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9200000002

第2章 导论 马斯洛的思想发展历程

“正是因为有了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繁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分享。”

一、青少年时期

马斯洛生于一个犹太移民家庭。按照心理学的结论,每个人的童年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马斯洛的童年并不快乐,这与他后来的成就似乎有点不太匹配。马斯洛自己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家庭是一个令人痛苦的家庭,我的母亲是一个可怕的人。我没有朋友,我是在图书馆和书籍中长大的。我是一个极不快乐的孩子。”

他自小羞涩而敏感,这部分是因为马斯洛的父母关系不好,部分是因为他对本应最亲爱的母亲的仇视,部分是因为当地人的反犹情绪,也有对自己并不英俊的外貌的一种强烈的自卑感。照这样看来,马斯洛的性格受家庭影响应该不会太好,但马斯洛是一个非常非常和蔼的人。这应该归功于他自幼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马斯洛从5岁起就是一个读书迷,在学习上的兴趣使他的精神生活能得到寄托而保持情绪平衡。用马斯洛的话来讲“过着这样的童年生活,我居然没有得精神病”。

在高中,马斯洛同样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通过阅读厄普顿?辛克莱揭露社会阴暗面的小说、狄更斯的《艰难时世》,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民的疾苦有了一定的了解。马斯洛在政治上成了一个民主社会主义者。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他碰到了他以后的伴侣——表妹贝莎,这对他未来的影响是很大的。

高中毕业后,马斯洛进入纽约州立大学。尽管仅仅17岁,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方面的优势,计划在人文科学方面开始自己的学术生涯了。在读大学期间马斯洛曾经转到康乃尔大学一个学期,接触到了他以后所终生从事的领域——心理学。但是他的老师——构造学派的铁钦纳,是一位古板、落伍的心理学家,这位老师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马斯洛对于心理学的兴趣。

虽然在康乃尔大学马斯洛表现一般,也没有学到什么真正的东西。但康乃尔大学的无监考制度给他留下了很深而且持久的印象,对他后来形成的雇员自由信任的思想有了很大影响。他后来回忆到:“我记得,当我在康乃尔大学读书时,该校在考试管理上实行无监考制度的方法,这确实叫人感到诧异。我估计,大约有百分之九十五或更多的学生是诚实的,而且非常欢迎这种考试制度,这套制度对他们非常适宜。但也有百分之一,百分之二,或者百分之三的学生,这套办法对他们不适宜。他们利用这种制度,采取种种方法作弊。”马斯洛后来认为,任何一种心理学、教育或商业管理体系如果要保持完整性,就必须把那些骗子和恶棍考虑在内,他的这段经历对此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在康乃尔大学期间马斯洛接触到了萨姆纳的《社会风俗》,这本书认为,如果没有理性和科学,我们人类也不比野狗野猫强多少。如果我们只知被动接受过去的价值观,风俗习惯,那么我们的文明迟早也会在劫难逃。这本书给马斯洛以极大的震撼,读完此书,马斯洛发誓说:他将以自己的理智和知识去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他将把以此为他毕生的使命。

1928年,马斯洛读到了华生的三篇文章,以及他那著名的论断:“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让他们在我规定的环境中成长。我将保证,从中随机挑选一个孩子,我能把他培养成任何一种类型的专家,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等,甚至是乞丐和小偷,而不管他的才智、爱好、倾向、能力以及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如何。”这与马斯洛的年轻的心灵的一些信念、理性、社会改良、自我成长以及通过科学精神来消除非理性和迷信,实现了完美吻合,由此马斯洛迈开了走向心理学家的第一步。

1928年9月,马斯洛来到了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继续他的大学生涯。这里以一流的教育水平和自由的学术气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生。作为一个出色的学生,马斯洛显示了他在心理学上的天赋,受到了教师们的赏识。在私人生活方面,马斯洛不顾双方家人的反对,与自己的表妹贝莎喜结连理,也许这是马斯洛这段时期最大的成就,用他自己的理论来讲:“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这使他能够全力以赴于他的心理学研究。

