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00000000017

第17章 个性升华(2)

荣格博士研究了许多人做梦的情形后,发现所有梦与做梦者的生活密切相关。他觉得这是一种安排或模式。荣格称这种模式为“个性化的过程”,因为梦每晚产生互相不同的景象和意念,如果我们不细心地观察,就不会觉察出任何模式。我们的梦生活出现曲折的模式,此模式中个性的要素或趋势逐渐少见,然后没有痕迹,不久后又重新出现。认真观察这一过程,不难看出这是一种极其缓慢而不可知的心灵发展过程——个性化过程。

纵观每个年代人类曾本能地关注这种内在的存在,希腊人称之为人的内在“魔鬼”;在埃及,则把它看作为“附鬼”的概念;而罗马人把它当作与生俱来的“天赋”来加以崇敬。在更原始的社会,它通常被当作一个保护部落的神灵,这些在动物或物神中具体表现出来。一直住在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东北部半岛之一)森林的拿柏印第安人,则以异常纯洁、纯天然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单纯朴素的土著人以打猎为生,每个家庭彼此距离很远,彼此独立,“老死不相往来”,以致大家彼此不涉及部落的习俗或集体宗教信仰和典礼。在这些土著人一生的孤独岁月里,拿柏的猎人仅仅依靠自己内在的“声音”和潜意识行事,他们没有宗教的导师指导他们该信什么教,而且也没有祭祀仪式,宴会或习俗帮助他们获得准则。在他们基本的内在意识里,人类的灵魂被当作是个“内在朋友”,他们称之为“我的朋友”,意思是“伟大的人”。它寄住在人心之中,而且不仅在死亡那一刻,它会离开人的肉体,然后投胎,变成另一种生物,存在于他们身边。

这段文字看来很像“世外桃源”,却又有很大程度的不同,这里表达的是自己的心灵世界,是完全独立个体的心灵。强调个人心灵的自我模式,而“世外桃源”呈现的则是一幅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协调画面,不体现人的内心与个性,而是个体与个性之间的合作。或许这便是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区别。但强调个性心灵或个体协作只是重视各自的文化观点,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自我并非天生地随着个人主观意愿随意的冲突而产生,而是帮助制造真正的整体——整个心灵。自我把整个系统弄得顺畅起来,让它变得有意识,因而可以被明显识别。

从某个观点来看,这个过程单独在人类的潜意识中进行,依靠这个过程,人类从天生的个性中超越出来。确切地说,只有当个体对个性化有所感知,以及有意识地和它结合,个性化的过程才是实际的。狭义地说,这种合作属于个性化的过程。

心灵核心具有积极创造力,只有我们放弃所有的意图和欲求,以达到较深刻的存在,我们的心灵才可以充实。生活在文明社会的人,比较难了解为了使人格发展而必须放弃追求功利主义的道理。有次荣格博士遇到一个安祥的老妇人,她一生都没什么让人称道的成就,不过她和一个难以取悦的丈夫相处得不错,婚姻也算是美满,而且人格发展比较成熟。她曾向荣格博士埋怨过,说他一生都没什么“建树”。于是荣格博士微笑着告诉她一个有关中国哲人庄子的故事。她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感到安心不少。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姓鲁的木匠到赵国去,经过邯郸,看见一株用作祭社稷的大栎树。这个木匠对很羡慕这株大栎树的弟子们说:“它是没用的散木。用它做船会沉,用它做棺椁会很快腐烂,用它做器具会很快毁坏,可说是一株不材的树木。正是因为没有一点用处,它才能这样长寿。”

木匠当天回家以后,夜里梦见栎树对他说:“你将要用什么东西和我相比呢?你要把我比作有用的木头吗?那结出梨、橘、柚等果实的树木,果实熟了就要遭受敲打,大枝被折断,小枝被扭烂,这都是因为它们有用而苦了自己一生。所以不能享尽天赋的寿命,而中道夭折,这是它们自己招来的打击。一切有用的东西没有不是这样子。我求做到无用的地步很久了,曾有好几次几乎被砍伐而死。而且你和我都是物,为什么要互相利用呢?你是将要死的散人,又如何能够知道散木呢?”

