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2300000013

第13章 两晋(6)

正始年间,以王弼《老子注》、《周易注》、《论语释疑》的问世为标志,玄学正式产生了。王弼玄学发挥了老子自然的思想,提倡法自然,认为自然法则是凌驾于自然和社会之上的主宰者,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按照自然法则在运行,临将灭亡的东西听其自然,让他灭亡,任何阻止和挽救他的企图都是徒劳无益的。同时期的玄学家夏侯玄说:“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运,自然者,道也。”这和夏侯惇在劝进表中说的“自古以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是一脉相承的。王弼及其玄学家们用自然运行、变化的理论粉碎了汉代的君权神授的谶纬神学理论,认为国家的兴衰,王朝的更替都循行着自然发展的趋势,从而为曹魏代汉找到了理论依据,同时王弼以老学改造儒学,以自然解释名教,又论证了曹魏政权的永恒性。

王弼注《老子》的宗旨主要是“崇本息末”,王弼说“《老子》之书,几乎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王弼认为本与末的关系即无与有的关系,也即自然与名教的关系,王弼在论述其关系时指出,无形无名为万物之宗,世界上万事万物都生乎于无形,由乎于无名。但无又不是一个独立于有之外的实体,只有通过具体的形象而又不拘泥于具体的形象,才能把握它的真正含义。王弼用以具体论证的方法论是返纯归朴、得意忘言。王弼以无与有为中心把它推广到各个领域,表现在天道上是天与人、形而上与形而下、道与器,表现在伦理观念上是道与德、性与情,表现在认识论上则为意与言、静与动,表现在政治思想上则为自然与名教、无为与有为,由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思辩体系。

王弼玄学的归结点在于政治,王弼玄学在政治上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名教与自然的结合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是由当时曹魏的现实政治所引发的。曹丕称帝以后,为了加强统治实力,改变了曹操后期打击名士的政策,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以才、性相兼举用人才,这实际上是为了兼顾当时统治集团中士、庶两个阶层的利益。士即名士、士族,庶是随曹操打天下的以军功出身的人。士与庶的兼顾,表现在选举制度上就是才与性的兼容,表现在思想上就是自然与名教的统一,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则是文质兼治。一般说来,儒家主文,道家尚质。司马懿曾问政于玄学家夏侯玄,夏侯玄说,文质之治要取其中则,主张文质兼治。上述说明,玄学产生是直接服务于曹魏政治的,因而这时期的玄学不能说是士族阶层的代表学说。从玄学代表人物的出身看,他们也都是曹氏集团的人,何晏是曹操的养子,王弼在曹爽执政时为台郎,夏侯玄更是曹爽集团的骨干。

至此以后,司马氏逐渐控制朝政。高平陵事变后,曹魏宗室受到致命的打击,接着司马氏开始作代魏的准备。玄学家们的政治理想被司马氏的篡权行为击得粉碎,他们的政治构想与严峻的现实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和碰撞,他们苦苦追寻的救世理论化作一团泡影,因而曹魏后期的玄学代表人物阮籍和嵇康开始从主张名教与自然的统一走向主张自然与名教的对立,主张由自然而越名教。这时期玄学的特征有两个方面:一、对名教的鄙弃和批判。阮籍在他后期著作《达庄论》、《大人先生传》中对名教的虚伪和欺骗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深刻地揭露了那些“貌有常则,言有常度,行有常式”的礼法之士,认为这些人整天“诵六经之教,习儒家之迹”,而实际上是一群造音乱声,作色诡形的伪君子,进而提出“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的无君主张。嵇康排斥儒学的态度更为激烈,主要著作有《答难养生论》、《声无哀乐论》、《答张辽叔自然好学论》等。二、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一时期的玄学家逐渐由政治上的失意转变为对人生自由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在阮籍、嵇康身上所存在的心理矛盾代表了当时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忧患意识和对人生的追求。因而在他们的时代,人的问题、自我意识、精神境界的问题成了突出的时代问题。阮、嵇二人在理论上虽然不及王、何,但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了一个自我意识觉醒的运动,他们以人的问题取代了宇宙的问题,以人的哲学取代了政治哲学。如阮籍在《咏怀诗》中写道:“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嵇康在《游仙诗》中说:“飘飘戏玄圃,黄老路相逢,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

