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14400000016

第16章 尚书省

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始名尚书台,后称尚书省。它是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起来的。

起源及其演变

秦及汉初,尚书是少府的属官,是在皇帝身边任事的小臣,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因其在殿中主管收发(或启发)文书并保管图籍,故称尚书。汉武帝刘彻时,进一步强化君权,政事不专任二府(丞相府、御史大夫府),尚书因主管文书,省阅奏章,传达皇帝的命令,地位逐渐重要。武帝游宴后庭,为便于出入宫禁,用宦者主管尚书事务,称为中尚书令,简称中书令,又兼谒者之职,因称中书谒者令。但在宦官为中书时,也有士人任尚书之职,如张安世曾于武帝时任尚书令,五鹿充宗于元帝时任尚书令。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先后为中书令,“权倾内外”。由宦官典尚书的制度,受到大臣激烈反对。到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终于专用士人。由于尚书在西汉已成为政府机要部门,所以凡是掌握实权的大臣都领尚书事,如霍光以大将军领尚书,王凤以大司马领尚书。

汉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晚期的权臣专政,有意削弱相权,太尉、司徒、司空居三公高位,名为宰相,而实际权力则逐渐移于尚书。当时,尚书机构称台,有令、仆射各一人,尚书六人,分主六曹(或说为五曹六尚书,其中三公曹置尚书二人)。令、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各一人,“掌录文书”,并检查各项事务是否按时完成。尚书之下有侍郎三十六人,分属六曹,主起草文书;又有令史十八人(每曹三人),主抄誊文书。此时尚书台已成为组织复杂的机构,成为政府的中枢,号称中台。所以章帝时韦彪说:“天下枢要,在于尚书。”但是在东汉,尚书台仍然算是少府的下属机构。尚书令、仆射、尚书等官的禄秩都较低,令秩千石,仆射、尚书秩均六百石。

三国时,尚书台已正式脱离少府,成为全国政务的总汇。令、仆射、尚书品秩已经很高,并为第三品,与九卿同级。汉献帝时,曹操执政,荀为尚书令,曹操征伐在外,荀常居中持重,可见此官地位之重要。但正是因为它威权的升高,引起最高统治者的疑忌,所以最高统治者又开始剥夺它的权力。曹操为魏王时,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其子曹丕(魏文帝)代汉称帝后,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又置中书监,并掌机密,下统中书郎若干人,组成中书省。魏明帝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于是在尚书台之外复有中书省,而原来作为皇帝侍从的侍中也逐渐成为参预机密的要职,尚书台不再有独占机枢的地位。虽然如此,由于全国政务首先集中到尚书台,因此它作为全国行政总汇机构的趋势仍在继续发展,执政重臣也要加上录尚书事的头衔,才能过问机密。

孙吴略仿曹魏,也是尚书、中书并置。蜀汉则沿袭东汉,尚书之权甚重。

西晋沿袭曹魏,以尚书台总揽政务,而别置中书、门下二省以分其权。然尚书令、仆射仍是全国行政部门的首脑,称为端右、端副,地位在中书监、令和侍中之上,重臣当国仍必加录尚书事。东晋以后,录尚书之权渐分,有时以三四人并录尚书事。宋孝武帝孝建中,为防大臣威权过盛,遂省去录尚书之职,以后置废不常。又自魏晋以后,士族崇尚清淡,不屑过问琐碎的日常事务。西晋王衍自尚书仆射迁尚书令,身居宰辅,不以经国为念。梁朝谢肭为司徒、尚书令,惮烦,职事多不览。又自东晋以后,高门子弟都以出身作尚书郎为耻辱。高门既不屑就,就者也多不办事,故自东晋以后,令、仆射及郎中多不奏事,当官成为挂名,于是,尚书台的日常事务多交给令史去处理。这样,令史就渐揽事权,尚书省内部有权力下移的趋势。由于令史实际作用的增大,梁武帝曾拟提高都令史人选,不用寒人而改用士族。但土族尚不乐为台郎,何况令史,所以此法不能推行。加之,南朝时中书舍人传任机密,尚书省的实际地位更为下降。

