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3000000047

第47章 隋炀帝三下江都

581年,北周的大丞相杨坚逼宫,夺取了北周的政权,建立了隋王朝,这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消灭了南朝的陈王朝,结束了自东晋以来分裂二百多年的局面,中国重新出现了统一。隋文帝励精图治,采用均田制度,同时减轻徭役,使广大农民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隋王朝的农业生产慢慢有了发展,国势渐渐强盛起来。

隋文帝有五个儿子,次子名杨广。杨广阴狠残忍,为了自己当上太子,不惜一切手段加害他的兄长杨勇。杨广蓄意收买隋文帝亲信的大臣和宠妃,在皇帝面前说太子杨勇的坏话。隋文帝偏听偏信,终于废了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

604年,隋文帝杨坚一病不起,太子杨广迫不及待地谋划继位。隋文帝获悉了杨广的阴谋,拟废太子杨广,重立长子杨勇为太子。不料杨广早在朝廷内外密布爪牙,诏书尚未发出,杨广就假造一道圣旨,逮捕了兵部尚书,同时杀了他的父亲杨坚。杨勇对皇上的暴死表示怀疑,尚未想出应对的办法,就被杨广派人杀了。杨广在腥风血雨中登上了隋王朝的宝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

江都(今扬州)当时富甲天下,隋炀帝心向往之,决意到江都游玩。他下令造船,务必要华丽、高大、坚固。隋炀帝乘坐的龙舟高45尺,宽50尺,长200尺。龙舟分为4层:下层住内侍;二三层为房间,每层80间;第四层设有正殿、内殿和东西朝堂。龙舟以1080民伕用青丝编成的绳子牵引而行。

皇后单独乘一龙舟,用民佚900人。妃子分乘9只船,每船用民伕200人。贵人以下分乘36只船,每船民伏100人。隋炀帝第一次出巡江都,随行人员有20万之众,共使用民佚8万余人。

这么庞大的队伍,一日三餐是件大事。隋炀帝下了一道圣旨,令船队所经州县500里地以内的老百姓必须提供食物,叫作“献食”。规定一般州县送食物100抬,即使是穷州县,也得送上几十抬。各州县为了巴结皇帝,所送食物皆山珍海味。吃不完的食物或倒入河中,或就地掩埋,浪费无数,而所过州县许多老百姓连肚子也吃不饱。为了“献食”,有的人家几乎倾家荡产。

隋炀帝在水上过足了瘾,又别出心裁地要在陆上行舟。船在陆上怎么行走呢?隋炀帝让人将道路压实、压平,然后铺上无数的黄豆,让宫女以彩锦为纤绳,拉着龙舟行进。

隋炀帝在江都欣赏了天下独一无二的琼花,又重赏老百姓到处捕捉萤火虫,晚上在他的行宫处释放。

隋炀帝在江都住了四个多月以后准备回去了,这一次隋炀帝说是要从陆路走,于是随行人员赶紧打造陆路用的车马仪仗,花费的银两无法计算。隋炀帝一生中三下江都,弄得田园荒芜、民不聊生。

时空隧道

(1)“好内怠政”、“好内远礼”、“去礼远众”叫做“炀”。纵观隋炀帝的一生,他是名副其实的“炀帝”。你能列举出他所施行的暴政吗?

(2)隋王朝在历史上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它对其后的唐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能说说都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吗?

同类推荐
  • 典章制度(中国文化史丛书)

    典章制度(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丧葬文化

    丧葬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丧葬文化》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丧葬文化相关知识。《丧葬文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人杰的抒情志(中华千年文萃)

    人杰的抒情志(中华千年文萃)

    读史可以明智,读史亦可以知兴衰,最真实的是历史,而最模糊的也是历史,历史的魅力与精彩就在于此。“人杰”是历史中极具魅力的一群人物。顾名思义,“人杰”简单地说就是人中之杰,是芸芸众生中的杰出人物。既包括那些定国安邦、成就霸业的人杰,也包括那些心怀壮志的豪侠之士,而那些忧国忧民、满怀豪情的文人墨客,也可以称之为人杰。人杰应该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本书解读《春秋左传》,先述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从《尚书》《春秋》两部著作的特点揭示《左传》产生的背景与学术继承性。对于《左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作了细密的评说。对《左传》的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叙事写人、行人辞令,甚至虚构的故事情节等进行了简要剖析。书中还探讨了《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左传》作为史传文学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 中庸注参

    中庸注参

    本书乃陈柱先生为暨南大学及大夏大学两校讲授《中庸》时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别无新意者则仍采郑注,并选录各家之说,尤于近代戴震、康有为、马其昶及业师唐蔚芝先生之说,录之甚众,以备参考。同时,本书附有陈柱昔日讲学南洋大学时所著《中庸通义》,实乃研读《中庸》的经典文本。
热门推荐
  • 妖艳医妃:倾倒腹黑殿下

    妖艳医妃:倾倒腹黑殿下

    因为任务而丧生了生命,再次醒来的时候竟然到了古代!灵魂穿越?这面容开什么玩笑!不是缩小版的自己吗!穿戴异戒穿越,本是废材,本是将死之人,却身怀医术了得,在这篇陌生大陆之上,她用着自己的双手去创遍天下,但是她始终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去,她将如何,前生今世之谜又是如何?待看妖魅医妃如何闯天下
  • 我的脑洞才没有辣么大

