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8900000014

第14章 武成殿另外开起了绝密会议(3)

但是,老帅们并不如此看。

他们认为,苏修与美帝的相互敌对是日愈剧烈的,苏修与美帝在政治上难于组成反华的统一战线,在军事上难于找到反华的打手。种种事实表明,美帝的战略重点在欧洲,经过朝鲜战争与中国进行的较量,当时又深陷在越南战争的泥潭里,美帝不敢贸然侵略中国,也不会亲自上阵参与反华大战。

老帅们认为,苏修在中国边境上搞点紧张是可能的,但不可能对中国大搞。

老帅们认为,苏修搞一个东欧国家就动用了四五十万军队,若要对中国大搞,至少要动员300万兵力,谈何容易!老帅们还认为,苏修若要侵华,其后方补给线太长太远,后方不巩固,且其战略重点仍在欧洲与美国争高下;一旦其发1969年7月11日,陈毅终审定稿的《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报告原件动侵华战争,前方未解决,又恐后方祸起萧墙,美军在东欧突破。

讨论愈是深入,老帅们兴致愈高,讨论的次数都超过了周总理预定的计划,有时候连礼拜天也不休息,跑来开会讨论。

据熊向晖统计,从6月7日至7月10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们共进行了六次共19个钟头的讨论,写出了题为《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的书面报告。

7月11日,这份经陈毅最后审阅定稿的报告,由陈毅、叶剑英、徐向前与聂荣臻签上各自的名字后上报周总理。

在这份《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中,四位老帅全面分析了“中、美、苏三大力量之间的斗争”,指出反华大战不致轻易发生,准确地判定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明确提出“苏修扩张是挤美帝的地盘,它们的斗争是经常的、尖锐的”,从而勾画出刚刚形成并延续了十余年的国际战略格局,为打开中美关系提供了依据。

两年多以后,在一次毛泽东与基辛格的谈话中,基辛格大讲苏联战略重心已经从欧洲转移到亚洲,特别是转移到远东,苏联的大军云集在中苏边境。毛泽东立即对基辛格说,“祸水”并没有“东移”,苏联的中苏边境所谓“陈兵百万”,只是虚张声势而已,其实它的许多师都不满员。毛泽东笑着说,苏联的战略重心仍在欧洲,重点是与美国争夺地盘,首先是争夺欧洲。

毛泽东说的这个观点,就是四老帅经座谈分析后给毛泽东所写的形势报告中的观点。

周恩来亲自过问两名美国旅游者误入事件

他批阅完别的文件之后,又拿起压在案头的那份报告,再次细细看了一遍。

这份报告写得很好,很及时,充分显示了老帅们的高度的智慧与过人的战略眼光。

他前天已经粗看了一遍,今晚又细看了一遍,触发了他浓厚的兴趣和联想。

他准备立即将报告呈送给毛泽东。他建议将报告由中央办公厅作为中央文件印发中央负责同志。

看完报告,他抬起头看看窗外,天已经大亮了。中南海西花厅四周的松柏上已有鸟雀在啁啾,周恩来这才离开办公室。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平端起两只胳膊,做了两下扩胸的动作。这是1969年的7月,他已经71岁了,还两肩齐平,脊梁挺直,保持着他特有的风度。只是常年的劳累已经损害了他的身体,日理万机的晚年周恩来。

尤其是近两年,他的体重在减轻,原来饱满而略显方形的下颌已变得尖削了。

此时,他已经十分疲惫。安眠药的剂量已经加大了。要不然,他睡不着觉。使他忧心的事太多了。尤其是上个月9日贺龙去世的消息,猛地使他的心像铅块似的往下坠。这是一颗蒋介石悬赏十万大洋要买的头颅啊!他曾问过自己的保健医生卞大夫。卞大夫说,尽管我国医学界对糖尿病还缺乏认识、还没有特别奏效的医疗手段;但是,贺老总是送进301医院不到6小时就去世的。既然血糖那么高,患者又病了那么久,为什么不早住院治疗呢?

