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4300000026

第26章 冲突中的人性(8)

但作为同乡,就是一种个人行为。正好,在重庆通讯学院读大学一年级的女儿冯洋打来电话,说是放暑假之前要搬一些东西回家。他决定休息日去一趟重庆,顺便把倔犟的小“糖块”也带上。从长坪乡到冯文化的新家,高速路只要四个多小时。

2006年6月30日是一个周末,下午,冯天荣搞完庆祝活动,就和要到重庆办事的乡干部李军一道,驱车前往璧山县正兴镇。

临行前,冯海燕把小“糖块”抱了过来,还特地在它的脖子上挂上一条彩带。冯文化读二年级的小女儿冯雪娇也随行,离开爸爸妈妈两个月了,这位小移民还从未见过自己的新家。临行前,冯乡长给雪娇买了饮料,又特地给小“糖块”买了几根火腿肠。

当天,我调查三期水位清库验收情况刚回重庆,听闻此事后,就立刻在高速路口“截住”冯乡长一同赶往璧山。上车一看,冯雪娇晕车,吐了一地,一条链子拴着的小“糖块”在一旁依偎着。冯乡长说,他还给移民汪琴带了一只搬迁时没有带走的猫儿。

冯乡长告诉我说,长坪乡是万州区最上游的一个移民乡,对面就是名满天下的石宝寨风景区。199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调查,全乡共有移民2714人,淹没土地2940亩,由于淹没的全是河滩上的良田熟地,先后有1447名移民迁到湖南、湖北和重庆市内的璧山县等地。冯文化就是乡里最后一批外迁的移民。

晚上7点多钟,当冯乡长带着猫、狗和小雪娇来到移民安置点时,冯文化早就守候在公路旁。

车一停下,冯文化把小“糖块”抱下车来,对着它打了一声响亮的呼哨,小“糖块”像是回应似的对着他汪汪地叫了几声。我看见,晶莹的泪水一下就贮满这位男人的眼眶。老家的乡长为他送来朝思暮想的“糖块”,他激动、哽咽,说话也语无伦次……突然,小“糖块”摇晃着头,挣开冯文化的手,像发了疯似的拖着链子直奔新家而去。

“它要撒尿了。”冯文化眼睛红红地说。

果然,小“糖块”在它从未见过的新家门前的一堆碎石上撒了一泡尿。它用这种独特的、只有它自己才懂得的记忆方式,永远记住了主人的家,它不愿再离开主人了……“啊,’糖块‘也真乖巧,在车上四五个小时都没有拉屎撒尿。不然,我要洗车了。在车上,’糖块‘只是闻了闻我给他买的火腿肠,还是绝食哩。”冯天荣感慨万分地说。

我走进冯文化的新家,听他讲着他与小“糖块”的许多难忘的往事,他的妻子在一旁站着,半个小时一直在陪着流泪。大女儿冯雪琴激动得抱着小“糖块”,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哭泣起来……移民安置点沸腾起来了。“娘家的乡长来看望大家,给冯文化送来了女儿和狗儿,移民汪琴的猫儿也带来了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会儿工夫,冯文化门前就围了一大群移民和村民。

当冯天荣听他们说当地没有种柏树的习惯,而移民们在三峡每一年都要用柏树枝熏腊肉,冯天荣说:“下次我一定给你们带些柏树苗来,就种在这门前做我们长坪乡的纪念树吧。”

从乡长冯天荣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光辉的闪烁,从这几件小事上,也看到了基层干部一颗挂记着移民乡亲的心。

告别冯文化等几家移民,我们驱车赶往重庆。冯文化一家四口激动得泪水涟涟的画面,却叠印在我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小“糖块”这只小狗拼死也要跟随自己的主人,以倔强的行为抗争,赢得了人类的尊敬,在冯天荣乡长的护送下终于回到了主人身边。

七、一句话的终身情

“宁可苦自己,决不误移民!”这句话的发明者叫陈刚,是重庆市移民局一位30岁多岁的小伙子。

是“决不误移民”?还是“决不负移民”?在这句话中,是用“误”

字好?还是用“负”字好?我和陈刚探讨。“你就是这样书呆子气,作为移民干部,移民的事是不能’误‘的,更不能’负‘移民了。”陈刚揶揄我说。

陈刚人年轻,干劲大,是个地地道道的“工作狂”。在移民搬迁的大决战最艰苦的日子里,不是到库区移民搬迁的一线,就是几天几夜“泡”在办公室里工作。“宁可苦自己,决不误移民”之语,就是他在岗位实践中最为深切的一种感悟。

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句话竟被市移民局充分肯定下来,并在各种场合加以引用和提倡,最后成为库区移民工作者的一种“工作要求”和“工作精神”。

