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16800000040

第40章 黑白木刻的人文精神探微

◎闫首中

黑白木刻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世界上最早的版画出现于9世纪前后唐代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扉页上的《释迦说法图》。近代新兴黑白木刻适应革命的需要,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走上中国画坛。正如鲁迅所说:“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我们老一辈木刻家胡一川、古元、李桦、力群、王琦、李少言、李焕民、彦涵等就把木刻作为我们战斗的武器,“将劳动大众和他们的生活作为作品表现的主要对象,表现社会失业、饥饿、痛苦和呻吟,表现社会游行、罢工、反抗暴动,新兴木刻成了时代的写照,民族精神的再现,他们作品超出了其艺术本身的意义”,为民族团结和解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现代的广军、徐匡、董克俊、康宁、戴政生、邵常毅、王华祥、康剑飞、向思楼等一大批有实力的版画家在木刻本体语言、技法、形式等,从技术和精神的层面进行了有创造性的探索,使黑白木刻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些优秀的木刻艺术家构成了我们中国木刻艺术的脊梁,体现了我们中国特有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人文情怀。

黑白木刻是纯粹的艺术,要体现真诚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实质是木刻家精神的再现。革命时期的老版画家“为革命而艺术,为人生社会而艺术”,以崇高的社会历史责任感,把创作深入到战场、农村,深入到自然和劳苦大众的生活之中,将真诚的创作态度和艺术情怀倾注于他们的刻刀。我常常品读他们在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木刻创作,细细品味它们其中的魅力。画面所传达给我的感触一点也不陌生,好像就在昨天刚刚发生过,画面的一草一木,扁担、补丁、轰轰烈烈的生产场面,还是那样地亲切;人物表情坚定而刚毅,给人激昂奋进的艺术感染力,这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新时期的中青年版画家继承老一辈木刻家的优秀传统,他们在中国木刻艺术发展进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中坚力量作用。许多人不仅是教育家,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而且还承担一个艺术家的角色,为中国木刻的发展和未来不知疲倦地工作。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关注生活,注意吸收先进的艺术传统;在题材内容、表现形式、语言、技法、材料等方面注重创新;具象、抽象、意象相融合又不失精神层面的表达;关注社会、环境、历史和人的生存状态,充分体现了我们版画家的人文情怀。

我们的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资源。有些是民间的又是民族的,有些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也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新旧石器时代的陶器,秦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玉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艺术,明清时期的家具、建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壁画、雕塑艺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以及不同地域所特有的民间艺术,如剪纸、刺绣、印花等等,都是我们宝贵的人文资源。黑白木刻家要继承这些优良的人文传统,注意吸收民族、民间艺术的精华。艺术家可以从各个方面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去了解传统,融合传统的气息。老一辈木刻家都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他们在形式上吸收了民间年画、剪纸的手法,使木刻的形式风格逐渐具备了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明快、质朴、豪放、清新,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古元、彦涵是解放区木刻版画家最优秀的代表,此外,还有牛文、沃渣等”,在他们的创作中,人格精神得到积极的体现,犹如青铜的博大精神、山水画的黑白精神和民族的伟大精神。木刻家要发扬这些宝贵的人文精神,让更多的年轻一代也了解传统的中国艺术,去体会、感悟、发现其深厚的内涵,吸收、创造新的人文环境。

木刻家在艺术上不仅要探索艺术创作的规律,还要不断创造自身的人文环境。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艺术家的主观创造。它要高于生活,并非生活场面的还原,“必须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出既源于生活又高于普通实际生活的艺术品”。木刻艺术家要深入生活,到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了解、熟悉各种各样的人物,以使自己的典型创造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从而创造出更为成功的艺术典型来。主动和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大众在一起,保持和他们密切的关系,艺术地发现他们真、善、美和乐观的精神风貌。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版画,了解版画,了解木刻,欣赏木刻,接受木刻。另一方面,作为艺术教育战线上的木刻家,要为木刻的继承和发扬出策出力,在没有开设木刻课的综合院校开设木刻选修课(当下,在全国除了原有的八大专业美术学院之外,已陆续建立了几十所综合性大学下属的二级美术学院)。在已开设木刻选修课的美术学院(已有一定的办学基础,师资,设备较完善的条件下)设立版画专业,开设木刻课让更多的学生接触木刻,掌握木刻技巧,以木刻的方式创作木刻作品,探索艺术创作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推进木刻的发展和普及,营造更宽、更广泛的木刻人文环境。

