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80400000025

第25章 出钱不代表尽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今天人们所说的尽孝,只是说能够向父母提供衣食生活之物。如果是这样,那和养狗养马差不多。如果向父母尽孝却又不尊敬他们,那又如何与养狗养马区别对待呢?”

《论语》中有许多话虽然写在几千年前,但今天人们看起来仍然是回味悠长,意韵深远。孔子与子游的这番对话对许多现代家庭而言,具有相当的警醒作用。

对于尽孝而言,为父母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以使父母衣食无忧,这是很必要的。但是真正做到这一点也并不容易。中国历史上的无数次战乱、动荡曾经导致老百姓衣不蔽体,流离失所,甚至易子而食,在基本生存都成问题的前提下,哪里还谈得上奉养老人呢?当然也有孝心迫切,乃至采取非常手段的。

唐代一个官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的时候,罪犯供认因自身能力有限,又年关将近,只好偷点东西,以表孝心,那位官员深受感动,就把这名罪犯放了。即使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就业困难而导致物质贫乏,进而难以奉养老人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由此也可见成人立业、尽心行孝并不容易。

那么尽孝是否就是向父母提供衣食呢?当然不是。当年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社会上就曾经流行过这种观点,孔子对此很不满,并由此说了以上这段发人深省的话。孔子以为如果尽孝只是向父母提供一些衣食,仅保证他们不挨饿受冻的话,那么这种赡养与养牛养马、养猫养狗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由此看出,孔子所说的尽孝并并不是仅仅要满足父母衣食等物质方面的需求,还要有一颗切实“恭敬”的心。孝顺父母,最基本的在于衣食,而最重要的则在于恭敬之心。二者的区别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曾子父子两代人的不同行孝做法中获得启示。

曾子的父亲是曾晳,父子二人皆是孔子的弟子。曾晳年纪大了,曾子便奉养他,每顿饭都是有酒有肉。将要撤桌时,曾子一定会询问父亲剩下的饭菜如何处理。如果父亲问是否还有剩余的酒肉,则曾子一定回答说“有”,以免父亲失望。由此可见,曾子侍奉父亲是尽心又尽力。

古人把孝敬父母归纳为尊亲、弗辱、能养三个层次。《礼记》上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不过轮到曾子的儿子曾元来侍奉曾子的时候,情形又有了变化。曾元侍奉曾子也是每餐必定提供酒肉,不过曾元不再询问曾子每餐剩余的东西如何处理。曾子问是否有剩余酒肉时,曾元则不理会老父感受如何而直接回答说“没有”。其目的在于留下以后慢慢享用。由此可见,曾元侍奉父亲仅仅是满足衣食方面的需求,却不真正具有恭敬关爱之心。

从孔子的角度来看,曾元的做法算不上是尽孝。从这个意义上讲,单纯的物质、金钱是买不来真正孝心的。

现代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愈来愈崇尚金钱与物质,有些人甚至以为它们无所不能。殊不知,金钱和物质是换不来一个人的亲情与孝心的。孝不仅仅是形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是一种爱的心情。

曾有一则公益广告将此意抒发得淋漓尽致:一位年迈的母亲在中秋佳节之时满心欢喜,精心准备了饭菜,最终却只等来了儿女们的电话,顿时神情落寞。充裕的物质生活只是表面的形式,老人甘愿每天粗茶淡饭,只要儿女能够常回家陪伴,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多年前的一首歌——《常回家看看》,怕是所有父母的心声吧。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汉)桓宽

曾读过一则故事:

儿子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要母亲随他进城,母亲执意不肯离开清静的乡下,说过不惯都市的生活。儿子没有勉强母亲,说好以后每个月寄300元生活费。这个村子十分偏僻,邮递员一个月才来一两次。近年来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因此邮递员在村里出现的日子便是留守老人的节日。每次邮递员一进村就被一群大妈、大婶和老奶奶围住,争先恐后地问有没有自家的信件,然后又三五人聚在一起或传递自己的喜悦或分享他人的快乐。这天,邮递员交给母亲一张汇款单,母亲脸上洋溢着喜悦,说是儿子寄来的。这张3600元的高额汇款单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每个人都是一脸的羡慕。

过了几个月,儿子收到了母亲的来信,只短短几句,说他不该把一年的生活费一次寄回来,明年寄钱一定要按月寄,一月寄一次。很快一年就过去了,儿子由于工作缠身,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想法不能实现,本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月寄一次生活费,又担心忙忘了误事,便又到邮局一次性给母亲汇去3600元。

几天后,儿子收到一张3300元的汇款单,是母亲汇来的。儿子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又一次在信中嘱咐说,要寄就按月给她寄,否则她一分也不要,反正自己的钱够花了。儿子对母亲的固执十分不理解,但还是按她的叮嘱做了。后来,他无意间遇到了一个来城市打工的老乡,顺便问起了母亲的近况。老乡说,你母亲虽然一个人生活,但很快乐,尤其是邮递员进村的日子,你母亲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收到你的汇款,她要高兴好几天哩。儿子听着听着已泪流满面,他此刻才明白,母亲坚持要他每个月给她寄一次钱,就是为了一年能享受12次快乐。母亲的心不在钱上,而在儿子身上。

