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5900000032

第32章 宋太宗立太子

哥哥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和弟弟赵廷美先后去世,宋太宗赵光义松了一口气,觉得可以安安稳稳地把皇位传给儿子了,谁知又出了新的麻烦。

宋太宗有九个儿子,最有可能继承帝位的是长子德崇。德崇不仅占着老大的位置,而且从小聪明机警,相貌也像太宗,深得太宗钟爱。他十三岁那年,跟随太宗到近郊打猎。突然,一个兔子窜出来,跑到太宗面前,太宗大喊:“德崇,快射!”德崇弯弓搭箭,嗖的一声,兔子应声中箭,倒在地上。当时契丹使者也在打猎队伍中,看到这个小孩子如此机警,弓箭娴熟,大为惊奇。德崇先被封为卫王,又进封楚王,并改名元佐。赵廷美被送到房州安置,这本来是太宗为了把帝位传给元佐而采取的步骤。可是,元佐不仅不承情,反而觉得太过分了。他极力营救这位叔叔,几次请求太宗予以宽赦,遭到太宗的呵斥。及至赵廷美含冤死去,元佐精神受到刺激,得了发狂症。身边的人稍有过失,他不是抄起棍子打,就是拿起刀剑刺。经过太医百般医治,元佐的病好了一些。太宗非常高兴,于是大赦天下,想以此为元佐消灾解病。

雍熙二年(985)九月,一天傍晚,元佐看见好几位亲王,带着随从,前呼后拥,从他府门前经过。他随便问道:“你们到哪里去了?”只听有人回答说:“今天是重阳节,圣上召我们到御花园赐宴,宴后比赛射箭,玩得好不快活,现在是要回府去。”原来,由于元佐有病刚好,太宗为了使他安静休养,没有召他进宫欢度重阳节。元佐却不体谅太宗的好意,十分生气地说:“他们都应召同皇上一起欢宴射箭,独有我不能参加,这明明是嫌弃我了,难道我不会自家饮酒取乐吗?”他立即令人摆上酒菜,狂吃猛饮,自得其乐。不知不觉喝得大醉,竟然放起火来。一时之间,烟雾腾腾,烈焰冲天,众人赶快扑救,哪里救得下来?只见好端端的一座楚王府,被烧得一塌糊涂。还算万幸,元佐被救了出来。

太宗知道以后,十分震怒。他派人对元佐说:“你身为亲王,已经是至富至贵,为什么要干这种混帐事情?国家有法律,我不敢徇私舞弊,咱们的父子之情,到此断绝。”到了这步天地,元佐再也无话可说。他二弟陈王元佑和宰相、大臣,号啕痛哭,请求太宗宽恕元佐。太宗一边流泪,一边对大臣们说:“每当朕读书,看到前代帝王子孙不遵教诲,行为不轨,未尝不扼腕愤恨。没有料到我家里竟出了这样的事。”他下诏把元佐废为庶人,迁到均州安置。元佐接到诏书,只好离开都城,顺着大路,前往均州。宰相宋琪率领百官,连着上了三道表章,请求太宗姑念元佐有发狂之病,格外施恩,把他留在京师。这样太宗才下诏把他召还。元佐走到黄山,接到诏书,又返回京城。太宗怕元佐再闹出事来,把他幽禁在南宫,不得自由行动。

太宗即位以后,一直没有立太子。大臣们担心万一太宗突然有个好歹,因为没有合法继承人而发生变乱,认为这是国家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一天,大臣冯拯上疏太宗,提出早立太子,以定国本。无奈太宗对大臣们的苦心却不理解,似乎一说立太子,就意味着自己的宝座不长了。因此,他看到冯拯的奏疏,大为恼火,训斥冯拯多管闲事,下诏把他贬到岭南。从此以后,朝廷内外再也不敢提立太子的事了。

