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06500000008

第8章 胸有成楼:一座土楼是怎样建成的

从动荡的中原举族南迁,几经流徙多方辗转,一支支客家人群先后来到了山高水长、偏安一隅的闽西南乡村。

一个敢于放逐自己的人群,一个敢于踏上茫然不测的逃生之路的人群,无疑是堂堂汉族里最优秀的一个人群。

在闽西南崇山峻岭之中,饱经沧桑的客家人找到了他们新的家,他们搭起了木棚房、茅草屋,终于可以歇下脚来缓一口气了。

就像一颗生命力顽强的松树种子,在哪里都可以发芽、生根、长成大树,客家人就是这样一颗种子,被命运的风吹落在异地的穷乡僻壤,没有怨言,只有感恩,它悄悄地从土地里钻出头来,在风雨雷电之中茁壮成长,根系向四周伸展并深深地扎入大地。

安宁的环境,丰饶的土地,坚韧的意志,团结的精神,艰苦的劳作……客家人渐渐发展壮大。

人丁兴旺,自古是中国老人对家族的祈愿。一支支客家人家族在人口猛长的势头面前,又出现了一个困扰的难题:居住。

安居乐业,这是最朴素也是最迫切的要求。

老人们难忘中原祖地那深宅大院,可是往事依稀,繁华不再,他们日思夜想的是,如何在这已经注定的地方安居乐业,不仅仅让整个家族有一个遮风避雨的结实户所,更让整个家族有一个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灵魂家园。

现在谁也无从考证,第一个发明土楼的客家人是谁。实际上,土楼也不是具体哪个人发明的。土楼是客家人迷恋历史的情愫、超凡脱俗的天才想象和现实的物质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肯定,第一座土楼很粗陋,很不成熟,甚至有可能是很可笑的,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客家人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努力创造,夯土技术越来越高超,审美境界越来越开阔,土楼也就造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越来越美——犹如一只丑小鸭,终于变成了天鹅。

客家人从远处走来,又不断地向远处走去。他们走在路上的身影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不息的写照。随着客家许多家族的继续迁移,土楼也从闽西南传入了闽南的一些沿海县份。土楼就像蒲公英的种子,和客家人一起飘啊飘,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从一抔土到一段墙到一座楼,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土的魂灵在糅合、发酵中不断地飞跃。

高大、坚固的土楼就来自闽西南乡村最常见、最不起眼的土:红壤土、瓦砾土、田岬泥(耕地下层尚未翻犁的新土)。

就是这样平凡得再也不能平凡的土和它的伙伴们,竹木(杉木、杂木、竹片、竹篾)、砂石(河卵石、河砂石、花岗石)、石灰、青砖瓦、土纸浆,一起筑起了一座座让人惊叹的土楼。

建造一座土楼,最早期的工作通常就是准备木料。闽西南乡村林海茫茫,获取上好的杉木是很简单的事情,杉木从山上运回来之后,一般要放置三次伏署才会干透。如果尚未干透,就会开裂变形,是断然不可使用的。竹钉也要开始准备了,整座土楼除了门环门锁和包门的铁皮,不再使用任何金属材料,竹钉是固定门窗、楼板的小物件,在冬天用坚硬的老竹头制成,放在铁鼎里炒,炒至老干发黄,不仅异常坚硬,而且几乎是不朽的。

聘一风水先生,择一良辰吉时,选定楼址之后,主人的头等大事就是准备夯墙的土。

用量最大的红壤土,在闽西南乡村随处可见,瓦砾土和田岬泥也很容易取得。这三种土是决不能单独使用的,必须经过配制、复合、发酵。这是一道不容疏忽的工序,它事关一座土楼的百年大计。为自己建造家园的客家人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敢掉以轻心,现在的造房者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不惜偷工减料、使用伪劣产品,炮制了一个又一个的“豆腐渣”工程,而客家人建的是自己的房子,要的是子孙传承千秋永固,他们无须什么“质监站”,每个人都是最称职、最认真的质量监督员。

发酵成熟的土,在夯成墙之后才不会有大的开裂和倾斜。这一配制过程,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主人和不同的泥匠师傅,都会有不同的要求,但归根到底,只要有利于墙夯得坚固,有利于夯成的墙不缩水不开裂,有利于防震抗震,就行了。这种灵活而务实的标准,比如今政出多门的各种“标准”要管用得多。

