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14700000005

第5章  清代一条街

这实在是一条不平凡的老街。

说它不平凡,是因为它脱颖于赊店古镇七十二道街,而且赊店七十二道街在全国现存的清代街市中也是独一无二的“霸主”;说它老,是因为街随店生,店随街传。赊店诞生于春秋战国,得名于光武刘秀,中兴于明朝万历,鼎盛于清代康乾。论资格,这条街当属“后来者”,但在两百年前的赊店城里,却占有得天独厚的地位,曾经辉煌百年之久。可以说,当时显赫一方的赊店古城少了这条街,就少了一根筋骨。没有筋骨的城市,魂从何来?所以说,作为赊店灵魂的山陕会馆,实在应该感谢面前这个为你付出青春,甚至赔上整个生命的老街了。

一个优秀而突出的人物,总是孤独的。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店”的河南赊店也不离外。赊店的这条老街,在经历风云变幻之后,也慢慢地布满了历史的烟尘,隐退在遥远的落寂中。明显的,它是老了。如今,它像一条生锈的项链,被人无情地横在脚下,似有若无地躺着,很平静也很坦然,听不到任何的抱怨、呻吟和呐喊。那么,这条老街因何而衰了呢?这是一个让人一直心颤的问题。其实,答案显而易见,但谁都不能三言两语地表达出来!

因为我们从头到尾一看便知,这条街的来历不简单,曲曲折折,一脉下来,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了。虽然现在只留下漫长岁月的一段,但窥一斑而见全豹。所以,你一旦踏上了这段历史,脚步就自然不会那么轻松起来。

这条老街就是现在的赊店瓷器街。

瓷器街当然少不了瓷器。民间有传:家藏金银万贯,不如瓷器一片。中国疆土辽阔,产瓷之地却寥若晨星,到今天能叫上名字的也就那么三五家,但在赊店这个“弹丸之地”,全国有名的钧瓷、耀州瓷、景德瓷、磁州瓷、龙泉瓷,为什么一下子会像英雄豪杰一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呢?有人说,物以稀为贵,赊店这地方不产瓷,所以把外地瓷器运来就能挣大钱;有人说,赊店交通便利,水陆交汇,南船北马,有得天独厚的运输优势;有人说,赊店人富贵,能买得起这些高档品,消费空间大,解商家燃眉之急。如此茶余饭后之闲谈,为这条老街更增加了几分神秘而遥远的想象。但这绝不是空穴来风,或主观猜测。我敢说,能发此言者,一定是对老街怀有特殊的感情,甚至与老街发生过某些纠缠不清的关系。否则,就不会发出那样的高谈阔论!

据史料记载:大清顺治年间,赊店瓷器街全长三百余米,满街汇聚着官窑、汝窑、定窑、钧窑等几大名窑的产品。从普通的家用碗盆碟盘,到流光溢彩的花瓶古董,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春夏秋冬,不分昼夜,熙熙人流,珠宝填咽,穿梭其中,妙若仙境。一街两行车水马龙,楼房鳞次栉比,门楼与山墙摩肩接踵,远望似山峦起伏。高宅深院延伸其中,狭巷线天,粉墙黛瓦,既有中原民居的古朴雄浑,又具江南水乡的精致典雅。当然,赊店毕竟不是江南水乡,谈不上清秀飘逸,也比不上西北高原的豪迈旷达。赊店就是赊店,一个中原文化与秦楚文化的交汇点。进门有照壁,门下卧虎石,门前青石阶,门旁列厢房,门后诗书藏。房房客爆满,夜夜灯笼照;红灯照碧云,街头客纷纷。谈笑有交情,往来无困穷。斯是老街,风流一时,沉迷一世!

这街的不远,便密布着寺庙、镇衙、牌坊、豪宅、店铺、城墙、寨门、石桥、会馆、戏台、祠观……林林总总,唯独找不到遗存的书院。耕可显富,读能荣身。书院是中国传统耕读思想的体现,更有寄托理想、光大门户、传播知识、教化黎民、激励人生的作用。据说,赊店城外的赵河南岸有一处敬祀文曲星的文昌阁。因地方上未出过什么文才超群、声名显赫的人物,所以并不起眼。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过去说荡然无存就荡然无存了。这些“表面文章”用现代的眼光看,多少有些附庸风雅的味道。消失了就让它安安静静地消失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群俗人挣扎在封建礼教的浸染中,能有多大的寄托和使命?他们关注的,永远是他们没完没了自以为荣的物质占有和享受,哪管什么民族复兴和社会和谐呢?且看这个地方红火一时的“数字经济”:乾隆二十一年为创建春秋楼而捐资的山陕二省商号达423家;同治六年至光绪十八年,为重建山陕会馆而捐资的山陕商号达509家;仅城南和城东两个大码头日泊船有500余艘;50多间花布行,日成交棉花10万余斤,土布7000余匹,九家大染行,一家日染青蓝布300余匹;数十家酒馆,年销酒20万斤以上;21家骡马大店朝夕客商不断,3家接待蒙古而来的驼队的“驼厂”天天驼峰相连;60多家瓷器店铺,形成展销一条街;48家“过载行”日夜不停装卸……这就是叫人不敢小觑的昔日赊店。

