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2300000026

第26章 南北朝(5)

永熙三年(公元534)正月,高欢唆使侯莫陈悦将贺拔岳杀死,宇文泰被贺拔岳的部下推举为统帅,将侯莫陈悦击败。宇文泰又上表孝武帝,相约共扶王室。于是,孝武帝下诏以宇文泰为大都督、雍州刺史兼尚书令。不久,宇文泰又平定了秦、陇,孝武帝封他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略阳县公,地位仅次于高欢。

在高欢的威胁下,永熙三年(公元534)七月,孝武帝被迫从洛阳出逃,至长安依附宇文泰。十月,高欢另立11岁的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迁都于邺,史称东魏。

孝武帝逃到长安后,受制于宇文泰。永熙三年(公元534)十二月,宇文泰毒杀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建都长安,史称西魏。

至此,北魏王朝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孝静帝元善见和文帝元宝炬分别由高欢和宇文泰控制。从此,一东一西两个政权又开始了对峙斗争。

东西对峙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北朝的历史进入了后期。

东魏、西魏对峙之初,高欢掌权的东魏与宇文泰掌权的西魏政权经常发生战争。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高欢兵分三路,向西魏发起了进攻。高欢亲率主力驻屯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命军士建造了三座浮桥,准备渡过黄河。同时,派遣窦泰率步骑万余人,直趋潼关;高昂自上洛(今山西商县)包抄蓝田(今陕西蓝田)。面对高欢的三路大军,宇文泰采纳了宇文深的建议,以弱小兵,从长安潜出潼关左边的小关(今陕西古潼关南侧),出其不意地击败窦泰军,俘获万余人,窦泰自杀。高欢和高昂闻讯,不得不立即撤军,宇文泰在这次小关之战中取得了胜利。

东魏天平四年(公元537)八月,东西双方又发生了沙苑之战。当时,宇文泰率兵万余出潼关,攻下恒农(今河南三门峡)。高欢闻讯,率兵西征,派遣高昂率兵3万围攻恒农,企图一举攻下长安。此时,宇文泰已引兵入关。高欢亲率10万大军自蒲津渡过黄河、洛水,在许莲瓣纹灯原(在洛水之南)屯驻。宇文泰率轻骑渡过渭水,在渭曲沙苑(今陕西大荔南)一带,大败高欢军队,高欢乘乱逃走。沙苑一役,东魏8万余人被俘,损失惨重。沙苑之战后,宇文泰在关陇地区的统治得到进一步巩固,高欢逐渐丧失了战略优势,东、西魏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

此后,东、西魏之间还进行了几次战争。沙苑之战后,宇文泰乘胜进军,又攻下了蒲坂和洛阳的金墉城。东魏元象元年(公元538),东魏大将侯景进攻金墉城,宇文泰急忙率军救援。河桥一战,宇文泰险些被俘,幸亏西魏大军赶到,才将东魏军击败。同时,高欢在河桥之战后,收复了洛阳。但不久,洛阳又被西魏所得。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东、西魏又在邙山交战,东魏大胜。武定四年(公元546),高欢亲率10万大军进攻西魏,围攻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50多天,西魏守军顽强抵抗,东魏军士战死病死者7万人,被迫撤军而去。高欢在这次战役中,疲病交加,返回晋阳后不久,便病死了。

高欢死后,长子高澄以大将军、渤海王的名义,继续执掌东魏政权。武定七年(公元549),东魏派遣高岳、慕容绍宗率步骑10万,进攻被西魏占领的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西魏军奋勇抵抗,东魏军受挫。此后,在高澄援军的强大攻势下,西魏军大败,长社被东魏攻下。至此,东、西魏之间的战争暂时停息下来。

武定七年(公元549)八月,高澄被手下的一个叫兰京的厨子所杀,其弟高洋继续执掌东魏朝政。武定八年(公元550)正月,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任高洋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封为齐王,高洋在东魏的势力达到了顶峰。就在这年五月,高洋废掉了孝静帝,自立为皇帝,建立了北齐政权,高洋就是北齐文宣帝。