西晋灭亡后,在北方建立的十六国,除前凉、西凉遥奉江南正朔,不立尚书台外,其余政权均见尚书令、仆射、尚书等官职。但其具体情况不详。

北魏出自鲜卑族,本身有部落大人会议决事的制度,及魏道武帝拓跋硅破后燕,皇始元年(396)始仿魏晋立尚书台,置三十六曹。但北魏前期的尚书台是鲜卑旧制与中原制度的糅合,与江南制度迥然不同。北魏尚书制度的正式建立,实际在太和改制以后。太和十五年(491)魏孝文帝元宏改定官制,十七年,颁布第一个职员令,太和二十三年又颁布第二个职员令,尚书省及其他官职都仿照魏晋制度,主要也是以尚书省总领庶政,而中书、门下二省分掌机权,门下之权尤重(见门下省)。

东魏、北齐承袭北魏,而尚书之权较重。这是因为北齐文襄帝高澄、齐文宣帝高洋都曾在东魏朝担任过尚书令。北齐除在首都邺城置尚书省外,在晋阳也置尚书省,同样具有中央行政机构职权,这是因为晋阳是北齐下都,皇帝经常前往并在那里发号施令。

西魏时,朝廷尚书省的组织情况不详。宇文泰以大行台执政。大行台的组织略同于尚书省,有仆射、尚书、丞、郎等职。周惠达、苏绰、卢辨都曾为行台尚书。到西魏末才实施摹仿《周官》的六官制,废除了尚书省。北周承之。

隋文帝杨坚代周称帝,于开皇元年(581)恢复了尚书省,并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隋代不置录尚书事,尚书令虽设而常缺,尚书左仆射便是首相,高任此职达十九年,综理全国政务。他虽兼任纳言(即侍中),而权力主要来自左仆射之职。高之后,杨素亦为此职。大业元年(695),杨素升任尚书令。杨素死后,隋炀帝杨广不补尚书令,大业三年后,左右仆射也不补任了。

唐沿隋制,也是三省(尚书、门下、中书)并置,而尚书省事无不总,是全国行政的总汇机构。尚书令仍是虽设而虚其位,仅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一度担任。唐中叶后,唐德宗李适为雍王时再兼此职。故唐以仆射为省主,若置左、右仆射,便以左仆射为省主。仆射之下设左右丞,协助仆射分理省内事务。尚书省设六部二十四司,部有尚书,侍郎为之副;司有郎中,员外郎为之副。缂丝文品官鹭鸶补子吏部综铨选之任,户部(初名度支,隋代称民部,唐代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为户部)负财政之责,礼部掌礼仪及贡举,兵部主兵籍、器仗,刑部(初名都官)理刑狱辞讼,工部知工程建设。全国政务,各归所司。九寺三监,则成为具体办事的职能机构,贯彻尚书诸司所传达之政令。地方州、县亦禀承尚书符令施政,并定期向尚书诸司申报户口、籍帐及政绩。故尚书省仍是国家政事总枢纽,是最高行政机构。

唐初,左、右仆射及中书令、侍中并为真宰相,左仆射居首,地位极为尊崇。太宗贞观年间,房玄龄为左仆射近二十年,成为唐朝著名宰相。但是就在唐朝前期,尚书省的地位已在下降。首先,是仆射相权的削弱和被剥夺。唐朝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为宰相议政之处。参加议政者原为三省长官(即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但皇帝又以敕令指定其他官员参加议政,称为参加机务、参议朝政等。其官品位较低者则加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亦为宰相。贞观二十三年(649),李拜尚书左仆射,亦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称号,于是左仆射为当然宰相的地位发生了动摇。其后,凡官仆射者必须加此称号,才能参加议政,才是真宰相。左右仆射逐渐被排除于宰相之外,到唐玄宗时就少有仆射参加议政的事例。尚书省因其长官被排除于决策机关之外而成为单纯的执行机构了。其次是尚书省各部诸司的职权逐渐为新发展起来的各种使职所夺。这种使职由皇帝以敕令任命,专管某一具体职事,属于差遣性质。唐玄宗时是各种使职迅速发展的时期,如在财政制度方面就有劝农使、度支使、营田使等的设置。这些专一性的使职,直接禀承皇帝的敕令,指挥其下属机构,很少通过尚书省。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军事上的急需,使职增设更多,权力更大;加以宦官专政,藩镇跋扈,尚书省的职权更加削弱。于是尚书诸司成为闲曹,“兵部无戎帐,户部无版图,虞、水不管山川,金、仓不司钱谷”,“官曹虚设,俸禄枉请”,“一饭而归,竟日无事”。唐朝后期,尚书省已有名无实。北宋初,形式上还保留尚书省的组织系统,但权力既不归属,郎官又不治事,权借此以寄禄秩,别无差遣,尚书省的制度名存实亡。辽、金有尚书省,与宋制略同。元代以后,尚书省遂废除。

