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08100000003

第3章 清韵铿锵胜珠玉

——读张凤桥的诗词集《林间拾韵》

姚 崇 实

珠玉之声,该是最动听的,诗的清韵,却比珠玉之声更优美,更迷人!张凤桥的作品就是如此!

我与凤桥只见过一面,是在今年元旦之前。先是诗人张日新先生来电话,说他的诗友张凤桥要出一本旧体诗词集,想让我写一篇序,并告诉了凤桥的网名,我打开凤桥的博客一看,立即被他的作品吸引住了,并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之后,日新先生又来电话,说凤桥要来相聚,我大喜过望,因为,读了他的作品,我已产生了认识他的渴望,而他却在数百里之外的地方工作与生活。凤桥来了,他的相貌、气质、谈吐同样吸引了我,使我对他的作品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他把书稿交给了我,我带回家中,当天就急急地读了一遍,此后反复把玩,觉得很多感受不吐不快了。

《林间拾韵》除附录外,包括五个部分:《林间有记》(118首)、《乡情野趣》(49首)、《吟时感物》(64首)、《词友唱和》(44首)、《林间诗稿》(101首)。前四个部分是词,第五部分是诗。可见,凤桥创作的体裁主要是词。

凤桥是一位护林人,《林间有记》中的作品都是描写护林生活的。首先,作者多方面地描写了林中的景物。他描写了林中的春夏秋冬,描写了林中的风霜雨雪,描写了林中的峰谷溪泉,描写了林中的植物动物,为读者展示出一幅又一幅优美的图画,而且形象不同,色彩各异,使读者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如《忆江南三首·林间有记之一》:“春到处,花事斗方酣。似觉山空人迹少,纷纷拥绽野庐前。细数日无闲。”“春才半,野鸟带新雏。黄嘴尖尖分柳叶,粉爪细细荡蒿芦。隔树试招呼。”“春将暮,苋草涨溪桥。一路蝉歌流水送,两肩松影绿风摇。园圃莳新苗。”可以看出,作者对林中景物的观察十分细致,十分执着,对林中景物十分热爱,十分陶醉!

其次,《林间有记》描写了护林人的生活情况。《浣溪沙·林间有记之二》:“岩畔松庐丈许宽,藤床瓦灶煮茶烟。飞花舞絮短篱前。鸟语溪声轻绕枕,云香雾色漫萦帘。小窗招入四时山。”《浣溪沙·林间有记之四十》:“积雪山中策马行,草疏林净落霞明。一肩尘迹一肩风。鸟向人前声细细,泉流水面雾蒙蒙,蹄声仄仄路程程。”《临江仙·林间有记之三二》:“野鸟为邻星做伴,疏篱短舍年年。山前岭后日巡看。飞花接落叶,暮雨又晨烟。忆昔松苗伏草际,而今高可齐肩。林风浩浩不同前。归来妻女见,鬓角讶然斑。”这些作品描写了护林人优美的活动环境、简陋的生活条件、辛苦的工作状况,表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太熟悉的一个社会生活领域,开拓了诗词创作的题材。

再次,《林间有记》表现了作者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中的作品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陶醉,表现了对护林工作的喜爱和护林生活的乐趣,但也透露出一些孤独、寂寞、惆怅、忧愁、伤感之情,如《菩萨蛮·林间有记之八七》:“尘迷荒路远,竟日凭谁伴。”《临江仙·林间有记之六二》:“落寞情怀萦旧事,年光悄逝匆匆。”《鹧鸪天·林间有记之七三》:“此心今日还惆怅,溪畔归来柳未青。”《浣溪沙·林间有记之五十八》:“荒路连村消翰漠,愁心结茧对夕阳。”这些作品使读者看到了一个真实、丰富、复杂的心灵,进而感受到现实人生中的某些矛盾,使作品有了更加深刻和丰富的意义。

《乡情野趣》描写农村生活,其中既有对家乡的怀念,又有对父老的追思;既有对农村风物的记述,又有对农村生活的感叹,体现了作者对农村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农民的关注。《清平乐·乡情》:“南山锄豆,豆叶圆肥厚。荚角弯弯眉样秀,黄鹂声随左右。举头斜日临山,晚霞相送人还。篱畔老妻迎笑,拂尘更嘱加餐。”这里表现了对家乡、对农村的热爱。《菩萨蛮》三首——《留守农妇》、《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则表现了对农村、对农民的关注:“日盼早归乡,新粮待品尝。”“才始问爹娘,沿腮泪两行。”“篱栅尽倾颓,年高倚伴谁?”这些貌似平易的话语蕴含了极为深沉的感情!体现了作者心中的大爱!