北齐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区,占有今黄河下游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同时,北齐还与西魏、北周、梁、陈等政权对峙。天保三年(公元552)以后,北齐先后击退了库莫奚、契丹、柔然、山胡等少数民族的侵袭,还南取淮南,势力一直伸展到长江北岸,国力一度达到极盛。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是几个割据政权中最为富庶的国家。北齐还继续推行均田制。河清三年(公元564),武成帝高湛颁布了均田令和赋役法令,内容大体上与北魏相同,但也略有变化。

然而,北齐政权却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就是鲜卑人和汉人的民族矛盾始终未能缓和。随着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北齐走向了衰落。

就在北齐势力发展的同时,西魏宇文泰也在积极扩张实力,夺取了汉东、益州、襄阳等地,还曾一度攻占江陵,势力发展到长江上游和汉水。对于北方的突厥、柔然等民族,采取通好政策。同时对南朝则采取攻势,先后占领了益州和荆雍等地。

宇文泰任用汉族士人苏绰、卢辩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经济上,劝课农桑,恢复了均田制,促进了西魏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上,宇文泰实行以德治教化为主,法治为辅的原则。又令苏绰、卢辩根据《周礼》改革官制,实行北周六官制。为了整顿吏治,宇文泰采纳了苏绰制定的《六条诏书》,包括清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规定了地方长官处理政事的基本原则。宇文泰还对军队统辖系统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府兵制。府兵制在形式上采取鲜卑旧八部制,立八柱国,实为六军。每个柱国大将军下设有两个大将军,共12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个开府,共24个开府;每个开府下有两个仪同,共48个仪同;一个仪同领兵千人。这样,六柱国合计有兵48000人左右。由此建立了由柱国、大将军、开府、仪同等逐级的统领制度,扩大了兵源,加强了朝廷对军队的控制。府兵制度被此后的隋唐所继承,一直延续了将近200年,在中国古代兵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宇文泰的治理下,西魏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西魏文帝元宝炬死后,废帝元钦即位。公元554年正月,宇文泰将废帝元钦杀死,另立元廓为帝,是为恭帝。恭帝三年(公元556)九月,宇文泰病死,十月,其子宇文觉在其侄宇文护的辅助下执政。十二月,宇文觉加封号周公,西魏恭帝被迫禅位于宇文觉,西魏灭亡。次年,宇文觉称天王,建立了北周政权。不久,宇文护杀死宇文觉,另立宇文泰长子宇文毓为天王。公元557年,宇文毓称帝,是为周明帝。次年,宇文护又杀死宇文毓,另立宇文泰四子宇文邕为帝,是为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572),宇文邕将宇文护诛杀,开始亲政。

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使北周达到了强盛。对于府兵制,他改军士为侍官,还扩大了募兵的范围。同时,还多次下令释放官私奴婢,并禁毁佛、道二教,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周武帝所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出兵伐齐。建德五年(公元576),周武帝率18万大军大举进攻北齐。次年初,北周军队攻占北齐首都邺城,北齐后主高纬急忙禅位于其子高恒,父子在逃跑途中,被北周军队抓获杀害,北齐宣告灭亡。至此,黄河流域再次恢复了统一。

周武帝死后,其子宇文赟(yūn)继位,是为周宣帝,北周逐渐衰落。其后,宇文赟传位于其子宇文阐,是为周静帝。静帝年幼,由外戚杨坚辅政。大定元年(公元581),杨坚废掉静帝,自己称帝,建立了隋朝,北周至此灭亡。

随着北周的灭亡,北朝的历史也宣告结束,隋唐一统的时代到来了。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成就可谓蔚为大观,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南朝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小说、文学评论和文学总结等方面。

