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03200000070

第70章 实践优于思辨

所谓优先性,即理性而被联系起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那种优先性,我的意思是说“属于一个事物”的一种特权,即这一个事物在与其余事物相联系中作为第一决定原则的那种特权。在一较狭的实践的意义中,它意谓某一个事物的特权,当其他事物是隶属于这一个,而这一个却不后于(低于)任何其他事物时。对于心灵的任何机能,我们能把一种业用归属给它,即是说,把一个原则归属给它,这个原则含有条件,即单在此条件下,这一个机能才能表现其作用。理性,当作原则的机能看,它决定心灵一切力量的业用,而它则单为它自己的业用所决定。理性思辨使用的业用存于对象的认知被推至最高的先验原则;而它的实践使用业用则存于意志的决定,就最后而完整的目的而说的意志的决定。至于那在理性的任何使用的可能上为必要者,即是说,理性的各种原则与各种肯定的判断决不可互相矛盾,这一点,并不构成它的业用的部分,这只是(它的任何使用)之有理由条件;单只是它的发展才算是它的业用,并非只与其自身一致不矛盾算为它的业用。

如果实践理性不能认定或思想任何更进一步的东西以为给与,即此“思辨理性本身从其自己的洞见所能供给的”为更进一步的东西以为给与,则思辨理性必即有优先性。但是,设想实践理性其本身即已有一些根源的先验原则,某些理论的(知解的)项目(论点)都不可分离地与此等根源的先验原则相联系,但这些根源的先验原则却是从思辨理性的任何可能的洞见上被撤下来,假设那一个的业用是优越的?是否思辨理性一定要采用这些命题(原则),而且(虽然这些命题超越乎它),它想用它自己的概念去把这些命题联合起来,当作交给它的一种外来的所有物把它们联合起来?或不然,它顽固地只遵循自己特有的业用,而且依照伊壁鸠鲁的原则(规准),把那“不能通过展示于经验中的显著事例,而信任其客观实在性”的任何东西视作徒然无益的精巧,而加以反对或拒绝,纵使这徒然无益的精巧是从未如此之甚地与理性之实践的纯粹使用的业用相交结,而其自身也不与知解的使用相矛盾,但只因为它破坏或侵犯了思辨理性的业用,破坏到这程度,即,它排除了思辨理性所已置于其自身的范围或界限,而把它(思辨理性)虚度或消耗于“无意义”或“想像的虚幻”之境,因此而加以反对或拒绝,这种“顽固地遵循……”以及“把任何‘不能……信任其客观实在性’的东西视作徒然无益的精巧而加以反对或拒绝”,这种拒绝是否可证明为有理?

事实上,只要当实践理性被视为依待于感性的条件,被视为只是在感触性的幸福原则下轨约爱好,则我们便不能要求思辨理性去从这样的源泉中取得它的原则。默罕默德的乐园,或降神者与神秘家之吸摄于神(混融于神),必是依照每一个人的趣味把他们的怪物印刻在理性上,而一个人也很可像在这样的样式中把理性交给种种的梦那样地无理性,但是,如果纯粹理性其自身就能是实践的,而且实际上也确是如此,如道德法则的意识所证明的,则这纯粹理性仍然只是那“依照先验原则而判断”的同一理性,不管是依理论(知解)的观点而观之,抑或是依实践的观点而观之,这是很清楚的,即:虽然纯粹理性在知解的观点中不足以积极地去建立某些命题,但是,这些命题却并不与纯粹理性相矛盾,因此,只要当这些命题,是不可分离地附随于纯粹理性的实践的兴趣上,则纯粹理性即必须接受这些命题,尽管其接受这些命题是把它们当作某种“从一外在的根源而供给于它”的东西而接受的,即当作某种“不是生长于自己的土壤上,但却也足够使之成为确实的”的东西而接受;而且纯粹理性也必须想去把这些命题与它的作为思辨理性的力量中所有的每一东西相比较并相联系。但是以下一点必须记住,即:这些命题不是一些增益它的洞见者,只是它在另一方面,即实践方面的使用的扩张;而这层意思丝毫不相反于它的业用,这层意思即存于粗犷的(放荡的)思辨的限制中。

当纯粹思辨理性与纯粹实践理性结合于一个认识中时,假若这结合不是偶然而随意的,而是先验地基于理性自身的,因而也就是必然的,实践理性就有其优先性。因为,假若无这种隶属关系,则必发生理性与其自身的冲突;因为如果它们两者(即思辨理性与实践理性两者)只是并列的,则思辨理性必严格地对住它的界限,而不允许从实践理性来的任何事物进入它的领域内,而同时实践理性也必把它的范围扩及到每一东西,而当它是必要的时,必想去把思辨理性包括于这些急须之内。我们也不能逆反这次序,而要求纯粹实践理性隶属于思辨理性,因为一切业用最后总归是实践的,而甚至思辨理性的业用也是有条件的,而只有在理性的实践的使用中,它才是完整的。