《乡情野趣》中的描写 ,农村特色和地域特色都十分鲜明,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北方农村的风俗画。《渔父词·牧夫》:“唤却牛羊进小村,晚风斜照短篱门。燃艾草,煮松菌,三杯老酒换微醺。”这里,农村特色十分鲜明。《浣溪沙·坝上印象》:“滩阔山平草木稀,雪花飞送陇云低。御寒人著老羊皮。断壁风传村外事,荒街犬逐土中鸡。晚烟摇影日斜西。”这里,不但农村特色十分鲜明,而且有着鲜明的北方特色。

《吟时感物》中的作品主要有两类,一是感事,二是咏物,此外还有少量游历时的写景怀古之作。感事之作因事有感,既有对人生浮沉的感叹,又有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前者如《金缕曲·十年感怀》:“心已漂流久。叹而今,中年困顿,几番消瘦。终日陇原游逐牧,更有风寒入骨。最难耐,飞尘迷垢。老树经冬芽眼闭,却霜锋雪剑牵魂走。身欲静,风还骤!人生十载余几数?又何人,宠辱不惊,炎凉参透。年少疏狂终感悟,唯愿心神相守。诗共酒,一生消受。梦里光阴如水去,立中流,胆气何能够。持此念,君前剖。”这首词直抒胸臆,既激越,又深沉,颇有感染力。关注国计民生的作品尤其值得重视!如《鹊桥仙·新闻有感》:“乙醇兑酒,沟油爆豆,奶粉也来示警。自知磨难是人生,这一劫、儿先受领。民胞物与,天公馈赠,命脉游丝谁定。当年父母咽粥糠,更多了、几分宁静!”作者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慨,开篇如破闸之水一样痛斥了各种造假行为,下阕则陷入深沉的思索,蕴含丰厚的哲理,对读者颇有启发。

咏物的作品所咏之物颇多,有化石、雾、雪、王莲、萤火虫、雕、老树、杏花、燕子、车前草、布谷鸟、蝉、柳、石竹花、干枝梅、霜、蝶、山茶、落叶等。这些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甚为丰富,《水调歌头·化石吟》倾泻沧海桑田的感慨,《少年游·山行见雾》表现潇洒不羁的情怀,《菩萨蛮·吟雪》、《喝火令·老树》歌颂高尚人格,《鹧鸪天·咏雕》抒发豪情壮志,《望海潮·萤》、《眼儿媚·又见杏花》感叹人生的际遇浮沉,《临江仙·落叶》、《诉衷情·闻蝉有感》流露人生的伤感惆怅。这些作品更使读者感到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词友唱和》中的作品,皆是答、和、寄、赠之作,这些作品或写景,或咏物,或抒情,或议论,既有人生之叹,又有家国之忧,还有朋友之情,其中也不乏佳作。如《摊破浣溪沙·步小糊涂仙》:“五尺成眠一愿奢,平生积蓄尚亏些。灯火高楼承月色,是谁家。堪笑妻儿无羽翼,难为鸟雀宿枝桠。解到三餐滋味在,煮倭瓜。”这首词用平易的语言抒发了对高房价的感叹,表现了无可奈何的自嘲,愤慨、不平、忧愁、沉郁、诙谐、无奈交织在一起,使读者亦不禁现出含泪的微笑。

《林间诗稿》中的作品,既有写景的,又有抒情的;既有感事的,又有咏物的;既有唱和的,又有寄赠的,表现的思想感情也很丰富。如《山乡记事》:“几户人家篱落稀,斜阳老树影迷离。村翁对坐眉深锁,说与经年谷价低。”此诗描写了农民的忧愁,表现了作者的同情。《寒山寺》:“古寺钟声时隐闻,当年夜泊有江村。莫道水流无反顾,曲巷苍桥遍绿痕。”此诗描写了历史的变化,揭示了某种哲理。《吟菊花》:“此花谁道不风流,相约西风意未休。独向篱边迎晚照,因知人面冷于秋。”这首诗则通过对菊花的描写,感叹人情的冷漠。

凤桥的作品长于写景。他的描写细腻、鲜明、生动、传神,充满生机,富有画意。《踏莎行·林间有记之八八》云:“杏蕾舒红,柳梢摇碧,前溪水涨莺声起。昨宵疏雨润苔青,林深不阻春行迹。檐角藤围,篱边松立,归来燕子应犹记:垂岩一缕煮茶烟,苍山百叠从容觅。”这里描写了植物,动物,溪水,苍山,其中有色彩,有声音,有静态,有动态,有仰视,有俯视,有近看,有远观,给读者展示出一幅优美的山林图画,使读者好像看到了红杏、碧柳、青苔……听到了溪声、莺声……感到了勃勃的生机、盎然的春意……并陶醉于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凤桥笔下的山林景色洁净、清新、宁静、空灵,有时宛如仙境。然而,总览其作即可看出,这里并不是没有人间烟火的世外,而是有人间生活气息的美好环境,这就更加令人向往!因为,世外仙境是虚幻而不可求的,人间美景才是实实在在的。

