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2500000012

第12章 自由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1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论述,指出:“正像无神论作为神的扬弃就是理论的人道主义的生成,而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对真正人的生活这种人的不可剥夺的财产的要求,就是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一样;或者说,无神论是以扬弃宗教作为自由的中介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则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作为自由的中介的人道主义。”〔31〕从这些相互关系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中具有人道主义的自由成份。具体而言,首先,人道主义与阶级斗争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阶级社会,由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同,在劳动生产中的地位不同以及产品分配分式的不同等原因,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阶级差异性,这时人道主义主要是通过阶级性反映出来。因此,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人的关注,直接表现为对阶级社会中遭受剥削和压迫的阶级的关注,考察他们的解放和自由就成为其理论的关键。其次,人道主义倡导消除劳动异化。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劳动异化,其实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无产阶级被奴役、受压榨的处境,是大多数人的非人道的存在。所以要消除异化,恢复人的本质,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必须要消灭私有制,确立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现实合法地位。第三,人道主义强调人类解放与个性解放的一致。每个现实的人首先都是一种世界历史的存在,而资本主义私有制也是一种世界历史的存在,因此,“单个的个人随着他们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愈来愈受到异己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到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32〕所以单个人的解放只有在人类解放中才能彻底实现,反过来,单个人的解放又是人类解放的条件。这种相互关系构成了促进世界历史进步的共产主义运动。

(三)消除非人道现象的实现途径

人道主义的本义在于维护人的尊严,人的权利和人的价值,追求人的自由。但是由于不懂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旧唯物主义的人道主义在批判非人道现象时,只停留在伦理道德范围内,进行一种道义上的谴责,根本没有找到清除各种非人道现象的实现途径,因而表现为一种抽象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从实践出发,通过对人类自由实践历史的深入研究,认为在阶级社会里,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社会制度的变更总是表现为阶级冲突。因此,消除社会非人道现象需要这样四步:第一步利用阶级斗争的手段,推翻压迫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虽然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却表现为社会制度变革的直接动力。第二步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生活水平的充分提高是消除非人道现象的必要前提。第三步通过发展科学技术,让人们掌握更多的自由时间,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只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人才能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第四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充分感受到人的尊严。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尊严和自由的获得必须要依靠社会和来自于社会的真实保障。显然,消除非人道现象的实现途径是人类获得自身解放和自由的必要过程,也更加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人道主义。实践性、人道性、阶级性、革命性、社会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本特征。

四、实践哲学的研究方式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和超越于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最根本之点,也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和人道性之间的内在统一性的最关键思路和最有效视角,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保持自己的科学性、革命性和批判性,从而能够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最根本动力。”〔33〕

(一)实践是人的本质要求

从实践方面理解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有特征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在创立其哲学时,一方面直接批判了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而只是抽象地强调发展主体的能动性的唯心主义;另一方面严厉批判了旧唯物主义既离开感性活动,离开实践去理解人、理解主体,又离开主体,离开人的感性活动,离开实践去理解现实的错误做法。他们从实践方面来深入理解人的内在本性,认为对现存世界的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对未来自由的向往与追求,都是人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的价值所在。人正是通过人自身所具有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参与并影响现存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方向,最终促成现存世界向着人所需要的世界——自由世界——生成运动。在这一论述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充分强调了人在实践中的选择、创造对于感性世界的影响和作用,强调在人的选择、创造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和特性。如恩格斯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这是人类进程中的一次“巨大的飞跃”,还具有“世界性的解放作用”。〔34〕再如马克思认为:在自由的实现过程中,实践者需要克服许多障碍,“克服这些障碍本身,就是自由的实现,而且进一步说,外在目的失掉了单纯外在必然性的外观,被看作个人自己自我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主体的物化,也就是实在的自由”。〔35〕正是通过实践活动,促成了人属世界向属人世界的持续转换。

(二)实践是人的自由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不仅实践本身与人有密切关系,而且实践还显示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性和真理性的高度统一。同样,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中实践亦表现如此,即实践是现实的人追求自由的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关于这一点的理解还需要接上一问题——实践是人的本质要求。实践是人的本质要求确认了现实的人是以能动性改变世界的存在和发展的。而改变世界一方面是指人将其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对象物上,使人属世界变成了属人世界;另一方面是指对象内涵的性质和规律反过来又对象化到人的意识中,从而又使属人的主观世界变成了属人的客观世界。现实的人通过这种持续的双向对象化活动,逐渐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实践是实现人追求自由的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中,实践的目的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性的集中体现,即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标准,彻底批判一切妨碍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观念和行为;实践的手段性则具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即尊重并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实践,即现实的人的自由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人完全可以实现并达到自由的理想和目标。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也是一种实践的自由观。

(三)自由实践的交往结构

事实上,自由实践过程就是一种实践交往过程,它存在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物质、精神、信息的交换。关于交往首先要确立交往的主体与客体。那么在自由实践中,交往的主体与客体又如何确定?从传统哲学意义上看,交往是指人与自然的交往,因此传统哲学中交往的主体就是人,自然是交往的客体,即“主体——客体”两极线型结构。从自由的角度来看,这种交往结构的缺陷在于只强调了人从自然中获得自由,而忽视了人还要从人中,即社会中获得自由的愿望和事实。所以按照人获得自由的全面性来讲,人要从自然、社会、精神(思想)中全面获得自由。这样一来,自由实践中的交往结构就变为“主体——客体——客体——客体”四极线型结构。然而这只是一种线型的交往结构模式,它还不能正确地表达自由的全面性,也不能正确地表达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与自然和精神的关系。事实上,在自由中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他们可以互为主客体。人要从社会解放中获得个人自由,社会也要从每个人的解放中获得人类自由。在社会与自然、精神的自由关系中,社会作为人的有机构成处于主体地位,自然、精神需要社会的改造、创造,是社会获得自由的客体对象。因此,自由实践交往“主体——客体——客体——客体” 四极线型结构模式应进一步修正为:四极立体结构模式。其中两个主体之间互为客体。通过自由实践交往四极立体结构的分析,可以更加明确对自由的认识,不断加强实现自由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同类推荐
  • 三十年间有与无