安眠药起了作用。他睡着了。不一会儿,他就发出了均匀而轻轻的鼻息声。

周恩来只睡了两个多小时,8点刚过,就被值班秘书催醒了。不催醒他,是要受到他严厉批评的。他动作迅速地起了床,穿着毛巾睡衣来到卫生间。这个卫生间,被国务院的部长们与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称为周总理的“第一办公室”。许多急件急电在这儿批阅;当天报纸的国内外重大新闻及新华社的《参考资料》,周恩来也在这儿过目……

一份急电引起了周恩来的注意。这是公安部转来广东省公安厅的急电。昨天,也就是7月16日,在临近香港的海面,抓到了乘游艇冲进我们领海的两个美国人。周恩来立即吩咐秘书,上午10点召集公安部、外交部的负责人来开会。

当天报刊的重大新闻:美国在肯尼迪角发射了载人登月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人类将在月球踏上第一个脚印;尼克松总统将于本月下旬从太平洋开始他的环球旅行,将在访问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等亚洲六国之后,访问罗马尼亚……秘书在《参考资料》上刊载的一则合众国际社记者特勒从伦敦发出的报道上,用红铅笔画了好些杠杠。被画上红杠杠的文字说:

从共产党重要前哨传到这里的外交方面的消息昨天说,中苏紧张局势可能很容易爆发成重大的边境冲突,但是全面战争极少可能发生。

据说,北京和莫斯科的紧张局势正在向极危险的程度发展。

伦敦外交界的消息说,据了解莫斯科政界和军界之中的一些人士正在悄悄地主张对中国实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这些消息说,但是克里姆林宫居于负责的领导地位的人已拒绝采取这种行动,因为除非莫斯科使用核武器从而无可挽回地毁掉自己在全世界的声名,否则这种行动将会把苏联拖入一场可能无法自拔的游击战中去。

周恩来记得上个月澳大利亚的报纸最先透露出这种消息,苏联的不是职位很高的驻外武官在某种外交场合向美国同行转弯抹角地试探:要是苏联对中国的罗布泊使用原子弹的话,美国会采取什么态度?周恩来觉得,不能因为西方报纸有这种报道,就完全相信;可是,他相信在3月份中苏军队在珍宝岛交火的事件发生之后,苏联至少是想咬中国一口的。尽管对于苏联试探美国的态度,还没有更直接的材料;但是,这肯定不是笑话,在外交场合没有一句话是无所谓地谈出来的。

珍宝岛事件以来的中苏关系,确实是压在周恩来总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1966年以前,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还没有导致两国军队交火。新中国刚成立时,中苏边境是“有兵无防”。到60年代初,是“有兵少防”。中苏边境长达12000多里、4000多英里,当时苏军只有12个师。大师两万,小师一万五,确实没有多少兵可防。到了1969年夏天,苏联在中苏边界驻军至少50个师。新闻报道说的“陈兵百万,大兵压境”,绝非是形容词。

从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开始,到7月,从东面的乌苏里江、黑龙江到西面的新疆,可以说充满了火药味,几乎每十天就会发生一次边界冲突,局势非常紧张。苏联至少有一部分实权人士在考虑对中国进行轰炸,或是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周恩来看罢报纸,洗漱完,只喝了一碗豆浆,连碟子上松软的馒头也没有动。

美国总统尼克松不会不利用中苏之间的紧张关系。罗杰斯国务卿已经不止一次在讲话中“呼吁中美恢复会谈”,宣布“美国不是要改变对大陆中共的政策,而是要改变中美两国的关系,在某个时候我们即使单方面地采取措施,我们也将努力……”周恩来很欣赏曾经担任过美联社驻莫斯科记者的索尔兹伯里在《纽约时报》上所发的文章。索尔兹伯里说:“……在中苏冲突中,尼克松得到一个大好的机会——使他能成为像样的历史人物的机会;当然,也存在着巨大的危险性,尼克松得下巨大的赌注。一旦中美接近,将使世界的政治形势产生结构性的变化。”