西晋一代是玄学盛行时期,崇尚玄学的主要是世族阶层。西晋世族地位的确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九品中正制的演变,由品状相参、才性兼顾发展为只重品性、家世,而不重才能或不看才能,二是西晋初五等爵位制和官吏占田荫客制两项法律制度的规定。至此世族世代作官就有了法律依据,这同汉魏时期的情形大不相同。世族操纵了选举,控制了朝政,因而西晋政权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深刻的社会危机之上的,当时的情形是“悠悠风尘,皆奔竟之士;列官千百,无让贤之举”。世族把持政权后,一方面需要严格以等级制度来维持他们既有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求无限制地发展他们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庄子的性分、逍遥就成为他们的理论工具,社会上于是掀起一股以庄学改造儒学的思潮。西晋中期思想家荀勗著《清心论》,刘寔著《崇让论》,潘尼著《安身论》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庄子的性分、逍遥思想。这个浪潮中,裴頠则独树一帜,著《崇有论》,他的理论与魏晋之际的阮籍、嵇康的理论相比,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裴頠主要从名教出发指责贵无,他认为主张贵无的人,背弃了吉凶礼义,混淆了长幼、贵贱之序,主张“崇济先典,挟明大义”,但《崇有论》就其理论本身来说,很不严密,可攻击之处很多,就其政治效用来说也与当时世族的要求不相投合,所以连裴顾自己也说:“申其所怀,攻者盈集。”

当时的玄学家们大都致力于名教与老庄思想的结合。元康时期王戎同阮瞻的一段对话典型地反映了这种情形。王戎问阮瞻说:“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瞻曰:‘将无同’?”于是瞻被戎辟为椽属,时称“三字椽。”

郭像是西晋时期玄学的集大成者。郭象玄学的核心是率性逍遥。郭象说:“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名当其分。”郭象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各有性分,性分是不能改变的。性就是天性,就是自然,分是智与愚,小与大,贵与贱。小大贵贱各当其位,这是自然的原始和谐。如果人们不能安分守命,那么这个和谐就要被破坏了,要恢复、维持这个和谐,就必须是人们在各自的等级内自得其乐,自得逍遥,贫穷的不要羡慕富贵的,在下的不要图谋在上的,如此,天下便大治了。

率性逍遥推衍到政治上就是“内圣外王”,郭象说:“夫神人即今所谓圣人也。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是要把道家从玄远的“山林之中”,拉回到现实的政治之中,也即要将名教与自然在新的基础上统一。

郭象的理论是王弼玄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王弼解决二者关系的方法是“崇本息末”,但正是在本未沟通的问题上,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难点,这就是静止不动的无,究竟如何生出川流不息、仪态万千的有呢?它使王弼陷入困境。这也是郭象玄学所无法回避的问题。郭象提出了一个高于以往所有玄学家们的一个新方法,即“独化”理论,这在当时玄学家的历史视野内无疑是一个有效的论证方法。所谓独化,是指各个事物之间的自为而相为关系。郭象认为,就表面上看来,世界上的每个事物,都以自我性分为轴心,不依赖外在的条件,整个世界处于一种多元、无序的状态,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就在各个具体事物的自为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相为的作用。《齐物论注》中说:“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卑,首自在上,足自居下,岂有递哉,虽元错于当而必自当也。”正是这种相与与无相与,相为与无相为的关系,就把整个世界组成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统一体,郭象把这种相因之功称为“卓尔独化”。

郭象把这种理论推衍到社会政治上,那么尊卑、上下、君臣、贵贱的等级区分也是一种独化,就每个个体而言,虽然是多元的、对立的,但却都自成一个封闭和谐的小系统,就凭他们之间自为而相因的协同作用而言,那么整个社会就构成一个和谐的大系统了。