从库区的省部级领导人、区县负责人,乡镇、村社上万名干部的口中,谈到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时,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说这句话。

陈刚是个喜欢读书的人,他最为欣赏黄宗羲“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天下最大事,莫非万民之忧乐”这一段话。他写过不少诗歌、散文,从大学毕业以来写得最多的还是公文,颇有些咬文嚼字的功底。

他没想到“宁可苦自己,决不误移民”之语,竟会比他的诗文流传得更广,并成为一生中最值得记忆的佳句。

1999年的冬天,陈刚在办公室整理向国务院三峡建委汇报的移民政策执行情况,突然口吐鲜血,被送进医院急救,才发现长期加班加点地工作,饱一顿饿一顿,胃黏膜已被磨穿了孔,开始渗血……我在医院病床上见到了陈刚,这位小伙子仍然咬着牙陪我说话,表现出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临走时还不忘幽默地感叹一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也偏废……”

1999年8月,864名移民到新疆务工试点,他承担了护送移民的艰巨任务。当移民专列从重庆开出之后,他就没有睡过一宿安稳觉。四天四夜的旅程,他与移民同甘共苦,移民没有水喝,他自己渴着;移民的孩子哭泣,他想方设法地哄孩子入睡;移民诉说思家之苦,他陪着移民流泪……几天不平凡的旅程结束,把移民送到了目的地,他与移民结下了深厚感情。离别时,一位40多岁的移民拉着他的手,泪眼婆娑地要跟着他回三峡。他对移民说:“老哥,你先在这里打工吧,多挣些钱再说,我有机会一定来看你……”

“相见时难别亦难”,陈刚告别移民乡亲离开新疆时,止不住热泪横流……这次进疆护送移民,他记下了一大摞日记。

2003年初,他调到重庆合川市委组织部工作,竟主动要求担任“移民领导小组”副组长。他变成了一个地方的“官”,但仍然念念不忘三峡移民。

他坦言:不管工作如何变动,移民已成为他的“终身情节”。

合川地处渠江、合江、嘉陵江三江交汇处,离重庆50公里,不属于三峡库区,但接收外迁移民的任务却十分繁重。库区的忠县、开县的移民迁到合川就有七八千人,相当一个省接收的外迁移民数量。

合川的10个乡镇都接收了三峡移民。这些接收移民的乡镇长、书记以及移民办的干部,由于以前压根儿没接触过三峡移民工作的复杂程序,那些晦涩难懂的移民政策法规,他们一看起来就感到“头晕目眩”,花了很大工夫,十天半月也不能全弄懂。

一次,我到合川调查,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对我说:“陈刚调来前是重庆市移民局的处长。他了解移民,懂得移民政策法规,搞得不好就会被他问个’张口黄‘。”因而,接收移民的乡镇,都有点惧怕这位“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移民郭代华是一个长得精瘦、精明强干的建筑工人,多年在广东等地打工,阅历广、经验丰富。2006年6月从开县迁到合川古楼镇的当晚,他在新建的房子这里敲敲那里打打,然后说这房子有质量问题,与图纸也有很大的出入,表示全家不搬进去,并闹着要回开县。他这一说不打紧,同时迁来的十几家移民与他的意见“保持高度一致”,纷纷表示不搬进“有问题的房子”,都要回开县去。

移民的房子如果真有问题这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陈刚当即找建筑方面的行家里手来进行鉴定,结果是“可能多掺了几钵沙”。移民外迁到新的定居点,对新家都有一种警惕和天然的“排斥性”。房前几堆土坷没清理,房后阴沟也有泥渣,稍微有点问题就“扩大化”。移民总是担心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会被人欺侮,被人瞧不起。其实,这也是移民一种天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陈刚找到郭代华说:“老乡,如果房子有问题,我是合川移民领导小组副组长,我肯定是’猫抓糍粑脱不到爪爪‘。你们来到了新的故乡,肯定是要有一个适应期,大家要相互理解。群众有困难找警察,你有事就找陈刚,我们交个心,怎么样?”