那木匠明显地了解自己的梦,他完全看出完成一个人的命运,就是最大的成就,而我们功利主义的观念却在面对潜意识心灵的需求时让步。如果我们以心理学的语言翻译这个暗喻,那么,栎树就象征个性化的过程给我们短视的自我一场教训。我们似乎并不能完整明白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但有一点很震撼我们的内心——“无为亦是道”。

庄子的故事中,社稷是人们拜祭的土地神。社稷的象征指出一个事实:为了令个性化的过程成为事实,不应以为常理就是真理。我们必须聆听,以学习内在全体——“自己”——希望我们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做事。这点倒是可能解释老妇人的“无为而为”了,为什么非得都是对社会做出明显贡献的人才算是成功?她的成功是一种社会形态要求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

下面介绍一些荣格博士在人类心灵研究上的一些事实成果,这些事实展示的是我们存在但并不熟知的心灵内在。

对荣格来讲,真正有效的治疗必须由彻底全部了解病人最隐私的这个故事开始。这是病人本身的秘密,也是他的致命伤。如果能了解到这个秘密的话就不难掌握治疗的关键。

举一个催眠治疗的例子:

在有关催眠的课堂上,医生通常会引个病人到学生面前,并且对病人的个人背景资料向学生作详细的说明。其中一个病例印象非常深刻:有一天,一个显然具有强烈宗教倾向的中年妇女在女仆陪伴下柱着拐杖出现在我的诊室。她看上去大约五十八岁左右,左脚罹患麻痹症长达十七年之久。我让她坐在一张很舒适的椅子上,然后请她将一切告知我。她开始一五一十地叙述整个生病的经过以及所受的痛苦与折磨。最后,我打断她:“好了,现在没有时间再多说了,我马上要将你催眠。”

当我说完这几个字,她竟然自己立即闭上双眼进入非常之睡眠状态,这点倒是有些意外。半个小时后待她醒过来,我发觉她显得相当迷惑。我告诉她:“我是医生,你没有什么大碍了!”结果她竟然大叫:“我好了!”接着把拐杖丢掉,在我们面前一步步走起来,看来真的好了。

事实上,帮我建立我在当地医生中的名气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位女士。自从她将这件奇怪的事情宣扬开了之后,我私下收了许多病人。而我的医学心理治疗,竟然是由一个把我认成她儿子的误会事件的女人开始。当然,后来我将这件事耐心细致地分析给她听,她也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而且她的病也不再复发过,这是我的愿望,也成了事实。

这就是我第一次治疗的经验——应该说,是我的第一次心理分析。我的头脑仍清晰地记得和这位女士我交谈所说的话,她是个非常有智慧而且宽宏的女人,对于我慎重地处理她的病情以及在其中对她们母子所表现出的我作为朋友的关怀,她表示非常感激。这对我以后工作的坚持有很大的鼓舞作用。

你永远不知道病人病况的进步和进展,而且在这种没有把握的不确定的情形下,我也常感到良心不安,也不喜欢单独决定病人应该怎么做。我作为医生,真正关心的是如何从病人最自然的发展里获取更多资料,这对一个医生作好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更小心地分析他们的梦,以及由潜意识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如果心理生活只是由表面的事件构成的话,正如原始水平,我们可以满足于现在的经验主义了,但是,现代的文明仍然充满了心理生活的问题,我们必须带着问题去思考它,简直就不能用其他办法了。它们是现代文明送给我们充满问题的礼物,因为我们需要意识来做现在我们做的一切,也就是要做出一个肯定的、能够接受的决定。只要我们仍然在自然中,我们就是生活在自身本能的安全保护状态下,因为本能是不存在问题的。这就把我们引入一种孤独的境地,我们为自然所抛弃,只能到意识那里避难。每一个问题都要求我们需要更多;童年乐园离我们越来越远。每一个人都不想自己有问题,有人根本就不愿想到它,更甚者根本否认它的存在。但是这种否认做法并不能带来信念,相反,只能要求意识更多地给予我们所需要解决问题的确定性和清晰性。

由识别所构成的意识的第一层是一种无秩序的或者说混乱的状态,第二层是自我情结得到发展的阶段,是一种单一化的或者说一元化的阶段;第三层意识又发展至更深层次,它进化到人对自己分裂状态的认识构成,它是一个双层面的阶段。

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人生阶段的青年期,按照荣格的说法,它的包含范围是从青春期到中年。

为什么我们选择人生的第二阶段作为讨论的开始?最大原因是青年阶段各种问题我们都比较熟悉,相对大多数人来说,讨论我们所熟悉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让我们开心的,问题也可以更深入地被解决。