郭象的理论集中地反映了世族阶层的政治愿望,郭象的思想不是道学的简单回归,更不是儒学的变种,它是在新的形势下提出的一种新的等级统治理论。西晋后期率性逍遥成了社会的主旋律。赵王司马伦执政期间,玄学家有王戎为司徒,王衍为尚书令,当时有名的玄学人物如王澄、阮咸、阮瞻、毕卓等大都受到重用。司马越执政后,玄学家们几乎全被起用,司马越刚拜太傅,就任命王浚为骠骑将军,庾敳为军谘祭酒,胡母辅之为从事中郎,阮修为行参军,郭象为主簿。

郭象的玄学所构造的正是一个新的封建统治格局,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后来的东晋门阀政治。以世族为主体的玄学家在西晋后期已经成为西晋王朝的最大离心力量,他们以断送西晋政权为代价,力图建立一个新的政权机构。永嘉元年(307年),西晋行将崩溃,这时作太尉的王衍(大世族、玄学家)以其弟王澄为荆州都督,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并嘱托两弟说:“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在其中,是以为三窟矣。”建兴元年(313年),怀帝在平阳遇害,居长安的愍帝下诏以司马睿、司马保、刘琨三路七十万大军讨伐刘聪,但由于世族控制下的司马睿拒不出兵,使西晋政权组织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反击流产了。西晋灭亡了,但西晋的世族并没有同西晋王朝“一起拉倒”。相反,世族终于借司马睿的门面在江南建立起了东晋门阀政权,而以玄学家王澄为首的“四友”,以羊曼为首的“中兴四君”,以郗鉴为首的“玄学八伯”都成了门阀政权的中坚。

所谓门阀政治,就是几个大的世族集团轮流专政。门阀政治就其实质来说是皇权政治,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皇权政治,它是封建政权下的一个新的政体形式,在这个政体下,皇帝只是世族集团操纵下的傀儡。

东晋门阀政治建立后,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出现了门阀内部的权力争夺和磨擦,又造成中央集权的严重削弱,所以统治集团的一部分人又企图以恢复儒学的地位寻求出路。在东晋初、中期以后,门阀内部一直存在着玄学与儒学的斗争。东晋初以王导等为一派推崇儒学,以殷浩为一派崇尚玄学。到穆帝时,又形成会稽王司马昱、殷浩为首的玄学同以桓温为首的儒学两大派。最后桓温的儒学一派取得胜利,玄学开始退出政治舞台,逐渐蜕变为养生之学,其代表人物是葛洪、张湛,到东晋后期服药、隐游、导养之风大盛。

东晋以后,玄学基本上衰退、终结了。

八王之乱

西晋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死后,惠帝即位,年32岁,天生痴呆,由武帝的杨皇后之父杨骏辅政。武帝因为自太康年后期始便不留心政事,宠幸后党,以致使杨骏、杨珧、杨济独揽大权,时号“三杨”。武帝死后,杨骏竭力排斥异党,亲宠左右。

当时汝南王司马亮为大司马、出督豫州,镇守许昌,司空石鉴与中护军张劭监统山陵,有人传告杨骏,说汝南王司马亮到许昌,想举兵讨伐杨氏。杨骏听后十分恐惧,便找杨皇后商量,杨皇后让惠帝写了一封手诏,命令石鉴与张劭去讨伐汝南王司马亮。石鉴认为这样不妥,按兵不动,只是派人秘密窥视情况的发展。见汝南王司马亮并没有什么迹象,于是杨骏也就不再催促。

元康元年(291年),生性酷毒、与杨氏嫌恨甚深的贾后,不甘杨氏的专政,便带信给汝南王司马亮,让他连夜起兵讨伐杨骏。汝南王司马亮说:“杨骏凶暴,死期不远了,不足为虑。”贾后又带信让楚王司马玮率兵前来。楚王司马玮先入朝,请惠帝废除杨骏,东安公司马繇则率领殿中四百人尾随其后。大傅主簿朱振听说此事后便对杨骏说:“你可以派人烧了云龙门,然后追索带头起事的。再打开万春门,调来东宫及外营的部队,拥翼皇主子,进宫抓起犯乱者。”杨骏素来胆小,正遇上殿中的兵马赶到,杀了杨骏。贾后接着秘密授令诛杀杨氏亲党,灭其三族。杨皇后在宫中发现叛乱已起,便在布帛上写着:“救太傅者有赏”,射到城外,事平后,贾后以杨皇后为杨骏同谋,将他废为庶人,第二年杨皇后绝食而死。