研究生毕业时,马斯洛面临着工作的选择。他可以去行医,也可以去经商。但为了学习和阅读,马斯洛选择了教书这一行当。但作为一个犹太人,在当时盛行的反犹太的学术界气氛的影响下,马斯洛在找工作时遭遇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他倔强的性格使他拒绝同事们善意的建议,即把他的姓氏“亚伯拉罕”改的民族味道更淡薄些。马斯洛已经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他不会让偏见阻止自己的步伐,他表现了一个有潜质的青年的特征:“如果我生来是一个犹太人,我就做一个犹太人。如果你们不喜欢它,我就把它塞进你们的喉咙中去。”他选择了继续读博士。

在跟随灵长目类动物的研究权威——哈里,哈洛读博士时,马斯洛对猿猴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发现:在种族级别上,动物的种类越高级,它的食物爱好越来越多样化,猿猴表现出了他所谓的食物嗜好。更为有趣的是,即使在并不饥饿的情况下,猴子也会长时间地努力解决困难,而且,猪也有类似的行为。健康、强壮的猪比弱者更多地探察周围的环境。这些发现,是他后来提出关于需要层次和自我实现的理论的萌芽。

对于猿猴的性行为和支配行为,马斯洛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利用他对猿猴的研究资料得出了一个结论,即猿猴的支配权和地位决定了其性行为的表达方式。类推到人类生活,他认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动机是来自于对权利和支配权的渴望。虽然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如此推论,但马斯洛提出了一个参考的依据。

二、工作以后

1934年,马斯洛完成了博士学位。度过了一段生活的窘迫期之后,他得到了一个职位——担任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桑代克博士的科学助教,年薪1650美元,这在当时的大萧条时期算得上一份薪水优厚的工作。马斯洛有了一个舒适、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生活中的后顾之忧被解除了。在与桑代克的接触中,马斯洛经过了一次智商测试,结果惊人,马斯洛的智商高达195.

在这个时候,马斯洛正处在他的学术活跃期,他渴望提出自己的研究和学术方案而不甘于长期做任何人的下属,这在他与桑代克合作时表现得特别明显。他冒着被解雇的风险开始消极抵触桑代克布置的任务,仍然坚持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在关于人类性行为和支配行为的探索方面走得更远。这表明他开始强调人类固有的情感和精神能力。他认为,人类天性中具有某种生物学上的内核,他能被文化和历史的因素所调节,但不会完全被清除。

1935年,随着希特勒的掌权,大量著名的欧洲学者被吸引到了纽约,纽约成了心理学界的雅典。马斯洛就在此接触到了许多心理学界的伟大人物,获益匪浅。这些人包括韦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中国的道家、价值观、以及高峰体验的概念),科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和系统思维方法),霍妮(美国文化价值如何妨碍稳固的自尊和情绪安全感部分,理解人性和潜能的新途径),弗洛姆(社会人格观念,权力主义人格),对他影响最大的阿德勒(个人对于自己缺陷的“过度补偿”,人类的天生的善与爱的倾向,革新社会结构来改善个人等等),戈尔茨坦(通过整体论观点来理解人类活动,“自我实现”概念)。

马斯洛在30年代中期就已经接受了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即每一种文化都是独特的,所有的价值观和道德风俗都是相对的,人更多的是被看成能被文化压力随意塑造的一团陶土。1938年夏天,马斯洛进行了一次真正的实地考察,与加拿大北方黑脚印第安人部落共同生活,这次考察向他展现了一种崭新的文化与新鲜的习俗。比方说对待财富的态度,近于理想的经济秩序,安全感的测试与文化偏见,教育孩子的方法等等。

马斯洛在后来得出一个结论:印第安人部落与现代美国社会有着几乎完全相同的人格类型,但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分布曲线。由此,马斯洛开始思考他的“天生的”或者说是“基本的”人格框架。可以说,这段实地调查的经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的自我实现理论和需要层次的提出。也导致了他对文化相对主义的怀疑。