(3)性格成熟

性格是怎样发展成熟的呢?它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或者它有无变化?这些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心理学爱好者所关心的问题。

荣格认为,性格的发展、形成及变化,和人的遗传、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因素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人的性格?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争议颇大的问题。一般理论都倾向认为,遗传因素通过气质和智力而影响人的性格。在遗传因素的作用形成的气质,按照自己的活动方式,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例如同样是助人为乐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在帮助人时动作敏捷、热情溢于言表,而粘液质的人则沉着冷静,情感蕴含在心。气质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所决定,所以,一开始气质就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速度。

不论儿童是由生身父母还是由收养或寄养家庭抚养,他们和生身父母之间在智商上总有显著的相关。荣格把此归因于遗传对智力的影响。进而言之,智力和性格都受高级神经活动的特性和类型的影响,而智力对人性格形成是有作用的。这作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人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冷静地审时度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客观规律,这样就会促使自己勇于克服困难,在艰难险阻中表现出自觉、大胆、果断和坚毅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因此大凡政治家、发明家、作家、艺术家,虽然从事不同的职业,但他们都兼有高度发达的智力、创造力和优良的性格特征。

性格不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环境是性格发展形成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环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活动圈子以及工作实践来发生效应的。

性格的成熟是相对的,绝对的成熟是不存在的。从人所处环境的变化不定来讲,性格也有一定变化,但是,除非较大刺激(比如失恋、对自己重要的人发生意外、重大失败或挫折等),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也就基本稳定不变。

人格培养

按语

性格的成熟是相对的,绝对的成熟是不存在的。从人所处环境的变化不定来讲,性格也有一定变化,但是,除非较大刺激(比如失恋、对自己重要的人发生意外、重大失败或挫折等),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也就基本稳定不变。

从荣格的理论上我们不难发现他是一个特别强调无意识,特别是集体无意识的非理性心理学家。但这并不是表明他不重视意识,事实并非如此。在荣格理论中,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是在意识的指导下,使意识心灵和无意识内容合而为一的过程。荣格认为这是“个性化”

或“自性实现”的漫长过程。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有达到个性化的人才是最健康的人,才是一个具有完全的平衡和统一人格的人。

而事实是,荣格的一生都在试着调节着自身的内在矛盾。在童年的时光,他既觉得自己笨拙,又认为自己相当的聪明;学生时代,他尽力找能使自己主观的世界观与客观的科学观相协调的道路;青年时期,他又在精神病患者身上看到了同样问题,即病人需要他们幻想的神话,也需要与外部世界保持交流。后来,荣格在理论研究中发现了“内向”和“外向”,这使他明白一个道理:在个性形成过程中没有绝对的一面,而应采取一种“中庸”的立场。只有这样,人格才会始终保持一种比较的平衡状态。

对于“早期人格开发”问题,荣格博士写过大量儿童的心路历程和心理问题的研究的文章。

(1)窥视儿童的早期心理

有个叫丽娜的小女孩刚满三岁,她聪明伶俐、健康活泼,而且感情细腻丰富。这天下午,丽娜仰起脸问她的祖母:

“奶奶,你的眼睛为什么看不清东西呢?”“因为我年纪大了!”

“那您还会年轻吗?”

“哦,亲爱的,不会了!我的年龄会一天一天增加,最后我就会去世。”

“去世后你去干什么呢?”

“去世后我会变成天堂里的天使。”“然后您又会变成小孩子,是吗?”

到这里,这孩子很巧妙地使一个心中疑惑的问题得到了暂时解决。而这个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她曾经一直在追问母亲她能否拥有一个真正活着的洋娃娃——一个小弟弟,当这个问题被无意地淡淡提出时,没有引起母亲的注意。因而,有一天,她从妈妈那里听到一个鹳鸟将婴儿带到世上来的有趣故事,从这个故事出发,小女孩便开始了其执着探求的问题。从她与祖母的谈话中可看出,这种说法是在童话中存在的。因为它不仅巧妙地避开有关死亡这种痛苦、讳忌的说法,而且同时也解释了小孩从哪里来的谜语。

同类推荐
  •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本书作者秉持其“创化论”观点,描述了在“生命冲力”推动之下的宇宙的产生、生物的出现、物种的分化直至道德与宗教最终产生的过程。
  • 7天教你读懂哲学