    我的脑洞才没有辣么大

    吾乃众神之王,宙斯。哦,你就是那个喜欢抢别人老婆,连可爱的男孩子都不放过的双向插头?吾乃不从之神,世界的终焉。哦,你和上回被我打成白痴的那家伙原来是老乡啊。他太能吃了,我要养不起了,赶快领走。吾乃斗帝萧炎,逗破大陆的至尊。消炎大帝你去旁边斗地主哈,正好凑了3个人,齐活了。竖子安敢辱我!(三人齐声)哈?搞得像你们打得过我似得。(鄙视脸)ps:本书无限流(世界均为原创)+逗逼流(我相信大家应该看出来了)+无敌流(但是简介与内容无关),嘛,就是这样。pss:本书其实是以搞怪为主,看的开心的话,记得收藏哦~~
  • 溺宠杀手妃:腹黑冥王很傲娇

    溺宠杀手妃:腹黑冥王很傲娇

    他们是现代杀手特工界的传奇恋人,却因为一场火灾,穿越到了冥焰王朝。她成了丞相府五小姐,第一次见面,她抱住了他的大腿;第二次她咬了他的手指;第三次她吻了他。直到有一天,他摸着她的头道:“不是早就认出我了吗?”她使劲的抱住了他,在他颈边蹭了蹭,“我想要你…”陪我玩嘛!他打断了她的话,“幽儿这么想要我吗?那为夫勉强让幽儿如愿吧。”下一秒,她就被堵住了嘴,男人如愿的勾了勾唇角,嗯,还是想象中的甜!
  • 逆袭吧草根

    逆袭吧草根

    你还在抱怨社会的不公、竞争的激烈、命运的多舛、人情的冷漠吗?草根一族的穷小子侯海森原本也是如此,那时他一无所有,然而本命年的一个际遇改变了他,从此他拥有校花级绝色女友、钻石级土豪兄弟、史诗级商业帝国!没有人是天生的成功者!也没有人是天生的失败者!本书将告诉你草根如何逆袭!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到了,而这取决于你是否肯每天花点时间阅读本书!侯海森语录:风水轮流转,明天到我家,莫鄙草根贱,凌云在他朝!你好好看着,我侯海森会向你证明,草根是可以驾驭世界的!!!
  • 超神后传之王者归来

    超神后传之王者归来

    万年之前,地球遭遇了不可避免的浩劫,银河之力冕下带领着自己的队友为保卫地球与恶魔奋战,万年之后的今天,恶魔再次来临,超神学院为拯救地球培养了一批新的学员,掌控神力,奋不顾身,哪怕是牺牲自我也无怨无悔。
  • 月光蝶之恋

    月光蝶之恋

    月光蝶,是传说中的一种蝴蝶。传说她毕生的精力就是为了汲取那一点点月光,于是她向着月亮不停地飞,直到精力渐渐耗尽,死在蓝色的月光下……故事的主人公薇,就是这样一只拼尽全力寻找幸福的月光蝶。她年少时拼命追随着初恋枫,枫毕业后却远赴北京读研,与导师的女儿纠缠不清,在极度痛苦中,薇遇到了年少有成的浩,却也如飞蛾扑火一般。
  • 仙女姐姐带你飞

    仙女姐姐带你飞

    我被迫离开青梅竹马的恋人,嫁与万人之上的他。可他却用最残忍的手段逼迫我自尽。直到多年以后,一群盗墓贼挖出了我的坟墓。我回来了......
  • 一晚凉夏

    一晚凉夏

    李响,一个盲女孩,父母没有给她一个光亮的世界,曾经,她也堕落过,也曾迷失过,但是,他的出现,似乎改变了她的未来,她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他带她去游历,去山区支教,他就是她的眼睛,她的世界,就算人生,没有凉夏,也有暖冬。
  • 影帝很傲娇:宠妻无下限

    影帝很傲娇:宠妻无下限

    她对他执着十一年,本以为再无可能,老天却像是跟她开了个玩笑,居然能天天看见他,且能近距离接触,直到某一天她发现他居然和自己进行了负距离的接触,后知后觉的发现某些人早已预谋已久。小片段:记者:“薄影帝,据说你家妻最近有喜,你有什么看法。”薄盛:“又一个情敌出现,有待观察。”记者:“薄影帝,想问下你妻子看见你和其她女人的吻戏和床戏时,你要怎么办。”薄盛:“我只吻过一个人,那就是我妻子,这个问题不成立。”记者:“薄影帝据说你为你妻子建造了半座城池,你觉得值吗?”薄盛:“只能说,半座城池不及她的一分一毫,”完事过后对工作人员说道:“现在是连狗都放进来了?”吼完就帅气的留下个背影回家陪媳妇去了。
  • 武魂甲

    武魂甲

    有人问我,“若杀一人而能救天下人,你杀是不杀?”我笑答,“天下人不欲自救,即使坑杀万人,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