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8900000027

第27章 小球推动大球(3)

为使这个转变不至于过于突然,不至于使中国广大人民心理承受不了,周恩来通过“乒乓外交”先下了一场毛毛雨。尽管《人民日报》以精心安排的极有限的篇幅、极不显眼的位置报道了美国乒乓选手的活动,但广大中国人仍以吃惊的眼光注视着。它激起的心理波澜很快就使人们适应了、接受了——中美两国人民是要友好相处的。但关于尼克松来访的吹风与转弯子,就要艰难得多。

尼克松到底是美帝国主义的“反动头子”啊。好在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强调的个人崇拜也有它的好处,只要说清楚是毛主席的英明决定与战略决策,亿万人民是会在执行中理解它的。

为接待尼克松与基辛格访华而成立的工作小组,在毛泽东批准后,在周恩来亲自领导下开始工作了。

尼克松是总统,来北京当然得住钓鱼台国宾馆,当然是下榻于钓鱼台最高级的18号楼——平时接待国家元首的楼。工作小组按周恩来的指示也住进了钓鱼台4号楼。工作小组的成员由周恩来亲自选定,报毛泽东批准。主要成员有叶剑英、姬鹏飞、黄华、熊向晖、章文晋、王海容、唐闻生、冀朝铸等。工作小组的纪律很严,不准记录,不准泄密,不准对任何人谈论。在基辛格第一次访华之前,小组成员住进钓鱼台后就不准回家。对于会谈中可能涉及的所有问题,工作小组的同志们都作了讨论,搜集了资料,准备了多种方案。

周恩来经常亲自参加一些具体的讨论,并亲自检查警卫部署和接待工作,制定了安全保密、周到有礼、万无一失的方针。

十分有戏剧性的是,钓鱼台也是“中央文革”的大本营,江青住在11号楼,张春桥、姚文元住在16号楼。钓鱼台,这个往日十分寂静的乾隆皇帝的旧行宫忙碌起来了。据说,有一次,毛泽东听完对美工作小组的汇报后,还饶有兴致地说:“你们住在这个行宫里,有没有看到乾隆皇帝在一块石刻上刻的题钓鱼台诗?诗中有这样的句子。”他随即用湖南腔吟哦起来,“‘众乐康衢物滋阜,由来诸事在人为。’连乾隆皇帝都懂得事在人为。我们现在所为的事,我们有的同志、有的朋友也许会不理解,想不通;我看只有后人才能明了它的深远意义。”

林彪说:“跟美国人勾搭要栽跟头的。”

6月中旬的一天,住在钓鱼台的江青给毛家湾的女主人叶群打了电话。江青说,她几天前给林副主席拍的那张学习毛主席着作的照片扩印出来了,效果很好。林彪读毛主席着作的神态很专注、生动,她准备给这幅照片起名为“孜孜不倦”,要在《人民画报》作封面发表。叶群以十分谦恭的语调感谢江青的帮助和关心,说这张照片也要安排在《解放军画报》的封面上。

外面的风声越来越紧,作为中国第二号人物的林彪,感到有一张无形的网对他越收越紧。他所住的毛家湾,围墙高大、青砖到顶,围墙的四角有全副武装的警卫战士24小时站岗,真可谓戒备森严了,但他还是感到不安全。

现在是一个关键的时刻,江青出面来支持他、突出他,他至少表面上是十分感谢的。

“文化大革命”搞起来后,住在钓鱼台11号楼的江青与毛家湾保持着热线联系。在1970年夏天的庐山会议上,陈伯达在“称天才”的问题上阴谋败露,叶群和林彪的“四大金刚”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和邱会作的表演也受到严厉的批判。林彪精心策划的用和平手段抢班夺权的阴谋,很快就被毛泽东识破与戳穿了。虽然会上没有对林彪进行公开批判,但是毛泽东在讲话时说了“对林还是要保”,这也是“不点名的点名”,使林彪怵然而惊,感到自己的地位在动摇。

九届三中全会以后,毛泽东和林彪的关系变得紧张了。林彪多少年来苦思焦虑为的是那个最高权力;毛泽东戳穿他们的阴谋后,就是不给权。国家主席也不设了。林彪不得不重新考虑夺取最高权力的方式,他对吴法宪授意说:“搞文的不行,搞武的行。”9月7日,林彪、叶群离开庐山,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一起下山为林彪送行。在九江机场的飞机上,由叶群导演,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和邱会作把林彪拥坐在中间合影留念。同时,还拟定了稳住吴法宪,保住林彪、黄永胜的策略。叶群私下对吴法宪说:“你沉着一些……还有林彪、黄永胜嘛,只要不牵扯他们两人。大锅里有饭,小锅里好办。”

1970年10月,林立果看了日本电影《山本五十六》、《啊,海军》,受到感染,对用武力夺权充满了野心,不由得说出:“我们也是联合舰队,我们也要有江田岛精神。”于是,将自己的所谓“调研小组”改名为“联合舰队”,并用英语Commander(即司令官)的谐音,给自己取了个代号叫“康曼德”。其他重要成员也取了代号,并将代号报告了林彪、叶群,还增加了人数。

