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1800000003

第3章 禅、禅定及禅宗(2)

在论证心、身、境“三界”的关系时,僧肇认为,因为以“执心”为本的“妄心变化”,而迷失“真一”,由此而现出了“虚妄不实”的“三界”。

他举例说:“譬如有人于金器藏中,常观于金体,不睹众相;虽睹众相,亦是一金。既不为相所惑,即离分别,常观金体。无有虚谬。”“……虽有种种名字,终同一义,或名法性、法身、真如、实际、虚空、佛性、涅槃、法界,乃至本际、如来藏,而有无量名字,皆是真一异名,同生一义。”

僧肇的佛学思想体系非常完整,在中国禅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僧肇已把“法性”“法身”“佛性”“真如”“如来藏”等后来禅宗六祖慧能禅学涉及到的根本问题都提出来了。罗什一系禅法是后来慧能的“即心是佛”的理论基础。

道安(314—385年),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他早年父母双亡,12岁出家。活跃于东晋、前秦时期,他游学授徒,宣讲佛法,受到前秦王苻坚和官僚及文人的推崇礼遇,门下有僧众数千人,在长安主要主持佛典的翻译。在当时的佛教界被尊为泰山北斗,佛教史上称道安为“僧雄”。道安融会汉代传入的大乘般若学与小乘禅学,成为两系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以禅观悟入般若,再以般若学具体运用于禅定的修行,认为禅修必须与般若智慧相结合。

道安提出了僧尼应以“释”为姓,出家人皆改称释氏。他说“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他的主张与被后秦昙摩难提译介的《增一阿含经》的经文“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相符。从此,汉地僧尼以释为姓成为定式。另外,道安还制定了僧尼修行的轨范,当时“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

道安认为,只有认识了“无”“空”的“本无”的实质,才能不执著于“有”或“未有”观念;只有真正体悟了“宅心本无”,才能达到心的本然状态与真如实相的契合。

“本无”的观念,与禅宗六祖慧能的“本来无一物”如出一辙。道安的思想,与后来禅宗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道安一系的还有其弟子慧远。慧远(334—416年),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慧远跟随道安二十五年后,辞别道安,于东晋太元六年(381年)入庐山,长期住东林寺,创办白莲社,聚徒修禅和讲译佛典。据说慧远三十年未曾下过庐山,每次送客,以虎溪为界。慧远是东晋后期继道安之后的佛教领袖,也是当时禅法的集大成者。慧远传承了道安的般若“本无说”,提出了“反本求宗”“统本运末”的思想,并构造了以“法性论”为核心的本体论,他认为“法性”与“本无”同实而异名,体悟了不变的法性,就证悟了涅槃解脱。

慧远在禅法方面,提倡“大乘念佛禅”。由于慧远倡导念佛,又与刘遗民等人在阿弥陀佛的像前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因此,他被净土宗尊为初祖。

另外,经过慧远的介绍和提倡,佛驮跋陀罗一系的禅法,在江南得以流行。

佛驮跋陀罗(359—429年)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比鸠摩罗什稍晚一点来到中国。他于东晋义熙四年(408年)到达长安。后来受到鸠摩罗什门下的排挤,不得不离开长安。他带领弟子南下来到庐山,受到了慧远的欢迎。应慧远之请,他译出了《修行方便禅经》(又名《不净观经》或《达摩多罗禅经》)。后来,佛驮跋陀罗与弟子慧观、宝云在江南大弘禅法,所住道场被称为“禅师窟”。

由于佛驮跋陀罗本人精通禅法,自他以后,习禅之风盛行于中国大江南北。

佛驮跋陀罗所传的《修行方便禅经》(又名《达摩多罗禅经》),以小乘观法为主,《修行方便禅经》全书论述了五停心观、四无量观、阴观(五蕴观)、入观,其中侧重于数息观和不净观,被称为“二甘露门”。

《修行方便禅经》把修行的过程分为“退”“住”“升进”“决定”四个阶段,主张智慧与禅定并重,智慧与禅定结合,在禅定的基础上修习智慧观照,使智慧观照融入禅定修行之中,并循序渐进地深化与提高。