黑白木刻是靠画面图像黑与白的不同层次的对比以及它们在画面上的构成分割来表达艺术家精神世界和个性,木刻创作的图像落实到最基本的东西就是要符合造型艺术的规律符合人们审美的艺术标准,木刻最终以这些因素为依托、为载体,体现其艺术的价值。造型艺术的规律如构图形式美的规律,“在我国历代画论中,关于构图的原理颇多精辟之论,东晋顾恺之称之为‘置阵布势’,谢赫谓之‘经营位置’等等。张世彦在1982年曾发表的《装饰画的构成》论文中,用‘构成’代替‘构图’,把装饰画的构成要素归纳为三个方面:‘外框’、‘骨架’、‘定位’。‘外框’是画面自身的最外边缘或更引申为画面自身的存在状念。‘骨架’是画面内部结构的基本形象。‘定位’是画面各个形象的位置确定。”另外还有黑、白、灰在二维平面上的分布规律,黑白灰对比是木刻的根本法则,造成黑白灰对比的唯一条件是黑白灰的邻接。周健夫先生在《木刻技法分析》一书中把黑白灰邻接的方式概括为四种:前白后黑或前黑后白;上黑下白或上白下黑;左黑右白或左白右黑;黑白穿插,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不管是创造二维平面的空间,还是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三维空间效果,都要注意黑、白、灰的聚散,疏密、分离和呼应的关系。黑、白、灰的分布所形成的画面结构与分割同画面边缘的关系,这些因素既是构图,又是形式,还是画面的结构概念。艺术史上的绘画大师无不是始终探索画面平面结构的,如柯勒惠支、马蒂斯、博纳尔等都是借用黑白手法结构处理画面的,以平面的方式探索画面黑白分割的和谐。还有造型手法的采用,如写实手法、装饰手法、夸张手法、变形手法,采取哪种手法要根据画面内容、形式及画面构成的需要而定,有时是一种手法为主,辅之以其他手法。人们要求艺术的美是对真、善、美的表达,对木刻独特品位的表达,对人类自身内心精神的表达,对关注生存环境、命运的表达。这是当代人最关心的话题,艺术家通过木刻版画形式对其表白。艺术“判断对象美丑的审美尺度”标准也是人的内心精神活动的标准。真、善、美始终是艺术表达的永恒主题,是木刻家特有的情怀,是真诚的态度、真诚的人格;善是恶的对立面,对人生存环境的关照是善,对自然的关照也是善,还是人格的善,善是一种责任;美是视觉层面的,可看的,又是内心层面的、可感知和表达的东西。美是在“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为基本表现形式的实践中形成的。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是紧密相关的。林木先生说:“木刻是纯粹的艺术,是阳春白雪的艺术。”木刻不同于其他任何艺术门类,纯洁而不媚俗、简洁而不华丽,丰富而不细腻。黑白木刻犹如它的色彩一样,具有独特而高雅的艺术品位,“能做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木刻创作要高扬人文精神和人文关照的时代责任,关注人类自身内心精神世界,关注现实,关注未来。

参考文献:

1.周健夫,木刻技法分析,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2.黑崎彰,张柯,杜松儒,世界版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3.王向峰,文艺美学辞典,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同类推荐
  •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主要介绍了中国著名的石窟及石窟雕塑绘画等不朽艺术。包括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克孜尔石窟群、大佛寺石窟、响堂山石窟、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千佛崖石窟、花山谜窟等。
  • 莫奈艺术书简

    莫奈艺术书简

    这本《莫奈艺术书简》由克劳德·莫奈著,张恒译。克劳德·莫奈是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他率先在户外作画,在光与影的舞台上灵活地跳舞。他热爱城市的天际线,喜欢房屋在晴空下呈现的灰白色块;他喜欢马路上奔走、忙碌、短打装束的行人,他喜欢赛马场,贵族们前呼后拥的驾车出游;他喜欢我们的女士,喜欢她们的遮阳伞、手套,她们的服饰装束,甚至她们的假发套和搽面香粉……
  • 名辨艺术与思维逻辑(修订版)

    名辨艺术与思维逻辑(修订版)

    本书主要研究名辩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名辩学之名与逻辑学概念理论,名辩学之辞与逻辑学命题理论、名辩之说与逻辑学的推理理论,以及名辩学之辩与逻辑学的论证理论等。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 南方音乐