南朝刘宋人谢灵运(公元385~433),是著名的“山水诗人”,被后人称为山水诗派的祖师。他的作品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出来,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谢灵运还与同时代的颜延之和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他们都十分注重描绘山川景物,讲究词藻的华丽和对仗的工整。

此外,被称为小谢的南朝齐的诗人谢脁(公元464~499),山水诗的成就也很高,观察细微,描写逼真,风格清俊秀丽。写景抒情,清新自然,意境新颖,富有情致,且佳句颇多。

撰有《宋书》的沈约(公元441~513)被誉为齐梁文坛领袖,同时,在永明体的诗人之中,沈约在当时也甚有名望,诗歌成就较为突出。

梁陈诗人徐陵(公元507~583),与庾信齐名,在宫体诗和边塞诗的创作方面颇有建树。据考证,徐陵还编辑了一部东周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名为《玉台新咏》,共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1卷,共10卷。该书收录诗歌的标准有一定特色,如选取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民歌、童谣等,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首见于此书。一些有价值的佳作也赖此书得以保存和流传。该书还重视南朝时兴起的五言四句的短歌句,收录达一卷之多,对于唐代五言绝句诗体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谢灵运像在《玉台新咏》之前,还出现了一部重要的文学选集,就是梁武帝之子萧统(公元501~531)所编的《文选》。《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由于萧统死后谥号昭明,所以后人也将《文选》称为《昭明文选》。《文选》30卷,按照以词人才子的名篇为主,以“文为本”的选录标准,收录了周秦以来的130家的文学作品,分为赋、诗、杂文三大类,又分列38小类。其中赋、诗所占比重最多。虽然在选录标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却为后人的文学研究保存了重要的资料,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南朝的小说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志怪小说与笔记小说的创作方面。

志怪小说主要记载神仙鬼怪故事,多来源于巫和方士的奇谈怪论。六朝作品中就有不少以“志怪”命名的小说,如祖台之的《志怪》、曹毗的《志怪》以及孔约的《孔氏志怪》等。晋人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南朝时,志怪小说作品更加繁多,如宋东阳无疑所撰《齐谐记》、宋刘义庆所撰《幽明录》、宋刘敬叔所撰《异苑》、齐祖冲之所撰《述异记》、梁吴均所撰《续齐谐记》、署名晋王嘉而由梁萧绮整理的《拾遗记》等。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笔记小说主要记载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南朝宋人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该书共6卷,36篇,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等36门。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至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逸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记载。该书对后世的小说和散文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南朝文学发展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文学评论在当时非常活跃,南朝齐、梁时人刘勰所撰《文心雕龙》与钟嵘所撰《诗品》是当时文学评论方面的杰出代表作。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10卷,50篇,在研究历代各家作品的基础上,全面地论述了文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其中有各类作品的特征和历史演变,有关创作、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文与质的关系等。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现实,不应当片面地追求形式。还认为文学的发展要受社会情况及其发展的制约,并对许多作家和作品的优劣进行了比较评论。《文心雕龙》总结了齐、梁以前的文学发展状况,把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光辉著作。

钟嵘的《诗品》是在《文心雕龙》后出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著作。《诗品》主要对五言诗进行品评,全书共品评了两汉至梁代的诗人122人,计上品11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钟嵘善于概括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用语非常新鲜贴切,坚决反对用典,反对沈约等人四声八病的主张,还具有一定的历史观念。《诗品》是我国第一部品评诗歌的著作,对后代诗歌的创作和批评有很大的影响。

北朝的文学是在孝文帝太和之后发展起来的,在散文、诗歌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颜之推(公元53l~约595),字介,是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出身士族家庭。他早年仕于南朝梁,后被俘入西魏,又奔北齐。北齐亡后,又入北周。隋代周后,又在隋任学士。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颜氏家训》,共7卷,20篇。主要记述了个人的经历、思想和学识,目的是告诫子孙。书中包含许多关于南北朝社会、政治、文化的记述和议论,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庾信(公元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曾在南朝梁任职,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文章与徐陵齐名,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辅佐梁元帝。后奉命出使西魏,被西魏扣留。北周代西魏后,庾信又继续在北周任职,一直不得南归。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有自己的独特文风。他的骈文、骈赋,抒发了自己怀念故国乡土的情绪,以及对身世的感伤,可与鲍照并举,代表了南北朝骈文、骈赋的最高成就。他的诗歌,初步融合了南北诗风,对唐诗有重要影响。