回到大学以后,在替学生们做业余心理治疗的过程中,马斯洛碰到了一位有趣的病人,一位收入丰厚却嫌生活枯燥无味的女大学生。这位大学生在一家工厂担任人事主管,收入丰厚,供养整个家庭,受到周围人群的羡慕。但她自己却认为生活没有什么意义,空虚无聊。这个病例引起了马斯洛的思考,给了他以很大的启发。几年以后,部分的在这类经验的基础上,马斯洛发展了他的自我实现理论。

1943年,马斯洛发表了两篇论文,《动机理论引言》和《人类动机理论》。在这两篇文章里,他第一次把现代心理学的各个流派,包括弗洛伊德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有机体论综合起来,提出他的心理需求的层次理论,令人耳目一新。其中后一篇是马斯洛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这篇论文里,他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框架。

学校里也并不是净土,斯大林主义和托洛茨基主义在学校里也是竞争激烈。受此影响,马斯洛对权力主义人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丛林观”的概念。并发表了几篇很有分量的论文,如《权力主义者的性格结构》。1945年中期,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研究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但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他遇到了令人头疼的麻烦。合适的“自我实现的人”实在是太难找了,这花费了他几年的时间来选择。

从1946年起,马斯洛的身体出现了麻烦,他甚至虚弱到连续站立都变得很困难。他在此时不得不接受兄弟们的帮助,来到他们的制桶公司担任闲职,以恢复他那本不强壮的身体。在休养过程中,他进行了一些小小的实践,在生意中检验了他的一些想法,如正直诚实的重要性。同时,他并未放弃对自我实现的研究,他研究了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列出了几十个人名,以作为自我实现的研究对象,并写了一篇《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对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休假结束后,马斯洛的身体得到了恢复,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思想也随之而来。在自我实现理论上,他提出要以最优秀的人为研究对象,而不是像弗洛伊德那样以病人、精神病人为研究对象,也不同于行为主义的以小白鼠为研究对象。根据他所选定的两组对象,马斯洛概括了自我实现者的十三个特征,指出虽然自我实现的人并非完美无缺,但他们相对而言更是一种价值观的榜样。这在《自我实现的人:一项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一文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

马斯洛还提出了“价值失调”的概念,指出现代社会的一些常见精神病症的症结所在:包括权力主义,固执偏见,慢性厌烦,兴趣缺乏,特别是生活目的和意义的丧失。总之,截止到1951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日趋成熟,马斯洛已经卓然成家。

三、成名以后

1951年秋,应萨克尔的邀请,马斯洛来到了布兰代斯大学,担任那里的心理学主任,开始他的新的事业。经过一番收集整理,《动机与人格》出版了,其中收集了他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的精华部分,这本书使马斯洛在全国成了名人,被公认为是50年代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这也是马斯洛的一部经典著作。

此书出版之后,马斯洛开始着手“高峰体验”的研究。长久以来世界上的宗教信仰总是经久不衰,有许多大科学家,著名学者也未能例外。这是因为在很久以前他就曾经发现自我实现者共有的一种经历:他们频繁地感受到极度的喜悦,体验到心醉神迷这些不平常的感受。这种体验或者来自大自然,或者来自音乐的享受,当然也有美妙的两性生活。既然如此,这想必不是一种迷信,马斯洛以他素有的对人类的无穷潜力的信心,认为这中现象应当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这正是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之一。

1957年,关于人类价值观新知识的第一届科学会议在麻省理工学院召开。此次会议上,马斯洛对价值观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强调价值观是可以科学地进行研究的。如果人们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感情上就会受到伤害,并形成不健康的价值观,并对人性中天然的生物学特性作了强调。