可悲的是,那些当时“先富起来的人”为何就没有超前的“知识经济”头脑?为何始终走不出“钱是万能”的思想束缚?如此这般,怎能把生意做大,把事业长久?经济是骨架,文化才是永恒的灵魂。看来,一个地方物质再富裕、商业再繁荣,如果缺少文化根基,眼光受到局限,心胸不够宽广,知识层面狭窄,那么,一切光芒都是短暂的浮华和脆弱的支撑——富不过三代,恐怕说的就是这个症结!

对于赊店来说,瓷器街的悲剧还不止这些“隐形病变”。现在,有不少人把赊店的衰败完全归罪于“交通不便”,这是一种偏激。君不知,在当前公路与铁路、航空、水运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今天,仍有一些缺电少水的偏僻山区,幸运地存在着大量的“世外桃源”。它们就是因为山高路远,才远离兵火和践踏,更好地保护了自己原始的面貌。远的不说,近的也不说,就说离赊店不远也不近的安徽黟县,境内连绵的群峰与黄山连为一体,在历史上曾阻碍了古黟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因而自古以来极少受到人为破坏。十六世纪鼎盛一时的徽商,为这里留下的民居、祠堂等,至今仍保护完整,约有3600多幢,为皖南之首,被人誉为“明清民居博物馆”,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所以我们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啊!

在赊店城内,龙盘虎踞着七十二道街,瓷器街只是其中之一,是中国地方上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商业街。它离雄伟壮观的山陕会馆最近,却没有享受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滋润,而常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之灾。不过,女为悦己者荣,士为知己者死。齿唇关系,生死共存;肝胆相照,风雨同路,这可以理解。令人不解的是,关于这条街,人们对它过去奇闻轶事的关注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它现在及未来命运的解读。这不是老街的高明,而是人们的不幸。

老街其实很简单,是那些“过来人”破坏了它的规律,才使我们至今不能平静地看清它的本来面目。这条街原本是属于“瓷器”的,但后来有很多商贩看到它处于赊店的黄金位置,于是雀占鸠巢,就把服装、药材、布匹、小吃等“引进”到了这里,跟瓷器商一块儿抢生意,以至于“歪打正着”——瓷将不瓷也。瓷器街富庶华贵,该是藏龙卧虎之处,却不见贵族绅士来往,但闻嘈杂充耳。这与街头庄重肃穆的山陕会馆相比,俨然两个世界。

同样古老,都是历史遗迹,为什么给人的视觉反差那么大呢?一个是庄重而高贵的典雅,一个是破败而古朴的沧桑。这条街,这座庙,连起来,在我心里打下一个沉重的叹号!

所以,当我拜谒山陕会馆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向身后的这条老街投去深深的一瞥。她像一位饱经沧桑的母亲,用满头的皱纹展示着岁月的风韵,诉说着不屈的情怀。多少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它承载着刀光剑影与金戈铁马,它流淌着血泪情仇,爱恨交加……当匆匆过客,踏过她苍凉的脊背,都会不由自主发出激越的感念,把悲壮凝固成力量。

在赊店街头,我听一位白胡子老大爷说,县里正与美国环球帕克斯基金合作,共同搞好总投资约四亿元的古镇开发建设,来修复赊店七十二道街。此举,已列入《社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消息从这位长者口中说出,想必也不会是开什么玩笑。只是我很担心将来的“仿真”效果,能否达到与历史“和谐统一”的程度,这条街上的居民能否拥有“天下第一店”的风度与胸怀?现代技术是否绝对过硬,工程资料的掌握是否已经充分?但愿这样的担心是一种多余。