同类推荐
  •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是一位尊天信鬼神而苦行救世的宗教家;是一位爱好和平的使者;是一位充满爱心与理想、重视民利民生的思想家;是一位崇尚统一,推崇圣贤政治的哲人。是的,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集鲜明特色与争议于一身的先哲。因此,《墨子原来这样说》针对墨子所提出的意志修为、尚贤使能、尚同控制、人间兼爱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分析与解读,让我们与先哲墨子进行一场心灵的碰撞与对话吧!《墨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书。作者八十岁以后,不再上大课,学生知道其喜欢散步,路线又比较固定,所以经常与作者在路上“偶遇”,与作者一起散步聊天。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即成此书。书中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大到世界革命,小到同性恋。问题广泛,五花八门,却处处不离哲学,每每有思想火花的迸发。作者自嘲是“马路哲学”,其实是传道授业的一种方式。
  •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矛盾之所以是矛盾,就因为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在这个前提下,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知识经济也即双赢经济,知识的可再生性,使双赢合作成为合作的主导模式,有无不但应当统一,而且可以统一。老子的哲学是对称哲学,即:无和有的对称、有限和无限的对称、静和动的对称、柔和刚的地称、进和退的对称……先人的智慧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会产生新的火花……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的历史生成、中国第一个唯物史观思想的体系化、唯物史观与李达中国经济问题、唯物史观与李达社会主义理论等。
热门推荐
  • 穿越潮流

    穿越潮流

    前世他是神界最强者,今世他穿越到高三学生叶胜身上,看他在穿越者多如牛毛的世界上如何再创一世强者!
  • 曦日念寒

    曦日念寒

    谁先说在一起,谁又先离开,我不等待,我要去找你,此刻已经忘却我的你。既然不会再在一起,我只求最后一个拥抱,用生命换的拥抱。记住,我永远都爱你,忘记,我对你的抛弃。
  • 无敌棍死神枪

    无敌棍死神枪

    以无法以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无敌棍死神枪,打遍天下无敌手。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无敌是多么,多么空虚。独自在顶峰中,冷风不断的吹过,我的寂寞,谁能明白我?我的寂寞,无尽的寂寞。
  • 无尽穿越之僵王

    无尽穿越之僵王

    萧寒穿越了,能够穿越无数世界之中,更能夺取天地之造化,吞噬万物,从此一代邪恶的至尊崛起!
  • 冷王不好惹:爱妃别想逃

    冷王不好惹:爱妃别想逃

    男“女人别想逃掉”女“我没逃啊”某男冷哼道“最好是这样”某女银牙一咬,总有一天她会离开的,他们一个跑,一个追。冷王追妻路漫漫长啊......,这是一对一的宠文。
  • 上清丹天三气玉皇六辰飞纲司命大箓

    上清丹天三气玉皇六辰飞纲司命大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玉小兔求爱记

    玉小兔求爱记

    玉兔因为打乱了红线,被月老禀明了玉帝,被玉帝罚下人间去帮助一位叫王俊凯的少年。可是玉兔不知不觉爱上了这个少年,她该如何是好?是放弃,还是去继续追求?
  • 恋爱手册:boss花样宠

    恋爱手册:boss花样宠

    廖暮雨没想到,夜里来袭的这位帅哥会成为她的未来老公。说好了高冷人设嘞,这满屏的粉红色小泡泡是什么鬼,她可不可以戳破?!大boss对她宠上天,可她还是心里慌,假装失忆让他们的感情基础更加坚不可摧。But!为什么她们家的boss这么多人盯着啊,女人就算了,居然还有男人,她家boss是直的!老虎不发威,当她是观赏鸟嘛!本以为会这么一直幸福的白吃到老,可是,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个突如其来的小娃娃是咋回事,这要怎么和boss解释!我到扭蛋机里找到了个上古吸血鬼萌宝?天啦噜,她只想安安静静的白吃白喝一辈子,然后被自家boss宠上天!单蠢girl廖暮雨玩转傲娇大boss+呆萌吸血鬼宝宝,满屏均是粉红小泡泡!
  • The Altruist in Politics

    The Altruist in Polit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州天帝

    九州天帝

    武道一途,一旦踏入,天地殊途相隔。少年自北而来,斩破天道,羽化成仙,超凡入圣,封号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