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9300000002

第2章 八股文简介

八股文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

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特殊的文章样式,历经明清两代,延续了五百多年。八股文一直被作为统治者束缚文人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严重地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所以后代人对它深恶痛绝。随着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什么是八股文

一说到八股文,总会让人想到“迂腐落后”“陈词滥调”这些贬义词,它也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之一。科举考试制度对八股文的形式、内容、字数都有严格的规定。八股文的基本形式通常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又要用排比、对偶而相对成文的两股文字组成,全篇文章中有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共八股,所以叫八股文。八股文还有各种异称,由于八股文每两股都要相衬对比,所以每两股叫做“一比”,有人觉得“股”字不雅,所以把八股文也叫做“八比文”。因为八股文的题目和内容主要出自“四书”,所以又称为“四书文”。此外,时文、制义、制艺、经义等也都是八股文的异称。

八股文在内容上也有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规定。作者在写八股文时,要“代圣贤立言”,不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文章的内容要体现儒家的思想,要用儒家的思想解释四书中的“义理”。文章中对四书的理解也有一定的标准,就是要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否则就违背了要求,没有文人自由发挥的余地。因为八股文是要“代圣贤立言”,所以行文要“入口气”,就是要模仿古人的口吻,站在圣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想,替圣人把题目的话加以阐发、解释,说出一些圣人没有说过的话。就像演戏一样,虽然圣贤没有说过那些话,但是考生一定要让圣贤站在舞台上现身说法。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满脑子都是圣贤形象、儒家正统思想,同时具有充分的想象能力和艺术修养,才能模仿得出来。据说,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对八股文的模仿口气作得很好,有一个士子作不好八股文,他的老师就把汤显祖的《牡丹亭》剧本给他看,后来他的八股文水平大大提高了。因为戏剧的台词都是天才艺术的结晶,能深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这和作八股文的模仿口气是一个道理。

在科举考试中,即使中试了,还有一关要过,那就是“磨勘”。“磨勘官”要仔细检查每一篇八股文章,看字的笔画是否正确,语法是否通顺,文章用的典故是否有误,有没有避皇帝的名讳,有没有避“丘、轲、熹”等字,最后还要看是否入口气。如果出现上述的错误情况,就叫做“磨勘”,出现“磨勘”的文章,一定会被淘汰,足见八股文考试的苛刻。

八股文在字数上也有严格的要求,明朝初年的科举考试也可以从五经中出题,称为五经文,不限定在四书内出题。

五经文比四书文长一些,以五百字为满篇,四书文以三百字为满篇。以后八股文的字数逐渐增多,清顺治时期四书文要写满四百五十字,康熙时增加到六百字,乾隆以后增加到七百字。

八股文在内容、形式、字数等方面的限制都是法定的程式,在科举考试中,考官和应试者都必须严格遵守,人们把这种规定叫做“功令”。“功”指“课功”,“令”指“法令”,功令就是考核学子的法规,是朝廷选拔人才进行考核的常用术语。由于八股文的这些规矩是官府规定的,所以写作时绝对不能违背,一旦违背,科举考试就会失败。

八股文不是明清时期唯一的考试内容,但却是最主要的考试内容。例如童生(还没有考中秀才的人)考试,县试要考三到五场,一共要写四五篇以上的八股文章。乡试、会试通常要写三篇,所以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多被称为“八股取士”。八股文是明清文人获得功名的一种途径,除了用于应对科举考试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用处。文人们一旦用它成功地获得功名后,从此就再也不会去学习它。这种八股取士制度在明清两代推行了五百多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无数的文人夜以继日地学写八股文,消磨了美好的青春时光,而且严重地束缚了他们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八股文的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八股文的结构及其作法

八股文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僵化的,就文章的形式而言,文章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法也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写作者只能按照固定的结构填充内容。八股文的结构,通常由题前和正题两部分组成。题前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解释题义,说明题目本身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并由此引出自己的见解,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破题、承题、起讲。正题部分通常要有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作成八股,这是全文的核心部分,正题部分要求根据题意阐发儒家的有关思想,即“代圣贤立言”,同时还要写作者表达自己的认识。八股之后还要有结束语,要总括、照应全文。除此之外,八股文中还有入题、出题、过接等名目。

1.破题

“破”是解开、分析的意思,文章开篇先点破文题,说明题意,这就叫“破题”。八股文破题的文字规定只用两句,这两句说明题意时,必须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的注释相一致,不允许随意解释,也不能直说题义。破题的文字可以对偶,也可散行。破题最后一字,清代科举考试中要求要用一个单音节虚词,如焉、也、矣等。同时,破题不准直呼圣贤的名姓,如果直呼姓名就是对圣贤的不敬,比如提到孔子、孟子、周公等人时,要用“圣”“圣人”,遇到孔子的弟子颜回、曾子等时,要称“贤者”。