诗词中的景物描写总是和一定的感情相联系的,凤桥的作品也是如此。他十分善于用景物渲染气氛,衬托心情。《菩萨蛮·林间有记之二二》:“倦趋长路频催马,前头云暗千松坝。归鸟趁斜阳,秋山叶正黄。目迷荒草乱,空谷无人见。谁问素衣单?岩风贯耳寒。”这首诗描写了云暗千松、归鸟斜阳、秋山黄叶、荒草迷目、空谷无人、山风寒凉,这些景物渲染了昏暗、萧索、空寂、寒凉的气氛,衬托了疲倦急归的心情。以景衬情分为正衬和反衬,这两种手法,凤桥用得都很好。如《浪淘沙·林间有记之三三》:“松舍傍岩崖,云雾徘徊。野桃一簇默然开。朵朵芳红摇妩媚,却待谁来?空谷荡幽怀,心事沉埋。山茶慢煮细添柴。目逐群鸦啄晚照,影落苍苔。”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孤独、低沉、寂寞的心情,这种心情通过景物的衬托表现得更加形象、具体、鲜明、生动,其中 “群鸦啄晚照”是正衬,“朵朵芳红摇妩媚”则是反衬。景与情的结合还可分为移情入景和化景为情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在凤桥的作品中都很常见。如《鹧鸪天·谢友人三天远寄词谱》:“岩畔樱桃寂寞红,晚风吹蝶影无踪。茅庐访客稀疏到,小径青苔错落生。山色暗,草香浓,松梢月上隔窗棂。感君万里传书意,剪剔灯花识仄平。”这里,“岩畔樱桃寂寞红”和“小径青苔错落生”都是表现孤独寂寞的心情,而前者是移情入景,后者是化景为情。从上面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凤桥不但长于写景,而且善于借景抒情,他的作品寓情于景,景中有情,情就是景,景就是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因为善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凤桥的作品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意境,富有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容易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领悟、思索,从而韵味深长,耐人咀嚼和回味。《菩萨蛮·林间有记之二三》:“疏星几点前溪动,一弯淡月描松影。夜静不成眠,心逾万陇山。人归春也去,绿涨闲情绪。露下敛衣裳,虫声送晚凉。”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未直接说出,几乎全部渗透在景物之中(包括自然景物和人物动作),这就激发了读者的联想、想象、领悟、思索:几点疏星在溪水中晃动,一弯淡月使地上现出松影,作者久久地注视着这些景物,在静静的夜晚难以入睡,夜深了,露下了,阵阵蝉声随着深夜的寒凉一起飘来,他在想什么?为何夜深难眠?是优美的夜景吸引了他?还是心中有所不安?“心逾万陇山”是什么意思?是悠闲的随意漫想?还是因不满现状而有所向往?为何不满现状?向往什么?“人归春也去”是什么寓意?是安于时节变化?还是叹惜年华易逝?为何叹惜年华?是往事难追?还是壮志未酬?这就使我们看到众多的象外之象,悟出不尽的言外之意,感到作品韵味无穷。而这正是有意境的作品所具有的特点。意境是主观情思与客观事物互相交融,富有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艺术境界,是文学形象在抒情文学作品中的高级形态,诗必须有意境。正如王国维所说:“词以境界(即意境——笔者注)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凤桥的诗词都是有意境的作品。

总观《林间拾韵》,从内容上看,题材丰富,感情真挚,思想深刻;从形式上看,体裁多样,手法得当,语言精美;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看,意境深远,风格自然。当然,凤桥创造的意境和风格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既有婉约,又有豪放;既有朴素,又有华丽;既有通俗,又有典雅;既有粗犷,又有纤细。读他的诗集,有如游园,步移景换,忽而山石重叠,忽而水波潋滟;忽而绿草如茵,忽而繁花似锦;忽而长廊曲折,忽而高阁宽阔。我想,凤桥取得这样的成就,不仅在于他有生活,有感情,肯学习,肯努力,还在于他有天赋,有悟性。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又说:“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我认为,这些论述是非常符合实际的。

凤桥把自己的诗词集命名为《林间拾韵》,我确实听到那声声清韵,铿锵作响,优美动人,胜过珠玉!