几句话说得郭代华心里暖融融的。

郭代华不知陈刚是啥子官,但这个人说的话在理,听着心里舒坦。

他搬进了新家,其他移民见状也随后跟着搬进了新家。

后来,他和郭代华成了很知心的朋友,移民有什么想法,思想有什么波动,他都会及时给陈刚打电话诉说。

在古楼镇,他走访了十几个外迁移民家庭,与移民攀老乡、认故邻,问这问那,很是细致周道。他感慨地对同行的乡镇村社干部说:“三峡移民为国家做出的牺牲很大,很不容易啊。我们移民工作者,行事一定要思移民之忧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句应该是移民干部的立身之本啊。”

由于陈刚对移民干部要求很严,乡镇干部的移民工作也做得细致多了。个别移民有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乡镇总是耐心地解释;移民合理的诉求,总是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在合川,陈刚给我讲了一件事。

2006年6月18日,366名外迁移民经过八九个小时的颠簸,才到达500多公里的合川市。各级领导干部把移民们迎进新家,乡镇村社干部、乡亲邻里忙碌着给移民们张罗新家的第一顿晚饭。

晚上8点多钟,合川市钓鱼台办事处党委书记唐昌贵、主任罗卫二人请护送移民的一群干部在嘉陵江边的一个“农家乐”吃饭。

刚端起碗不久,唐昌贵突然对办事处主任罗卫说:“糟了,我想起一件事,快走,我们马上到各个移民安置点去。你马上打电话,通知各个村、社干部,马上买蚊香,附近商店没有,就派车进城买,务必要给每一家移民送去蚊香。”

于是,才把移民迎进新家的唐书记和罗主任,匆忙扒了几口饭,一抹额头的汗珠,又赶往移民安置点。

唐书记、罗主任叨念着一个晕车十分严重的移民大嫂,虽然卫生院院长、医生一直在现场照料和守候,但悬着的心仍然放不下来。唐书记、罗主任买了些水果,驱车首先来到了晕车的移民处。

这位晕车的移民大嫂斜躺在长条椅上,正在输液。下午刚到新家,合川市委书记、市长和办事处书记、主任都来看望她、关心她。没有想到这么晚了,办事处唐书记、罗主任又拎着水果来了。她感动得有些哽咽:“新家的政府对我们移民这么好,真的没想到啊……”

当天迁到钓鱼台办事处的移民就有100多人,唐书记、罗主任每到一个移民安置点,都询问是否给移民买了蚊香。有的移民正和乡亲吃饭,书记、主任就敬上一杯酒,有的移民吃完饭和新结识的乡亲拉家常,书记、主任就送一句真诚的祝福;移民到新家的第一餐饭,第一个夜晚,融合在浓浓的亲情中……移民老李得知书记、主任晚饭都没吃上几口,又赶到各个移民安置点检查是否买了蚊香,检查当晚的生活安排,心里很是感动。老李对我说:“看得出来,新家的政府是记挂着我们移民的啊。”

逐一走完移民安置点,已是晚上11点。

陈刚提起这件事很是感慨,他说:“合川从没有三峡移民到接收三峡移民、安置移民,从茫然不知所措到熟悉各种搬迁安置程序,是一个极为艰苦、非常不易的过程。现在担心移民晚上被蚊子叮咬,这说明我们的基层干部心细了,作风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陈刚说,百万移民的搬迁安置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安民的过程,而安民之紧要,就是安顿好移民,安抚好移民,让移民生活过得安稳、安泰。移民的事是由千千万万的琐碎小事组成,这些小事,在移民个体中、移民家庭中就是大事,从这个方面来讲,也就是说:移民无小事!

2006年6月20日上午,陈刚到古楼镇与移民党员一起庆祝“七·一”。在座谈中,他引用了大文豪苏轼的诗句“我心安处即故乡”,并把这一句诗作为对移民党员的要求。他说:“移民中的党员到了新的故乡,自己首先要心静,心静自然少忧烦;党员安下心来,移民才会安心。”

他把自己办公室的电话、手机号码告诉了在座的每一个移民党员。“组织部是党员的家,移民党员有事要及时给’家里‘打电话。”

2006年7月的一天,移民郭代华在搬进新家后不久,就给陈刚打电话说,还有修猪圈屋的事要陈刚顺路时过来看一看。陈刚不知是什么事又恼了这位移民。当他赶到郭代华家,这位精明强干的移民却笑逐颜开地说没什么事,主要是想请陈刚喝酒。

陈刚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老哥子,你要喝酒,我请你喝嘛,但今天不行。你快点把猪圈修好,到广东去打工挣钱,你多挣些钱回来我才喝你的酒,行不行?”

“好的,好的,我隔几天就走,就是想看你,听你说说话,心里才舒坦,才踏实。”郭代华的脸上笑出一个开心的括号。

见移民没事,陈刚风风火火地走了……“宁可苦自己,决不误移民!”陈刚就这样实践着自己说过的一句话。

八、移民干部众生相

2006年1月12日晚上9点,重庆市政府二楼会议室。

副市长一走进来就脱了外衣,对市政府副秘书长谭大辉说:“移民局的两位局长怎么还没来?”