随着马斯洛知名度的不断提升,马斯洛受到企业邀请的咨询活动也越来越频繁,这给了他一个把自己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马斯洛在各种实际领域享有很高的名声,比如他对创造性的见解,对压制个人自我表现的组织的批评。但是令他尴尬的是,他在心理学同行那里却迟迟得不到响应,搞成了“内行不认可,外行追着转”。

经过布兰代斯大学的令人激动的六年生活,马斯洛来到了墨西哥度过一段14个月的长假。在这里他与新结识的好友——精神病教授格雷罗进行了热情而充分的交流,他们合写了一篇文章《作为价值混乱的少年犯罪》,认为青少年犯罪主要反映了男性青少年对成年人和成年人文化的一种不满,对父母的一种心理上的蔑视的表达,是孩子们的价值体系遭到破坏的结果。在1958年初,马斯洛访问了加州理工学院,会见了一批学生和教师。他发现,虽然这些学生头脑发达,智力很高,但他们在情感上还不成熟,即使表面上看起来沉着、自命不凡,但实际上这正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他们的内心已经停止了发展。

休假结束后,马斯洛又回到了布兰代斯大学。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马斯洛迎来了他事业中的高峰期,新思想源源不断。1960年,马斯洛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优心态群体”——“由一千个自我实现者和他们的家庭组成的”,以此来作为一个理想社会检验他的思想。在这种环境下,人类天生的本能可以得到越来越多的表现。

1961年,马斯洛在弗罗里达大学发表了一次著名的演讲《关于心理健康的一些新问题》,讲述了幽默与自嘲的能力对心理的重要作用,幽默与神学的关系,和更重要的人类潜能这一令人兴奋的领域。人类发展的诱人的前景摆在了人们的面前。一年以后,马斯洛整理了过去8年的论文与演讲稿,出版了《存在心理学》。其中的“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等概念一时之间风靡全美,组成了美国60年代的时代精神的一部分。

1962年马斯洛访问了安迪凯的非线性管理系统,真正见识了他的思想在现代工业界的应用。凯把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视为《圣经》,他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创新性地改造了自己的公司,如生产小组,参与管理,给予各级员工更多的自主权。这些都给了马斯洛极大的兴奋感,他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把自己原本准备研究的存在心理学材料放在一边,转而专心致志于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他自己的观察和大量地阅读管理书籍,他写出了一本关于先进和开明的管理问题的笔记,题为《夏天笔记》。

这本书后来以《优心态管理》的名字出版,很快引起了工商界的注意。此书描述了他对人性的观点,并提出了关于雇员动机、“人力资本”、领导心理学以及协同作用的新见解,这些理论在60年代被新一代管理和组织理论家接受后,产生了巨大影响,有些观点在目前几乎成了管理与组织理论的基本原则。

1964年秋天,马斯洛将他思考已久的高峰体验理论发表成书——《宗教信仰、价值观和高峰体验》。在这本书里,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有组织的宗教的精华,阐述了他对宗教信仰的看法,认为宗教信仰有其合理的一面。随后,他发表了一系列相比从前更加成熟、而且更有说服力的演讲,对现代社会中价值观念丧失的状况作了剖析。

由于意识到他的心理学过分的强调个人因素的局限性,马斯洛又提出了“超个人心理学”的概念,并先后对一种叫做“辛纳农”的治疗吸毒者的组织——“交朋友小组”进行了研究,进而认为这种有助于自我帮助和互相帮助的组织是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这对组织理论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1966年,马斯洛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这表明他的心理学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乘此东风,他出版了《关于科学的心理学:一种探索》和《关于超越性动机的理论——人类价值的生物学基础》,前者对主流科学及其基础进行了批判,认为科学回避了价值问题,使人性及其巨大的可能性一种可怜的片面的形象出现。后一本书则对人类天生的创造性、勇于接受挑战等高层次需要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了存在价值(B-价值)的概念。

1968年底,由于年岁已大,马斯洛已经有点不太适应学校的教学活动了。这时他受到了萨加(Saga)公司的邀请,去做一位特别研究员。1969年初,他来到了萨加公司,担任该公司的管理顾问。通过与新任同事的交流,马斯洛对领导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思考,为何一些人似乎天生就是个领导者?马斯洛感到很疑惑。