一个好汉三个帮,土楼的土也是这样,所以夯土墙分为三合土和普通夯土。

所谓三合,即是土(当然是发酵成熟的土)、砂、石灰的“桃园三结义”。三合土又分为湿夯、干夯、特殊配方湿夯三种。

湿夯三合土以砂为领导力量,石灰为第二梯队,土为第三梯队。干夯三合土则以土为核心,砂和石灰团结在周围。

特殊配方的三合土就是广为人知的加入红糖、蛋清、糯米的三合土。中国人有想当然的习惯,以为这三样东西是直接加入的,岂知红糖、蛋清容易招引蚊虫,为土墙安全之大患,是绝对不能直接加入的。这一配制过程,客家人同样又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将糯米磨成粉,先以冷水和匀,然后加入大量热水,使糯米粉汤变得非常稀,再放进红糖,然后在温度冷却之后再打入蛋清,最后将这特殊制造的粘合剂倒进三合土之中,用锄头翻动,使之彻底和匀。

我不知道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粘合剂是怎么回事,客家人数百年前配制而成的这种粘合剂,其凝聚力远胜于水泥,多少土楼历经风雨、战火和地震,至今固若金汤,就是最好的广告形象。

不过,这种三合土特别是特殊配方的三合土,价值不菲,所以客家人常说一句话:一碗猪肉换一碗三合土,而闽南人则将猪瘦肉、猪肝、猪小肠合煮称作三合土。

请来师傅,土楼就可以动工兴建了。

主人一般只要请木匠师傅、泥匠师傅各一人,他们就会带来助手和徒弟。木匠师傅大多是一个徒弟,最多两个,泥匠班子则要大一些,但也就七八个人。这样精简的组合要建造一座庞大的土楼,从“制度”层面上杜绝了人浮于事,保证每个人都是行家里手。

泥匠班子通常需要一定数量的小工,运土、吊土、上料等等,这些下手活一般由本家族的人来干,别一家族的人常常也会来帮忙,这是不用付酬金的,这次你帮我下次我帮你,一工还一工,这是客家人相互帮助的优良传统。

对于一个土楼泥匠师傅来说,他的全套工具形制简单,却有着神奇般的魔力。

一副墙槌版(墙模)、两根夯杵、若干圆木横担、一把大拍板、若干小拍板、一盘绳线、一把木尺、一把三角尺、一把水准尺还有铁锤、榔头、铁铲、丁字镐各一把、泥刀、泥锄、木铲若干。

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工具,土里土气的工具,在客家人手里像是有了魔法,如神仙的魔杖一样“变”出了一座座土楼。

木匠师傅必须在泥匠师傅之前进驻现场,做好泥匠师傅夯墙时安装的木构件。对于一座土楼,主人和两路师傅只有一个大致上的构思和设想,不像现代建筑一样体现在设计图纸上面,而存在于心里,可谓“胸有成楼”。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大量的具体问题,这就需要主家和师傅三者之间协调一致、相互合作。如果一方不幸染上现代官场常见的扯皮毛病,整个工程就无法进展了。闽西南乡村数以万计的土楼,可谓都是精诚合作的产物,就这一点而言,现代的“公仆”实在有必要向土楼的子民学习一点合作的精神。其实对主人来说,他在聘请师傅之前,往往会留心两路师傅是否脾气相投,能否合得来,而泥木师傅也总是喜欢寻找合拍的对子。

一座土楼的动土奠基,这里有一套完整的仪式:

烧香化纸、杀鸡祭拜天地、安符出煞、洁净地面。

这种古老的仪式比现代建筑的奠基典礼似乎要更富有人文气息,因为后者无非就是最大的领导讲话,然后大小领导一起剪彩,象征性地铲一把土,带着官本位流弊的深深印记。而土楼的开工仪式,充满着对祖先的追思、对自然的敬畏。

土楼地基的基坑,客家人称为大脚坑。地面以下的石砌基础叫大脚,地面以上的墙脚、腰壁叫小脚。大脚坑的宽度比小脚的宽度大一倍,深度则根据楼高与地基来确定。大脚以大石头干砌,缝隙用小石块填紧,其四个边角必须用整块的巨石,以确保屋角地基的稳定,边缘还要填土夯实。小脚一般采用表面较为平坦的石块,以三合土湿砌,通常高度是50厘米,但也有更高甚至高至门楣以上,这主要是出于防备山洪的需要。