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527)所撰《水经注》与杨衒(xuàn)之(生卒年不详)所撰《洛阳伽蓝记》既是杰出的地理学著作,也可以视为北朝优秀的散文体文学作品。

北朝的乐府民歌创作也非常突出,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叙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敕勒歌》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一直被后人所称道。

数学奇才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了两位数学奇才,一位是曹魏时期的刘徽(生于公元240年左右),另一位是南朝宋、齐时的祖冲之(公元429~500)。

刘徽是山东临淄人,一生都没有做官。出于对数学的热爱,刘徽潜心钻研学术,在数学理论方面造诣很高。他的主要代表作有《九章算术注》、《重差》(到唐代改名为《海岛算经》)以及《九章重差图》等。可惜的是,《海岛算经》和《九章重差图》到宋代已经失传,人们只能从唯一传世的《九章算术注》中,窥见其学术思想之一斑。

同类推荐
  • 秦郎

    秦郎

    来了?坐。看他清权臣,灭六国,建大业。大开大阖。大臣拥他称王称帝,他说:“三皇五帝何足道哉?要做,就做千古第一皇帝!”那年他未加冠,主少国疑。太后独大,权臣揽政,庶弟对王位虎视眈眈。他步步为营,各个击破,滴水不漏。他心爱的女人出身敌国,他为她动了放弃百年大业的念头,她为他远走他乡,永不相见,是他一生隐痛。煮一壶酽茶,品千古一帝铁腕、柔情、寂寥、迟暮昭昭...
  • 环球军商记

    环球军商记

    原名《甲子梦》,起稿于2000年,写的是一个宋代穷酸秀才,向妖精学习了人类自己的知识后,以至他成就自己及天下故事;本故事借用了大量天下神话故事,民间习俗、观念、历史、玄学知识、科技、技术、偏方、历史、人物,却从客观角度,颠覆了中国神话及英雄,让世界的人们记得,今天的一切都是源于中国!不要模糊地说什么东方人,远东人!
  • 烽火之行

    烽火之行

    在一次探险时林衡偶然目击传国玉玺和氏璧的现世,接着突然降落在东晋十六国时期,身后的背包中竟出现了国之重器玉玺,自此他开始了一场未知的旅行。这时候,日后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只是个幼童,荡平北域的拓跋珪还未出世,雄才大略的苻坚大帝也才过而立……初到时山洞里手握玉玺缺角的神秘女尸、秦朝建立至吴国灭亡恰好五百年的时光、玉玺的传说、王莽的谜之改革、奇异文字留下的遗诏……看似与这个时代不符的人与事物却与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留下的便是重重的谜团。林衡不介意改变历史,但他渐渐发现,这历史曾经被改动过一次!他能否第二次改变历史,改变这段被刻意模糊的历史,这段华夏史上最黑暗悲惨的历史?
  • 宋娱之王

    宋娱之王

    严政相亲未半而受气穿越,今魂附高俅,犹不自知,此诚生离死别之秋也。然一曲小调取悦于内,激昂诗词闻名于外者,盖窃古今之精华,欲求生于大宋。苏轼怜其才另荐他人,守得衣食无忧,恢弘龙套之气,不想机缘巧合,奇思妙谋,竟通青云之路也。..........以文娱助俅以聚财选贤之事,不效,则去官罢职,以慰宿敌之痛。若无前世之长,则死于攻讦之下,肝脑涂地。四夷亦宜自谋,以卵击磐石,虽弯刀悍马无数,难敌火器之犀利。文娱之道,大有文章,俅得帝心,封为娱王。
  • 权臣许慎言