马斯洛此时正处在他事业的巅峰期。他一直不停地在工作,参加各种心理学会议,发表演讲,甚至在演讲中还谈到了自己的超越性体验,他的新思想不断出现,长期思考的积累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但是不幸的是,这已经是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1970年6月8日,星期一。马斯洛像往常一样,开始每天例行的散步。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按照心脏病大夫对他的要求,开始跑步。突然,他的步伐停下来,人倒了下去。等到贝莎跑过去的时候,他已经停止了呼吸。马斯洛死于心力衰竭,是年六十二岁。

也许这是对马斯洛的最令人感动的评价:“正是因为有了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繁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分享。”

同类推荐
  • 小餐馆这么做才能赚大钱

    小餐馆这么做才能赚大钱

    本书从科学、实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众多简单实用的餐饮店开张以及解决经营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妙招,其中包括店铺选址、店铺租赁及设计技巧、员工的管理、菜单的制作与设计、产品采购、财务管理、营销宣传、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以及如何打造个性化的餐饮店铺等。
  • 做最好的店员2:新店员入职第一课

    做最好的店员2:新店员入职第一课

    网购浪潮的兴起,使得很多人认为终端销售已进入低谷。事实上,舒适的购物环境、真实的产品触感以及现场的导购解说,都是门店销售的绝对优势,而店员是使这一切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关键。《做最好的店员2:新店员入职第一课》从店员岗位角色入手,分别从职业素养、销售技巧等诸多方面为新入职的店员展示相关工作的情形和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通过阅读本书,你将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门店店员。
  • 马斯洛人性管理经典

    马斯洛人性管理经典

    本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择要阐述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理论体系,重点介绍了在公司企业中可以应用的心理学知识,以及具体应用理论解释;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了马斯洛理论在管理理论中的具体应用。
  • 销售要懂心理学

    销售要懂心理学

    销售工作是销售员与客户之间心与心的较量。销售员不仅要洞察客户的心理,了解客户的愿望,还要掌握灵活的心理应对方式,以达到推销的目的。如何才能打开客户的心门,不是仅靠销售员几句简单的陈述就能够实现的。客户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决定,销售员必须在尊重客户心理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用自己的真心、诚心、耐心、爱心来捕获客户的心,控制客户的情绪,化解客户的抵触,让客户的心变得畅通,交易自然就会达成。
  • 中美银行的较量:中美银行经营管理比较

    中美银行的较量:中美银行经营管理比较

    本书讲述了中国银行业最近几年发展势头喜人,规模已能与华尔街巨人比肩,创造的利润甚至还要远超过它们。尽管美国银行业的发展模式并非完全适合于中国,但不可否认,中国的银行在体制、管理、产品、人才等方面仍然需要向华尔街学习,而最终目的则是在国际金融舞台上搭建属于中国的“华尔街”。
热门推荐
  • 星纪风云

    星纪风云

    人千面兮真亦假,芙蓉艳兮掩淤泥。隐藏在寰宇下的阴谋,权利,欲望所挑起的纷争将该如何平息?优胜略汰是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
  • 天启之旅

    天启之旅

    我叫作乐无忧,可是我的生活中却充满了倒霉事。于是,某天——我倒霉死了。神明也看不下去我的倒霉样子,把我扔到了异界。可是为什么这里一个人类都没有啊~!会喷火的龙人妹子,丢失了下巴的呆萌亡灵,因为猫爪太厚而常常犯错的猫女,还有神秘的由奥能构成身体的奥能法师,甚至是半人半鹿的自然之女,我的队友都是些什么不靠谱的家伙啊……尽管我们都是做一些简单的任务,但是麻烦却总是接踵而来……队伍呆萌却元气满满,不管爱情、亲情今天或者明天,面临种种危险和阻挠,唯一可以带领她们走出这重重黑暗的只有一个看起来色色的,智慧却过于常人的倒霉蛋乐无忧。PS:话说青山刚昌不会来找我要版权费吧。PPS:拜托多多推荐支持一下,谢谢~
  • 玄荒之王