市移民局发展扶持处处长黄道辉回答说:“徐江副局长正从万州区火速往回赶,已经快到重庆了;欧会书副局长正在市委开会,晚一点就赶过来。”

同类推荐
  • 心灵甘泉·草叶集

    心灵甘泉·草叶集

    本书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读它,会引导我们对环境、历史、生命进行思索和咏叹,并指引我们的民主不断向前。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 艽野尘梦

    艽野尘梦

    作者以地名作为每一章的标题,记录了他从成都到达藏区,又从藏区返回内地的传奇经历。其中详细描述了沿途所经过的昌都、江达、工布、波密、鲁朗、青海无人区、通天河、柴达木、丹噶尔厅、兰州、西安等十几个地区的“绝版”山水风光、人文习俗,尤以惊心动魄的藏地历险和传奇感人的生死爱情动人心魄。整个回忆录也客观描述了英、俄等国觊觎下复杂的西藏局势、清朝封疆大吏之间和军队内部的勾心斗角以及辛亥革命对西藏和川军的重大影响。
  • 火车上的中国

    火车上的中国

    本书作者留学英伦,在毕业与求职间这段“空窗期”,决定以铁路环线旅游的方式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眼中的中国。一节火车车厢,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在旅途中遇见了形形色色、揣着各种各样目的的人,或亲切,或憎恶,或喜悦,或悲愤,或开朗,或阴郁,或成功,或失意。本书以火车上的真实故事为背景,特地选取了18个城市或地区的18辆火车,通过平实的语言,以期向读者反映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启发更多的中国年轻一代学会独立思考,了解什么是民主和科学,团结起来去为改变我们的国家尽心尽力。
  • 梦圆江河

    梦圆江河

    本书为作者黄河、长江等众多水域的游记散文。分别包括:峡江情、难舍三峡一江水、路、“海”之恋等等。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我奈你何

    我奈你何

    她说,我恨我自己,我恨,所以逃避,离他远远的,不见不念,便不恨啊!他说,我此生爱你,却对你无可奈何。
  • 南拳

    南拳

    小说以汤杰为主人公,讲述了一个热爱武术的少年和他的朋友们追逐梦想的青春励志故事。四个章节以四种颜色为代表构架出跌宕曲折的少年成长历程,从青色代表的朝气蓬勃,到红色代表的激情燃烧,再是黑色代表的迷茫挣扎,最后是白色代表的觉悟归真。五味杂陈的暗恋情结,真挚动人的兄弟情义,父子两代的情感隔阂与信念碰撞,命运到底握在谁的手中,梦想是否需要坚持,什么又是南拳的真谛。
  • 轩汐之谜

    轩汐之谜

    一名刚上高中的高中生,在假期时无意间触动了某个机关,发现家里有一个隐藏的密室,随后了解到父亲就是十年前风靡全球的那个名侦探——蒙面侦探。在十年前,父亲因意外而死亡,然而经过了解,事实或许并非如此,父亲很有可能是遭人杀害的。因此这位高中生决定隐藏自己的身世,做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侦探,只不过他是个高中生侦探。在假期间,他的发小邀请自己去日本参加福尔摩斯侦探俱乐部,为寻找这个俱乐部,一路上遇到不少波折。日本是个案件多发的国家,因此这位高中生便在日本进行了自己的首次推理,从而变成一位货真价实的名侦探。事实的真相通常只有一个,在这世界上没有破解不了的案子,要永远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鬼,只有人在装神弄鬼。
  • 失忆甜心的复仇

    失忆甜心的复仇

    第一次遇见了她,喜欢上了她,不知怎么失忆了~
  • 血契召唤

    血契召唤

    这个世界看似平凡,但有却有常人不知道的秘密……从上古的召唤流传至今,是神与魔的对拼,是铁与火的交融……“诸天之神,应吾之血,临吾之身……”“等我回归,所有背叛者皆当死去!”------陆天
  • 沧泽劫

    沧泽劫

    这个世上有太多无奈,比如说魏沧璃,身为灵会第一长老之女,封灵者之一,堂堂学霸,居然被安排去读高中?会长的烂理由竟是灵会太穷?你没看到你儿子的法拉利吗?!
  • 上古纪事

    上古纪事

    她,华夏最年轻的少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被抛弃的婴儿,怎样生存?生存下去,却发现自己远穿上古,怎样生活?她以为,在这远古时代,不会有那么多尔虞我诈。她以为,在这荒芜地方,不会有那么多战争杀戮。他,良渚古城的幕后首领。他用他的行动告诉她,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夺。他用他的行为教会她,适者生存是恒古不变的。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开启了历史上第一个时代,造福于后世。他们开创了华夏历史的新纪元,被世人瞻仰。她遇到他,是她穿越中最大的变数。他遇到她,是他一生中最幸运的事。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三世情缘,注定不眠不休。(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宫锁明珠

    宫锁明珠

    【正式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