他将碗里的豆浆喝完后,“嚯”地站了起来,边走边将两条胳膊向后伸,秘书将灰色中山装上衣的两条袖管套进他的前臂。他两手轻轻伸着一抖,上衣就贴了身,紧接着他自己飞快地系好衣扣。

他想,对昨天在广东抓获的两个乘游艇侵犯我国领海的美国人,要让广东省公安厅派得力的人去搞清楚真实情况。在没有查清楚之前,不要在报纸上大肆渲染,不要随随便便给人家戴上“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的帽子,不要随随便便挖苦人家,住处、饮食都要安排好。我们的机构在这些年头给造反派搞乱了,简直是无法无天。

他还记得毛主席在几次会上都批评的一件事。珍宝岛打起来后,苏联人也急,担心上升为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他们就打电话来。那时候,我们和克里姆林宫之间还有热线联系。据说,勃列日涅夫直接找毛泽东主席讲话。我们的话务员问:“你是谁呀?”回答说:“我是勃列日涅夫,请找毛泽东同志讲话。”我方话务员说:“修正主义分子!你是什么东西,能找我们伟大领袖讲话?!”话务员把人家骂了一通。电话断了。事后,中央机要局的负责人批评话务员:“你也没有经过领导,怎么能胆大包天干这种事!”

为了防止这种意外,周恩来决定要对这两个美国人入侵领海的案子一竿子过问到底。

当时,尼克松总统为了努力促进同中国建立联系,批准了放宽对美国公民来中国旅行的限制,允许六类公民(议员、记者、教员、科学家和医生、红十字会代表)到中国旅行,还允许在国外工作的美国人可以购买100美元的中国货物。当美国方面正准备公开宣布的时候,发生了7月16日两个美国人进入中国领海的事件。基辛格决定推迟几天宣布,看看中国人会不会利用这次事件掀起例行的反美浪潮。

几天过去了,中国人一直保持沉默。

7月21日,在尼克松即将出国做环球旅行时,美国国务院低调地宣布放宽对中国的贸易和到中国旅行的限制。

广东省公安厅在周恩来总理过问下,派了得力干部去调查。查了一个星期,把两个美国人误入领海的案子搞清楚了。这两人是暑假来香港旅游的美国大学生。船上没有窃听器,也没有发报机,不像是间谍。两人态度很好,承认误入领海,写了字据。7月23日,周恩来接到报告后,同意立即释放。

7月24日,那两个美国大学生通过罗湖桥来到香港。

这就是尼克松上台后中美之间的第一次奇特而无声的对话。双方都没有跟对方说明白,双方也都没有丧失自己的尊严。

同类推荐
  •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聚焦两会,各路权威专家聚焦两年反腐成果,破局现代治理新思路。大规模反腐败能否破权贵除恶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 青年学生党课培训教材

    青年学生党课培训教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每一位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都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按照党章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 入唐三韩人研究

    入唐三韩人研究

    本书对入唐三韩人进行系统探讨,从新视角审视唐与三韩的关系。在学界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充分利用正史记载,并结合石志资料、野史、笔记小说、各种文集和杂记等等进行论述。在论述过程中,侧重对“人”的相关情况(生平、出身、家庭情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生活追求)的探讨。
  •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本书从邓小平带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切入,以历史转折的前奏、准备、完成为序,对一系列重大国史、党史问题包括1975年整顿、“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农村和城市改革、对外开放和创办经济特区、做出第二个历史决议、中共十二大召开等进行了解析,突出叙述了邓小平在伟大历史转折中所起的作用。
  • 黑客间谍

    黑客间谍

    斯诺登不过揭开了美国情报战略的冰山一角,世界便因此而起巨大骚动。本书全面剖析斯诺登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围绕“棱镜”主谋——美国国安局展开对美国网络战、情报战布局与战略的分析和追索,揭秘美国众多情报特务机构的不为人知的运作方式,敲响未来必将爆发信息网络大战的警钟。
热门推荐
  • 齐天记