    玄荒之王

    一个孤儿,独自带着妹妹,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生存?玄光升起,洪荒之力,迷茫中寻找生机,当一切全部揭晓,便是我成为王之时!
  • 霸道总裁深情爱

    霸道总裁深情爱

    七年前,两人爱到死去活来,最后他消失。七年后,他霸气回归,“喂喂,我已经不爱你了”,她急呼,哪知就被恨恨地一吻,“不爱我?!!”男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狠狠惩罚她······第二日,她脚颤颤巍巍地下床,臭男人,真是···嗷呜,需要这么勇猛吗?!·····
  • 此去经年之半生冀盼

    此去经年之半生冀盼

    青春美好纯洁的爱情,现实的残酷,命运无情的捉弄,男女主人公究竟会何去何从?
  • 三世浮尘

    三世浮尘

    第一世,她是太女,他是质子。初见,她挑着他下巴:“美人,嫁否?”他淡淡一笑:“太女,娶否?”二世,她对他说:“我看你骨骼惊奇,拜我为师吧。”你确定不是看在他厨艺的份上。第三世,魔魅的宫殿,苍白的面孔,比血黏稠的红唇:“多香的血。”她也一脸邪魅:“不如,你来尝尝?”小剧场“宫主,师祖她抢了皇帝的御膳”下人哭着禀告。“哦,吃得可愉快。”皇甫琅玕挑眉。……“始祖,王后拿了祖传圣宝。”皇甫琅玕皱眉:“她怎么拿那东西?”长老仿佛看到了希望:“对呀!”皇甫琅玕自言自语:“那玩意那么差,不适合她,我这里有更好的,我得给她挑些。”长老栽倒……(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健康。)
  • 妖精之耳

    妖精之耳

    每当我看到别的小孩子的耳朵可以听到音乐,说话声等等。回到家之后,我会拿着一面小镜子,仔细打量着鸟羽形的耳朵,总觉得自己的耳朵和小孩子的耳朵不一样,喃喃道:“每次看到电视动画片里出现一些可爱的妖精们,都有着一对长耳朵,就会拿起镜子看着自己,是不是妖精转世?”天有不测风云。爷爷因胃癌过世,伤心过度的我……幸福,瞬间消散。只有我一人心里最痛,无人听懂我心中的千呼万唤,耳边尽是一片如死一样的静谧,无法捕捉周围的声音。这只是想不到自己的命运就是这样,出生日期1989年10月31日,是属蛇的,更巧的在于十月份的最后一天,也是天蝎座的,再加上一副美貌。像极了一个阴暗的预言。梦见自己仿佛都能听到所有的声音。从此,我的世界不再沉寂,从此,我的世界动听起来。谜将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寻找快乐岛

    寻找快乐岛

    这是一个有趣好玩的故事,充满了想象与温情。猎犬黑虎和小兔比比一起去冒险。糊里糊涂登上了偷猎者的游船。没想到这艘船是属于一个名叫吞剑人的偷猎者和他的搭档——狡猾的狐狸眨巴眼的。他们在世界各地搜捕野生动物,这次的目的地是美丽的绿岛。吞剑人会说动物的语言,他诱骗野生动物,说要带他们去寻找快乐岛,其实是把他们卖给制药厂、皮革加工厂。猎犬黑虎和小兔比比和船上的猩猩水手通力合作,将吞剑人变成了狐狸,关进了动物园的铁笼子里,供人们观看。最后,他们开着那艘游船,找到了一个真正的快乐岛。
  • 王爷请自重

    王爷请自重

    穿越到古代,洞房花烛直接收到他的休书,穆晓宇怒了!要甩也是她甩你!略施小计……。某姓王名爷的王八蛋羞红了脸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