的某尸王,“你把他杀了?”“嗯,是我把他杀了,老婆大人表生气哈!谁让他吃你豆腐的~”“你去给我跪搓衣板!”某尸王不语,一脸凝重的……跪在了搓衣板上。
  • 校草殿下是恶魔

    校草殿下是恶魔

    她刚回国,妈咪就叫她和冷漠无情的他同居,时间长了,两个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产生了感情,可是,很快,妈咪又告诉她她还有个姐姐。这个所谓的姐姐,却是她的好闺蜜!
  • 贫穷少女秒变富贵公主

    贫穷少女秒变富贵公主

    她,本可以是一个和那些贵族相提并论的,但是因为被父母遗失了那是——一场她父母为她满月时主办的家族聚会,原本可以快乐幸福的主办完,但是有人因为贪心收了钱而把她从她父母身边抱走……后来遇上了玩世不恭豪门少爷和温柔的豪门少爷他们三人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呢……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乱世男颜:战国铩

    乱世男颜:战国铩

    打昏太子,穿上他的衣服,坐上他的位置,独占他的女人,却赢得无数人的敬重,田单与之结为知已,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秦太子悼、卫太子无忧都设法与之相交,秦昭王、楚顷襄王、魏惠文王,燕惠文王。宋康王都对其忌惮三分,苏代也对其充满惧意,宋国郡主,秦国公主都心系于他,看乡野小子玩转战国。丹朱:我若身死,请替我活。瑶琴:乱世红尘,不只黑白二色,你要的纯粹,我给不起。沐烽:朝花向晚,奈何晚来风急!千叶:万丈红尘,你只看透了七尺,凭什么争夺天下?长风:守在我身边,看着我长大;守在他身边,只会看着自己枯萎。
  • 成大事必知的108个生活哲理

    成大事必知的108个生活哲理

    本书分为信念、品质、处世、奋斗、收获五卷,几乎囊括了一个人成功道路上的诸多重要环节。
  • 愿唯你一人

    愿唯你一人

    多想和你一起,就这样到老,唯你一人。天下之大,却只愿你一人。如果可以,我身边只想有你,也只想身边有你。[全新的写作风格get√]
  • 前世今生之江山美人颜

    前世今生之江山美人颜

    谁眼角朱红的泪痣,成全了你的繁华一世。你金戈铁马的江山,赠予谁一场石破惊天的空欢喜。江山,美人,谁舍谁留,只是徒留一生痴缠。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刀光剑影,诡计诡异,勾心斗角,是谁又迷失在华丽的牢笼,是谁又沉醉在红颜的婀娜,风吹散迷雾,真相浮出水面。究竟是谁失了谁,谁负了谁,那一地的残缺,终究就此定格。谁苍白了谁的等待,讽刺了谁的执着。剑已绣成一盏灯为你把琴擦,人已老成一柱香为你把眉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