慧远在《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中盛赞佛驮跋陀罗传译的禅经贯通大小乘禅法的思想,“搜集经要,劝发大乘”。不论在当时还是对后来,佛驮跋陀罗的禅学影响都很大。

僧稠(480—560年),俗姓孙,北齐人。他从师于佛驮跋陀罗的弟子学习禅法,又得到了佛驮跋陀罗的认可和指点,曾撰写《止观法》二卷。

关于僧稠的禅法,近代高僧太虚将其归入“五门禅”,就是罗什译的《坐禅三昧经》中的用修“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无我观”等“五观”来对治贪、瞋、痴“三毒”。他的禅法观想和对治的对象明确,修习的层次清晰,颇受一般禅僧和民众修习者的欢迎,以至于在当时形成了“高齐河北,独行僧稠”的局面。

佛驮跋陀罗禅学体系中,除僧稠外,影响较大的还有慧文、慧思、智 。

智 是天台宗真正的创立者,因其住于天台山,故称天台宗。天台宗以《法华经》为宗旨,故而也称为法华宗。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大宗派。

智 (538—597年),本姓陈,字德安,祖籍颍川(郡治在今河南许昌),后迁居荆州华容(今湖北监利西北)。他18岁出家,先学律学,后来师从慧思,在天台山国清寺讲《法华经》十余年,被称为天台智者大师。

智 有近百卷的著述,其中《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被称为天台三大部。此外还有《童蒙止观》(即《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小止观》)、《六妙法门》《四念处》《四教义》《观心论》《观音玄义》《金光明经玄义》《维摩诘经三观玄义》《法华三昧忏仪》等。智把各种禅法纳入其“止观”禅法之中,建立起天台宗独特的禅学体系。智 的禅学主要包括“玄义”(即天台宗的教相)、“文句”(解释《法华经》等)、“止观”(行一心三观)三个方面。

智明确提出“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这里所说的“一心”,即是指“真如”“佛性”。他在《法华玄义》中说:“其一法(心)者,所谓实相:实相之相,无相不相。又此实相,诸佛得法,故称妙有。实相非二边之有,故名毕竟空;空理湛然,非一非异,故名如如;实相寂灭,故名涅槃;觉了不改,故名尘空;佛性多所含受,故名如来藏。不依于有,亦不附无,故名中道;最上无过,故名第一义谛。”“若谓即空、即假、即中者,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譬如明镜,明喻即空,像喻即假,镜喻即中,不合不散,合散宛然。”

智 言简意赅地指出“三谛”是同一对象的不同侧面,如“明镜”的明、像、镜,它们并不对立。智 认为,运用“止观”的禅法,可以实现“一心三观”,领悟“最上无过”的“第一义谛”。

(四)“宗门”与“教下”——“禅宗”的定义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是中国佛教走向独立发展和鼎盛的重要阶段,由于寺院经济的发展与不同学派判释佛说经教的“判教”导致“教派”性质的形成,政治上的统一,也为创立宗派提供了社会条件,这些都促进了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魏晋以来,禅智兼弘、定慧双修的风气,终于成为中国禅学的主流,酝酿并形成了“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佛教各宗派。

而以“禅”直接冠名的宗派,只有“禅宗”。

释迦牟尼以言语传授,四十九年说法,后来由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下来并加入论述,称为“经、律、论”三藏。

禅宗教徒把据经论建立起的佛教宗派叫做“教”,而自称“教外别传”,是“宗”,称“经是佛语,禅是佛意”。

黄忏华先生在《佛学概论》中这样定义:“禅家者流,谓《楞伽经》有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等语。依此自称宗门,又称宗下;称他家为教门,又称教下。言教者,谓如来所说经教,即不问大乘小乘,不论是显教密教,依经化等之文义者,为教;禅者,谓教外别传之宗旨,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禅。”

这里所说的“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不立文字”,来自佛教经典中关于中国达摩一系的“禅宗”在印度初创时的故事。

(五)“拈花微笑”——禅宗在印度的初传

世尊在入灭前(前486年),有一天,在灵山万众法会上,大梵天王奉献“千叶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花”,请示无上大法,释迦遂拈花示众,时众僧都不明白世尊之意,都默然无语,只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深喻其义,故得传正法眼藏的故事。