孔子的大弟子子路是个有孝心的人。有一天他想到已去世的父母,感慨地说:“我真伤心,父母在世时因太贫困了,没有好的东西供养他们;父母去世时,丧礼办得也简单。”孔子劝解地说:“你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你用大豆做食品,将白水当饮料,侍奉父母双亲,虽说是清苦些,但能尽量让他们高兴快乐,就算尽到你的孝道了。”

孝不仅仅在于提供父母衣食,更重要的是出自内心的“爱”和“敬”,空巢老人缺的绝不仅仅是钱,他们更希望得到女子的关心。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动报亲恩篇》。

同类推荐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劝勉录

    劝勉录

    本书以尖锐深刻的字眼批评希腊诸神和民众文化的堕落、无耻与淫乱,以清晰、雄辩的论证,呼吁和劝勉人们在最世俗的生活中保持一颗超然的心,响应更高、更神圣的道德标准,要心存智慧和希望,对自然要有所敬畏,不要沉迷于不正确的道德观念中。
  • 一日一禅

    一日一禅

    本书由一个个耐人寻味,让人深思的精彩禅故事组成,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世界更合理地向前发展。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皇上,皇后娘娘又跑了

    皇上,皇后娘娘又跑了

    “上官寒澈,你爱的是她,不是我。”沐雨霏苦笑着,明知上官寒澈心里爱的人是别人,却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爱上了他。“霏儿,为何你总是不信我。”总是不相信我,会让你重现爱上我,哪怕是丢了皇位也罢,我只想和你厮守到老。旁人的眼里,他们是很幸福,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一直活在另一个女人的阴影里。
  • 为了兄弟变次身

    为了兄弟变次身

    一个平凡的少年偶然梦见了神,因为兄弟的愿望被迫变成了女生,经过重重经历,终于有变回来的机会,却因为某种原因穿越到了异界。从此展开新的生活
  • 笑看星辰

    笑看星辰

    家破人亡的遭遇,敌人强大的力量,无可奈何的感情让他坚定了前行的道路,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爬起,让他破而后立,放下心中的执着,逍遥走世间,笑傲行江湖!
  • 地狱使者

    地狱使者

    这是一封来自地狱的信,凡事看到这信的人都坚信不疑,没有人愿意,也没有人敢去加以怀疑。惨白的信纸上,用鲜红的血醒目的写着:我,来自地狱的使者,罪孽深重的人,用你们的血肉为自己赎罪吧!这是死者的血,鲜红刺目的鲜血泛着阵阵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张牙舞爪的字,每个线条都仿佛是用锯子锯开般,尖锐的边毛让人毛骨悚然。没有人怀疑这是一个恶作剧,因为眼前的尸体清楚的向人们展示着,地狱使者就在他们身边。人,像是脆弱的玩偶,一个接着一个死去,地狱的使者还在拖拽着人的灵魂。一时间,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中,各自忏悔自己的罪孽,生怕那可怕的地狱使者突然出现,将自己拽如地狱的深渊。
  • 年华似水(网络校园文学四季青春之秋)

    年华似水(网络校园文学四季青春之秋)

    《网络校园文学四季青春之秋:年华似水》指出网络校园文学的出现,就像在校园的天空绽放的一朵美丽的烟火:如果控制得当,可以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生动的、不拘泥于传统风格的文学作品,它们是如此地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但是,烟火毕竟是短暂的,难以作为经典流传,劣质的烟火还会污染环境。   孙志鹏等收集了近年来被大量转载的网络文学作品,经过精心地整理、筛选和甄别,编辑而成一套网络校园文学系列书——《网络校园文学四季青春》,《网络校园文学四季青春之秋:年华似水》是其中一本。
  • 一世修灵

    一世修灵

    一个异界江湖,尽显肖小英豪。强者之路,哪一个不尔虞我诈?儿女情长,哪一个不惹牵挂?一个身世未知的平常山村少年,看他如何步步为营,踏入强者之路?看他如何奋发图强,尝尽世间情仇?看他如何周游乾坤,解析自己人生历程?想了解一个陌生的异界,尽看《一世修灵》
  • 高城

    高城

    因为误会而分手,再到相遇那一刻,是幸福还是悲剧。假如爱可以重来我绝不会再放开你的手?
  • 横天笑:江湖岁月催

    横天笑:江湖岁月催

    煞魔的一丝魔智逃出了封印,月落和子乐受命去寻找生命之剑和智慧之书。是魔高一丈还是道高一尺呢?
  • 曾是惊鸿影照人

    曾是惊鸿影照人

    游山玩水之间,弹一曲悠扬弦音,年少初遇,虽是惊鸿一瞥,却成了他此生无限的牵挂。鸿雁翻飞,水边的女子翩然起舞,他匆匆的一瞥,却被她曼妙的舞姿所吸引。从此他的世界了走进了这么一个认同惊鸿仙子一般的女子。一次宴会的邂逅让他们再次相遇。缘分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命运却让他们分分合合。蓦然回首,曾经在那水边也有过她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