1970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吴法宪的书面检查上批示:“作为一个共产党人,为什么这样缺乏正大光明的气概,由几个人发难,企图欺骗200多个中央委员,有党以来,没有见过。”第二天,10月15日,毛泽东在叶群的书面检讨上批评叶群:“‘九大’胜利了,当上中央委员不得了了,要上天了,把‘九大’

路线抛到九霄云外。”“不提‘九大’,不提党章,也不听我的话,陈伯达一吹就上劲了,军委办事组好些同志都是如此。”11月3日,毛泽东又对黄永胜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接着,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说:“什么‘四个伟大’,讨嫌!”还将这个讲话批给全党阅。

1971年1月24日,周恩来在党中央华北会议上,就陈伯达问题作了长篇讲话,并宣布党中央对北京军区进行改组。

这就使林彪更为惊惶。3月21日,林立果的“联合舰队”在上海巨鹿路某密室召开秘密会议,研究对策,议定争取“和平过渡”,做好“武装起义”的准备。“舰队”骨干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周宇驰说,如果“和平过渡”不可能就“提前接班”,“把毛主席软禁起来谈判,也可以把毛主席害了,再嫁祸于人”。

商量好马上做两件事,一件事是成立“教导队”;另一件事便是根据林彪的意思,定出武装起义的计划来。林立果说:“我看就叫‘571’,‘571’是武装起义的谐音。”

遂把武装起义计划定名为“571工程”。

正当他们为“571工程”的最终实施进行各种准备时,毛泽东又两次批评中央军委办事组不争取主动,“一错再错,根本不批陈”。接着毛泽东于4月份派李先念参加中央军委办事组。4月15日,举行有中央、地方和部队负责人参加的“批陈(伯达)整风汇报会”。林彪顿觉摸不着头脑,更是惊恐不安。当天下午,在北戴河的林彪叫叶群打电话给吴法宪,要黄永胜、吴法宪每日通报一次会议情况。会上有人揭发了吴法宪在庐山的活动,还讨论了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人的书面检讨。4月19日,林彪与叶群赶忙坐飞机赶回北京。

林彪还看到“二月逆流”中被打下去的老帅老将们又活跃起来了。毛泽东把调查陈伯达历史和家庭情况的任务当面交给了周恩来和叶剑英。毛泽东还责问为什么不给陈毅看文件,恢复了让陈毅看外交部文件的权力,盛传陈毅即将复出。

林彪对周恩来更是怀恨在心。周恩来受到毛泽东器重,主持“批陈整风”,与林彪的一伙人针锋相对。林彪已经感觉到毛泽东张开的网越收越紧。

他刚刚独自吃过晚饭。吃的是麦片稀粥,煮黄豆及素白菜,倒是十分简朴。

他吃饭时和饭后半小时,规定不和任何人讲话,担心出汗。他患的病叫“神经性毛孔扩张症”,就是不能出汗。他不愿见人,或是不愿出席某个会议,就常常借口“出汗了”,也就是“病犯了”的意思。

叶群接到江青的电话时,林彪刚吃罢饭。叶群没有马上来通报。大约过了半小时,林彪端坐在卧室靠东墙的扶手沙发上,沐浴在一种他喜欢的幽暗的灯光下,光秃秃的脑袋搁在沙发背上,眼睛半闭半睁。秘书在用清晰而和缓的声音给他讲中央即将召开工作会议的通知,讲周恩来同志即将在会上吹风,介绍中美即将举行会谈。他听着,心里十分反感,我们怎么能跟美帝国主义搞在一起?!关于召开6月中旬的吹风会,他记得周恩来在5月29日写过一个报告,是写给毛泽东和他的,汇报中美之间接触的情况及即将准备的会谈。周恩来建议要召开一个吹风会,让中央各部委、各大军区的负责人参加,做转弯子的工作。转什么弯子?!他虽然不同意,还是得批示同意。毛泽东决定要干的事,哪个人敢不同意?!

叶群这时走进卧室来了,报告了江青的电话,讲照片拍得很好,要用做《人民画报》的封面。叶群示意秘书可以走了。秘书退出林彪卧室之后,叶群问:

“101,吹风会你去参加吗?”

林彪没有吭声。

叶群发泄不满地唠叨道:“吹什么风?转什么弯子,还不是周恩来大出风头。

庐山会议以来,他真神气哟!要跟美国人勾勾搭搭……”

林彪还是没有吭声。

“你倒说话呀?”

