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7500000008

第8章 吴汝纶家训

[撰主简介]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安徽桐城人。清末著名桐城派古文学家,曾国藩的四大弟子之一。性情恬淡,无意仕途,专心研究学问,著作有《东游丛录》《易说》《诗说》《深州风土记》《诗文集》等。

忍让为居家美德

[原文]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长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疾”,皆至言也。

——节录自《吴汝纶全集》

[译文]

忍让是居家的一种美德,你没听到过孟子说的,假如有人对我横蛮无理,一定要反躬自问,自己是不是不仁,是不是不礼,是不是不忠?如果认为只有和人争竞短长才算赢,那么就是最不聪明而自寻烦恼的。人生在世,哪里能总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呢?只要遇到逆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孟子说过,“生于忧患会使人增长才干”,“存乎疢疾会使人经受锻炼”,这些都是至理名言。

[评析]

吴汝纶告诫其子,人生在世,免不了要与一些志趣、性格不同的人打交道,因此要努力克制自己,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他引述孟子的话,强调人的知识本领主要是从忧患中得来的。

读书先应明白做人的道理

[原文]

凡为官者,子孙往往无德,以习于骄恣浇薄故也。吾昨闻汝骂苓姐,说伯父不配作官,汝父作官有钱,欲逐出苓姐,不令食汝父之钱等语。伤天伦、灭人理,莫此为甚!世人常说长兄当父,长嫂当母,子有钱财,当归于父,弟有钱财,当归于兄。吾与尔伯父终身未尝分异,岂有分别尔我有无之理!伯父在时,吾不能事之如父,今亡已八年,不可再见矣。吾常痛心,故令尔兼继伯父,望汝读书明道理,岂知汝幼稚之年,居心发言已如此骄恣浇薄哉!伯父才学十倍胜我,其未仕乃命也,何不配之有!作官之钱,皆取之百姓,非好钱也,故好官必不爱钱。吾虽无德,岂愿以此等之钱豢养汝曹、私妻子哉!兄弟之子,古称犹子,言与子无异,苓姐,昔兄之子也,与汝何异!我若独私汝逐苓姐不与食,尚为非人,况汝耶?且汝亦为伯父继子,若尽逐诸侄,则汝亦在当逐之内矣。凡为人先从孝友起,孝不但敬爱生父,凡伯父、叔父,皆当敬爱之;不但敬爱生母,凡嫡母、继母、伯叔母,皆当敬爱之;乃谓之孝。友,则同父之兄弟姐妹,同祖之兄弟姐妹,同曾祖、高祖之兄弟姐妹,皆当和让。此乃古人所谓亲九族也。读书不知此,用书何为!童幼有时争言,吾亦不禁,独令人伤心之言,不得出诸口,较量钱财有无,悖理行私之事,不可存于心。将吾此书熟读牢记,以防再犯,并令诸兄弟姊妹各写一通。

——节录自《吴汝纶全集》

[译文]

凡是做官的人,他的子孙往往没有良好的品行,这是因为习惯于骄傲放纵刻薄的缘故。我听说你辱骂苓姐,说伯父不够格做官,你的父亲做官有钱,就想赶走苓姐,还说出不让她吃用你父亲的俸禄等话。伤害家庭间天然的亲属关系,失去做人的理性,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世人常说长兄相当于父亲,长嫂相当于母亲,儿子有钱财,应当归于父亲,弟弟有钱财,应当归于兄长。我和你伯父从未分过家,哪有什么谁有谁无的道理!你伯父在时,我没能把他作为父亲来对待,现在他已逝世达八年之久,不可能再看到他了。我常常为之痛心,所以要你兼做伯父的儿子,望你读书明理。哪知你年纪幼小,居心说话就这样骄横放纵刻薄!你伯父的才识和学问,胜过我十倍,他未能当官只是命中注定的事,有什么不够格的!做官所得俸禄,都从百姓那里得来,不是什么好钱。所以好官一定不爱钱。我虽没有什么才德,怎能用这种钱来养活你们或者只顾妻子呢!兄弟的儿子,古代称之为犹子,说的是与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区别。苓姐,是我哥哥的子女,与你有什么区别!我如果唯独只顾你,而把苓姐丢下不管,不供给她生活物质,尚且不是人,何况你还是她的哥哥呢?而且你也是你伯父的继子,如果我应抛弃所有侄子,那么你也应当在抛弃的范围之内。为人要先从孝顺友爱做起,孝的内容不但包括敬爱亲生父亲,凡是伯伯叔叔,都应当敬爱;不但包括敬爱亲生母亲,而且对嫡母继母,对伯母叔母,都应当敬爱,这才称得上孝顺。友爱的内容包括对同父所生的兄弟姐妹,同祖父的兄弟姐妹,同曾祖父的兄弟姐妹,都应当讲和气礼让,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亲九族的意思。读书不明这个道理,读书又有什么用处呢?小孩子喜欢争上几句不要紧,我也不禁止,唯独那些令人伤心的言语,不得说出口;也不可存心去计较钱财的有无,违背道理谋私利。希望你将我这封家书中的话熟读牢记,防止再犯这样的错误,并让其他兄弟姐妹各抄写一遍。

