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3500000004

第4章 齐国故城的重要发现

(一)桓公台

齐国故城里面有很多大型建筑台基,之外有河沟(排水道)围绕。夯土基呈长方形,现高14米,南北长86米,东西宽70米。在桓公台周围曾多次出土铺地花纹方砖、脊砖以及有着树木双兽纹、树木卷云纹的瓦当。在距桓公台约1000米处,现存有6000平方米的夯土建筑台基,“荒台故址吊桓公”就是著名的“临淄八大景”之一。

说到桓公台,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起春秋时期的齐桓公。齐桓公,姜姓,名小白,因避齐襄公之乱,出逃莒国。齐襄公被杀后,其异母兄弟姜纠和姜小白分别从支持他们的国家出发,谁先到达临淄,谁就能成为一国之主。姜纠的大臣管仲日夜兼程,途中恰巧遇到了莒国军队护送姜小白回国,管仲假意上前拜见姜小白,然后冷不防向姜小白射出一箭。姜小白大叫一声,从车上栽倒下去。其实姜小白并没有死,那一箭正好射中他的衣带钩。管仲是有名的神射手,姜小白唯恐他再来一箭,便立刻就势栽倒。等管仲走远后,姜小白便策马扬鞭,率先到达临淄。公元前685年春,姜小白就任齐国第十六代君主,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齐桓公知人善任,不计一箭之仇,任命管仲为相,使齐国很快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关于“桓公台”名称的由来,传说颇多。有的说此台是齐桓公宴会诸侯、聚招群臣的地方,又有的说是齐桓公的“拜将台”,还有的说是齐桓公与宠妃居住之地,因而又称“梳妆台”“金銮殿”。

据史载,此台在秦汉时期称环台,魏晋时称营丘,唐长庆年间建桓公庙和管子庙于其上,始称桓公台。“桓公台”之称,实出于后人对齐桓公的缅怀追思之情。清朝诗人邓性游览此地后,写下了《桓台旧址》一诗:“取威定霸迈群公,表海洋洋大国风。顾盼登台今昔异,惟余藓瓦烟雨中。”

1972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就曾于桓公台东北约二百米处,发掘清理了一处汉代宫殿建筑遗址。1981年,市、区政府拨款对桓公台进行了维修,于台前立石质标志碑一座,由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书“桓公台建筑遗址”,并阴刻说明文字,文曰:“此台秦汉时称‘环台’,魏晋时人称‘营丘’。唐长庆年间,建齐桓公和管子庙于其上,故名‘桓公台’。”桓公台几经修缮,至今基本上保持了当年雄伟壮观的原貌。登台远眺,故城万象尽收眼底,令人生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之叹。俯瞰桓公台和金銮殿遗址,其间有可容万兵操演的“大广场”,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当年在这里雄视天下的风云人物,如今都已成为历史烟云。

(二)孔子闻韶处

孔子闻韶处,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齐都镇韶院村村北,为一处规模不大的淡灰色仿古建筑。门内北墙正中镶嵌着一方石碑,碑上隶书大字题曰“孔子闻韶处”。石碑左右,分嵌两方石刻,比碑略小。左边一块为“舞乐图”,上刻二人席地而坐,一人执管横吹,另一人居右端坐正视,似乎全部心神已沉入美妙的艺术境界中,当是孔子在欣赏音乐。下刻两个美女,长袖飘带,翩翩起舞。右边的一块为“韶乐及子在齐闻韶”简介。石刻文载:传说在中国远古虞舜时期,有一种叫做“韶”的乐舞,又称“箫韶”或“韶箫”。因韶乐有九章,故亦名“九韶”,是一种非常高雅的乐舞。到春秋时期,韶乐在齐国仍然盛行。《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民国九年《临淄县志》载:清嘉庆时,于城东枣园村掘地得古碑,上书“孔子闻韶处”。后又于地中得石磬数枚,遂易村名为韶院。至宣统时,古碑已无下落,本村父老恐古迹湮没无传,故于1911年另立石碑,仍刻“孔子闻韶处”。1982年,市、区政府拨款将“孔子闻韶处”碑嵌于韶院村学校内墙壁上,并增置“乐舞图”和简述孔子在齐闻韶石刻。

(三)故城手工作坊遗址

手工作坊遗址的大量发现,是齐国故城的另一重要特色。齐国故城的大城中部偏西和南部有大片战国、汉代冶铁遗址,东北部和北部有东周与汉代制骨遗址,中部阚家庄东南有汉代冶铜、铸钱遗址,中部偏南刘家寨周围有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小城南部有炼铁、冶铜和铸钱遗址。今已发现冶铁遗址六处、炼铜遗址两处、铸钱遗址两处、制骨遗址四处。分述于下:

1.冶铁遗址

(1)小城西部冶铁遗址:在小城西门东北200米处。范围南北约150米、东西约100米,属下层堆积(这一带有两层堆积,厚两米左右)。周围有许多夯土遗存,其间有10米宽的道路通向西门。

(2)小城东部冶铁遗址:位于今临淄城关面粉厂北400米处,西距辛(辛店)、东(东营)公路约100米。范围南北约70米、东西约60米。经钻探得知,属第二层堆积(这里一般有三层堆积,厚两米左右),曾有探孔在铁渣之下的路土中发现瓷片,可能是一晚期的冶铁遗址。

(3)大城西部冶铁遗址:在大城南北河道以西,石佛堂村及村南一带,范围约四至五万平方米,属第三层堆积(这一带有三层堆积,厚两米以下),应是一东周晚期的炼铁遗址。

(4)大城中部偏西的冶铁遗址:在南北河道以东,位于付家庙村西和西南一带,面积约四十万平方米,属下层堆积(这一带一般有两层堆积,厚一米至两米)。

(5)大城南部冶铁遗址:位于小城东门以东,韶院村西,刘家寨村南的大片地区都有冶铁遗迹存在,但中心地区似在大城南墙西门以内,大道的两侧,面积约四十万平方米,属于二三层堆积(这一带一般有三个地层堆积,厚两至三米以上)。这是六处冶铁遗迹中规模最大,最丰富的一处。在遗址内,特别是它的北部有许多夯土基址,曾在此发现过汉“齐铁官丞”“齐采铁印”等封泥,当是汉代的“铁官”所在。

(6)大城东北部冶铁遗址:在阚家寨村的东南和村北,崔家庄的东北和村北,河崖头村西等大片地区都有冶铁遗迹存在,分布较广,但不集中。遗迹较丰富处在崔家庄东北至村西北一带,面积约三万至四万平方米,这一带地层堆积厚,平均都有三层堆积,冶铁遗迹属第二层,当属东周时期的遗址。

2.炼铜遗址

西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代,姜太公建齐以后,青铜器在齐国也大为发展。1965年,从齐国故城大城东北部今河崖头村,一次就出土了西周晚期的青铜器13件,形体较大,造型厚重。被定为国家一级藏品的铜盂便是其中一种。该盂高43.5厘米,口径62厘米,重35.5公斤,腹部饰波状纹和窃曲纹,腹部有两个对称的杵形把手。其铸造遗址有两处。

(1)小城南部炼铜遗址:分两片,一片是在小徐村北,其范围东西约八十米,南北一百余米,属下层文化堆积(这一带地层堆积三米左右,共两层);另一片位于西关石羊村北头,其范围东西约一百五十米,南北一百米,层位与前者相同。皆属东周时期的遗址。

(2)大城东北部炼铜遗址:位于阚家寨东南及东北方向的“韩信岭”一带,探知这一带地层堆积有四层,铜渣、炉渣、烧土等发现于二至三层之间,第三层是灰绿土,质坚实,从试掘中探知是春秋前期的地层。

3.铸钱遗址

(1)齐刀币铸址:位于小城南部居中安合村南,靠近城墙。其范围自安河村南东西路起,向北200米,村南南北路向东向西各100米。上层已受到严重扰乱,曾出土过“齐法化”刀币和铸范。

(2)位于阚家寨村南一带,为西汉“半两”钱铸址。可见当时的铸钱规模是很大的。齐国的刀币种类也较多,就目前为止出土的齐刀币的不同面文来看,有六种。这些刀币做工精细,铸造难度大,没有相当成熟的技术是做不出来的。

4.制骨遗址

故城内制骨作坊遗迹范围较广,主要在大城东北部和北部,比较集中的有四处地方,即崔家庄东北、河崖头村西南部、东古城村以南和田家庄东北。这里的遗物十分丰富,不仅出土过刀石砥砺,而且还有大量的残骨余料。

在古城城内还出土了大批陶器。陶器中高圈足,簋、豆、盂等类器较多,陶鬲有绳纹鬲和素面鬲两大类,绳纹鬲又有周式鬲和齐式鬲两种,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东周陶器上流行戳印的陶文,内容多属作器者居地和人名。瓦当多素面,少数饰树木双兽、双目和树木卷草纹,偶见“天齐”瓦当和卷云纹、兽面纹瓦当。战国时期多半瓦当,汉代多圆瓦当。这些文物反映的文化特征与燕、赵比较接近。