这则故事,原载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一直未入大藏经,也未被其他佛经收录。据说,唐末来华的日本留学僧圆仁慈觉法师,见此经后即抄回日本,秘藏于某寺内达三百年之久,后来留存的残页被收归日本《断续藏经》的“补遗”编中。

世尊付法摩诃迦叶的记载,最早见于《大般涅槃经》。从禅史资料来看,在五代南唐中主保大十年(952年),由泉州招庆寺静、筠二禅僧所编现存最古的《祖堂集》中,有引自《涅槃经》载付法一事:“尔时,世尊欲涅槃时,迦叶不在众会。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吾有清静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付属于汝,汝善护持。’并敕阿难嗣二传化,无令断绝。而说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过了约五十年,《景德传灯录》问世,稍后又有《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相继出现,到了南宋,经过释普济的整理,将前“五灯”汇为一编,删繁就简,厘定成二十卷本的《五灯会元》,流行迄今。《五灯会元》中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段“拈花微笑”的典故,便由此广为人知。

“正法眼藏”,又称清净法眼、大法眼藏。眼即智慧之义。正法眼藏,如果体会了“正法”的内容,则如同拥有了可以照破一切迷暗的智慧之眼。

“涅槃妙心”,指佛所证得的甚深微妙的智慧境界。

佛把这个有关“实相无相”,又非言语文字所能表达的微妙法门,传授给对“拈花”的旨意心领神会的摩诃迦叶。

“教外别传”,是指“不立文字”、重在“心印”。证悟了“涅槃妙心”,即便是极尽天下的语言文字,也无法表达其万一。未证无上菩提之人,与觉者之间,不可能直接感通,心心相印。

总之,“拈花宗旨”也就是旨在这一“心印之法”。

摩诃迦叶按照世尊的付嘱,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尊者。迦叶就被后世尊为禅宗在西天(印度)的第一代祖师。阿难传法给商那和修尊者,一直传到第二十七代般若多罗尊者,将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于菩提达摩大师,为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曾付嘱达摩大师说:“我灭度六十年以后,你把此正法眼藏和衣钵传到中国,普利众生。”

这便是中国禅宗的缘起。

同类推荐
  • 听李叔同讲禅

    听李叔同讲禅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命运的问题,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因缘,探究人的欲望与牵挂。人如何可以心无挂碍地坦然面对。满遭损,谦受益,是生活中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大道理。本性禅师在这一册中,举了很多现实中的案例,说明一些禅学大道理。
  •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诗》是对禅宗诗歌偈颂的体悟与阐释,探讨了历史上五家七宗的禅僧们所创作的修禅悟道诗偈,同时对禅宗形成之前的禅僧诗歌、禅诗美学境界、禅门七家之外的禅僧诗歌,也都设有专章加以阐释,将禅的精华要义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使读者深入透彻、直观亲切地领悟禅的精髓要义。
  •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高僧辈出,译师荟萃,著书立说,创宗立派,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佛教发展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著名高僧窥基法师为佛教文化做出重要的贡献。他是初唐名将尉迟敬德之侄子,是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大师的高足弟子。窥基聪慧颖脱,过目不忘。躬事玄奘,独得嫡传。学富五车,辩才无碍。切问近思,新意迭出。勤奋著述,有“百部疏主”之誉,尤其是继承玄奘事业,为开创唯识宗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佛教唯识宗的创始者,被尊为唯识宗二祖。本书就窥基的功业作一专门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太虚法师致力于佛教改革,提倡人间佛教,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1927年,出国巡回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等国家,弘扬佛法。在巴黎首建世界佛学院,开创了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的先河。法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虽出家为僧,但救世济民之心让人感佩,是一位侠骨热肠的高僧。
热门推荐
  • 我的恋爱情史

    我的恋爱情史

    在回家的路上被莫名的面瘫男神强吻了,而且还遭男神的误会耻辱。可是这时我还不知道他就是我等待一生的人
  • 穿越之诗画情缘

    穿越之诗画情缘

    一一oo一朝穿越,古今两世oo一一传了千年的画卷,却是穿越时空的媒介,姥姥的疯癫,父母的失踪,亲戚的惨死,朋友的残疾,一切的谜底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 绝对不败交涉术

