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1600000012

第12章

就是那样,从9月到11月初,我等着自己想开,对彼得的前女友不再忌恨。我在那个中学教英文教得痛苦死了,天天在报上找我的“理想职业”。虽然我的开支不大,但物价飞涨,还是入不敷出。商人们开始大发战争财,囤积粮食,囤积棉纱棉布,什么都囤。到处看见抢购东西的人群。我上班的学校外面有一家米店,夜里人们让小板凳小椅子石头砖头替他们排队,天不亮这些凳子椅子砖头全变成了人,有的砖石或凳子在夜里给做了手脚,次序大大地变更了,这就是一场流血恶斗的起因。学校教员常常在上课前毫无斯文地抢米,进了教室再为人师表。某天几个教员误课,因为他们抢购回来的大米掺沙子掺得不像话,他们找米店老板换米或者退钱,结果被米店雇的地痞打伤了。

我这天突然出现在父亲的书桌边。他去图书馆的时间我已经掐得很准:每星期五上午,他总是去图书馆恢复一下单身汉的清静日子。这一天他也把自己恢复成一个学者和忧患意识很重的知识分子,读一个星期的《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再浏览一下《泰晤士报》和《读卖新闻》。他得找到自己在这个创伤累累的地球上的定位。每隔一个礼拜重新找一次,因为每个礼拜都可能有新的战争版图。

我到这里来找他很好,他不是那个大嗓门儿的、大而化之的归国教授;他是脆弱、敏感,甚至有些厌世的真实自己。

我前面讲过,我们父女都有别人不认识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只有父女面对面时才活过来。一旦我和父亲以我们血缘中特有的面目出现,一切都尽在不言中。没有比那种理解、原谅、接受更彻底的了。冒犯还没出现,就已经被原谅了,不管我一生还有多少歧路要走,我爸爸这个时候看着我,全部提前接受。他正是这样向我转过脸的。

父亲说:你瘦了,妹妹。

这是两三个月来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上次见他还是8月初。他的生日是8月2日。我大概在8月3日或4日(我记不清具体哪一天)神出鬼没地回到家,给他送了一块“凯司令”的蛋糕和祝寿语。

还好,我说。我每顿饭都是胡乱在小摊上吃碗阳春面或小馄饨,所以站在父亲眼前的,就是摊贩们克扣斤两的后果。

父亲说假如冷的话,他会从家里给我拿些冬天的衣服出来。然后他问我,第二天是否有空。我看着父亲。他胡子拉碴,不修边幅,这一天他恢复成了中年光棍。他追问我是否能和他一起吃午饭。

我们都知道我不能回家的原因。从医院出逃后,凯瑟琳大为光火,真的成了个恶毒的小后妈,说我如何地自私,偏要和日本人胡闹,把父亲和她也牵连进去。在我为父亲道贺生日的那天晚上,小后妈的嘴脸可是够瞧的。她说要么我就遵守与日本人的诺言马上离境,要么就跟家里一刀两断。家成她的了。

父亲又问我到底住在什么地方。我说是个很差的地方。他说,好啊,连他也不能得到地址。我告诉他,对我的行踪知道得少些是为了他好,知道了他又会来找上门。我知道父亲肯定会一次次往那个地址跑。那就真让凯瑟琳说中了,我在连累他们。

父亲把桌面上的报纸夹子合上。纸张“刺啦啦”作响,跟凝固的寂静发生刺耳的摩擦。他拿下一摞《华尔街日报》,“刺啦啦”地一张张翻阅。我敢肯定,他心里“刺啦啦”翻得更乱。

他翻着翻着,问我是否还要等着跟彼得一块儿去美国。我沉默。明摆着的事情何必问呢?