    齐天记

    “天无边大,地无限远。有巨兽吞星球果腹,有强者片叶斩星河。有魔炼化大地融瑰宝,也有人逆转天道留契机。”“生不为大道认可,却不知是不在三界外,跳出五行中的变数。还是一场注定是死亡的大劫”“热血,友情,战斗!在无垠浩瀚的星空里,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每当你眺望远方时,远方外还是远方”
  • 降临三国

    降临三国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英雄梦,而对我们国人来说,瑰丽的三国,就是永远的不老话题。昔日三国烽烟,群雄并起,诸侯涿鹿中原,铁血豪情,让人恨不得身处其中,享受金戈铁马的魅力。而本书,就讲述的是一个从21世纪穿越到500年后的游戏宅,为了生存而奋斗在三国题材—虚拟游戏《不朽之歌》中的故事。且让我们拭目以待,看主角苏鼎如果在未来世界翻云覆雨....(新书成长期,急需要诸位朋友的支持与爱护,打滚儿求推荐、收藏,您随手为之,将会给予我极大的鼓舞)
  • 弘道录

    弘道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宠妻无下限之我们的故事

    宠妻无下限之我们的故事

    我从不相信什么一见钟情,可是从遇见你的那天起,我信了。“喜欢一个人并不是一定要在一起,看着他幸福就好。”“这句话,我同样也送给你。”
  • 夜妖

    夜妖

    这是一个以无尽夜空为源的修炼世界天上星辰幻灭是为何手掌星辰是何风采上古大神可移山填海平宇宙八荒睁左眼而月西落日东升睁右眼则月东升日西落且看一个少年如何掌控星空之下的世界且看一个奔跑在洪荒大地少年的追逐之路
  • 穿越之现代宅女前世缘

    穿越之现代宅女前世缘

    不管我做了什么让你生气,我都道歉。对不起。但是,请你不要再这样对我。求求你了求求你了。你每次都这样,只要一生我气就和他在一起,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突然感觉脖子一湿!他堂堂一国之君居然为了我哭了!“李云浩!他曾经用剑把我刺伤,我怎么会喜欢他!你愣着做什么?把我带走!把我带走!!”“你留下吧,你已经是皇后了,也许是我错了,不应该……不该再对你抱有幻想……”“你不要这样!我不要当皇后,我不留下!我要跟你走,我们不是说过,要一辈子在一起吗?”
  • 那年盛夏樱花绽放

    那年盛夏樱花绽放

    一代君王官上晨利用碧美人木瑛除去慕容家族的势力,而这一切木瑛心知肚明,但她依旧无怨无悔,她爱这个温柔却又残忍的男人,即使官上晨亲手扼杀他们爱情的结晶,直至刀剑相对,木瑛自刎。当她醒来,却发现自己因车祸在医院里,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冗长的梦。而撞她的人却有着和官上晨一模一样的脸,两人之间上演了一段苦心虐恋的情缘
  • 寻龙探海

    寻龙探海

    天地五人衰日:“修炼者不积级跬步,则步入唯一毁灭。”为此,万千面至高者,用尽千方百计,皆为寻得神域,以摆脱“天地五人衰”的枷锁。此有一界叫“大洪荒”,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
  • 暗黑蜕变

    暗黑蜕变

    一块奇异的手表,带出一个神秘的空间。无尽的挑战,直至死亡,死亡之时才发现,一切只是刚刚开始。为了追寻所有的真相,少年凭借优异的头脑,强大的内心,借此突破重重困难。
  • 剑痴离念传

    剑痴离念传

    一个落魄剑派的少掌门,在照顾病危的太师父时,记录下其凌乱无章的只字片语。为弄懂这些只字片语,也为找寻失踪多年的父亲,少年毅然踏上江湖!常言道:江湖险恶。淳朴的少年,是怎样在权力阴谋与爱恨情仇间成长为一代名侠的呢?请看《剑痴离念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