(四)临淄墓群

在齐都临淄周围几十里的地面上,大约分布着一百五十多座古墓,被称为“临淄墓群”。春秋时代的齐国墓群多在大城内,在战国、秦、汉时期则迁至故城南的牛山一带。墓主有国君、王侯、贵族、大夫、将军、名士等。墓的形制多为高大的封土墓,状如山丘。1977年,国家将“临淄墓群”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立石质标志于故城南古墓旁。

晏婴冢在齐故城大城的西南部,桓公台的北方。墓高十米左右,墓前立有明万历年间镌刻的“齐相晏平仲之墓”石碑和清康熙五十二年、五十三年的重修碑。1982年秋,新刻晏子像及其传略石碑立于墓前,墓周有砖砌围墙保护。经钻探,此冢封土未经夯打,土质杂乱并含汉瓦,表明这是后人为了表达对这位力行节俭、聪明机智的齐相的崇敬所修筑的纪念性墓葬。明朝嘉靖甲子(1564年)科举人,陕西省平阳府蒲州知县韩超然(今临淄区齐陵镇龙池村人)所写的《临淄八景诗》中就有则阳的诗句“古冢遗迹怀晏相”,可见晏婴冢在临淄地区还是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的。

三士冢在淄博市临淄旧县城南门外。一基三冢,高约16米,东西110米,南北近60米,传为春秋时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之墓。《晏子春秋》载,三人事齐景公,恃功自傲,晏婴劝景公除去,景公惧三人骁勇难制。晏婴遂设计请景公送去两个桃子,让他们论功领赏。三人夸功,互不相让,意气难平,先后自杀。齐景公葬以士礼。一说三人皆义士,见晏婴蓄意陷害,不甘受辱,以死相抗。诸葛亮《梁父吟》云:“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有痛心凭吊之意。嘉祥出土汉代画像石刻中亦有“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墓周建有砖石围墙,南设圆门和影壁。《梁父吟》刻石和摹刻的“二桃杀三士”汉画像石等镶嵌于壁上。墓西立有“三士冢”石碑。

管仲墓在临淄城南牛山北麓,墓高14米,东西34米,南北近14米。后人登临牛山,总免不了在管仲墓前流连一番,毛维驺曾慨叹:“幸脱当年车槛灾,一匡霸业为齐开。可怜三尺牛山土,千古长埋天下才。”旧时墓前曾立一石碑刻有此诗,今已无存。现墓周围已修砖石墙加以保护。墓前立石碑两方,一方刻“管仲像”,一方刻“齐相管夷吾之墓”,并阴刻其简历。

四王冢在临淄城东南、牛山之东,为东西排列的四座高大墓冢,是齐国四位国君的陵墓,史称“四王冢”。齐威王(公元前356—公元前320年),名因齐,齐国第四代国君。在位期间任邹忌为相,励精图治,任孙膑为军师,田忌为将,国威大振,使齐国位列战国七雄之首。另三位齐王分别是:齐宣王(公元前320—公元前301年),名辟疆,威王之子。在位期间,“稷下学宫”大盛,游说之士达数百人,齐国成为当时中国主要思想文化中心;齐愍王(公元前301—公元前284年),名地,宣王之子。在位时遭燕、秦、三晋合攻,愍王出逃。公元前284年,楚使淖齿将兵救齐,谋与燕分齐地,遂杀;齐襄王(公元前283—公元前265年),名法章,愍王之子。在位期间没有很大的建树,是位平庸的君主。四王冢陵墓方基圆顶,均匀排列,耸立在山坡上,显得异常醒目。四座陵墓自西向东为序。其一,高30米,周长140米;其二,高43米,周长157米;其三,高22米,周长190米;其四,高23米,周长130米。四墓间距总长541米。四座陵墓交相呼应,气势恢弘,如同东方金字塔群,向游人展示着历经千年依旧辉煌的齐鲁文化。

二王冢在临淄城东南的鼎足山上。传为齐桓公、景公之墓,据今人考证,此桓公非指姜齐小白,乃田齐第三代国君桓公午,与之为邻的则为田齐的第二代国君田剡之墓。二墓东西并列,方基圆顶。因山为坟,封土高大,其中西冢高12米,周长190米,堪称山中之山的高冢。