[评析]

吴汝纶在篇中告诫其子,做官人家的子弟由于习惯了骄横、放纵、刻薄,长大以后往往缺德不成才。进而指出,为人要从孝顺父母、友爱兄长做起,否则读书就没有用处。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读书的本质是学习做人,若一个人做人的起码准则都没有,读书又有何用?

读书应重在循序渐进

[原文]

《礼记》不必求熟,但须求通其辞。度汝所不能明者,或是古人制度,姻伯处有注疏可借阅,再不明,亦可作书问我。读书不必过急,循序渐进可也。前改“对镜排千嶂”,仓卒为之,不为佳,其意则儿说之是也。但求身旺,不忧学荒,身不健,两日不及他人一日功也。

——节录自《吴汝纶全集》

[译文]

对《礼记》一书的内容不一定要熟悉,只要领会其语意就行了。我估计你不能明了的地方,有可能是古代典章制度,姻伯那里有解释阐发《礼记》的书籍可以借来看一看,如果还是不明白,也可写信向我请教。读书不必过急,循序渐进就可以了。我前次修改“对镜排千嶂”,时间仓促完成,修改得不是很好,其中意思则是儿子你说的准确。我希望你只做到身体健康强壮,不要过分忧虑学业的荒废。身体不健壮,则你在读书过程中花了两天的时间不如他人花一天时间的效果。

[评析]

吴汝纶在篇中强调,读书不要死记硬背,更不要强记呆记,应注意方法,“循序渐进”非常重要。进而指出,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学习的效果就会很好。总之,读书既要讲究方法,又要注意处理刻苦用功与锻炼身体的关系问题。

应以“大度”二字处世养身

[原文]

儿即在小石川,不必依人。交浅而累之过深,必将生隙。小川、宫岛、手岛等,皆勿深倚。彼果倾心结交,吾随分应之可也。同留诸君,并在彼往还之中国诸贤,皆勿与之开嫌,不与人争名,不占人颜面,即可久好。责望人不必过深,有拂意者以大度处之。汉高帝能成大事,止是大度二字。史公以“意豁如也”四字形容之,极为得理。杜诗云:“记忆细故非高贤”,虽利害得失所关,尚可一笑置之,况如来书并无丝毫为难之类者耶?儿此行以养身为主,必求高医使之诊治。若须往伊豆山热海,即可自往居之,或得一二友同行尤佳。身若改壮,病若良已,则年尚少稚,将来何事不可为!此时慎争脸伤身,吾所望在此。

——节录自《吴汝纶全集》

[译文]

孩儿你即使远离家乡在日本国小石川这个地方,也不必依赖他人生活。私交不深而连累他人过多,就一定会产生裂痕。对小川、宫岛、手岛等人,都不必深深依赖他们。他们果真倾心结交,你就应当随缘分与他们结交就行了。对同留学日本的各位同学,以及在日本往还的中国各位贤人能士,都不要与他们产生矛盾,不要去与他人争名誉,不要占他人情面,这样就能做到与他人长时间友好相处。责难抱怨他人不要太厉害,碰到那些使你感到不如意的人和事应以豁达胸怀去对待。汉高祖刘邦之所以最终成就大业,凭的就是“大度”两个字。太史公司马迁以“意豁如也”四个字形容汉高祖刘邦,是很有道理的。唐朝诗人杜甫的诗句说:“记住那些细微的不愉快的往事的人成不了有高度才能的人”,尽管利害得失摆在你面前,可以一笑置之不必计较,何况你在来信中并没有说到有丝毫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呢?孩儿你此行应以修养身体为主,一定要请高明医生为你诊治。如果需要居住在伊豆山热海这个地方,即可自己前去居住,或者邀约一二朋友同时居住在那里最合适。你的身体如果变得健壮,病痛如果医治好了,那么你的年纪还不是很大,将来什么事情不能做呢!此时不要做那些争虚荣而伤身体的事情,这是我对你的期望。

[评析]

吴汝纶在篇中反复叮嘱儿子在异国他乡,千万注意慎择交友,千万不要意气用事伤他人和气又伤自己身体。殷殷父子情深,跃然于字里行间。

成大器者非有远大志向和健壮身体不可

[原文]

凡出门交友,须广取众长,不求人瑕疵,不好人誉己,不争名,不忌胜己者,则自家器局扩大,可能兼集众长,若喜同恶异,则量狭而多褊衷,非大器也。汝勿时时忧贫,吾力自可供汝此游,汝尚未涉世,何必以无用为歉。譬如在家衣食一般,今尚是用钱之时,非出而自食其力之时,不但此时为养身而出,即令身体渐健,血不再发,医家谓可自由矣,仍当为费财向学之时,不宜求博锱铢,以饷父母,为此汲汲小成计也。此养志养口体之分,童而习之,岂遽忘邪?