    绝对不败交涉术

    大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没有产生过以下这些想法?希望能让客户负责人点头,让谈判进展快点,希望让面试官满意,进入理想的公司,希望上司和客户能通过我的策划,希望可以通过讨价还价,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商品。甚至,希望可以成功求婚?……这些都是关于交涉的问题。交涉是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交涉不仅仅是在商务场合,在人生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学会了如何娴熟操控交涉场面,你将掌控人生。
  • 天外天之苑眉版

    天外天之苑眉版

    人与神,神与人,各种错综复杂的故事。。。
  • 首席擒爱:租个小逃妻

    首席擒爱:租个小逃妻

    梅落落在自己十八岁生日会上对白正启产生敌意,因为他比自己大七岁,是父亲政治联盟的男人。离家出走的梅落落加入“租赁小三事务所”,没想到第一次任务就是给白正启当小三,迫于所长的“威胁”以及丰厚的报酬,不得不接下这门任务,误入了腹黑男人的陷阱……
  • 笛倾天下:至尊召唤师

    笛倾天下:至尊召唤师

    (新人发文,不好请见谅O(∩_∩)O)沉默六年,云家的小废物,一朝浴火重生。她倾国倾城,容貌无人能敌,却冷如冰山。她天赋逆天,机遇了得,各种奇珍异宝,信手拈来。废物?不好意思,我出生便开始修炼,废物,只是我的伪装。容貌丑陋?既然如此,那我面纱下的这张脸又是怎么回事?从此,世界上少了个废材,多了个天才。他是容貌俊美无双的插班生,明明腹黑冷漠,却偏要装个面瘫,还对她一见倾心,随她闯遍天涯海角,最后抱得美人归。冷漠?不好意思,那只对外人。没看见他对她宠溺无限?配不上?不好意思,你是眼瞎?没看见他追着她一口一个娘子,叫的那叫一个顺溜吗?且看她如何制魔兽,收美男,一笛倾天下!(群号:538442390)
  • 大学生活吐槽录

    大学生活吐槽录

    “大学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好好努力,熬过三年,上了大学就解放了!”“大学才是学生的天堂!”这些话,恐怕绝大多数莘莘学子早在耳边听了无数遍,他们也应此对大学充满了憧憬,充满了向往。但真正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作者,一个大三学生,想把关于大学的一些“真相”传达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一家之言,带有很大的个人价值观倾向,希望大家多多海涵。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理性阅读,拒绝撕逼。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感兴趣的部分。
  • 让身体不再荒凉

    让身体不再荒凉

    妈生下我的时候,我很丑,头发黄黄,又瘦又小。妈说:“这么丑的妮子,又这么小,能养活吗?给人家吧。”娘说“说什么傻话,恁不要俺要。”从此,我便有了娘。都说傻有傻福,丑有丑福,有了娘或许就是我福气的开始……
  • 极品神农在都市

    极品神农在都市

    “姑娘啊,我是个医生,把手拿开,我来给你治病。”“妹子呐,我是个农民,种地是我的强项,所以把衣服脱了,我来给你治病。”“女王大人,我来给你治病了?不不不,你有病,我说了你有病你就得有病!”时逢傍晚,李闯抓起那身护士装,纵身越过墙头,悄悄的溜进了刘琴的家中。
  • 牛人世界

    牛人世界

    “明明可以靠爹吃饭,却偏偏要做个牛人。牛人是水,是空气,是万丈星辰。做牛人好啊,做牛人有光环、挣大钱。”王大世面对镜头出语非凡。走出专访演播室,掐住指肚,“叮”,弹出牛人系统,王大世望着界面,数了数这一阵子挣的钱,八个“0”前面两个“1”,王大世乐呵呵地领了新任务:挣到三万亿,所获的积分可以置换【不让.阿凡达】关键技术用以破解[纷乱起源螺旋程序],由此打开解析“外星恶侵”的入口。王大世展开双臂,朝天欢呼。“牛人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