他想说什么,觉得自己不必多嘴,接着更起劲地翻弄报纸。周围都是报架子,我和他的空间是报纸隔出来的,冬天的上海在这个散发油墨味的小空间里更阴冷潮湿。

担保书不好办呢,他慢慢地说。

我不说话,但我接收了这个重要信息。我和父亲之间常常会长时间沉默,但沉默得非常舒服,不像一般情形,一个人的沉默里容不下另一个人的沉默。

沉默了一阵,我站起身,抱紧胳膊。那带油墨气味的阴冷在我身上到处钻。

我说:那我走了。

他小声说:我马上要去内地了。这句话是他突然决定要告诉我的。是作为一个央求说出来的。意思是,爸爸我要远离你了,你还不待我好些?至少陪陪我,一块儿吃顿饭什么的。

我当然不能拒绝父亲。我问他所有的阅读结束没有,没有的话我可以等。

他立刻站起来,去前台取了套鞋和伞。我父亲很有意思,看上去大大咧咧,自由自在,但出门常常带雨伞和套鞋。这都说明他随时做好了迁移的准备,或者他有一种莫名的危机感。父亲告诉我,因为决定去内地,他已经卖掉了车子。

冬天,六点的上海更像深夜,因为真正的深夜反而充满活力。六点穿行在街上的,是棒子工,在码头上卸了一天的货,脾气大得吓死人。另外就是各种办公楼里走出来的小职员、小公务员,谁的事都不想碍,巴巴结结做完一天,赶回家吃几口泡饭,好让明天一模一样的日子重复。时髦男女此时还不会出门,他们要等到海关大钟敲了八下以后,连加班加点的职员也从马路上消失了,整个贫穷衰败的上海都消失了,他们才出来。

我和父亲来到美国总会楼下。守门人板着脸看了父亲的会员证和我的护照,总算笑了一笑。

我父亲对我做个鬼脸,问我相不相信他现在最想吃的是甜酸肉。我说我相信,因为我也常想吃分量很足的热狗,上面堆满乱七八糟的配料。人在需要安慰的时候,胃口就会退化到童年的饮食水平,我的父亲从我们没出息的食欲怀旧升华出这个理论来。甜酸肉是他童年记忆中最美味的菜肴,偶尔去广东餐馆才能点一份,全家分下来,他不过能尝到一口。而热狗是我的童年唯一能吃得起的洋餐。

结果我们都点了热狗。你假如看见那个环境就好了。所有的餐桌椅子台布都是美国东部的情调,沉重幽暗,墙上挂着油画,虽然美国人装腔作势充贵族让英国人笑话,但这个餐厅里还是要向你展示美国的殷实富有。牛排都有两指厚,龙虾盘踞整个盘子。所以这样一对中国父女在如此的豪华餐厅里吃热狗,让侍应生既轻蔑又感到无用武之地。

我问我父亲,去内地的事情怎么和他小夫人谈妥的。他说他本来早就要走,可凯瑟琳怀孕了。后来她承认是为了拦住他编出的谎言。俩人吵到离婚边缘,凯瑟琳求饶了。我父亲先去那边安置下来,再设法把凯瑟琳接过去。

马上就走吗?我开始讲英文。

把你送上去美国的船我就走。上海不是你这样的女孩子待的地方。你要不回美国,就和我一块儿去内地。

我父亲很少有这种时候,果断独裁,不容置疑。一旦这种时候出现,你最好小心点。

我说:给我一个星期时间,我给你答复。

父亲说:给你两个星期。

我说:谢谢。

他说:但你最好别动歪脑筋,逃走什么的。

我说:彼得怎么办?

他说:这跟你去美国并不矛盾。你一定要嫁给他,到美国以后正好催促你伯伯。总不会三个伯伯两个姑母都不帮你忙。你是真要嫁给他?

我明白了。父亲请求给彼得担保的事遭到了大伯的拒绝。唐人街的生意人在纳税上都经不起推敲。担保书要求纳税清楚,并对所有动产不动产要如实呈报。伯父们心想,我疯了吗?向美国政府露富?

还有原因。一定还有。大伯父大概对我根本不想认了。难道没给鬼佬欺够?还要请个鬼佬回家?美国的白鬼佬都不请他进门,何况是个连白鬼佬也看不上的犹太鬼佬!

