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1100000019

第19章 道路决定命运——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2)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由此,一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斗在全国打响。2010年,我国制定了“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并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主线。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要求“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945年7月,在延安的一个窑洞中,民主人士黄炎培同毛泽东进行长谈。

黄炎培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一部历史,‘政怠宦成’

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面对黄炎培的疑问,53岁的毛泽东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段对话在当时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为堪与千古“隆中对”媲美的“延安对”。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一直把民主作为自己的追求,实现政治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移的奋斗目标。

然而,中国共产党在发展民主政治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制定了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搭建了人民民主的制度框架。

但由于多种原因,政治民主建设曾经历严重挫折,在“文化大革命”中,普通公民的权利遭到践踏,甚至连国家主席的人身权利都不能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多次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980年8月21日,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采访邓小平,就中国能否避免再次发生“文化大革命”提出疑问。邓小平说:

“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道路,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意志和本国国情。这条道路是否行得通走得好,最有说服力的是实践成效和百姓心声。经过实践探索,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

十七大高度概括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点,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政治学学者俞可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着独到见解,他认为,民主不是西方的专利,对整个国家和民族、对全人类而言,民主是个好东西。但这不是说民主是无条件的。实现民主需要具备相应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不顾条件而推行民主,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结果。他认为,要以最小的政治和社会代价,取得最大的民主效益,增量民主是中国实现政治软着陆的最佳途径,即先在“存量”不动的情况下,找到不断进行增量改革的空间。这有三条途径:第一,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没有党内的民主,中国目前的民主就是一句空话。通过扩大党内民主,推动全社会的民主,是推进中国民主的现实道路。第二,逐渐由基层民主向高层民主推进。

中国现阶段民主政治的重点和突破口是基层民主,一些重大的民主改革将通过基层的试验,逐步向上推进。第三,由更少的竞争到更多的竞争。不论何种形式的民主,都离不开人民对政府领导及政府政策的自由选择。中国的民主之路也将遵循这一规律。166

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中国共产党多次强调,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2011年3月,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宣布:从中国国情出发,郑重表明我们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

今天的中国,不是要不要民主,而是需要什么样的民主,如何实现民主。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无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内部要求,还是发达国家的外部“示范”,民主呼声都会日趋强烈。但如果民主建设违背了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就会犯“民主焦虑症”、“民主幼稚病”,反会落入经济停滞、社会动乱的“低质民主陷阱”。167

张维为,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担任邓小平的英文翻译,曾走访过100多个国家。他深切感受到:任何一种政治制度,只有当它符合这个国家的民情和国情,才可能正常运作,才能持续,才会有生命力,才会为最大多数的老百姓所接受。中国是一个连绵五千年的文明,怎么可能想象任何一种制度没有中国自己的特色?你不想有也要有。没有中国特色的任何东西都很难在中国扎根或生存。当然我们不是以中国特色来拒绝别人好的东西,而是以中国特色来吸收和消化别人好的东西,使别人好的东西最终也溶为我们自己体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168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69这被学者解读为中国共产党最高层领导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明的方向。中共十八大从三个方面对发展民主政治做出了部署:在党的领导上,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在人民当家作主上,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依法治国上,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民主政治发展,自身也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和改革。美国着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研究项目主任沈大伟对中国共产党自身改革进行了深入观察。他认为,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收缩和调适的双重状态,一方面对思想、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控制力不断减弱,另一方面,在许多关键领域进行了重要的调适和改革,目前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实验。沈大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改革的继续落实将会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170发展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一大亮点。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2012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冒着严寒,一一登门走访8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此时,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分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仅3天。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时谈到了毛主席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律的一段对话,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1969年10月,受到错误批判的邓小平被“疏散”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厂劳动。他每天与夫人一起往返于从住地到工厂的一条长满杂草的田间小道上,风雨无阻,从事着一名普通工人的劳动。后来这条小路被称为“小平小道”。在江西新建县的3年里,邓小平每天除了劳动,就是看书、看报、听广播,思考着国家的命运前途。这段时间的思考,对他复出后提出改革开放产生了直接影响。

1979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年度人物,用48页的系列文章介绍邓小平和打开大门的中国,其开篇之作标题是《中国的梦想家》。

邓小平带领中国走进改革开放新时代,为中国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开拓了新天地。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显着提高。特别是我国经济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经济总量和进出口总额都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改革开放一路走来,并非坦途。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倒台,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严重曲折。我国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政治风波,加上经济体制中一些深层次矛盾的暴露,改革开放遇到了某些困难。有人对改革开放产生疑虑,有人则提出改革开放究竟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中国又一次走到了历史的重要关头。如果再继续对姓“社”还是姓“资”喋喋不休地争论下去,中国就会错过时机,以至导致改革夭折的危险。

1992年1月17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乘坐专列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一路上发表了一系列谈话:“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在改革开放处在十字路口时,邓小平南方谈话掷地有声,坚定地支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邓小平的女儿邓林回忆说:到了1992年时,我觉得他心里有了想法,他不希望这个改革开放的步子慢下来,要继续快,所以他来了。

1992年6月,江泽民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年10月,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4年8月,郎咸平就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炮轰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拉开了又一次改革争论的大幕。2006年3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杏林山庄举办“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这次争论涉及国有企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一些人借“反思”改革否定改革的成果,对改革提出质疑。

