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1400000014

第14章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13)

其次,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对发展有着更高要求的发展观。它是科学、进步发展观的重要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当代人应该考虑后一代或后几代人的要求,不能只顾这一代人的需求,不能只追求这一代人的利益最大化。为此,中国政府早在1994年3月就颁发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为实施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了基本的指导原则。它要求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人口控制和人口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的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只注重本国的可持续发展而不顾及别国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这就要求世界各国必须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产生的《地球宪章》和《21世纪行动议程》,正是国际社会对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进步发展观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最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解决社会怎样可能持续的问题。如何处理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涉及社会价值判断和经济、社会体制建设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里的关键是要建立实现和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这就要求社会要建立一套从经济、政治到文化能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体制。因此,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进步社会体制和制度建设的要求。为此,中共中央在十六大以后所进行的一系列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如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以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文化领域结构调整等为目标的文化体制改革,都是为推动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制度创新。

总之,科学发展观所揭示的是一个物质与精神,经济、政治与文化,人与自然,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社会关系系统的整体发展,协调是实现这一发展的基本方法和手段。通过协调,不仅能实现当前社会的整体发展,而且能实现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当前中国进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制度文明建设的正确理论,而且也是指导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理论。

汪青松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新的执政理念,是当代中国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赵凌云、张连辉先生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一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代发展观,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发展观辩证扬弃的结果。这种观点对于我们历史地认识科学发展观具有启迪性。但该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演变的分期以及特征的概括值得商榷,因为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与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

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形成的,传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发展思想。赵凌云、张连辉先生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

1949~1978年间的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1979~1994年间的经济发展导向型发展观、1995年至今的经济社会进步导向型发展观。我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发展观历经四个阶段,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前三代发展观基础上创立的第四代发展观。

首先,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代发展观称之为经济增长导向型是不准确的。第一代发展观既是经济增长导向型的,又是革命与建设“两个中心”式的。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具有三个特点:一是1949~1978年间的发展观高度重视经济增长。新中国成立之时,百废待兴,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1953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大跃进”

战略和60年代确立的四个现代化战略都强调经济增长。二是1949~1978年间的发展观属于传统发展观。“大跃进”运动主要靠资源投入来支撑,“超英”、“赶美”主要是钢铁指标,各行各业大办钢铁,犯了不尊重科学、违背经济规律的错误,导致经济增长效率低下。“大跃进”战略和四个现代化战略都没有提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当时人们也还难以认识到“向自然界开战”的口号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悖。三是在1949~1978年间,经济增长观没有得到始终如一的贯彻。毛泽东在1956年正确地提出要从阶级斗争转向以社会主义建设为重心,但后来发动的1957年反右派、1959年反右倾以及1966~1976年“文革”表明,当时是“抓革命,促生产”两个工作重心相互交替,1949~1978年间形成的是摇摆不定的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

其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代发展观不只是经济发展导向型发展观,而且是经济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观。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轨道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发展轨道上来。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过去政治运动干扰经济建设的教训,一再强调要集中精力、始终如一地发展经济,并要求把经济发展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统一起来,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观。需要指出的是,邓小平没有停留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上,而是及时地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思想。1979年10月邓小平就提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0年初,他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更明确地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他强调,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但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都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民主与法制、改革开放与反对腐败要“两手抓”、“两手硬”。据此我们说,我们党的第二代发展观是全面发展观。

再次,把1995年至今的发展观统称为第三代发展观,并表述为经济社会进步导向型是不妥当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代发展观形成于1989~2002年间,其特征是综合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20世纪80年代末,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受命于国内外风云变幻的特殊时刻,战胜了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开始了两个根本性改变: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以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转变。1995年,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阐述了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同年,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又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以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开放与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由此可见,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的发展观是综合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发展观。

最后,应该把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定位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代发展观,其内涵是不仅要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且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1999年3月10日,胡锦涛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第一次提出科学的发展观。胡锦涛说:“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按照市场需求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和流通。特别是在我国的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尤其要强调规模与结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没有水分的、实实在在的、有良好效益的、能给人民带来实惠的发展……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诚心诚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概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的演变是一个逐步走向全面与科学的过程。前三代发展观的共同点是把发展作为主题和压倒一切的第一要务;不同点是每一代发展观对前一代发展观的辩证扬弃与发展,科学的成分都越来越多。历史地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演变,才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实践基础和科学的理论依据。赵凌云、张连辉先生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演变视为全球发展观演变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国际背景,但认为三代发展观先后受到前苏联发展观、西方经济发展理论、西方社会经济理论影响的看法,却是简单化了。

我们应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前苏联发展观和当代国外发展观三个层面上,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演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依据。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指导提出的,不能认为只有前苏联发展观、西方经济发展理论和西方社会经济理论影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演变。

马克思主义最重视发展,特别是强调经济发展。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观点是,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原因,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根源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目的是发展经济,尽可能快地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新中国成立的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依据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尽可能快地增加社会财富总量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重视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奥秘,就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科学社会主义展望的未来理想社会是一个生产力发达、生活富裕、全社会公有制、没有剥削压迫、高度民主和文明的社会。这一全面发展的思想指导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提出了全面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特别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充分肯定了劳动的伟大与劳动异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共产主义革命的意义就在于消灭侮辱人、贬低人和摧残人的一切剥削制度,建设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