组织及其职掌

尚书台(省)的组织由简到繁,历代均有变化。汉初已有令、仆射及丞的职别。令为主官,仆射为副,丞则为令、仆之佐职。至汉成帝时,始分曹理事,有常侍曹,主公卿(指中央行政部门);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指地方政府);民曹,主吏民上书;客曹,主外国“夷狄”(指国外及国内少数族),凡四曹。后又置三公曹,主断狱,共为五曹,每曹各有尚书一人,在令、仆射统属下分领政务。东汉设六曹尚书(或说为五曹),尚书之下复有侍郎三十六人,分属六曹,成为三级组织。尚书令、仆射及六曹尚书合称八座(隋唐时以左右仆射及六尚书为八座),为台中长官;尚书郎则主作文书,起草立义,上殿奏事,“八座受成,事决于郎,下笔为诏策,出言为诏命”,为台中具体办事人员。郎官之下复有令史二十一人,主抄录文书。但东汉侍郎与令史尚无严格界限,侍郎缺常以令史升补。协助令、仆理事者尚有左、右丞各一人,左丞有纠劾之权,历代均同。

魏晋以后,令、仆射及左、右丞理事之处为都台(后称都省)。下为列曹尚书,其数或五或六,各代不一,其区分办法也与东汉略有不同。如曹魏置五曹尚书:吏部,主铨官吏;左民,主民事;客曹,主外国及国内少数民族;五兵,主军政;度支,主财政。不似汉代以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按中央与地方区分职务。列曹尚书之下,复分曹置郎官,其数或多至三十六曹(两晋、北魏),或少至十五曹(东晋),其名称职掌亦代有变化,因事而设,不能尽举。丞郎之下,均有都令史、令史、主事、省事等吏职。而郎官、令史之区别更严,自郎官以上,多属士族;主事、令史,则多出寒人。虽间或有初仕令史而官至令、仆射(如北齐之赵彦深),然出身令史为人所贱视,则是普遍情况。

尚书省之组织,至隋而定型,尚书皆以部为名,而郎官以司为名。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等六部及吏部、主爵等二十四司。司有侍郎一至二人,员外郎一人。炀帝时,又于每部增置侍郎一人以为尚书之副,原诸司侍郎则改称为郎(唐代则称为郎中)。尚书都省增设左右司郎(唐代改为郎中)各一人,作为左、右丞之佐。唐朝沿袭隋制,但名称屡有变更。龙朔二年(662)改尚书省名为中台,左右仆射为左右匡政,咸亨(670~674)初复旧;光宅元年(684)又改名为文昌台,左右仆射为文昌左右相;垂拱元年(685)又改省名为都台,万岁通天(696~697)初复旧;长安三年(703)又改为中台,神龙(705~707)初复为尚书省。开元元年(713)又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天宝元年(742)复旧。其下六部名称也有改复。

同类推荐
  • 秦争汉讨

    秦争汉讨

    嬴政的不幸始于童年,老爹的狠心让还在撒尿和泥的嬴政第一次发现权力的重要,充当外交使者的这段时间他认识了比他大几岁的大哥哥姬丹,估计还是姬大哥哥手把手教小嬴政捏泥巴的,嬴政或许不会想到这个昔日的好友在二十多年后竟差点要了自己的命。胡亥原本是个老实的好少年却被老师忽悠走上一条杀兄夺位亡国的不归路。三好学生刘季是如何从一个品行兼优的好学生成为黑社会混混再从时代中脱颖而出宽厚好青年刘盈是怎样反抗老妈吕雉的夺权?······本书的主角很多,不过和很多主角不一样,他们的前半辈子几乎没有获得主角光环这种接近于bug的东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是忙着搞垮对手就是忙着忽悠自己人。
  • 财色生香

    财色生香

    叶秋,一个从现代穿越到仿宋时代的男人。他下定决心要成为这个时代最富有的商人,坐拥天下最美的美人!从才女到郡主,从公主到域外女王……叶秋相信,只要努力了,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 燕皇传奇