这些我没有向父亲证实。证实了更刺痛自己。

我们离开美国总会时,海关大钟敲了八下。四下一看,各餐桌点燃了蜡烛,烛光四周,出现了低声细语的客人。我和父亲刚才谈话声调还是过响,因而我们走过一张张餐桌时,让蓝色、灰色、棕色的目光划了一下,能感到那些目光的冷和硬。

下了楼我们往黄浦江边走,就是想走走。

一队日本兵从我们身边跑过去,哇哇地叫喊着“站住!浑蛋”!我们不懂日语,但这两句话从1937年年底之后,就是日语盲也听懂了。

我父亲朝他们跑的方向张望。我没有心思去管别人的悲剧,心里乱糟糟地想着如何度过离别彼得前的两个星期。这一走可就是阔别。

父亲用英语骂了一句:****的日本佬!他不自觉已经向出事的地方快步走去。

我顺着他走去的方向张望,汇丰银行对面,传来人类在猎杀时从喉底和脏腑中发出的声响。就是那种平时绝对发不出来的声音。路灯下日本兵成了一大团长有拳脚的黑影。不久,一大团黑影上方出现了一把长军刀,只在灯光里划动一下,就劈砍下去。

父亲已走到离那团暴力黑影很近的地方。我怕他引火烧身,叫了句:“Dad!”在此期间那把窄长军刀又是几个上下劈砍。

请问阁下们出什么事了?父亲用英文问道。他还算晓得厉害,没有再往刀刃上凑。

一名骑马的英国警察跑来,对父亲打了个狠狠的手势,要他少管闲事,同时飞快地说:可怜的家伙偷错了人,他不知道那艘游艇是日本人的,上去偷了一桶柴油。

****的,一桶柴油值几个钱!我父亲说。他的英文懂行的人是听得出口音的。唐人街口音。广东话为母语的人每个英文吐字都咬断最后一点尾音,尤其在他恼怒的时候,这种口音更重。

英国警察不加评论。来租界服务的警卫人员都是在英国退了休的警察,只要不伤害英国人的利益,他们不计较其他种族间的是非。上海天天有人杀人放火,管不过来。

日本兵砍累了,慢慢走开,一面在地面上搓着鞋底板。刚刚蹚在血里,总得把鞋底擦干净。我和父亲都没有再上前去。不用凑上前了。从我们站的地方就能看见地上那堆形骸一动不动,暗色的血从马路牙子上倾泻。一个小小的暗色瀑布,从我的角度看油黑油黑的。

英国骑警没有下马,从鞍子上向我们转过身,耸耸肩。这是个多么讨厌的动作!中国人,死了。就这么回事。或者:你们瞧,五分钟前还惦着回家吃老婆做的饭呢。或者:又一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人,连叫都没叫一声。

我父亲坚持要送我回家。刚才那一幕让他恨不能立刻扭送我去美国。他叫了两辆黄包车,我的车走在前,他紧跟在后,突然想到有什么要跟我说,就催他的车夫猛跑两步,说完他的车又落到后面。有时候赶上来,清了清喉咙,又不说了。在我的住处门口,我跳下车。他也从车上下来,站在车旁边说:好好用你的两个星期。收拾行李也包括在内。

然后他坐回车座上,向车夫一抬下巴。车子掉转头。

我站在原地,看见他的头颈缩在大衣领子里,人给车子颠得一上一下,忽左忽右,浑身有点散架似的。大概他在为刚才险些冲上去劝阻日本兵而后怕。黄包车走远了,他毫无察觉我一直在目送他。也许他越想越后怕。真正懂得怕是成熟。这就是父亲一直到故去都说我不成熟的原因:妹妹,年轻人总以为他们的命结实得很,有得活呢,所以动不动就拿命去挑衅,正因为他们不成熟。

我的住处暴露了。必要时,父亲可以亲自来捉拿我上船。

第二天我去唐纳德的诊所找彼得。又是一次突然出现。值班的是另一个医生,一个上海人。他自我介绍姓文,文天祥的文。文医生告诉我彼得家有急事,这个周末改成他值班。他问我他可以帮我什么忙,我说谢谢了,他已经帮了我忙。这种对话很奇怪,无论我怎样用上海话对答,文医生就是不屈不挠地讲他的上海英文。下面就是我脑子里记录下的对话——

侬晓得彼得屋里出了啥事体?

I think they are moving.(我想他们在搬家。)

搬到啥地方?

I don"t know.He bought some old furniture from Dr.Donald.(我不知道,他从唐纳德医生那儿买了些旧家具。)

彼得终于如愿以偿,攒出了颇可观的数目,把全家从大宿舍里搬出来了。

我一秒钟也不想等待,想马上见到彼得。能找到他的地方只有虹口那几条街。

这时一个中国男人扶着一个中国女人走进诊所,东张西望,就是没把我和文医生望到眼里。女人嘴里喃喃地说,一定走错门了,怎么没见那个洋医生?