要作好破题,一定要既透彻又概括,长而复杂的题目,要用简单的两句话把它点明,一两个字的题目,则要用多一点字数的两句话把它说透。破题破得好,首先要学会“认题”,就是理解题意,在落笔之前,先要认真思考,在理解题意上多下工夫,否则不容易抓住要领。常见的破题方法有明破、暗破、顺破、倒破、正破、反破等。清代人梁章钜的《制艺丛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明代有个叫赵时春的人,年少时就聪明过人,9岁时参加童子试,八股文作得很好,考官怀疑他是找别人代作的,当场以“子曰”为题让他破题。赵时春马上破道:“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接着考官又用他的名字“赵时春”三个字让他破题,赵时春又立刻回答道:“姓冠百家之首,名居四序之先。”赵时春的两个破题十分巧妙,前者借用了苏轼《韩文公庙碑》中的两句话,句中暗含“子曰”的意思,后者用“姓冠百家之首”暗指“赵”字,用“名居四序之先”暗指“时春”两个字,这里用的都是“暗破”,这个故事被后人传为美谈。

2.承题起讲入题

在破题后,一般用三四句话进一步说明题义,并根据所破题义指明作者文章的主要意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部分叫做“承题”。承题的开头用“夫”“而”“盖”等单音节虚词,末尾用“耳”“焉”“矣”等虚词。承题提到孔孟等圣贤时不用避讳他们的姓名,可以直接说,这和破题的要求不一样。

作八股文时一定要注意破题与承题之间的关系,因为承题的文字从破题而来。八股文的写作者常常追求两者的相反相成,如正破用反承,顺破用倒承等等,要求两者如“双龙抱珠”,忌讳“破自破,承自承”,所以,以前论说八股文的作法时,经常以“破承”为名,一起论述。

破题、承题之后是起讲,也叫“小讲”,主要内容仍然是引申、讲明题义,或者说明题目内容的背景等等。起讲开头多用“且夫”“尝谓”“若曰”等双音节词,也可以用“且”“而”等单音字。明代八股文的起讲一般为三五句,清代为十句左右,根据内容可以增缩。起讲时要开始“入口气”,即用古代人的语气行文,这是起讲的文字与破题、承题的明显区别,起讲可以用排偶,也可以用散行。

以上三部分都是在说明、解释题意,不要求作者发挥,文章还没有进入“正题”,所以是题前部分。以上三部分作完之后,还要有一两句或三四句把文章引入正题的过渡的话,这叫“入题”,也叫“入手”“领题”“落题”“领上”。入题的作法一般是题目有上文的,要领上文入正题;题目有下文的,要照应下文;也有领上文兼照应下文的,入题时要点明本题所论内容的界限。

3.分股

以上几个部分作完后,文章就进入正题了。八股文正题要根据题意加以具体发挥,阐述作者对题意的理解和认识,表现作者的看法,要用古人口吻阐发儒家思想,“代圣贤立言”主要体现在这一部分。这部分共有“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八股,要求用对偶的文字。“起二股”后有“出题”,“中二股”与“后二股”中间可以有“过接”,这两个部分可以用散句。

起二股也叫“初股”“初比”“提比”,每股四五句至八九句。起二股内容以总论、虚说为主,不宜写得太实,要点出题意而又不把题意说尽,并要为后文留下余地,文字宜短不宜长。提比之后通常要用一两句或三五句散句点出题目,叫“出题”或“点题”,有的在入题部分已经点题,此处即不再用出题。出题与入题不同,入题重点在从题意上把文章引入正题,出题是从文字上把题目点出来。

中二股与后二股是阐发题意的主要部分。中二股前面如有点题,那么应紧接题目从正面加以发挥。中股要回答文题中提出的问题,要把题目中的问题阐发清楚。写作时要注意中二股和后二股之间的关系,写中股要为后股留有余地,如果文题是“两扇题”,中股可以在上半题上下工夫,后股在下半题中多用笔墨。中股文字可长可短,短的每股四五句,长的可以十几句。

后二股从中二股承接而来,中二股没有说到或说得不够的时候,后二股要说全、说尽,可以尽力发挥,通过联想等手法拓宽题意,使题意显得更加丰富,也可以就前边的议论加以咏叹、发表感想。后二股是写作者最卖力写作的部分,通常每股十来句到二十几句,如果中二股字数较多,后二股也可以缩短,由于字数较多,又叫做“后二大股”。后二股开头常用虚词,如果文章是进一步发挥的,常用“且”“况”“或谓”等;如果是承前说明原因的,常用“盖”“惟”“若此”等字。

如果前六股还没有说尽文义,那么可以用束二股收尾,或者总括全篇。束二股在八股文结构中不是必需的,如果前六股已经把题意说尽,束二股则可以省略。束二股通常较短,一般每股二三句或三四句,所以又称为“束二小股”或“二小股”。

4.结语

八股文的结尾处一般有一两句收束全文的话,叫做结语,也叫收结、落下。多用散句,不用排偶。

八股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内在联系,全篇文章的逻辑关系要清晰,要讲究“起承转合”。所谓“起承转合”,即破题是解释题意的,这是八股文章的“起”;承题、起讲进一步阐发题意,从而引出“入题”的文字,“承题”“起讲”“入题”是八股文的“承”;八股文阐发作者的认识,用排比、对偶,是八股文的“转”;文章结尾的结语是八股文的“合”与“收”。