胡锦涛在2006年3月6日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同时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照顾到各方面关切。

当前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容易改的地方都已经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异地高考、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涉及到老百姓的利益诉求,更为复杂艰巨。如果说30年前的改革关注的是如何做大“蛋糕”,那么今天的改革更多的是关注如何分好“蛋糕”。为此,中共中央提出,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认为,之所以要提顶层设计,主要是针对现存的已固化的利益格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必须要调整利益格局,遏制既得利益膨胀,这是进行改革顶层设计的最根本目标。171

2012年11月,十八大明确提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推进重要领域改革。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赴广东考察,首站是深圳,然后是珠海、顺德、广州,这一视察路线与1992年邓小平的南行路线相似。媒体分析,表达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是习近平此行所表达的重要“信号”之一。习近平在考察过程中发出了“改革总动员”,强调要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同类推荐
  • 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尼克松是美国最具吸引力的总统之一,在中美关系史上也有着显著地位。《尼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通过对尼克松的研究,反映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这半个世纪美国政界对国际政治和对中国看法的变化,并从中追寻到20世纪美国最具争议的和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尼克松的中国观的演进过程。
  •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这里辑录的是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邓小平同胡乔木以及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进行的谈话,共二十四次。其中十五次是邓小平与胡乔木单独谈话。这二十四次谈话,具体地记录了邓小平在1975年整顿中亲自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并直接领导它同“四人帮”进行斗争,推动各方面整顿的历程。
  •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既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同时又是一种选官制度和文化制度。它经历了远古时代的“禅让制”、封建贵族的“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明清的“科举制”等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以隋唐为分界线的“荐举”与“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两种制度。郭强编著的《中国古代选举制度》介绍了科举制度的创立、发展、改革完善、科举制度的鼎盛和终结等内容
  •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李晓西教授主持,在北京金帝雅酒店召集国内官产学界高层人士和著名专家学者畅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是谓金帝雅论坛)之实录文集。目前一共举办了十次。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市场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战略、绿色经济、西部大开发回顾与展望、气候与经济、交通现代化、创新机制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真知灼见,精彩纷呈,极有价值。
  • 俄罗斯十年:政治 经济 外交(上卷)

    俄罗斯十年:政治 经济 外交(上卷)

    本书是中科院重大课题,学术专著。主要论述俄罗斯十余年叶利钦时代和普京执政前两年的政治、社会、经济、外交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决策得失,以政治为主。有重大事件的记述和俄发展战略的评述,努力找出规律性,对我学术研究和国家政治、经济政策改革有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美好年华不辜负

    美好年华不辜负

    一个普通的少女,在这大千世界该如何走下去.纯真的年华,在朴实的校园收获快乐,友情.不忘初心,积极向上的心态在繁华的世界收获成功,爱情.
  • 白色极夜

    白色极夜

    克隆人的青春,克隆人的生活,作为克隆人,难道只有备用器官库的价值吗?
  • 嗜血阴谋:前夫,孩子还我

    嗜血阴谋:前夫,孩子还我

    那天,丈夫被我捉奸在床。“你的孩子是我的,谢谢你帮我养了这么多年。”那个女人趾高气昂,将我视之如命的养女拽到身边……一切是一场久久无法醒来的噩梦,孩子哭着求我:“妈妈,我要和你在一起!”为了夺回我的女儿,我走进了另外一个男人的强大世界。
  • 燚本正经

    燚本正经

    新书《星宿演燚》已上传,且过三十万字,建议开宰。新书延续布局斗智风格,玄幻为血,斗智为骨,以玄门九宫飞星立基,讴谱一曲燚万星宿入世局,诸天神妖沥红尘!
  • 大荒神侠传

    大荒神侠传

    上古神侠,唯我独尊。八荒六合,行者无疆。东方道宗,西方佛宗,北方真宗,南方灵宗,宗脉通三界;道义,侠义,宗义,情义,四义乱洪荒。少年身负血仇,脚踏悲歌,纵是聪俊无双,神力通天,也难逃神佛之掌。愿以此身此魂,护你一世安好,百岁无忧。
  • 谁说朝中无人不为官

    谁说朝中无人不为官

    讲述一个积极向上、年轻有为的政治新星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沈钰棠大学毕业后通过大学生村官平台走上从政道路,从底层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干出了一番成绩,30岁就成为一名正科职干部。
  • 剑奴纪

    剑奴纪

    天上白玉京,五楼十二城,飞剑斩仙去,蜉蝣笑长生。
  • 道玄道尊

    道玄道尊

    乡村少年王道玄因祸得福,得到从九维世界跌落到三维世界的绝世大能遗物,开启修真旅途。一路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打破旧秩序,给微末草根、草莽带来一线成长的希望。他追寻着人类出现的秘密,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追逐着人生的终极目标:长生?还是超脱?
  • 奥特之传承羁绊

    奥特之传承羁绊

    光芒的传承,希望一代又一代的延续.....
  • 被遗忘的子弹

    被遗忘的子弹

    战火的硝烟正蚕食着整个世界,在政治者眼中,战争代表着利益的划分,而在一部分人眼里,仅仅是为了自由……拥有完本作品《特种书童》,无线阅读点击过400万,品质保证,拒绝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