孝公墓在齐陵镇吕家孝陵村北,“孝陵”村以此而得名。孝公(公元前642—公元前633年)系桓公之子,名昭。墓高8米,长80米,宽20米,封土完整,保存较好。

庄公墓在敬仲镇池柳村西。庄公(公元前553—公元前548年),系灵公之子,名光,为崔杼所杀。《左传·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载:“崔氏侧庄公于北郭”,即此。墓高5米左右,墓基呈正方形,边长50米,墓上灌木葱茏,青松掩映,安静清幽。

田穰苴墓位于齐都镇尹家村南。墓高10米,南北25米,东西38米,保存较好。田穰苴,齐国人,通兵法,为春秋晚期著名的军事家。相传齐景公时,率兵击退了晋燕的入侵,被封为司马。

田单墓位于皇城乡皇城营村东南。墓高8米,东西近30米,略呈正方形。墓前有民国七年立的“齐相田单之墓”石碑,碑身断为两截,现已无存。据《临淄县志》(民国九年)载,曾有“于墓东掘井者得铜器甚多”。1972年,当地群众在墓东侧农耕时,离地表一米半左右,发现石椁,并间有大量卵石,疑为田单墓室。田单墓威严雄浑,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火牛阵大败燕军的英勇气概。

西汉齐王墓位于大武乡窝托村南,俗称淳于髡墓。淳于髡是战国时齐稷下学士中的著名人物,主要活动在田齐威王、宣王时期,在春秋诸国很有影响。墓封土高32米、东西250米、南北200米。1978年秋,市博物馆在此进行发掘,探知此墓属长方形竖穴“中”字型大墓。墓口长42米、宽41米,墓室深17—20米,南北各有一条墓道。至1980年11月已发掘清理出墓室周围的5个陪葬坑(器物、车马、殉狗、两个兵器坑),出土金银器、陶器、铜器、兵器、漆器、骨器、泥器、车马器等文物12100余件,其中铭刻铜器和银器53件。出土的矩形铜镜、鎏金花纹银盘、银盒等,是难得的珍品。据器物造型和铭文分析,应为西汉初期墓葬。尚有待主室发掘后方能定论。

太公衣冠冢位于永流乡张家庄东南。墓高18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55米。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东海人,世称姜太公。公元前11世纪封于齐地,为齐国第一代国君。他在任期间,修国政、通商工、兴渔盐,人民多归齐。卒后葬于周,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此。

孔融墓位于永流乡范家村东。孔融,字文举,鲁国人。东汉末学者,“建安七子”之一。汉献帝时为北海相,后为曹操所忌,被杀。著有《孔北海集》。其墓高12米,南北13米,东西18米。

徐徐清风两千年来吹拂着这些帝王、贵族的陵墓群,今日它们仍沉沉地睡在这里,金戈铁马的岁月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这群峰连绵、气势巍峨的帝王陵墓却向我们展示了这段千年前的辉煌,让人不禁浮想联翩,曾有多少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这里运筹帷幄,折冲尊俎,为中国历史留下多少说不尽的英勇与智慧。

同类推荐
  • 清朝那些事儿

    清朝那些事儿

    本书以时间为序,全方位地对清朝各个年代的政治、军事、制度、文化、艺术乃至礼仪、饮食文化等,作了全面详尽的解析,以正史为第一手材料,以小说的文本方式,详尽讲述了一个个短小却血脉清晰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又分门别类地堆积起每个君王时代的逸闻秘史,系统、完整,塑成了一个个君王清晰立体的帝王生涯轮廓。局部文本貌似戏说,却有铁的史实为依据、 “靠山”。一个逝去时代的缤纷史实,无论宏大抑或卑琐,全都穿越时间的大幕而来,清晰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视域中。深刻而不失生活况味,轻松又携带着史料的真实面具。于是,阅读在对冷漠森严的历史书卷想像中展开,却在极尽享受的故事体验的尽兴中结束——读本的价值无须赘述!
  • 狼督军

    狼督军

    皇帝退位天下为公?不料却土匪横行!为保家业他走出书房,除内贼,杀土匪,剿灭黑风寨!家业已保,却山河破碎,亡国在即,于是他招兵买马征战各大军阀,凭着铁血手段与机智权谋成为一代督军,奋战在这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之中……
  • 史上最能折腾的9种牛人

    史上最能折腾的9种牛人

    本书内容包括:“韬光养晦者:暗敛锋芒,终非池中之物”“外圆内方者:用脊梁撑起一片圆融天地”“从容进退者:能屈能伸亦英雄”“灵活变通者:变则通,通则久”等。
  • 荣誉之心