2010年3月8日晚写毕

(姚崇实,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承德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诗人、评论家)··

同类推荐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内容丰富,闪现着思想光芒的书系读者群相信也会非常庞大,学生、上班族,文学爱好者、一般读者都可以阅读和收藏。这些文章能使我们站在大师的肩上,感受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直接欣赏水平和阅读品味。
  • 舍檐低语

    舍檐低语

    由著名作家衣向东作序并题写书名,由丛书主编著名作家纪广洋作序。全书收录发表过的作品约70来篇。内容清新隽永,值得一读。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对北宋时期诗词名家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一评说,对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读者,《北宋词史》将有很大参考价值。词的抒情功能在他们手中有了极致的表现和复杂的变化。宋词的风格表现更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晏殊的温润秀洁、柳永的靡曼谐俗、苏轼的清雄旷逸、周邦彦的精美典丽、李清照的清新流畅、姜夔的清空骚雅、辛弃疾的沉郁顿挫、吴文英的密丽幽邃、王沂孙的晦隐缠绵……
  •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暗狱魔主

    暗狱魔主

    既然命运让我一事无成,迷茫在人生的岔路上,那我就要打破命运的束缚。宁愿化身成魔,也要让命运被黑暗吞噬。地狱的大门在人间倘开,坠落的死神自地狱深处而来,他的身后是无尽的尸骨,血色浸染了天空,众生在颤抖。一柄长刀斩断命运的束缚,只为少年心中不屈的信念。
  • 子清

    子清

    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去了解一种被人忽视的职业,进而对生活和工作有个更直观的认识,以此鼓励自己更勇敢的在自己通往成功的路上勇往直前。
  • 我爱大学

    我爱大学

    大学的生活令人怀恋啊!我要把她一点一点的写下来。
  • 给自己看病

    给自己看病

    本书作者经过数年的观察总结,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将人体如头面、耳鼻、口腔内外、颈胸腰腹背、生殖健康、四肢、大小便及分泌物、睡眠饮食等,对不同部位的症状信号与可能反应的疾病作了医学上的总结,以提醒人们注意疾病的早期预防。这些看似极为普通的人体信息,虽然无法做到定量定性,但至少在宏观上提醒人们要有的放矢,为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做好必要的准备,做到防患于未然。本书可供关心自己和家人健康的人们及专业医师阅读参考。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天使遗留的缘分

    天使遗留的缘分

    爱情或许有不信任和背叛,但只要两个人认定一定有共同的答案在远方等待,目标一致朝远方的等待前行,又何必担心目的地不在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来不是童话,不过缺少认定就不更改的信念!正如尚昱晨所说,“如果她最后认定的是我,过程即使繁琐,我还是要她;如果她遇见自己心动的人,不小心从我身边溜走,只要她遇上不幸福,我还是会把她找回来。对小缘,我从不担心,我已经准备了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耐心对待她!”正如依缘相信的:“我相信,一定会有一个这样的人让我即使身陷迷雾,还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彼此坚信一定有这样一个她值得等待,始终会有让她不会偏移的那个他,站在终点等待一起牵手!
  • 嘿女王你的恋爱说明书

    嘿女王你的恋爱说明书

    两个女孩儿的校园生活,考验她们的友情与爱情的故事请多多支持多多关注。
  • 春风乱怀人不知

    春风乱怀人不知

    宋家孤女与秦家少爷青梅竹马,不想爱峰回路转,遇见另一个难以抗拒的男人。“我后来总在想,世上很多人我都没有去在意,但那个瞬间怎么就偏偏多看了你一眼呢?”纪莘这个隐身在浮光暗处的商业巨子,用情强势、手段霹雳,又不动声色,悄然把她护在风霜侵蚀不到的角落。曾经爱过的人原来凉淡刺心,她落魄转身,是他可托终生的怀抱。
  • 荏苒之绝傲风华

    荏苒之绝傲风华

    她是一国至高无上的公主,身负国家兴亡。那年她十三,自毁绝世容颜,从此踏上国与情之间的爱恨纠缠。她安国运筹帷幄,她领兵战场英姿飒爽,但谁又能料得到堂堂公主的感情如此伤人,只能苦苦压抑在心中。爱她的,百般折磨;相爱的,相思刻骨。她说:“此一生,倾尽墨苒所有,必定落实了这安瑾之名。若有来世,褪尽这一身铅华,爱吾所爱,笑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只是因为,你是你

    只是因为,你是你

    简单的她,加上“简单”的他,组成了一个不简单的故事,组建了一个不简单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