    7天教你读懂哲学

    本书为普及哲学知识的书籍。书中大量介绍了外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大师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著作等,并对每一位大师的生平成长之路和求学之路做了深刻的剖析,旨在向人们宣传和阐述他们的哲学观点和理论。本书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仍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追捧的智慧法宝。
  • 素书全鉴

    素书全鉴

    关于《素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杀秦始皇的张良,逃亡到下邳时遇到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让张良捡起并替他穿上,认定“孺子可教”后传他一卷书,告之“读书则为王者师”。这位老人即黄石公,这卷书即《素书》。《素书》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虽只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在精准地认识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生谋略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点。本书对《素书》全书按原典进行了解译,并结合现实予以进一步的解读。
  •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本书结合大量世界文艺作品中的材料,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爱情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就爱情与责任、爱情与道德、心灵与理智等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热门推荐
  • 狐阳浣棽

    狐阳浣棽

    她知晓二十年前,她便欠他;他明白人狐之间绝无可能,天条,族规,爱情,如何选择?
  • 旅途之末日来临

    旅途之末日来临

    她叫林若雪,她有一双不同于常人的眼睛,也有着不同于常人的人生。你若见到她,定会觉得,她很冷。是的,她的眼神很冷,她的面容很冷,她的话语很冷,她的态度也很冷。她是一个冷美人,追求她的人数不胜数,但都被她一一拒绝。也许你会觉得,她的心也是冷的,但是你错了。她有着一颗如火般的心,她害怕失去,害怕分离,所以,她将自己的心冰封,任谁都无法暖化。
  • 百变王妃:王爷快上榻

    百变王妃:王爷快上榻

    她是二十三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特工,华夏异能组织的翘属,曾创下,孤身一人毁灭一个杀手集团的“辉煌举动”。而她却是异世大陆的相府七小姐,惨遭同僚杀害,当她代替她,铸造一段旷世奇缘,高调回归,谁能阻拦!只是,为毛身后这个无赖老是像牛皮糖一样粘着她,甩也甩不掉……某妖孽:娘子,累了吧,快来歇息。某女青筋爆起:滚……某妖孽:不~娘子,床还没暖好呢某女:……
  • 重生之任性错过的人

    重生之任性错过的人

    上一辈子她以为自己是被一个上帝抛弃的人,可会过头来看才发现,把一切都抛弃的是她自己。每个人对于青春都会有很多遗憾,姜玉宁有,你呢?
  • 修仙路悠悠

    修仙路悠悠

    谁言修仙定要抛却各种情缘,真正的仙应是机警与大爱并存的。当修仙一说摆在面前变成现实时,原本应有的平和也被打破了!人与人斗,人与妖魔鬼怪斗,各种爱恨情仇。当人族面临被灭族的危险时,他们又是如何选择的呢?且看少年陈安,带着亲人、爱人、友人如何解除人族危机,最终登临仙界之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崛起临世

    崛起临世

    韩云一直以来,都是坚信一个道理,自己要欺负人,必须欺负那些没有丧尽天狼的人,不能够去欺负一般的老实人,要是自己连这一个原则都是做不到的话,自己也是不用出来混了,毕竟当初那些帮助自己的人,都是一些好人,然而,一切只有力量,才能崛起,帮助更多的人!
  • 迷途不知归何路

    迷途不知归何路

    每年的三月十号的三环路,一连六年都会发生一起车祸。然而谁都没有在意,依旧过着自己平淡如水的生活。而这背后隐藏着另人意外的秘密。可是,每个诡异的事,都会被人发现,被人挖出其背后的真相。童代身份神秘的侦探,开个侦探所,带着三个比他厉害的跟班。时不时地还要跑去警局借人,时不时地被好友欺负,时不时地揽点钱。可是,对待爱情,他像是个被爱神抛弃的人,于是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 百万新娘哪里逃

    百万新娘哪里逃

    酒吧偶遇,他霸道的夺去了她的初吻。为了100万,她答应做他暖床的情人,外加给他生个孩子;为了给孩子个得体的身份,他答应给她个名份。从签字结婚到离婚,她稍一犹豫,只有短短的2分钟,她就成了一个未穿过嫁衣却离过婚的百万新娘。忘记他,她用了五年,直到她结婚,他邪魅的一笑:“我的小情人,还想嫁人吗?”“妈咪,我们回家吧!”小手抓住她的,是本该永不见面的儿子……
  • 鬼魅魔尊

    鬼魅魔尊

    少年来自异界,在一座充满魔法的奇幻大陆上,开启了他鬼魅般的杀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