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1500000012

第12章 待人做事需持中

待人持中,做事也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做人处世,无非就是把“中庸”两个字,作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无论碰到什么事情,也不管遇到何种境地,只是拿出它来以不变应万变。在既不想去克服对方,又不能被对方克服的条件下,调和主客体之间的矛盾除了用“中庸”的艺术以外,似乎别无选择,真正将中庸作为人生的最高艺术推给中国普通百姓的当属孔子。

孔子是一个处世大师,他不如颜回仁德,但可以教他通权达变;他不及子贡有辩才,但可以教他收敛锋芒;他不如子路勇敢,但可以教他畏惧;他不及子张矜庄,但可以教他随和。孔子具备了他们各人的长处又避免了他们的短处,他之胜于人,就在中庸之道。

孔子的弟子子思叙述孔子的话说:“君子行中庸之道,小人不行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行中庸之道,是由于君子能够时时处处做到恰到好处;小人之所以不行中庸之道,是因为小人做起事来无所顾忌。”“中庸是至高无上的德行!普通人很少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合乎常情,唯精唯一,能达到最善,就叫做中。君子之所以能做到适中,就是他能顺应时代的变化,时时都处于居中的位置。

如果说圆为道体、为全部、为和谐、为变通、为灵活性,那么,方则为器用、为局部、为个性、为稳定、为原则性。

能够把圆和方的智慧结合起来就是“中和”、“中庸”和“自然”。

圆通之人不可能单刀直入地问人家赞成或反对,因为对方认为有此必要的,自然会主动表示,不必苦苦相逼,而得不到真实的答案。被人家问起赞成或反对时,也不可能直截了当地表示其中之一,却大多兼顾赞成及反对双方面的看法,尽量加以包容。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用后丢掉)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没有仁爱,也同样像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他们自生自灭。天地之间,犹如一个巨大的风箱,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使人困惑,不如抱守虚静适中的态度。”

我们承认“圆通是高难度的素养”,一般人看不懂也学不精,何况一不小心,就会流于圆滑而遭人唾弃。然而一辈子学不会圆通,毕竟是人生一大憾事,所以“难学,还是要学;难精,必须用心”,大家共勉之。

宋代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里的中,就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就是平常、平庸。最和谐的生活从表面上看往往很平常,很普通,就像围棋手不紧不慢地下着棋子儿。平常与普通又常常是持中的结果,就像数学中的正态分布曲线似的,越是中间区域概率就越大,事件就越平常。

中庸的另一种说法叫“顺道而行”,顺着自然的法则、规律、趋势去作为。

顺道是“圆”的一面,而无为之为则是“方”的一面。因此,和“中和”、“中庸”、“自然”一样,无为也是方圆无碍的一种表现。

“方圆无碍”,现在的说法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最高级的战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是等闲之辈。

《中庸》中说:喜怒哀乐在心中还没有发出来的那种状态,就是“中”,中是“天下之大本”。喜怒哀乐之情发出来,都像音符一样恰到好处,就是“和”,和为“天下之达道”。中为体,和为用;中是圆,和是方。中与和结合在一起,体用一贯、方圆无碍,则“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万物就会正常生长、发育。

满脑子“圆滑”的人,看什么事情都觉得相当圆滑,要学“圆通”,第一步必须“以圆通代替圆滑”,从此脑海中只有“圆通”的期待,因为它不是“圆滑”的对立词,却是“圆滑”与“不圆滑”这种“二分法”的“二合一”。圆通会有圆滑的成分,同时也含有不圆滑的成分。先接受“圆通”的概念,再观察“圆通”的事实,分析“圆通”的要素,学得“圆通”的精髓。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中庸”的“中”就是圆,是体,“庸”是方、是用。“庸”的含义是平常,“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最合理的方式体现出来。因此,也可以说是方与圆的一种完美的结合和运用。

道家主张自然、无为。但是,自然不是主观意识上的率意行为,而是顺着宇宙自然和人类的本性而行。宇宙自然和人类的本性为体,为圆;具体的行为方式则为用,为方。因此,老子所说的“自然”,也是方与圆的一种完美结合,而不是单纯的“圆”。

圆通人士,平日携带妻儿拜访朋友、亲戚,为的是联络感情,建立“二合一”的关系。上司部属为求长期合作,往往也追求“通家之好”。

深谙方圆之道的荀子说:“对血气方刚的人,就使他平心静气;对勇敢凶暴的人,就使他循规蹈矩;对心胸狭隘的人,就扩大他的胸襟;对思想卑下的人,就激发他高昂的意志。他左之,则右之;他上之,则下之。总之,一切以中和为尺度。”

这样,你就能不急不躁,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可进可退,可方可圆。你的人生就达到了极境,不论在何时、何地,你都拥有一个和谐的人生。

