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14900000036

第36章 易受暗示的人格

当看到婴儿费尽力气爬着去拿不远处的模型,成人往往会一笑置之,随手就把那个模型递给了孩子。蒙台梭利认为,这种成人代替儿童行动的做法是不利于儿童的自然发展的。更值得成人反思的是,成人不仅仅会在无意中代替儿童行动,还容易把自己的意志也强加给儿童。

在罗马的一所精神病医院里,精神分析师夏洛特医生的实验引起了轰动。他发现通过催眠可以实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替换。这项试验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看法,在这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个人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夏洛特医生的试验则否定了这种看法,通过催眠,可以使被催眠者接受催眠师设定的人格而放弃自己的人格。

心理学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形成是个体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儿童时期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儿童的自我创造性极易受到暗示的作用,成人的一些意志会悄悄潜入儿童的意识之中,从而使儿童的人格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儿童的人格按照自然的状态去形成。

如果用过分热情和夸张的动作来为儿童做示范,就会压抑儿童根据自己的意志进行判断和做出行动。成人施加给儿童的这个自我,会因为其强有力的作用而取代和改变儿童尚未成熟的自我。

一次,蒙台梭利看到一个大约2岁的男孩,他正在把自己的一双脏鞋子放在铺着洁白床单的床上。于是蒙台梭利冲了上去,拎起鞋子放在了门后的角落里,生气地对小男孩训道:“这么脏的鞋子,不能放在床上!”说完,就用手仔细地拂去掉在床上的泥土。当时,蒙台梭利并没有想要真心训斥这个孩子,只是觉得,应该爱护干净整洁的环境。可后来她发现,无论在哪里,只要这个小男孩看见鞋子都会跑过去把鞋子拎起来放在门后,并说:“它们太脏了。”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

一位年轻的妇女收到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打开盒子一看,是一打带有刺绣的精美手帕。这位年轻的母亲拿起一条手帕抚弄着4岁女儿的脸颊,还吹着一只小喇叭,逗女孩开心,边吹边说:“多么美妙的音乐啊!”此后的一段时间,小女孩只要一看到手帕,就会兴奋地喊道:“多么美妙的音乐啊!”另一次,小女孩和祖母在花园里玩耍,看着园丁在给旁边的玫瑰花浇水,就想起花园里的人工喷泉。当她把手伸向喷泉的开关想要打开它时,又忽然把手缩了回去。祖母鼓励小女孩继续做,小女孩说:“不能这样做,保姆说不能打开水龙头。”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比起祖母的鼓励,保姆自以为是的禁令更为有效。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一个同样的问题,儿童的自我意识极易受到成人的暗示,这是因为,儿童心理存在内在敏感性。在观察周围环境的时候,儿童很容易被环境中新奇的东西吸引,同时儿童也会去关注成人对这些事物的态度并加以模仿。儿童的这种特点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儿童可以从成人那里学会处理事物的正确方式。但另一方面,如果成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产生对儿童的示范作用,可能会用自己习惯的快速节奏去做完这些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成人就会通过暗示把自己的人格强加给儿童。

有一位教授曾在蒙台梭利的学校做过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并用胶片把过程录了下来。实验分为两个场景,目的是识别有身心缺陷的儿童和正常儿童对同一物体的不同反应。

在第一个场景里,放着一张摆着许多不同物体的长方形桌子,其中包括了一些蒙台梭利设计的直观教具。一组儿童被领到了桌子前面。很快,他们就被桌上的各种物体所吸引了,于是每一个儿童都开始“工作”了,他们拿起一件东西摆弄起来,之后放下再拿起另一件,不知疲倦,脸上带着充满活力的微笑。

另一个场景出现在影片的下半部,第二组儿童同样被领到桌子前面,他们不时地扭头向四周观看,在桌子周围懒散地站着,几乎没有人拿起桌子上的东西玩耍。

很多读者一定认为,上半部的那些儿童肯定是正常儿童,而下半部的儿童一定是那些存在身心缺陷的儿童。可答案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富有活力地从一件物体玩到另一物体的第一组场景中的儿童正是那些有身心缺陷的儿童。而那些正常的儿童却长时间地站着一动不动。他们的行为方式表明正常儿童的标志就是有分寸地行动和考虑周到的安排!

这位教授的实验结果几乎完全颠覆了人们对正常儿童和有缺陷儿童的看法。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只有聪明的儿童才会像影片中的那些缺陷儿童一样充满了活力和好奇心。这个实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虽然正常儿童也会充满好奇,但他们的行动却是沉思的、缓慢的,每做出一项行动决定,都会被自我意识和理性所指导和控制。这种儿童的兴趣一旦被外界的物体激发起来,就能够自由运用,只有经过自我控制的、有节制的活动才是有价值的。因此,通过某种方式到处乱走乱摸去感知周围环境并非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重要的是通过控制自己的感觉和运动器官去运用它们,用自己的自我认知去指导自己的行为。

