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1400000023

第23章 邓小平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4)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二三百万年的原始社会,那里不存在剥削和两极分化,但并不是社会主义。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需要将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既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相联系,又同共同富裕相联系,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统一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剥削关系既是生产力有一定程度发展的结果,又是生产力发展不够高的结果,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消灭它。因此,我们需要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科学地理解和解释剥削现象,而不是仅仅从道义角度加以谴责和否定,或是在理论工作中予以回避。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还没有获得高度发展,完全消灭剥削还不具备条件,只能从发展趋势和最终结果来把握。关于两极分化,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破了“大锅饭”,逐步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应当注意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人们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了,各项测评收入差距的指标明显偏高。基尼系数已超过0.45,高于国际警戒线0.4的标准,也超过了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基尼系数。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当再次深刻领会和把握邓小平的“消除两极分化”的思想,并且作为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加以研究和探索。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最终达到的目标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以往任何社会的最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和本质的东西。原始社会虽然没有剥削和两极分化,但并没有共同富裕,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必然是共同贫穷。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生产力不断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几百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超过了以往人类社会几百万年所达到的生产力总和的好多倍,但都不存在共同富裕,而是存在着剥削制度和两极分化。

在“左”的时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偏差,讲什么穷则革命,富则变修。过去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依靠贫苦群众;但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是要让穷苦人民翻身、解放,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富裕起来。发家致富不是罪过,而是光荣,穷困不是社会主义。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完整那样的社会主义不会有影响力、吸引力、号召力,人民不会拥护和喜欢。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进,社会主义才能够巩固和发展。因此,邓小平特别重视共同富裕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澄清了许多模糊认识。他鼓励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们,通过辛勤劳动先富起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从而使全国各民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他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不过,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和群体并不会自动地带动落后地区和贫困群体走向共同富裕,需要通过政府有计划地领导、组织、调控,实现协调发展。要缩小过大收入差距,重视增进低收入群体的利益,鼓励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和群体,帮助落后地区和贫困群众。邓小平不仅主张“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而且主张“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邓小平还把先富起来的地区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作为避免两极分化的办法之一,提出: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发达地区“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

在邓小平看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他着重指出,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这才是社会主义。这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不仅强调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而且强调人民创造的财富属于人民,能够实现共同富裕。所以邓小平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四)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既定前提和内在要求;同时,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都以一定的所有制作为其基础,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决定该社会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十分重视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所有制问题,将其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了这一条。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保障了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如果失去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也就不可能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所论述的社会主义本质中,没有提到公有制,也没有提到按劳分配。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不是社会主义的特点和内在要求。

邓小平不断地反复强调应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并且把公有制为主体规定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既定前提。固然,公有制不等于社会主义,但应明确,没有公有制也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不可能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没有公有制,就不可能消灭剥削,也不可能消除两极分化,更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公有制为基础,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是什么?就是公有制。邓小平说:“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同样,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中虽然没有提按劳分配,但他一贯肯定它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分配,就不可能产生剥削和两极分化。共同富裕也需要实行按劳分配来实现。

总之,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中,虽然没有提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但绝不意味着否定它们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特点。邓小平讲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在“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中已经不言而喻地内含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内容。社会主义本质是从社会主义特点、原则和规定性中抽出来的,因而在表达时不需要重复论及这些特点、原则和规定性。但在分析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时,必然要将其与公有制、按劳分配联系起来。邓小平就是这样做的。例如,他在讲到发展生产力、避免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道路同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时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过去四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显然,邓小平把坚持公有制,作为不产生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同样,他把实行按劳分配也作为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他说:“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

三、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不是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讲话中,在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同时,还提出了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与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两个层面。

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动态的实现过程,而且需要自觉地把握其内容,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促使其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根本的两点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而为了实现这个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就需要改革开放;就需要从我国当前的国情出发,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就需要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就需要探寻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如实行股份制等等。于是,就碰到了姓“社”姓“资”的争论与纠缠。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判断标准中的前后两条,与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前后两条是相互对应和呼应的。