小脚砌成,师傅可以放松几天,等三合土墙面干固之后,再开始夯筑土墙,俗话叫作行墙。这是建造土楼最主要的工序,所以行墙前夜,主人要请泥木匠师傅、风水先生和小工、亲戚吃喝一顿,大块肉大碗酒,不妨豪兴一点。第二天,鞭炮震天动地地响起来,烟雾缭绕,散发着浓烈的气息,墙槌版贴着红纸,靠在小脚上,像是准备出征的满面红光的将士。村里人们都知道,这是土楼开始行墙了。

“一”是事物的起始,中国人特别注重第一次。土楼行墙也不例外,第一版墙一定要用最好的土,以最重视的态度夯得最坚固。如果没有风水上的说法,第一版墙从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开始都是可以的。行墙一周之后,就要换一个方向了,即从正反方向轮流进行。

土楼底墙一般厚达一米半到二米,一米左右便不多见,也许人们会说,这厚得有些过分了。其实就夯土技术来说,这不仅谈不上厚,而是显得太薄了。宋朝《营造法式》提到的“标准”是:“筑城之制,每高四十尺,则厚加二十尺。”“筑墙之制,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如果按照这一标准,夯3米高的土墙,墙的厚度就要一米,你想想这工程量有多大,而且要占用多少空间?三层土楼的高度一般都在十米以上,四、五层的则高达十多米,最高的是南靖的和贵楼,高达21、5米,底墙厚度却只有1、34米。客家人的土楼超越了《营造法式》的标准,这就说明了一个事实:客家人的夯土技术得自真传,炉火纯青,始终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令人望尘莫及。

即使是夯得最结实的土墙,它的墙面也不免会有隙孔,所以必须在风干之前进行修补,风干之后就来不及了。先用长板拍打墙面,这得是认真的“严打”,不能走过场的;接着用嫩泥抹墙,把版层缝一一抹平,用小板拍实;最后再用长板拍打一遍,以巩固“严打”成果,这样,墙面也就发生了巨变,平整而光洁。

夯墙夯到第二层,要上棚枕了,主人又要请师傅和小工吃喝一顿,这叫做“食棚枕酒”。杀鸡宰鸭打糍粑,十分丰盛,这一方面是庆祝工程进展顺利,一方面也有给工匠补充营养和体力的美意,毕竟棚枕以上的施工,越来越辛苦了。楼墙在增高,工匠是关键,土楼主人很明了这个道理。

楼墙高高耸起,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泥匠师傅可以歇一口气了,木匠师傅要开始盖顶了——在屋架椽木上铺钉杉板,这种宽10厘米、厚3厘米、长2米多的杉板俗称角子板,三片对接或者五片对接成一瓦路,然后盖上瓦片,客家土楼一律用青瓦,闽南区域的土楼则普遍用红瓦。

盖瓦之后,这也就意味着屋面的工序已经完成,俗话叫作“出水”,主人自然高兴,还要设宴款待师傅小工和亲朋好友,以示庆贺。

“出水”之后,余下的工程千头万绪,还有许多活要干。木匠师傅要装楼梯、建楼板、做楼栏与隔扇、装天屏、安门窗、钉天花板,以及室内木质装饰等等,泥匠师傅要挖门窗洞、砌水沟、铺天井、铺廊道、铺禾坪、砌池塘、垒灶,以及粉刷墙内外等等。这些活需要比夯墙更多的时间,一些内部装饰精美的土楼,像是承启楼、绳武楼、二宜楼,花费时间都在数十年以上。土楼主人和工匠没有抢时间赶工期、向某一节日“献礼”的习惯,即使对待一个简单的工序,他们也是一丝不苟,力争做得最好。

一座土楼就这样建成了。

无数座土楼建成在闽西南乡村,没有一块碑记留下一个建筑师的名字,那些乡间土生土长的木匠与泥匠也从没想到要留下什么名,在他们看来,夯建土楼不过是一门谋生的手艺,一只可靠的饭碗。农忙时下田,农闲时建楼,他们的身影奔走在闽西南乡村。他们是一些历史册页上没有名字的人,他们让人记住的多是一些土里土气的绰号。

在时下的社会,我们看到了不少建筑商手里还在算着钱,房子却已经裂缝、倾斜,甚至轰然倒塌。但是在闽西南土楼乡村,无名工匠们早已不在人间,他们建造的土楼却还是那么坚固,依然在岁月的磨蚀中巍峨屹立,并且还将永远地屹立下去。

让我们向那些无名的土楼建筑师致敬!