观看了这个实验,蒙台梭利说道:“选择用一种深思熟虑的方式来行动,实际上是正常的,它是儿童的内在秩序的敏感性的一种表现。”对儿童内在秩序的观察可以通过其有条不紊的外部行动来进行。当个人的内在秩序缺乏稳定时就会失去有效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容易受他人意识的暗示,成为被环境所支配的牺牲品而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就像是失去了舵手的帆船,只能在大海上随波逐流。个人有条不紊的行动是无法靠他人的意志来完成的,自己内在的意志力才是行为的决定因素。因为节奏的不同,成人总是用自己的节奏去影响和代替儿童的节奏。这种对儿童意志的暗示和剥夺,就是一种分裂儿童人格的行为。人格的不完整则导致了儿童内在秩序的缺失,而培养儿童内在的秩序则需要周围的成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人格开始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人格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比如性格、能力以及对自我的认知等都开始发展,每个儿童面对相同的场合、相同的情景,对相同的事件都有自己独特的反应。父母和教师应该注意这一时期儿童人格易受暗示的特点,认识到它的脆弱性,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童。

蒙台梭利箴言:

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为以后人格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也因为其内在秩序敏感性的不稳定,容易受到成人行为的暗示。成人会在无意中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这就提醒父母在处理孩子的关系时,不能独断专行,影响孩子人格的自然发展。

同类推荐
  • 通往哈佛的家庭教育传奇:门萨女孩张安琪成长之路

    通往哈佛的家庭教育传奇:门萨女孩张安琪成长之路

    “门萨女神”、“全能型学霸”,光鲜的外表之下,安琪不过是一个普通女孩。在农村疯跑,在城镇长大,父母也只是普通高中教师。直升落榜,竞赛失利,却屡仆屡起,愈挫愈勇。清晰明确的人生规划背后,也有迷茫和失落。
  • 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本书从学习的细节入手,分析透彻,事例生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建议。另外,这本书不仅针对家长,同时也针对学校的老师,他们都是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认识并把握这些细节,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十分有利的影响。
  •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通过列举家庭生活中亲子沟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阐明了父母的言语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怎样的影响和作用。书中用温馨暖人的亲切话语向天下父母们传递家教正能量,引导做父母的应当用积极的、正面的、有效的沟通方式来终止亲子间的言语伤害,走出自己和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交流误区,从而促进亲子感情,拉近孩子与父母的心灵距离,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最终培养出期望中的最优秀孩子。
  • 陪孩子长大: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陪孩子长大: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家长能够了解孩子身心成长的过程,获得为人父母的知识,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健康的教育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高知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高知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本书为家庭教育类图书,结合当前教育现状,用作者的真实经历讲述高知女性是如何培养孩子的。书中合理借用高知女性的优势和影响力,打破以往同类书只注重从孩子身上找问题、找原因的思维定式,提出父母更应该注重自身的提高和改变,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和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热门推荐
  • 校园之我们的素锦年华

    校园之我们的素锦年华

    那样兵荒马乱的青春里,谢谢你,喜欢过我。跌跌撞撞,一路忐忑,迷失,怀念,领悟......谢谢你,曾经喜欢过我。
  •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三生许你三世

    三生许你三世

    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中藏喜,恨中生爱。看生活是否完美,就要淡视那些不完美,放大那些可能的完美。只要你的心完美,这个世界就完美
  • 重生异界化为猫

    重生异界化为猫

    快回家的时候,遭遇袭击,然后被身为异界创世神的爷爷拉到了异界,开始了新的旅途
  • 指孕为婚

    指孕为婚

    意外的一晚后。她用不雅照威胁帝都最耀眼的花花公子,“我要你,和你的婚姻!”他说:“就凭这几张照片,你没那个资格!”“如果,我还怀了你们向家的长孙呢?”她摸着小腹说,三天后。她和藏獒走入礼堂,他却和嫩模玩啪啪。面对婚后继续风流成性的老公,她泰然自若,“向总,需要掐表计时吗?”
  • 宋教仁自述(全集)

    宋教仁自述(全集)

    宋教仁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他在发扬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领导推翻帝制的武装斗争、草拟资本主义宪政纲领、以议会方式反对袁世凯专制等方面的业绩,是常为世人道及的,他在25岁之龄即为中国领土的完整做出过杰出贡献。《宋教仁自述(套装上下册)》以宋教仁短暂的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宋教仁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宋教仁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个立体而生动的宋教仁形象。
  • 散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散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散打是中国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散打也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
  • 武当的一名弟子

    武当的一名弟子

    千年当有圣人出,千年当有魔劫动。人间,末法时代,武当的一名弟子秉承天命,悟天书得大道,拯救人间·····
  • 湘城往事

    湘城往事

    她,为他,抛弃父母,执意来到他的老家,而他,竟另结新欢,失魂落魄之际误入鬼宅,惨遭鬼婴附身,不得解脱;他,为她,远赴湘城,本只想帮她摆脱鬼婴,竟将三十年前一个天大的阴谋昭告天下;她,单纯善良,因他,成长成熟,却惹来一生的痛……为何偏偏选中了她?为何偏偏附她的身?为何女戏子和她长得如此相像?三十年前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切的一切又何她有什么关系?
  • 性格影响命运

    性格影响命运

    如何看待自己与自信心有关,自信心强的人能较好地看到自己的潜力,而自卑的人则会对自己有所贬低。如果自己觉得自己是个乐观向上的人,那么你就会表现得乐观向上;而如果自己认为自己是个内向而迟钝的人,那很可能就会表现得内向迟钝。这种现象也告诉我们,要充分地相信自己,因为人是可以改变的,而且人的潜力也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