未来社会是人人得到尊重和关心、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来源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诚然,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没有提出科学发展观概念,在那个时代也不可能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经济发展、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思想对我们党的发展观的形成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同类推荐
  •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录》不但全面涵盖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教学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世人的推崇。 本书延续并发展了“国学全鉴系列”的特点,专门向读者介绍《传习录》,内容丰富,材料充分,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译,让读者能够轻松地领会《传习录》的精髓,是一部学习国学传统经典的好书。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慈悲是一种爱,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对尘世间一草一木的爱。本书源于贤宗法师的人生体悟、修行心得以及讲学录,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两个特色,一是“向下”,法师分享给我们的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生活的智慧;二是“缓慢”,句句通俗易懂,紧贴内心,读来依依不舍。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热门推荐
  • 一纸契约:妖媚逆天下

    一纸契约:妖媚逆天下

    签定契约,为人办事,用同等价值的东西为代价,便可以请求冥夜族人为自己办成一切事情,只要你有宝物在手,冥夜族人就没有无法办到的事情。
  • 海洋怪象实录

    海洋怪象实录

    本书涵盖了海洋知识的各个方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 我老公是牛魔王

    我老公是牛魔王

    在放学路上逗留了会儿,就有妖怪从天而降说自己是牛魔王,还说别人是自己老婆?就算你帅炸天我也不会承认的吧?!
  • 霸纵天下

    霸纵天下

    满怀热血的特工肖慕一,坚守着一切为了国家,为了国家的一切却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最后一刻与野心家同归于尽。谁曾想引爆的超级能量晶石却甄灭了空间,使得火焰的力量和甄灭的空间碎片以及这股能量统统融入了肖慕一的灵魂。当肖慕一再次醒来,却发现了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圣魔大陆。在这个能够修炼元气的世界里,当真正掌控了空间以及火焰力量的肖慕一,开启了一段霸气纵横的人生。
  • 超智能系统

    超智能系统

    一个来自外星文明的系统融入了一个叫唐小天的生活里
  • 墨染

    墨染

    如果你不能从夜风中捕捉轻如星星叹息的铃兰幽香,又如何能循香而至来到铃兰绽放的山谷?如果你不是倾心守护,怎能刚好在铃兰时光走到它身边?铃兰的守候只为最有心的人,铃兰随风轻扣的乐声只有最爱它的人才能听见。为了获得真爱,铃兰在寂寞山谷等待自己春天的到来……
  • 莽血战歌

    莽血战歌

    举目苍穹,试剑洪荒。尘封的血脉被一缕不甘残魂唤醒,谢青报家仇,雪国耻,振族威。谢青一路凯歌,游戏红尘,红颜遍天下,弟子一箩筐。别人自己修炼到帝境,谢青批量培养帝境高手。别人在为对手强大而发愁,谢青的对手永远只有自己一人。等级,灵启境天动境翰海境归元三重天御魂三重天化神三重天帝境
  • TFBOYS之冬的思念

    TFBOYS之冬的思念

    “啦啦啦啦啦啦”冉梦瑶开心的拎着行李箱,“终于可以回到公司啦”“嗯,好久没来了,不知道现在怎摸样了”一旁的夏恬嘴角也微微一笑,“歆然,你不开心吗”冉梦瑶奇怪的问,“开心”某然冷冷的说,“哦,那你为什么不笑呢”冉梦瑶又问,“开心就一定要笑吗?”又是一句好冷的话。
  • 重生候门之嫡女

    重生候门之嫡女

    她不知廉耻痴恋魏帝第三子。她明恋了他很多年,苦苦纠缠,心神俱失,魂牵梦绕。她是候门贵族的嫡长女,手握大魏天下大半兵权的齐国公唯一的孙女。却被继母自小放在乡野教养。她身形肥蠢,头发枯黄,皮肤粗糙的连府里的厨娘也不如。这样丑的她,竟然自取其辱去肖想不该想的人,她倾其所有助他登上皇位,最后权势煊赫的齐国公府因她被抄家灭族,家破人亡。她跪在地上祈求,哭的肝肠寸断,她不敢再爱了,只求他放过齐国公府。他眼神冰冷,厌恶的望着她“你是我这辈子,挥之不去的恶魔。”再次睁眼,她从二十三岁,回到十三岁。这辈子,她不敢再爱了。这辈子,她只想好好当一个天之娇女。(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玉笙犹恋碧桃花

    玉笙犹恋碧桃花

    1920年的冬天,蒋碧雯因为在英国的生活难以为继,揣着从同学处借来的两百块,回到了上海。曾经上海滩的赫赫名媛,如今家道中落,先是被堂姐抢走了青梅竹马的未婚夫,自己的未婚夫突然变成了自己的姐夫,堂姐曾经的未婚夫又喜欢上自己……受到伯母的苛责出门找工作,遇到了温文尔雅的国文先生,在他的帮助下,自己成了一名美术教员,然而国文先生却被诬陷为强奸犯……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英俊不凡的报社主笔,可他却是一个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