同类推荐
  • 友谊赠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友谊赠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中华喜事大观

    中华喜事大观

    喜——是百姓生活的福气标志;有喜——就有了生活中的居家之祥气;民间有喜——就有了极力向上的如日中升之瑞气。喜,是民间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喜,是一种好日子、好心情、好时光、好前景。喜,是一种民间传承明光的文化。喜,总是异彩纷呈:大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五节、清明节等,诸多时节,百姓都会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歌舞蹁跹。喜,是艺术作品:喜字、喜花、喜联、喜礼仪、喜乐、喜歌、伴嫁情歌、祝颂寿诞、喜寿星座、剪纸泥塑、匾额壁挂、绣品礼花等等。喜,无处不在,是一种吉祥文化。
  • 老房子掠影

    老房子掠影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和谐处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和谐处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祝酒辞大全

    祝酒辞大全

    本书是一部祝酒辞的选集,收入了各类祝酒辞数百篇。这些祝酒辞大多符合祝酒人的身份,符合当时的各种环境,可以作为酒宴上祝酒时的参考。作为一种酒文化,祝酒辞也有不少传统的成分,值得学习借鉴。
热门推荐
  • 三十六计(中华国学经典)

    三十六计(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绿箭屠杀漫威世界

    绿箭屠杀漫威世界

    重生为绿箭侠奥利弗奎恩,却发现自己重生后的世界是内战时期的漫威世界。吕剑不得不拿起手中的弓箭,向漫威世界中的所有英雄发起挑战。ps1:绿箭侠的身份设定参考了电视版的绿箭侠和漫画绿箭侠杀戮机器。ps2:漫威世界设定参考了漫威大事件内战。ps3:作者保留剧情解释权。
  • 如果,我们只是演了一场爱情戏

    如果,我们只是演了一场爱情戏

    冉晓清,一个乡下姑娘,孤身一人来到大城市谋求发展,误打误撞成了经纪公司的小职员,有一天突然被公司调去做凑数的实习生,没想到辛苦练习的她与当红明星拍摄广告传出绯闻而一炮走红,以至于遇到了几个与她纠缠不清的人.......
  • 嗜血明帝

    嗜血明帝

    他是血杀灵龙一族唯一的后裔,数万个纪元唯一的天才,却被父亲以及其好友暗算,残忍被废,生命垂危。他流浪到了凤凰族,一个炼丹圣地,炼器地狱。他身怀绝世炼器术,以炼器为本,默默掳走了凤凰族女孩的芳心上到族长圣女,下到贫民百姓,无一不主动投怀送抱,可是,他要报仇!他要杀上龙族!父亲?去死吧!求情!一边去!爱他的,他一世守护!恨他的,他千刀万剐!
  • 嘘,鬼夫大人,晚上见!

    嘘,鬼夫大人,晚上见!

    再一次出任务时,遭遇僵尸袭击,中途被自称是女主前世丈夫的道士所救,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虚构(中篇)

    虚构(中篇)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tfboys之永远爱唯美的你

    tfboys之永远爱唯美的你

    从一开始遇到你,情不自禁的喜欢你,一路以来的陪伴你,初心不改的守护你。记住,爱你是我永远的承诺。
  • 易烊千玺之你是我最美的四字情书

    易烊千玺之你是我最美的四字情书

    啊,我曾说过你是我最美的四字情书啊,你不会忘记了吧,我会等你,也请你不要放弃我,我会踏过层层险阻,成为你的唯一。
  • 灰姑娘拥有不一样的命运

    灰姑娘拥有不一样的命运

    她,被家人丢弃在孤儿院,因为她是女孩,不愿认她,可孤儿院只愿养他十八年………他也是一样,只不过那时候的他已是九岁,他的家被一场不明的大火给烧的什么都没有了,邻居送他来到孤儿院………这时候的她、他一个是八岁,一个是九岁,他在被领走之前,他和她约定,将来他要娶她为妻,一生只爱她一个人………可他真的做到了吗?
  • 道士的黎明

    道士的黎明

    当有一天你忽然发现整个世界都改变了,时空交错间,到处都是变异的怪物,传说中的恶魔,甚至是神话故事中的神仙妖怪!而你是选择被那些视你为蝼蚁的强大存在抹杀、吃掉!还是选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杀出个明天?秦道玄,一个靠走街窜巷为人算命摸骨、风水堪宅、画符驱鬼、坑蒙拐骗的半吊子道士,在这个危险、混乱的世界中他选择活下去,凭借着祖上传下来的一本道书,勇敢的去杀出个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