八股文的结构吸收了古代诗文的结构,依据这种结构写文章,条理比较清楚,但过于程式化,束缚了文人的思想。文章写作有法而无定法,八股文之所以没有生命力,原因之一就是它违背了“文无定法”的法则。

同类推荐
  • 水浒黑白绰号谭

    水浒黑白绰号谭

    长期以来,世人对《水浒》人物及其姓名和绰号颇有兴味,它们已被视为水浒文化的标识,它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如天罡星群中林冲的绰号“豹子头”,王英绰号“矮脚虎”等,认识、研究中华人文,可以借读本书人物的绰号,探寻它们的由来、发展和影响,以及它们所蕴涵的社会众生相和时代风尚。
  •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处,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历史悠久,,地形复杂,民族文化丰富,风俗独特。
  •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本书分为哲学类、史学类、宗教学类、文学类、语言类和自然科学类六大类,并于每类之前介绍该类的“读书经”。全书在各种国学名著中都介绍该书的作者、成书时间、创作背景、主要内容、精彩片段、现实意义以及阅读该书的方法。
  • 雄关要塞:函谷关

    雄关要塞:函谷关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我主浮沉

    重生之我主浮沉

    刚刚退伍的阳光少年却死于一场车祸中,但他的内心却充满这不干,不干于就这样死去,他的人生,还没有到头,于是在阴差阳错中,回到了十三岁,这时,他的人生,将会如何?
  • 我师傅是个神

    我师傅是个神

    那年暑假,不过给祖宗烧点纸钱,我就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路。拜了个流浪在凡间的神作师傅;走阴捉鬼打僵尸……生物死物都不敢靠近我——谁让我师傅是衰神呢(?ω?)ノ作者QQ:320271354,书友群:474839107
  • 网游之超神召唤

    网游之超神召唤

    莫鱼湘事别四年,重新登上网游界。正巧,跨时代的黑科技——全系模拟网游诞生了。召唤师路线筛选,筛选技能,寻找宠物,签订契约,我是独一无二的召唤师!史上最恶劣的女召唤师!哪有玩家帮着怪物攻城的!就算有奖励也不能这么卖节操啊!这就是一个普通职业的召唤师,干掉特殊职业,藐视战士,无视刺客,指点江山,看弓箭手和法师笑话,是牧师们傻眼的将召唤师修炼到极致的召唤师妹子的故事!人家才不是乱吹吹呢!呃,抱歉,我们家小魔鱼有点......逗呢,所以,我们马上就回家吃药!打扰了,真是抱歉!
  • 白媚缘灭秋心凉

    白媚缘灭秋心凉

    她是一只行善的九尾狐,他是天山仙派首徒,他们在一次偶然相遇了,随之一同游历人间,他说愿做她身边最后一人,不管刀山火海都陪着她,却不知而后,他为救她而死。她不惜三界大乱只为救他,之后却被白须道人锁入封妖塔,整整二十年,白须道人带着这个秘密仙逝后,他却全然不知。之前的誓言全都消失了,被这二十年的时光磨灭了。他们再相遇,此时的她已经变了,充满仇恨,她说:“我愿为你生,我愿为你死,但是你若离开我,背弃我,我将毁掉你所珍视的一切!”历经多次绝望的她,已不在有任何留恋,只想毁掉美好的事物,而此时的他,只能狠心送她轮回。她发誓,此世不能,来生我定灭世。两人前世今生,注定纠缠不断。
  • 酱油妞翻身记

    酱油妞翻身记

    文字不是重点,在于编辑的眼睛和心灵。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旧时光的你我

    旧时光的你我

    你我都拥有一段美好的青春岁月,你我都曾在旧时光里渴望一段美好的邂逅,收获美好的爱情。或许你已长成,或许你正在经历。或许你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 弑魔

    弑魔

    问世间何为魔。为所欲为者为魔。为仇,杀!杀千人,杀万人,杀到到尸山骨海,血雨腥风为情,杀!神挡杀神,佛挡灭佛,魔挡屠魔,为心爱之人可以杀遍天下人为义,杀!欲杀吾。
  • 凤凰临世:凤倾天下

    凤凰临世:凤倾天下

    她本是杀手,却犯了杀手的禁忌,一年起,爱上了青梅竹马的他,却变故突生,双双穿越异世,看他们如何在这异世闯出一片天,看他们如何携手共看这异世繁华。。。看楠竹如何斩尽桃花,从此一生一世一双人。。。
  • 穿到古代去赌石

    穿到古代去赌石

    一觉醒来,从21世纪的珠宝大亨变成了西夏王朝的一名乡野孤女。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连亡母的棺材都买不起,外加一个仅有五岁性格孤僻温吞的弟弟。苏青荷觉得前途一片昏暗。然天无绝人之路,苏青荷惊讶地发现,在这个平民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的封建时代,赌石活动却十分盛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