    南方音乐

    洪烛:原名王军,1967年生于南京,1979年进入南京梅园中学,1985年保送武汉大学,1989年分配到北京,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
热门推荐
  • 被霸宠着的偷心少女

    被霸宠着的偷心少女

    在沐亦青身边的两年,姚语得到了金钱与宠爱,但这并不能改变他是个魔鬼的事实。他独占她,控制她,甚至可能还恨着她。两年后,长大的女孩要自由要翱翔,面对此情此景,沐亦青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欲亲手折断她的翅膀。十七岁突遭变故,美艳少女的监护权落到了沐亦青手中,他处心积虑终于在12点的钟声敲过,她吹灭生日蜡烛的下一秒,把她摁到了桌子上……
  • 最后的最后还是悠悠南去

    最后的最后还是悠悠南去

    某一天某人会对你一见钟情他会用颤抖的声音表达爱意你汹涌的泪水不仅是感激他还有命运有些人会对你一见钟情当你第二次在遇到他的时候记住要勇敢地握住不放手才知道有时经历过的人才不管多么深的友谊,再次见面却也是先风淡云轻的相视一笑,这部小说讲的并不是死去活来的爱情,更不是多么伟大的人物,只是这世上再普通不过的几个学生间的故事,不再轰轰烈烈,不再震撼天地
  • 殊深珍念

    殊深珍念

    无沿绯红尽头你在何处徘徊?夜雨阑珊灯初燃。手握落瓣念你一颦一笑,心绪思迁。是否——前世我们已结下缘?今世忘却你是这么难。花下相遇如仙绽,一见倾心。玲珑宫灯手中执,再见倾情。豆镶尚在情何去?幽闻佳人笑。心已死,念已断。最爱是你,爱你爱到心里。最恨也是你,恨到无法呼吸。长歌天际笙陌路,我从回忆尽头,等你。
  • 天揽月.

    天揽月.

    生魂石引来了灭门的灾难,相继集中到凌杰身边的人,到底是真心投靠,还是另有目的,一个个围绕着生魂石展开的阴谋开始浮现……一场心计开始上演。为了生存,凌杰开始不顾一切。天能揽着月,我却不能揽着你!
  • 身在大辽

    身在大辽

    一场宿醉醒来,杨辉愕然发现,他竟然穿越了,还穿越到了评书中的辽朝,成了一个辽朝公主的儿子,杨辉,他到底何去何从,是留在辽国,还是投奔大宋?留在辽国,能干些什么,投奔大宋,又能干些什么呢?
  • 一顾倾人,再顾倾国

    一顾倾人,再顾倾国

    她,从五岁起就缺少父爱。十八年后,她遇见了如冰山一样的总裁。她不过是一个少女,却能把他化成一摊柔情的水。他们的故事有次展开……
  • 破茧成蝶:追梦

    破茧成蝶:追梦

    ①“你说你对我没有感情,离开我是为了去寻找幸福,可是你现在这样是幸福吗?”男人讥笑着面前的女人。“谁跟你说幸福就是身边有个男人?”关语瑶丝毫不见尴尬的回敬着。②“接受我难道就这么难吗?”男人头疼的看着眼前执着的女人。“难道世界上没女人了吗?你非缠着我?”女人温柔的出口着伤人的话。③“乖,玩够了就回家了,人家还等着咱们的喜糖呢!”男人一脸哄小孩的语气。“谁玩了,再说什么喜糖啊,我跟你八竿子打不着的。”女人不屑的说着。
  • 时光里,我爱的你

    时光里,我爱的你

    第一次见面,她不小心撞了他。第二次见面,她和闺蜜去酒吧,一不小心泡了他。她爱他,可他却爱她。一场意外使他们多年后再见“先生你好!”“嗯”“你知不知道我爱你?”“嗯,知道”“……”“我们结婚吧”他抬头对上她充满期待的目光,莞尔一笑“好啊”
  • 九符歌

    九符歌

    平地惊雷震九霄,九岁郎儿劫难逃腾龙一声神符降,落难少年成天骄嫣花三掌刻龙心,成神之路谁敢挡苦酒一曲弦中殇,高歌九天唱逍遥诚为一诺许红颜,我命由我不由天
  • 旋风少女之永不分离

    旋风少女之永不分离

    若白,百草,感情后来会怎样发生,会永远守护在对方身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