方圆的人立场高明,在于“深藏不露”,事实上是站在“不露”的立场来寻求合理的“露”,同样把“不露”和“露”合二为一,不再二选一了。

其实,人生处世的要点,也就在于“执中致和”这一大原则。做到了中,就是至善的体现。做到了和,就是道体的大用。如果通俗浅近地说明它,并把它用到宇宙本体上,就可以说是天地的中正,与天地相均衡;把它用到人生功用上,就可以说是内心的中正,与内心相均衡。

同类推荐
  • 公关礼仪与面试技巧

    公关礼仪与面试技巧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吸收了西方公共关系学研究的精华,注重对实用技巧和运作模式的系统阐述,以切合本学科的性质和满足读者可操作性的需求。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礼仪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礼仪文化

    本书从礼仪渊源、古代五礼、传统礼器、传统礼典、人生礼仪、婚嫁礼仪、家庭礼仪、节俗礼仪等方面对中国礼仪文化进行了介绍。
  • 激励成长

    激励成长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靠自己最好

    靠自己最好

    本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敢想感做、爱我所爱、笑对人生、打破常规、树立目标、以勤补拙、珍惜机遇、善于总结、磨砺悟性、纵横交际。
  • 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

    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

    哲学家周国平说:一个人对人性有了足够的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会变得既深刻又宽容,在这样的眼光下,一切隐私都可以还原成普遍的人性现象,一切个人经历都可以转化成心灵的财富。淡定是一种心态,从容是一种境界,笑容背后是无奈,繁华过后是灰烬,常葆一颗从容的心,看云起云落;生活从容的人一定是最成功、最友善、最幸福的人。珍惜当下,把握自好自我的心灵,当下不在他方净土,而是内心一念。
热门推荐
  • 混在地球的魔法师

    混在地球的魔法师

    爷爷去世之前,把祖上传下的传家宝给了刘闲让刘闲没想到的是,传家宝居然是神器,而他的祖上,是一名牛逼哄哄、登顶法神的穿越者他继承祖业,成了一名混在地球的魔法师,于是炼制药剂、铭文附魔、占星看命……无所不能"是的,我无所不能,因为我是魔法师,站在老祖宗的肩膀上!”
  • 台湾通史

    台湾通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魅绝

    梦魅绝

    只有凄惨的开始,才有唯美的结局。诡异的穿越了两次,穿越到了未来和过去。同样也心伤了两次。睁眼醒来身份变得不是一般的高,桃花还有一点点泛滥。为什么穿越,穿越的契机到底是什么?欲尘封的心,悄然打开,到底心归何处?前世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今生的悲欢离合该怎样述说?是阴谋,还是幸福?一场纠缠这生死的虐恋情殇就渐渐拉开了序幕。本文一般比较搞笑,但偶尔小虐和大虐。小虐怡情,大虐伤身。
  • 彼岸的爱恋

    彼岸的爱恋

    一个如无赖般的少年,怎样追到一个武林美少女!敬请关注,请多多智仓!
  • 桎梏之锁

    桎梏之锁

    在现实与幻想的交界处,一道道枷锁阻碍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应试图用乳白色的胶膝洗刷那尘封已久的黑暗与桎梏。
  • 暖你一千岁

    暖你一千岁

    说好的天之宠儿,可为什么会被阎王设计灌了加料的孟婆汤,扔进恶鬼哀嚎的奈河?被个无良师父救了,可是却被告知师父却不是人?明明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说好的独宠一生呢,怎么说捅刀就捅刀?杀妻证道?我呸,我们只是单纯的不能再单纯的师兄妹!这一生,连絮只想要平平淡淡,可老天允了,阎王却不同意!!!我说,阎王你是不是心悦我啊,连絮心里默默的吐槽。
  • 明星对对碰:老板,这通告咱不接

    明星对对碰:老板,这通告咱不接

    安溪对顾暨一见钟情,至此沉迷不可自拔。顾暨对于安溪此人的印象只限于死忠粉,脑残粉。……第一次见面。安溪矜持一笑:“您好,能够给签个名吗?”卧槽,男神好帅,禁欲系的啊!顾暨眯眼审视:“不好意思我没带笔。”安溪从口袋里拿出一支笔。顾暨微微一笑:“不好意思我手抽筋了。”安溪怒。
  • 恶魔冷少别乱来

    恶魔冷少别乱来

    前有傲娇校草说:“我爸就是王道,我在这里就是王子,就是天。”她说:“你是天,那我就是玉皇大帝,你—管不到我。”后有高冷学长让她滚出自己的家门。滚?先把房子还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一辑)

    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一辑)

    本书主要有四篇:宏观篇、政策篇、市场篇、资料篇。主要研究了2009年中国的粮食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粮食价格波动的货币因素、粮价上涨与通胀之辨、热评政府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之举、新早稻上市七问、如何看待早稻收购价的高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