杨骏被杀之后,便由汝南王司马亮与太保卫瓘共同辅政。以楚王司马玮为卫将军,进东安公司马繇为王。司马马繇兄长司马澹对司马繇一直很讨厌,而司马繇也想因这次平乱后独揽朝政,于是王澹便到汝南王司马亮处离间。司马亮听了王澹的话,免了司马繇的官,又将他废徙到带方(今朝鲜镜内)。楚王司马玮年少果锐,事刑威厉,朝廷对他不放心,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商量,让他回自己的藩地。楚王司马玮于是便到贾后处谮言亮与卫瓘。贾后便让惠王下诏废除二公,并命楚王司马玮行事,杀了司马亮与卫瓘。楚王司马玮的亲信这时献计说:“你可应趁用兵之时,也杀了贾后的族兄贾模、从舅郭彰等,以此匡正王室,安抚天下。”楚王司马玮犹豫不决。天亮时,贾后则先走一步,以楚王司马玮矫诏专杀之罪,杀了楚王司马玮。此后,贾后专权,以张华为侍中、中书监、裴頠为侍中,与贾模一同辅政。

不久,贾后与太子遹之间矛盾加剧。永康元年(300年),贾后矫诏废杀太子。赵王司马伦、孙秀趁机命翊军校尉齐王司马冏带兵入宫中,将贾后抓起,废为庶人,旋又杀之,灭贾氏族党,并杀死贾后亲信张华、裴頠等。接着,赵王司马伦自任使持节,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以孙秀为中书令,控制了朝廷的大权。

淮南王司马允此进正担任中护军,密养敢死之士,密谋驱逐赵王司马伦。赵王司马伦听说后恐惧,将淮南王司马允转升为大尉,另外多加优厚,想以此夺取他的兵权。淮南王司马允知其阴谋,便假称有病不赴。赵王司马伦派御史逼淮南王司马允前行,并扣留了他的官属,指责他大逆不道。允无奈,就率领国兵及帐下的七百人出讨赵王伦。快到宫前时,尚书左丞王舆见势不好,便关闭了东掖门,不让淮南王允进去,司马允只好不去围攻相府。当时赵王司马伦之子虔正在门下省,便派司马督护伏胤率领四百人从宫中出来,诈称援助,淮南王司马允急需救助,不知是计,就下车接见,被伏胤杀死。孙秀一直与潘岳、石崇有隙,这时就趁机指责他们是淮南王党,也一起捕起杀死。

同类推荐
  • 血染明末

    血染明末

    崇祯年,黑暗时代的开端。崇祯年,一个民族的脊梁被压弯。崇祯年,曾今让世界各国抱着自卑心态为之向往的国度,让他们仰望的天堂世界,变成了随意割取,侮辱的下等民族。崇祯年,有太多的遗憾。
  • 隋帝风云

    隋帝风云

    隋朝,一个统一,富强又短命的王朝,像一颗流星划过中国历史的天空,短暂却耀眼。北周重臣杨坚功高震主,受皇上猜忌,险些丧命,他如何触底反弹,最终成就一代霸业。炀帝杨广,如何从共禹论功的伟大圣人沦落到独夫民贼,拱手交出江山?
  • 伐戈

    伐戈

    时光变迁,岁月更迭,中原大地,战火连绵,谁能一主天下,谁又能笑傲江湖。河西一间小小书院,为何却引流天下学士?诸子百家,为何最后却分流天下?原本一介屌丝,为何却因一本破烂不堪残损的家谱而穿梭而来?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何却焚书坑儒?这里究竟隐藏着一段怎样不为人知的事情!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小窗幽记)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小窗幽记)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三国冕