——节录自《吴汝纶全集》

[译文]

凡是出门交友,必须做到广取众长,不要专去找别人的缺点或过失,不要喜欢别人称誉你,不要去争名利,不要妒忌才识超过自己的人,这样就能使自己的才识和度量逐渐扩大,可以做到兼取众人的长处为我所用,如果喜好与自己相同观点的人打交道而厌恶不同意见的人,那么就是度量狭窄而偏执,不是大才的人所为。你不要时时忧虑经济紧张,我的能力自然可以供你这次游历,你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何必为自己才能不强而感到愧疚。譬如在家里要穿衣吃饭一样,你现今还是需要花费的时候,不是你自食其力走入社会的时候,不但此时为保养身体而出门,即使身体逐渐健壮,肺痨病不再复发,医生说可以自由活动了,仍当处在花费钱财努力学习的时光,不适去追求细小的东西,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应该有急切实现自己小计划的考虑。这是你积聚志向,养好身体的任务,从小就听到这些教训,怎么突然就忘掉呢?

[评析]

吴汝纶在篇中重点教导儿子应有远大目标,不要目光短浅计较眼前处境,在做人方面要有广阔胸怀,在保养身体方面要积极主动。身体健壮,人品高尚,立志远大,不在于小有成就,满足现状以讨父母欢心,而应朝着做大学问、干大事业这个目标去努力。

西方“专门之学”才是有用之学

[原文]

汝为科举欲归,吾意汝文自可中,倘不中则命也。汝祖高文,一生不中,我乃徼幸得之,吾家恐难世得科第。今改策论,而考官无学,阅八股尚不知高下,策论则向所未学,何能定其佳恶,不过胡乱取中而已。九通数百卷,谁能悉读,以此考人,直是谬妄。上海近印此书,吾已为汝兄弟各购一部,考时须携此入场。其余外国政艺各学,亦非怀挟不可,中不中听之,不足为轻重。吾料科举终当废,汝若久在日本学一专门之学,由学堂卒业为举人、进士,当较科举为可喜。以其用实学得之,非幸获也。但通日本语便可入专门学堂,不必学普通。若英语并学,甚费脑力。能通两国语文自佳,但无专门之学,尚不为有用之大才。或但求读英文,不求能语,尚较易也。化、电、格致,恐性不相近。若政治、法律、理财、外交,吾疑读其书便可通,然用处甚大。理财、外交,尤吾国急务,若择执一业,汝自酌之。学成一门,便足自立也。吾不愿汝强学,但愿汝身健,宜体吾意。

——节录自《吴汝纶全集》

[译文]

你打算为科举考试归国,我的意见是凭你的文才自然可以考中,倘若不中则是老天爷的安排。你祖父具有高超文才,一生没有考中科名,我则是侥幸考中,我们家恐怕很难每代人都能获得科举考试登第的成功。现今科考改为策论,而考官没有真实学问,批改八股试文还不明白其高下优劣,对策论则一向没有研究过,怎么能决定考卷成绩的好坏,不过胡乱录取考生等第而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九通合起来达到数百卷之多,谁人能够尽数阅读,以这些东西来作为考试内容,简直是荒谬狂妄到了极点。上海最近印刷这些书籍,我已为你们兄弟各买了一部,你参加科举考试时必须携带入考场。其余有关外国政治和工艺各门学问,也有必要带一些在身上,中不中式听其自然,不要刻意放在心上。我估计科举考试选取人才的方式最终一定会废除,你如果长时间在日本学一专门之学,从新式学堂毕业达到举人、进士之类的水平,当然比在正规科举考试下获得的功名更值得高兴。这是因为,你是用实际学问来获得的,并不是侥幸获得的。只要通晓日本语便可以进入专门学堂学习,不必进普通学堂学习。如果学日本语同时学英语,太费脑力了。当然,如能通晓日、英两语言文字自然最好不过,但如果没有专门之学问,还不能成为有用之大才。或者只求阅读英文,不重在口语说得流利,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至于化学、电化、自然科学,恐怕与你的本来习性不相接近。如果就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而言,我猜你阅读这些学科方面的书籍就可懂得其内容,尽管获得这方面的知识花的力气不多,然而用处是很大的。而且,就理财、外交这两门学科而言,尤其是我国目前急需掌握运用的,或者从这两门学科中选择一门学科学习,你自己去斟酌罢,如果能够精通这其中一门学科,就完全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我不希望你勉强去学习,只希望你身体健康,你应当体会我的心意。