文医生迎上去:May I help you?(需要帮忙吗?)

男人马上说:噢,没走错门。

文医生不屈不挠的英文原来很有用。我想给彼得写一张字条,但怕它先落到唐纳德的粉红的手里,让我的字迹和心迹失去贞操,也怕唐纳德给彼得一番大叔式的忠告。

我出了诊所就往外白渡桥方向走。冬天偶尔有这么几个好天,可以称它阳光明媚。远处的船鸣声呜咽一般。

穿过外白渡桥,汇山路上停泊了几辆旧汽车。看见衣着摩登的人,车主就上来拉生意。这种短途出租车的车主都是犹太难民,几人合伙买下一辆破车,再偷梁换柱把它修理得返老还童,然后便和黄包车抢起生意来。他们对虹口每一家餐馆、酒吧、咖啡馆、小客栈——所有犹太难民经营的生意都了如指掌,他们介绍每个客人给餐馆或客栈,都能从店主那里得一份微小的抽头,同时再从乘客手里赚一笔车费。犹太人和中国人一样,你把他们种在钢筋水泥里,他们都会生根发芽。

那个叫莱茵河咖啡馆的店面漆了个新门面,做成了假欧式门面。里面的顾客一看就是那种一杯咖啡坐一上午的人。他们跟老板聊粮价,聊正在演出的业余剧社。当然,聊得最多的,还是留在欧洲的亲属。每个人都留了一些亲属在身后,不知亲属们是否收到上海发去的收入证明了。笑话!不是吗?纳粹要看到他们在上海的收入才肯发护照,才肯给他们出境许可!好像不大放心他们,怕他们到上海温饱无着落!好像他们到了上海流离失所会让纳粹于心不忍!

同类推荐
  • 亮剑生存法则

    亮剑生存法则

    本书揭示了电视连续剧《亮剑》中人物李云龙式的符合时代旋律的三大生存法则,探讨了该人物深入中国观众人心的重要因素。
  • 因风而吹过

    因风而吹过

    风来过,带走了你的生命,带走了我对你所有的不舍与思念。记得你说过的话,我会好好的过下去,照看着你你喜欢的雏菊花,你是否也能在天堂看见它们。
  • 商痞

    商痞

    《商痞》这部作品是作者沈海冲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时下比较受读者欢迎的小说题材往往都和官场或者商海有关,而创作这些作品的作者,大都自己没有官场或商海的经历;而《商痞》一书却不同,作者自己就是商海中人,并且在商海中已有十多年摸爬滚打的经历。作品借冼惠明、于亚菲、李婷、赵怀恩、魏国良等人物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道出了作者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的阴谋、陷阱、诱惑乃至忏悔的思考和探究。二十多年前的海冲,为了青年人有更丰富的文化生活,以他的敏感的心、敏锐的眼记载和谋划青年人的精神家园。二十多年后的海冲,历经市场经济和商海浮沉,不断开发自己的精神家园,拿起笔写下他对商海、对官场、对人生的感悟。
  • 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并以此书开创了海明威式的独特文风。美国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脊椎受伤,失去性能力,战后在巴黎任记者时与英国人阿施利夫人相爱,夫人一味追求享乐,而他只能借酒浇愁。两人和一帮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纳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夫人拒绝了犹太青年科恩的苦苦追求,却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罗梅罗。然而,在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由于双方年龄实在悬殊,而阿施利夫人又不忍心毁掉纯洁青年的前程,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夫人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
  • 儿子与情人

    儿子与情人

    《儿子与情人》中的第一代是瓦尔特·莫雷尔和格特鲁德夫妇。瓦尔特原本充满了活力,乐观、讨人喜欢;后来却脾气变坏,酗酒打人,成为行尸走肉。对丈夫失望的妻子遂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但是她钟爱的长子威廉不幸早夭,随之对次子保罗产生了强烈的感情。而保罗的两个女朋友却有不同的爱情观,让他无所适从。母亲去世后,保罗决定离开家乡,到城市去。至于保罗今后的人生道路怎么走,劳伦斯没有告诉我们答案。而这样模糊不清的结尾正反映了劳伦斯同样迷惘的心态:他所探索的两性之间的相处,进而拓展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迷惘的。
热门推荐
  • 神则歌