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究竟是判断什么的标准?有的人坚持认为,这是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这既不符合邓小平讲话的原意,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也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事实。三项标准应是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标准(也可以扩展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不应是抽象的、笼统的什么姓“社”姓“资”的标准。邓小平讲:“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接下来就讲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应分清几个理论是非:(1)不能把社会主义的东西(如按劳分配)说成是产生资本主义的,“社”为“资”;(2)不能把不具有特定社会经济性质的东西如商品经济、市场、股份制等,戴上姓“资”的帽子。它们可以与资本主义相结合,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相结合;(3)即使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如外资企业,是资本主义经济,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要大胆地引进,为“社”所用;(4)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但不能把利用资本主义看作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如果把这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当作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必然会导致两种错误,在理论和实践上偏离正确的航道:

第一,如果定断凡是资本主义的东西都不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属于三个“不利于”的事物,那么,引进外资(邓小平明确地讲外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私营经济等,都是不应当的事了。事实相反,我国引进外资和发展私营经济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的。

第二,如果定断凡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凡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统统姓“社”,具有社会主义性质。那么,我国现有的一切中外私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性质了。现在,有人正是据此把一切非公有制经济定断为社会主义经济,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本来,我国《宪法》和中央的有关文件明确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有人硬要说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总之,他们把凡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经济成分都判断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东西。这样一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或“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就成为不合逻辑的“原则”了。于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又从另一方面被模糊和搞不清了。应当明确指出:我国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力原则和“三个有利于”

标准,而不是什么指“资”为“社”的“性质”标准。

第三,如果认为凡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东西统统姓“资”,凡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统统姓“社”,我们改革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旧的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就成了姓“资”,市场经济就成为姓“社”的事物了。这显然不符合实际。

第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运动是矛盾不断克服又不断产生的过程,难道能够说当社会主义体制符合生产力发展时就是姓“社”,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体制需要改革时,原有体制就变成姓“资”了吗?其实,新旧体制都是社会主义的体制,不存在由“社”变“资”的问题。

1992年3月20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进一步将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扩大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以后的中央有关文献中,都是把它们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然而,有的学者硬要说,邓小平的本意是将三个“是否有利于”作为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这是毫无根据的武断,绝不是邓小平的本意。

同类推荐
  •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本书作者秉持其“创化论”观点,描述了在“生命冲力”推动之下的宇宙的产生、生物的出现、物种的分化直至道德与宗教最终产生的过程。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晏子原来这样说

    晏子原来这样说

    走近晏子的心灵——去感受他的仁爱无边,躬亲示范……晏子是思想的圣者,行动的巨人,后世的尊崇。走近晏子的学说——去品读他的治国良策,忠君为民……晏子是旷世的贤臣,万民的榜样,永恒的丰碑。
热门推荐
  • 绝爱艳妃:无爱女法医

    绝爱艳妃:无爱女法医

    在二十一世纪,她是一个常和死人打交道的女法医!被一个疯子杀死后,灵魂俯身在了一个无名女子身上。还没搞清楚状况的她,被一个帅哥一脚踹下了万丈悬崖!屡次破掉一宗一宗的悬案,只为帮人打抱不平。为了帮人申冤,上京告御状。结果才得知她就是那个杀了皇帝宠妃的恶毒皇后。火爆王爷小叔子老是动不动就给她来一掌。皇帝一次又一次的变态行为,最后终是看不过去,给他下了点药……从此伟大的皇帝就多了一个‘不举’的绰号……她真是服了他们这几兄弟了,一个比一个变态,幼稚!
  • 网游之秒杀

    网游之秒杀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痕。百步杀一群,万里不留人。动我兄弟者,杀~动我美人者,杀~动我江山者,杀~我吹牛?呵呵~你敢试试吗?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猎鹰计划