[评析]

吴汝纶尽管出身于科考旧学,但他多年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职务,对于中西两种文化的优长劣短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反复告诫其子参加科举考试未尝不可,至于能否中式则不必过分看重。因为,科举考试选取人才的制度终究要让位于新式学堂教育。所以,他建议其子最好攻读“专门之学”,造就自己有用之才,实学之才。这其中明显地反映出吴汝纶重视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

同类推荐
  • 惊鸿浙大

    惊鸿浙大

    本书选取了刊登在《国立浙江大学校刊》、《国立浙江大学日刊》上的讲演词61篇,融会着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浙大求是文化。
  •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读本

    “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是目前北美和欧洲人文知识分子最为活跃的知识区域之一,正是通过文化研究,学院知识分子的智识活动溢出了大学校园之外,也溢出了传统的经典命题之外。文化研究关注的是阶级、性别、身份、传媒、大众文化等范围广泛的社会文本,它具有迫切的政治性和焦虑感,这就和传统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精英主义乃至文学主义的要旨相冲突,因而带有左翼色彩。本书收集的论文刻写了文化研究发展中的最重要痕迹,堪称文化研究中的经典文献。
  • 中华典故(第九卷)

    中华典故(第九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热门推荐
  • 极地天使

    极地天使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极地天使》以侨民集中营为题材,书写了一部中国人用无私大爱拯救外国侨民的故事。谨以此正义战胜邪恶、人性对抗兽性,超越种族、肤色、国家、语言、文化差异的《同盟国进行曲》,献给二十一个同盟国反法西斯战士与人民。苗雨欣老人作为潍县集中营的幸存者,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山东省潍坊市召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的邀请信,这封信的到来让她百感交集。
  • 龙血01

    龙血01

    这是一个已实力为尊的世界,没有实力就没有一切,你保护不了你的家人、爱人保护不了你想要保护的一切。一个少年为了保护他的家人、爱人、保护他想要保护的一切,努力奋斗往上爬的过程中,揭开一个对他的惊天大阴谋。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拜谢了。
  • 问辨录

    问辨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的感动(心灵鸡汤系列书)

    爱的感动(心灵鸡汤系列书)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 余生漫长,有我别慌

    余生漫长,有我别慌

    她患有轻度强迫症,她在回忆里找寻温暖,她在现实中追逐梦想,她从未成功却也从未放弃。朋友对她说;"杨沐芯,你别太逞强,就算没有完成梦想,人生也不会太糟。”家人对她说;”芯儿,你可以为了你的梦想努力奋斗,但也别忘了,累了就回家."陈宇哲对她说:"沐芯,请你一定要记住,余生漫长,有我别慌。"
  • 二十四小时先生

    二十四小时先生

    暗恋多时的女生,在自己面前车祸丧生。意外获得时光倒流能力后,如何拯救女生的性命?又如何在今后打开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呢?
  • 我在异次元冒险

    我在异次元冒险

    新书《霍格沃兹之变革》穿越诸天万界,一切从三国开始,只为修得长生。但是当安恒再一次返回现实时确发现,现实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书友交流群(398542930)ps:本书已经签约,不会太监,请放心收藏!
  • 幻世IllusoryEpoch

    幻世IllusoryEpoch

    虚幻的是世界,荒芜的是人心。这,究竟是末世,还是幻世?
  • 女性的魅力是无穷尽的

    女性的魅力是无穷尽的

    本书阐述了人们面对恋爱、失恋、婚姻时的两难境况,作者在《酒宴记》讲述了五个青年男子不同的恋爱观在《曾经男人的三少女》中,三个被勾引的少女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在《我看婚姻》中,作为已婚男人的作者表面上颂扬婚姻,其实是呼吁人们看清婚姻的本质。
  • 如有爱倾城

    如有爱倾城

    少女时期的她遇到了一生中的挚爱——来自北京世家子弟出身的他,却因生活所迫,成为了别人的女人。八年后,当两人再次遇见,她才发现自己此生最爱的依然是他。他对她说:我一直在等你,随时将怀抱为你敞开。面对世俗礼教的压力与忠实自己内心两方面,她选择了后者,重新捡拾起了最初的爱情,演绎一出惊天动地的情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