    神则歌

    一个公主瑶,一个上神离。本来刚要成亲,但是...半路杀出来一个“程咬金”--许苏!把好好的一对有情人打下了凡间!一个当了皇帝,一个当了歌姬兼舞姬,啧啧..地下没好过,当然天上也没好过:可怜的许苏被一直赞赏他的神尊和圣尊“赏”了十八道“诛神雷”!啧啧...这可让深爱许苏的冰曦心疼死了。许苏这小子受完诛神雷后,又被扔下了凡间....啧啧,自作孽不可活啊....
  • 续命经

    续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阳师在伟大航路

    阴阳师在伟大航路

    “吾——泰山府君钦定的阴阳师哟,去伟大航路尽头寻找你的真身吧!否则你将永世为萝莉,哇咔咔……”神乐瞅瞅被问题女神变成小女孩的身体,无奈不已。可事实证明,当她决定怼翻整个世界时,女身男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式神。当烟烟罗怼上烟雾果实……当凤凰火怼上烧烧果实……当络新妇怼上毒毒果实……当雪女怼上冰冻果实……当妖刀姬怼上大剑豪…………以及当舰娘怼上古代兵器时,究竟会碰撞出何种颜色的火花?这只是阴阳师神乐(或兼提督神乐)拯救世界(妹子),寻回真身之旅,请不要过分期待……
  • 重生之逆天符咒师

    重生之逆天符咒师

    “喂,放手!!”某男笑的一脸妖娆。“不是你让我摸的么?”尼玛,某女吐血。“老子让你摸摸这颗蛋!魂淡!”她本是21世纪的王牌特工。一手医毒出神入化。奈何背叛身死。魂穿异世大陆。不料、某日意外救了某只王爷。从此这货就不停玩“鬼压床”的游戏。。本文女强男强。独宠,男女主身心干净。
  • 《在表叔家》

    《在表叔家》

    表叔今年36岁,属羊,大我一旬。清明节放假到表叔家作客,表婶迎进门说,你表叔在正屋呢,今儿他爹忌日。表婶没见过公公的模样,因而说得有些儿轻描淡写。
  • 祝酒词全集

    祝酒词全集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介绍了不同场合的祝酒词,内容包括:生日祝酒词、婚宴祝酒词、社交祝酒词、庆典祝酒词、职场祝酒词、商务祝酒词、政务祝酒词、节日祝酒词等。
  • 东北出马仙之阴官录

    东北出马仙之阴官录

    他是天煞孤星,出时之时克死了生身母亲,不满一岁又克死了父亲。再回阳间要以不生不死无血无肉之身寻遍十八道关口才能重获阳寿可当阴雾层层剥开却发现,蛋糕的内部早已腐臭,一场巨大的阴谋铺天而来悲悯,阴毒,善良,糊涂,究竟什么才是生存之道“活着,必须活着,就算无血无肉,不生不灭也要让这世间所有践踏过我的人都血债血偿”“听说你会卜卦?那就算算如果以生命做赌注?你会赢还是输?”在此声明,小说中【美人画】【血祭祀】【七日老祖】【太岁】【君生我未生】【黄仙拦路】等卷皆取自现实生活作为素材,有人即有神,这世界本就很多事情无法用科学解释,文中涉及到东北地区的出马仙等,如果难以接受可以右上角退出
  • 海贼王之装比地飞

    海贼王之装比地飞

    一次意外的雷击,主角向寒进入了时空夹缝,硬闯入了海贼王的世界。神似罗杰的他凭借逆天指挥,超强果实,一步步召唤失散的伙伴,诠释属于他的正义。“这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缺少,最信任的伙伴以及最难缠的敌人!”我不是海贼,但我同样拥有梦想!群号码:165692184,欢迎伙伴们的加入!
  • 弑天星云

    弑天星云

    手持魔剑,化身修罗,谁与争锋!战天战地,我主浮沉
  • 豪门不入,冷少不嫁

    豪门不入,冷少不嫁

    她是一名暗黑杀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让她瞧不上任何人,但是,外表的冷漠可以骗得了傻子,内心到底什么样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叶子铭、南墨、还有她的儿子傅微阳,这一切都太突然,南墨的蹂躏,叶子铭的告白,小儿子的早熟,一切的一切把她变成了一个没有了爱的人,若不是还有儿子在,她是真的想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