    三国冕

    奸佞当道,君上昏聩,天道不复,汉室将倾,烽火天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自汉末细数九十六载,天下纷争,民不聊生,人如刍狗,今朝生明朝死,此是谓三国。一个平常的早上,一片晴朗的天空,历史的车轮,慢慢偏离了它原来的轨迹······
热门推荐
  • 剑傲武灵

    剑傲武灵

    一个被隐世豪门抛弃的孤儿,凭着一本大陆人人皆知的功法,打破血脉的禁忌,“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臣服在我脚下,不疯魔,何成佛”,踏着天骄的身体,揉虐所谓的妖孽天才,一路血光漫天,十步杀一人,,一步一血印踏上武道巅峰。
  • 女配崛起:逆袭绿茶婊

    女配崛起:逆袭绿茶婊

    顾倾音二十一世纪杰出心理咨询师,没想到却穿越成自己唯一看过的一本小说中,竟还是女配,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本想做个米虫了此余生。可为了那句“他登基之日,便是你回去之时!”她开商铺,开酒楼,开妓院,建立强大信息网,安插眼线,步步为营,处处为谋,一边为他赚钱,出谋划策,一边装傻充愣倒追于他,让自己成了整个凤国的笑话!她聪明,才智过人,家财万贯,足智多谋等等,众人却只把她当成胸无半点墨的刁蛮任性千金,女主的跟班,且看她面纱层层被揭开,女配如何崛起,逆袭绿茶婊,虐死骚浪贱!
  • 位面商会

    位面商会

    在《斗破苍穹》位面分会,萧炎说:“世界上我最崇拜的是易尘大人,因为他炼药术无人能比"在《武炼巅峰》位面分会,杨开说:世界上我最崇拜的是易尘大人,因为他的肉身可以随手打爆星辰。“......
  • 我想和你看看未来

    我想和你看看未来

    当平凡遇到不平凡,当爱意慢慢萌芽,你是否记得当初年幼纯真的自己?是否继续为了梦想努力?久别重逢又是讲述怎样的故事?亲爱的你,要记得,别等错过才说爱!--在这炎热的七月,为何悲从心底。
  • 凰祚:步步浮沉

    凰祚:步步浮沉

    【本故事纯属虚构】烽火起,乱世浮沉如棋局。凤涅槃,掌局天下皆棋子。风云际会时,蚍蜉可撼树九重宫阙上,谁为王上皇。这是我的凰祚①!++++++++++++新书求各种支持++++++++++++注①:祚(zuò):意思是福,赐福;皇位。
  • 碧都魂皇

    碧都魂皇

    四维空间轴的重合,使得一个全新的世界覆盖了原有的城市。由名为魂魄的意识生命体构成的,魂之都【菲碧拉】。重生的少年凌枫,无意间得到了可以凝结体感时间的能力…权利,金钱,魂之少女,还有麻烦,统统接踵而来。我不是人,也不能称之为魂。而是,踏上魂都巅峰的皇。【读者群:478894098】
  • 小心有毒

    小心有毒

    我是谁,这一切又是什么,我究竟是什么,我从何而来,要往何处去,真的是命运吗……
  • 生途

    生途

    生途冉冉,逝水滔滔。山野间的少年为求得活命而下山,却因一张泛黄的纸,招致杀身之祸。他决定要讨还一个公道,所以他必须变得强大。宗门只是一个起点,他的生途还很长很长。
  • 梦想向前爱情在后

    梦想向前爱情在后

    小的时候觉得时间真慢长大以后才明白,光阴似箭小的时候梦想飞天长大以后,异地回家都难小的时候可以青梅竹马白头偕老长大以后,才发现,事业跌宕起伏,爱情分分合合,友情、亲情.......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需要我们去承担。多年以后才终于明白,年少世界多轻狂。而我们始终不服输:一定要将梦想做成一朵花儿——开在这残酷的世界里
  • 让你成功赚钱的智慧全集

    让你成功赚钱的智慧全集

    谁都无法逃避金钱的社会,赚足“钱”程是对生命最好的承诺。成功带来财富,财富展示着成功。每一个成功的财富故事,其背后都隐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真实细节。了解了它,你就会学习到赚钱的思维与智慧,从而走向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