    燕皇传奇

    出身高贵,少年将才佐稷!从天真的以为皇家自有真情在,但在体验到兄弟情人的背叛后一代帝王冷血崛起!创建万世之功。
  • 逐鹿元末

    逐鹿元末

    烽火连天,群雄并起,反元起义如火如荼!风起云涌,诡计阳谋,汉统之争厮杀正猛!重生元末,杀鞑子,灭棒子,定要与朱元璋一争天下!
  • 问鼎之大周王朝八百年外史

    问鼎之大周王朝八百年外史

    豪杰争霸佳人争宠刀光剑影铸就英雄本色风情万种凝成绝色天香九州烽烟四起百年伤春悲秋血色浪漫荡漾爱恨情仇铁骨柔情锻造江山美色千古绝唱猎艳大周11月1日起每天两更,八百年莽苍岁月,众多风流人物鼎沸天下
热门推荐
  • 坑妃系统:腹黑傻王

    坑妃系统:腹黑傻王

    “尼玛!”她不就是玩了个游戏,怎么可能穿越到游戏里.按照剧本走,她不应该嫁给皇上被嫉妒的安贵妃害死.可怎么剧本改了,冒出个系统君,让她嫁给世人称为的鬼面王的傻王爷.扶持他坐上皇位,艹傻子怎么可能放皇上,坑妃系统啊.
  • 掌印苍穹

    掌印苍穹

    当大汉皇室怀抱着神州大陆唯一一枚超品方印,沉浸在昔日荣光中的时候,当五姓七家为了利益和权利而貌合神离的时候,当无数的世家为了提升家族的品级而尔虞我诈你争我抢的时候,妖魔两族已然紧锣密鼓地洽谈着合作……一位与飞禽走兽为伍,以野果菜蔬为食的山野少年,带着祖传的赤铜古印和神秘的三千大篆,一脚踏进了这个注定要席卷苍穹三千异大陆的漩涡之中……少年人,报仇,征战,称霸,掌印苍穹!一切,都要从大业七年的天赋测试说起……
  • 种田修道的日子

    种田修道的日子

    莫文是一个很宅的女孩,肩不能抗手不能抬,原以为就这样过一生。塬琅府邸,一个神秘的空间,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自从练了清心诀,莫文宅女的身份算是落实了。健康的养颜汤、失传的五行诀、传说中的针法、神秘莫测的阵法……这一切的背后,都牵连着一个人。
  • 复仇天使的曼珠沙华

    复仇天使的曼珠沙华

    她,一个天才少女,与妈妈被赶出家门。而她的父亲,却不知,一个阴险的复仇将会降临,会使他家破人亡,会让他生不如死……
  • 狂野皇妃粉有爱Ⅰ:魅君倾心

    狂野皇妃粉有爱Ⅰ:魅君倾心

    一个来自2011年的彪悍美女,因为一次劫杀任务莫名囧穿。一个邪魅无比的风流王爷,一个温柔腹黑的当朝右相,一个情深意重君临天下的帝王。他们曾经用自己的温柔欺骗她,为了保护心爱的女子将她推向风浪尖伤她至深。当她心神据崔想要抽身离开时,他们又残忍的将她留在身边。当心已经死去的时候,当爱已经淡薄的时候,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牵绊住她。且看我倾墨然如何玩转古代。。
  • 福星小子之我叫三宅勇

    福星小子之我叫三宅勇

    为了内心中的经典而写的涂鸦之作,只是为了纪念福星里的点点滴滴
  • 斗罗大陆之冰灵传说

    斗罗大陆之冰灵传说

    一位穿越者,与绝世唐门里的霍雨浩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波呢
  • 何必耿耿于怀

    何必耿耿于怀

    本文是接着网剧最好的我们来写的,讲述了耿耿独自一人在北京上完大学后的生活经历,一边摄影赚钱,一边等着那个阳光一样的男孩,而路星河一直守护在她的身边,时不时来个表白求婚。终于,在多年之后,两人在家乡的医院里相遇,经过多次挽留,耿耿发现,余淮似乎已经变了很多,但是自己的内心又放不下,另一边的路星河却是穷追不舍的苦等,耿耿很是感动。一面是耿耿于怀,一面是耿耿星河,故事的结局到底何去何从?让朕来改变你们的世界观吧!
  • 斗鱼记

    斗鱼记

    我叫墨飞,只是一个半人,我渴望自由,渴望关心,渴望平等对待……可我只是一个半人。
  • 血洒一生

    血洒一生

    活着就是为了征服,挑战,看着敌人临死前那恐惧,绝望的眼神,那才是我的最爱!当一个家族足以影响大局的时候,势必会遭到围攻,可惜盘根错节的关系,终究是功亏一篑,然而人的欲望毕竟是无限的,就在他们出手之际,主角强势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