    荣誉之心

    20世纪初,一场世界大战迫在眉睫,欧洲很不太平,在火药桶巴尔干,奥斯曼土耳其又一次遭受巴尔干小国的围攻。而在欧洲第一强德国,一个令人瞩目、天衣无缝的计划——施利芬计划出炉。不过,这个完美的计划却遭到了巴伐利亚军校第一和第二名两位高材生的反对。在参谋总部会议上,舌战一触即发。而故事的主角——伯尔特·冯·W·卡尔斯利少将和兰纳·冯·柯德尔上校也将就此登场。
  • 兰芳之庭

    兰芳之庭

    被奴役的命运降临时,人们会如何应对?兰人妥协了,芳人还在战斗。不起眼的亡国之人,究竟如建立自己的家园,使它成为人们愿意为之效忠之国?孩童们开始传唱起了一首童谣:“兰芳之庭”,无数亡国之人都在默默倾听。兰人和芳人会互相谅解吗?他们会融为崭新的兰芳之人,最后建立起兰人和芳人的祖国吗?兰芳,愿这个国家浴血而生!
热门推荐
  • 桯史

    桯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紫渊之心

    紫渊之心

    紫渊七岁那年,便开始行乞。紫渊十二岁那年,偶然被一颗破碎的心脏砸晕。从此之后,便踏上一条交织着阴谋诡计和血腥暴力的道路。仰望……便是遮挡住天空中的血雨腥风。俯视……满是隐藏在大地下的污秽黑暗。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体验过伤痛欲绝的背叛,享受过九死一生的战斗。才能成就一世威名,奠定成神的基筑!这是一个属于紫渊大君的年代……
  • 医品透视

    医品透视

    双狙在手,天下我有,我乃未来之子。史前实验室、外星侵略者、恐怖组织、美国CIA、神秘符号、进化之眼、其中到底有什么关联?张小鱼微末出身,一路艰难险阻,难挡我美女傍身,登顶之路。
  • 天才邪王

    天才邪王

    天武大陆,以武为尊!天才不如狗,妖孽遍地走。看一代邪王如何掌掴妖孽,脚踏老祖。嚣张热血尽在《天才邪王》
  • 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

    本书是我们三人精诚合作的结果。本卷的写作启动于1990年,经过六七年的风风雨雨,直到1997年万建中和陈顺宣才将各自承担撰写的初稿交给主编审阅。1998年底,主编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 霸道校草:说爱我

    霸道校草:说爱我

    第一次在酒吧遇见某男被某女拉进女厕所,后来某女被某男强吻,某女被某男发现了不平凡的身份,某女失落走开某男却一把抱住她对她说:“我爱你,不会再失去你。”
  • 六界仙姝

    六界仙姝

    在盘古后期,经历数十万年,宇宙空间,异兽家族在虚幻流域不断得到休养生息,不断壮大。异兽家族不断形成五大异兽首领,分别为九阶异兽、天辰异兽、封火异兽、黑崎异兽、白狐异兽,为了各自食物经常异兽大战。异兽大战搞的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人类为了世界未来,从众多少年中,挑选出十八名意志坚定的少年。在这十八位少年中,有一位智慧非凡的少女(盘古后人,采纳奇),还有一位力量超群少年(古丽尼沙)。人类派她们去往六界(仙界、魔界、地府、邪恶、仙灵族、狐妖)找出异兽图、玄幻双剑,方能够大战异兽家族。这群少年将会经历艰难,克服自我,超越六界,修炼成神,方可以平息异兽灾难……。小说故事由此开始!
  • 金霸天下

    金霸天下

    行政文员金泰被莫名开除之后,在路边救了一个自称龙哥的人,被赠送名片一张,得到一份保安工作,从此开始了“幸运之旅”。一枚陨石,改变了金泰随波逐流的生活,从此开始了一段更加传奇且不可思议的人生。和龙哥是什么关系?陨石从何而来?从此成为他生命中好长时间的一段谜团……
  • 元丰诀

    元丰诀

    武者路漫漫,生死两茫茫,岂是君愿踏,奈何事无常。武者之路漫长而凶险,有着太多的意外,就算最后达到了独步天下的境界,几千年后,也不过是黄土一捧,朽木丈许。主人公李泉一心想要过着平凡而静谧的生活,可是世事无常,最终,他不得不走上武者之路。
  • 花枝澪

    花枝澪

    你…被爱人背叛过吗?被爱人伤害过吗?而且还牵连到自己的亲人吗?为了钱……真的可以舍弃一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