“噢,什么?”林彪这才从沙发上抬起头来。

“我问你去不去参加吹风会,我好回话。”叶群说。

“那,露一下面也好。跟各大军区的头头见见面。”林彪停了片刻,又冒出一句。“哼,周恩来跟美国人打交道,要吃亏的,要栽跟头的。”林彪说罢,咳了一声,站了起来,双手背在身后,在卧室里踱步。叶群知道,林彪这时的心情很不好。

同类推荐
  • 领导力新论

    领导力新论

    关于“领导力”的研究一直是领导学领域的一个热点,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领导力进行界定和研究,有的人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的一种品质或者行为;有的人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将愿景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有的人认为领导力就是影响力;有的人则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的能力。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是唐代学者赵蕤编写的一本纵横学著作。共九卷64篇,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思想之大成,黑白杂糅之书,深入地剖析君臣谋略的利害得失,不失为官场学扬名立万的顶级范本。成书后作者亦因此显名于世,时人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党好作风是最好的营养剂。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5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名画,49个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故事…… 讲述共产党五大好作风的中国故事,图文从苦难到辉煌的伟大历程; 用历史成就未来,为青少年的“大脑补钙”,坚定中国梦的理想和信念。
  • 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探寻航天精神,全方位学习航天精神,鼓舞着每个人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赤诚和热血。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归一九天

    重生之归一九天

    “宁愿我负天下人,也绝不天下人负我”“我可爱吗?”“可爱”小柠看了他一眼笑得很开心,他的心停了一下,慢慢的低下了头。“你喜欢我?””不,我爱你”“就算我不强我也会保护你,绝不会让你比我先死”“……那你可别放手哦”初入异世,新的开始,神魔大陆,收神宠,得宝器,赢人心,护男友,一切都只是开始…....
  • 罪孽天下

    罪孽天下

    公司白领,被灭全家,试问苍天,谁灭我家。意外报仇,携宝重生,天才妖孽,舍我其谁。
  • 连城诀之我是花老英雄

    连城诀之我是花老英雄

    一不小心,重生连城诀世界,成为了花铁干……
  • 坟帝

    坟帝

    这里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有的只是轮回,而轮回只属于一个人!世间本没有正邪之分,但他便把视人们为草芥的定义为邪。从此,每当邪气强盛之时便是他的临世之日,这就是他的轮回。
  • 薪王的异界传说

    薪王的异界传说

    黑暗之魂同人综漫文,新手写文,删除重写了N次。(也因为这个原因本书的黑魂篇将会放进番外里重写,毕竟我很看中黑魂篇的质量。)
  • 天界仙途

    天界仙途

    大河滔滔,惟余莽莽。这是一个有着修炼者存在的世界,是一个仅凭人力就能移山填海的世界。ps:没耐心的请从第二卷开始
  • 无涯江南卷

    无涯江南卷

    故事发生在东无洲,这里有经济大国苏国,军事大国安洪帝国,修魔者之国康国,科技之国西河国,巫术,蛮子之地南疆区,朝圣者之地,中央死亡森林,以及西方大雪山,西北方沙漠,超凡人类所建的黄道十二宫。这里有人类所化的魔族,雪山精灵族,西方虎族,龙族以及西北牛头族。看似和平的四大国,背地里又在做什么斗争。一场社会变革的大潮即将到来,看冽风使雷扬如何平定天下。
  • 危险世界:末日游戏

    危险世界:末日游戏

    末日来临,丧尸袭城,面对生死抉择,面对人性和生存,你会怎么做?片段一:男子惊愕地看着逃亡的人群中那一抹破碎的洁白毫不犹豫地将怀中正在哭啼的婴孩丢入身后的丧尸群,那可是她的亲生孩子啊!片段二:“只有这个洞了!一个一个来!”话语刚落,身旁原来无比恩爱的情侣开始互相推搡,想要第一个进入保卫洞“你做什么!你不是最爱我的吗?让我先进!”“婊子!口口声声说爱我到能为我去死,现在倒是先顾你自己了?”一直默默看着这一切的女孩咬咬牙,痛心的举起匕首,一道红光闪过,两人的头颅不翼而飞“快!后边的人快进去!不准吵闹,违者杀!”人性,,都湮灭了啊。。
  • 最强拯救者

    最强拯救者

    跨越时空,改变历史,扭转乾坤,拯救人类!叶锋奉命来到美国,混入监狱,潜伏到美国孟山公司,参与穿越项目,回到一九三七年的中国南京,寻找一个曾经是爱因斯坦的好友,本杰明。据说,本杰明手中有一本爱因斯坦交给他的手抄本,里面藏着惊天秘密。美女特工,还有各色各样的美女,还有凶狠的对手。穿越于战争年代,穿越于二战,甚至古代,且看兵王如何拯救人类,改变历史,扭转乾坤。
  • 霸道总裁:我要赢

    霸道总裁:我要赢

    “卧草,你妹,跆拳道我还没输过,我怎么输给一个丑丫头。呜呜,不甘心。”某人正在发牢骚,男孩一个眼神过去某人立马闭嘴。“你在说她丑丫头,我灭了你。”男孩冷冷地说到。“好好我不说了。”某人赶忙闭嘴。他和她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尽情期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