    猎鹰计划

    长生不老这个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在今天得以实现。如果你想永生永世守护自己所珍惜的东西,如果你想永葆青春,如果你想亲眼见证几千年以后人类的发展,就不妨加入鹰组织。你的愿望马上就会实现,长生之术将呈现在你的面前。谎言是需要用眼睛去发现的。长生不老的谎言注定要被猎鹰集团所揭穿,而市民们被蛊惑的心也将注定被猎鹰集团所唤回。一场史无前例的猎鹰计划即将展开!
  • 夏连丞,爱了你这么多年

    夏连丞,爱了你这么多年

    7岁,家庭遭遇变故,她遇见了他。十岁,继父和母亲来给她过生日,她方知他就是她尚未谋面的哥哥。十三岁,情窦初开,她在自己心里存下了一个被称之为龌龊的秘密,她希望他不是她的哥哥。十八岁,她鼓起勇气向他告白,他拒绝了她,说这是乱伦,并告诉她他有了未婚妻。二十二岁,她已不是当年面对爱情的自卑懦弱的女孩。她用尽手段让她能靠近他,他依旧只当她是他的妹妹。二十五岁,他说:“你赢了。”她轻轻地笑了,她等这句话,等了十二年。他们在一起之后,她却因难言之隐不得不离开他只身前往外国。五年后她回来,已物是人非,他身边已有了娇妻,她仍孤身一人。因为疼痛,正是青春
  • 早安萌妻:霸道总裁太磨人

    早安萌妻:霸道总裁太磨人

    安小墨出于自己的医德,拼尽全力救了全城有名的杜少,杜凌宇一句简单的承诺却从此困住了她的一生。“你救了我的命,我许你平安一生。”人前他桀骜不驯,妻前他暖心顺从。世人说他宠妻无节制,他勾唇,“我乐意。”商场就是战场,在硝烟弥漫中,他给她锦绣前程。当她抱着枕头跟他抗议。他却露出他的腹肌抱着她滚床单。渐渐的,安小墨发现杜凌宇就像是杜冷丁,只要吃上那么一小口,她就会对他上瘾。可是一次滚床单之后,杜凌宇却说。“安小墨,你才是我的杜冷丁,让我宠你,爱你,吻你,全部都上瘾。”
  • 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的精品美文

    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的精品美文

    生命中没有恒久不变的风景,只要我们的心朝着阳光的方向,那么每个清晨,当你睁开眼的瞬间,每一缕透进窗户的阳光都是一个生命的奇迹。阅读美文、感受生命,让心灵在美文的浸润中沉静,也让心灵在自然的世界里释放,更让青春在阳光的舞动下飞扬。
  • 夜临谣

    夜临谣

    谣声咄咄,万物撼;谣声颤颤,妖鬼散;谣声凄凄,人间淅淅;谣声若绝音......那便是她已不在这世间了......她不为善,不为恶,她只有怜悯和宽容。她亦不善,亦不恶,她的眼里只是冷漠。她是平凡的人类,也是魔界王者的重生体。她拥有再造魔界的力量,却因重重原因陷入危机。仙、魔、灵、人四界混乱,她是如何化解危机再创魔界霸业,领导族人抵抗黑暗势力。她就是传奇---魔界公主夜临。
  • 枕上暖婚,老婆,乖乖的

    枕上暖婚,老婆,乖乖的

    父母在她小时候给她订了娃娃亲,多年后的她,没想到,对方居然是‘这样’的一个人,某人在沙发上躺好,朝她勾了勾手,“过来”!她郁闷的嘴角狂抽:“干嘛”?某人眼神炽热,却面无表情:“天气太冷,一起来做点儿运动”!她差点没吐血三尺:“别墅里有暖气的亲!”婚前高冷傲娇的钻石男,婚后却一而再再而三的骗她‘换衣服’,节操何在?
  • 掠食文明

    掠食文明

    曾经消逝的文明,都被它吸纳融合,它是掠食的文明,它掠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