    权臣许慎言

    简介不想穿越的徐言却穿越成了明朝嘉靖年间的文弱秀才许慎言,怎么办?命运是我无法选择的,那么来吧,我将改变命运!让你们看看理科高才生的手段!兴实业,办工厂,赚千万金银。入仕途,拜阁相,服文臣武将。练精兵,造利刃,扫六合八荒。且看许慎言的权臣之路。新人新作,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您的肯定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谢谢大家。
热门推荐
  • 异朽世界

    异朽世界

    他,楚枫!一个来历不明的废物,家族的嘲笑和唾弃,以及父亲的失踪,心爱的人的背叛,他仰天长啸,向上天诉说着不甘,“我命不由天来,由我自己主宰,我不能修行又如何,苍天要阻我,我便杀上苍天”。这所有的一切让他踏上了寻觅的路途,但这所有的一切冥冥之中却是早已注定,上天赐予的机缘,他能否把握揭开这所有的谜团,天地风云变之际,邪魔出世,他又能为天下苍生博得一线生机......
  • 穿越异界成妖

    穿越异界成妖

    倒霉的穿越,倒霉的穿越成妖,倒霉的穿越成狗妖,我还能更倒霉吗,夏露呐喊着。。。
  • 源于长生

    源于长生

    她们是彼岸者,她们相互交换了身体,她们之后还会发生什么呢?
  • 星之恋花:你是我的蝶恋花

    星之恋花:你是我的蝶恋花

    三个女孩梦境中的自己竟是彼岸使者,她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可一切又那么真实,一天她们去逛街,每人看中了一个奇怪的法杖,就买了下来,一个奇怪的老奶奶说自己是她们梦境里出现的预知长老,又再一次说她们是彼岸使者,给了她们一本奇怪的书,她们又先后遇见了不同的好使者和暗黑使者,遇上了自己的命中人,还搞出了什么生死契约,谎言、阴谋、背叛和即将到来的大战会将对这三个女孩带来怎样的伤害?
  • 魔神之镜缘

    魔神之镜缘

    身附魔神血脉,横闯天尘大陆各处,遇亲姐,欺贱人,成为一阁一楼一组织的大姐大,“你说某人不要我了怎么办?”她手中把玩着匕首站在某男面前。某男将其揽入怀中,在她耳畔一字一句说道“任凭你处置”
  • 世界上下五千年8

    世界上下五千年8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间浸润的腥风血雨,崛起与衰落,壮丽与悲怆,无不充盈丰富着五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延续和发展;历史记录了人类的过去,更展示了世界的未来。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接踵而来的人们观念认识的变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了。
  • EXO之明天再见

    EXO之明天再见

    那天,一个女孩闯入了我们的世界,她拥有全世界最美丽的眼睛,和银白色的头发,使我们不自觉地喜欢上了她,但这份美好,能支持多久呢?希望这份美好不要破灭,我们愿意赌上一切……EXO
  • 弈剑仙心

    弈剑仙心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小伎俩都没有用!不满这个世界的规则,就只有获得打破规则的力量!一次次的背叛离别中,走上另一条路,似乎,越来越远,没有尽头。由少年到强者,他为何始终抱剑而行,这其中,又有着怎么不为人知不故事。而我们所讲的,只一个故事,一个为生存而斗的故事,人活一世,不就是为了生存么?
  • 意外是你,甘之如饴

    意外是你,甘之如饴

    我从未想过会再次遇见他那个看了无数次背影的他那个一颦一笑都牵动我心弦的他一次次又让我心如死灰的他我所幻想的百分百美好的他再遇见他时我还是那个我吗
  • 黎明前的血色

    黎明前的血色

    一朝成名万古枯,一名被人抛弃的孤儿意外闯进一个陌生的世界,帝一个令人敬畏的字让许多人望而止步,在这里他要上击星辰,下打罗刹,整个世界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