现在,我们还可以透过残缺的视线,喘一口气,从一条没落的老街上找到一个时代的脉络,感受一个厚重、古老民族在夕照下的坚守与尊严;将来,我们是不是依然能够从老街一角读到新的生命与价值?这真是一个颇值期待的答案。

峥嵘岁月,老街无语。

同类推荐
  • 照镜解闷

    照镜解闷

    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莆田文人有强烈的著书立说的欲望,文学创作十分活跃。杂文作为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莆田这块沃土上,同样开得醒目。经过多年的努力,杂文创作持续繁荣,已拥有一支一定规模的杂文创作队伍。
  • 一支扣针的故事

    一支扣针的故事

    本书精选陈衡哲小说、散文、书信及自传作品,陈衡哲对中西文化都有突出造诣,形诸笔端,思辨意识浓厚却不失之抽象,她的作品兼具较高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附有亲人述说陈衡哲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陈衡哲。
  • 碎簪记:苏曼殊作品精选

    碎簪记:苏曼殊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心灵独语

    心灵独语

    本书共分不老的四季风、人生开不败的凝重、不散的路魂三辑,收录了卫学昌先生的“西域情结”、“春(组诗)”、“晨”、“夜”、“夏雨”等诗作。
  •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茅盾的散文反映时代,同时也超越时代,他的早期散文大多篇幅短小,通过一个个小小的生活剪影象征时代的苦闷。他用文字对社会生活进行素描写生,对生活的体察细致入微。在他笔下,富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活场景丰富多样,跃然纸上。《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收录了茅盾的经典散文力作,既有战争年代的时代感怀,也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还有对人事的追忆,以及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有助于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茅盾的艺术风格、写作特色。
热门推荐
  • 王俊凯因你而爱

    王俊凯因你而爱

    初忆允从小缺少母爱,在23岁前,就像一座冰山。她从法国来到中国,遇到小凯,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敬请期待
  • 我当妇女主任那些年

    我当妇女主任那些年

    从小跟着养父学习医术的张斌,最后却迫于压力,进入了街道办妇委会,成为了一名妇女主任。不过,张斌的医术在这里却得到了诸位大姑娘小媳妇的欢迎。
  • 苏醒在生化末世

    苏醒在生化末世

    张志再次醒来已经不在是原来的地球。这是一个和地球一模一样的平行世界,一个生化末日的世界。缺乏生存技能的张志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去。幸好在穿越的同时,张志获得了一个无论吃什么东西都可以进化的能力。(非爽文,非小白。)
  • 商海欲动

    商海欲动

    经济下行时代,年轻的海归派CEO决战商海,一场信念的比拼,一场技巧的决战!
  • 闪婚试爱

    闪婚试爱

    身为孤儿,却有一个疼她至极的养父,秦敏儿以为,其实老天对她还算眷顾。可原来所谓的眷顾其实只是老天跟她开的一场玩笑。养父惨死,未婚夫退婚,一切,皆因那场意外……
  • 剑逆仙河

    剑逆仙河

    大道三千,载道之法千万。人于天地立命,终生于道途之上求索,庸碌彷徨......我齐木只求一载道之法,以字为形,以木为体,集世间木之道法,断万世仙河!
  • 东方明王

    东方明王

    小人物,大来历,艰难的旅途他和他的兄弟将携手度过!
  • 超少年密码之谌浩轩的千年之恋

    超少年密码之谌浩轩的千年之恋

    “你是人,他是妖,人妖相爱本就犯了我门大忌,为师答应放他一条生路”“我们还会见面吗?”“天机不可泄露,千年后,就看你们造化了”千年后…“小七,小七,是你吗?”“不好意思,姑娘,你认错人了”“不可能,不可能,怎么会一模一样,真的,一模一样”到底是不是小七?就算是,千年了,小七还能记得你吗?
  • 错娶废材妃:黑暗女王

    错娶废材妃:黑暗女王

    异世重生究竟是她俘虏了他?还是他捕获了她?当处于黑暗的女王,遇上天使般的世子爷,当天雷勾动地火,看,谁与争锋!
  • 庶女成凰:二嫁太子妃

    庶女成凰:二嫁太子妃

    前世,她太信赖身边的人,导致母亲与自己惨死!一朝重生,她定要那些人付出代价!继母狠毒?好!那她就比她更毒!高傲庶姐蛇蝎心肠?好!那她就把那美人皮扒下来让那蛇蝎心肠无处躲!前世为情所伤,这一世断情绝爱,只为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人。只是,身边那个男子,为何总是阴魂不散,走到哪里都有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