    三十年间有与无

    无论是事件还是事情,哪怕就发生在眼前,大家也不会有一个共同的认可,甚至就连这件事是否“真的发生了”也会众说纷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记录过去?也许只能以散文的方式在记忆中描述自己的意识现象。这就是我更多的灵感主要来自于小说、电影、诗歌、绘画、音乐的一个内在原因;也许只有当时的某种情绪性的感受才最为真切,因为我相信我所记述的只是我个人的历史——最好是能折射出时代中某种普遍性的东西,这就需要某种对历史的理解与解释。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
  • 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

    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

    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为作者刘书林的一部论文专著。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刘书林著,
  • 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和干部培训工作。纵观80多年的奋斗历程,重视学习,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我们党每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转折关头,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关键时刻,总是把加强学习和教育干部的问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全力加以推进,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
  • 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我国青年社会组织近年来发展迅猛。青年作为社会组织发展的动力,他们已经把参与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准确把握、全面了解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于共青团履行基本职责,实现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2014年度的青年工作蓝皮书确定以“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为主题开展研究。《中国青年工作蓝皮书(2013-2014)·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工作蓝皮书课题的最终成果。
热门推荐
  • 那年初夏的枯叶蝶

    那年初夏的枯叶蝶

    少年风度翩翩,少女活泼可爱,两人之间的缘分本以为就此结束,可谁知上天的安排,另两人再度重相逢,可见两人的缘深不可测!!!
  • 珠峰部落

    珠峰部落

    珠峰擎天,是自然造化,还是文明冲突?珠峰圣母,是护佑人类,还是暗藏杀机?珠峰工程,是缔造神奇,还是葬送人类?珠峰邪魔,是借刀杀人,还是瞒天过海?珠峰部落,是文明使者,还是文明强盗?珠峰部落,珠峰唯一永远相伴的神奇部落,千万年不变,他们一直在等待,等待那个神圣的时刻到来――回家,回到快乐的大洋深处去!西刹邪魔,窥觎珠峰部落梦想,贪念骤生,妄想借刀杀人,毁灭人类,统治地球,缔造险恶的西刹邪国。地球将何去何从?地质狂人、飞行侠、神童,为你演绎惊天历险大戏……欢迎走进《珠峰部落》~~
  • 魔武霸世

    魔武霸世

    肖刚是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也许是神的玩弄,肖刚开始了他在轩辕大陆的艰辛修炼,在现实慢慢接触到了一些以前不为人知的东西,原来科幻并不是虚假,传说中的种族也并非虚幻传说···
  • 72小时追踪:逮捕你嫁给我

    72小时追踪:逮捕你嫁给我

    第一次见面,他高冷傲慢,她轻蔑不屑,他们剑拔弩张,不欢而散。第二次见面,她处于暗处,他毫不知情,她沉迷于美色,意乱情迷。第三次见面,他惊喜不断,她惊愕尴尬,他不动声色,步步为营。他说:“我对你一见钟情,和我好吧。”她回:“你那是见色起意,我要小心防范。”她步步后退,他紧追而上,“没事儿,我们试爱试婚试同居,等你爱上我为止。”说话就说话,干嘛靠那么近,她脑仁发胀,稀里糊涂爬上了贼船。他为她扫平桃花,赶走前任,他说,“就剩我了,要不要?”她轻轻点了头,其实心里早已全是他。
  • 十三年前的诺言

    十三年前的诺言

    这本书写了一段校园生活,因为他们的分开,让他们认清了自己,我也从中尝到了苦果。本书共分2本,请大家积极来看
  • 浪漫要学法国人

    浪漫要学法国人

    本书主要从法国的美食、服装用品、文化、艺术等方面介绍了法国人浪漫的生活、工作方式。
  • 龙血武魂

    龙血武魂

    在背叛中觉醒,在觉醒中崛起。夺天地之造化,吞万物之灵。绝世圣剑,青铜神木,神龙之魂的枷锁被悄然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就此揭开冰山的一角……
  • 甜蜜味蕾爱盛放

    甜蜜味蕾爱盛放

    阮咩咩著的《甜蜜味蕾爱盛放》女主,她是极具厨艺天分的天才小厨娘,拥有超人的美食想象力和不怕苦、不怕难的乌龟般的超强耐力,因为一次阴差阳错,她遇上了他。
  • 锦秀天下

    锦秀天下

    当天下由一女子做主,当所有人的男人都围着一人转之时,又该如何收场。后宫佳丽,以及微服出巡四处游厉的故事。
  • 邪皇霸妻榻上卧

    邪皇霸妻榻上卧

    “王爷不好了,公主又消失了。”某女突然穿越古代又突然没有任何预兆的穿回现在,急疯了他,气的他只差吐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