淳化五年(994)九月,寇准从青州(今山东益都)调到中央任谏议大夫。谏议大夫是谏院的长官,职务是议论朝政得失。他拜见太宗时,再次提出早立太子的问题。也许这时太宗年纪大了,感到这事已非办不可,不仅没有训斥寇准,反而和颜悦色地问寇准道:“在我的几个儿子当中,你看可以把国家托付给哪一个?”寇准答道:“陛下为天下选择国君,不应当和妇人、宫中人商量,也不应当和近臣商量,应当由陛下独断。你看谁深孚众望,就选择谁。”

太宗低头思考了好大一会儿,又让其他人都退下去,这才对寇准说:“你看襄王可以吗?”寇准答道:“知子莫若父。圣意既然以为可以,我希望就决定下来。”随即,太宗下诏以襄王为开封尹,并且进封寿王。襄王名元侃,是太宗的第三个儿子。至道元年(995)八月,太宗下诏立寿王元侃为皇太子,并且把他的名字改为赵恒。

太宗为什么不愿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老二陈王元佑呢?是不是太宗不喜欢他?不是。元佑姿貌雄毅,沉静寡言。老大元佐得了狂病之后,他被封为开封尹。这是太宗当皇帝之前担任过的官职,可见太宗是很器重他的。他当了五年开封尹,政事没有过失,说明也很有本事。但是,他没有当皇帝的福气。淳化三年(992)十一月的一天,元佑早起上朝,刚刚坐下,觉得身体不舒服,赶快退回府中休息。太宗放心不下,亲自到他府中探视,见他病势已十分沉重。太宗急得“元佑!元佑!”连叫几声,起初陈王还能够答应,稍过一会儿,就一命呜呼了!这才轮到老三元侃接班。

从唐末以来,政局多变,争战不休,册立太子的典礼,已经废止将近一百年。这次立赵恒为太子,太宗下诏大赦天下,还举行了隆重的典礼,全国都非常高兴。当太子拜谒太庙还宫的时候,东京的百姓夹道观看。有的人见太子仪容俊秀,止不住欢呼道:“真是个少年天子啊!”

太宗听到这话以后不大高兴。他把寇准召来,对寇准说:“人心归向太子。那么,置朕于何地呢?”寇准一听是为这事,立即再次叩头,说道:“人心归向太子,这正是社稷的福气啊!实在可喜可贺,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听了这话,太宗才恍然明白。他回到后宫,把寇准的话告诉皇后、嫔妃。她们也像寇准一样,向太宗称贺。太宗这才转忧为喜。

对于训教太子,太宗十分精心。为了使太子尽快学好安邦治国之道,太宗让李至、李沆作太子宾客(职责是调护、侍从、规劝太子)。太宗明谕太子要以师傅之礼敬事李至、李沆。太子也的确尊崇宾客,见了宾客,一定先施礼,每回迎送宾客,都要到门口。李至、李沆觉得礼数太重,就上表给太宗,说委实不敢当。太宗下诏答复说:“我看古来贤明的君主,都要挑选德才学识兼备的人辅佐太子,使太子得到良好的调护。二位重任在肩,所以朕规定了特殊的礼数。用不着谦谢,希望体谅朕的用心。”

李至、李沆非常感动,晋见太宗,当面感谢。太宗又对他们说:“太子贤明仁孝,国家的根本牢固了。卿等务必尽心诲导,太子言行合乎礼数,就赞助他;作事欠妥当的,一定要认真规劝。至于古圣先贤的经典,有益于作人处事治国的义理,这都是卿等十分熟悉的,用不着朕一一嘱咐。”李至、李沆不敢辜负太宗的厚望,尽心辅导太子。太子生性聪慧,经籍史书,稍加讲解,即可明白,记性也好,很快就能背诵。二李看到心血得到补偿,非常高兴。他们心想,太子日后一定是个贤明的君主。

至道三年(997)二月,太宗患病,精神委顿,无力上朝,只能在便殿处理政事。内侍王继恩因为在太宗即位时立有大功,受到信任,很有权势。他看太子赵恒颇为英明,一旦登基,自己权势难保,就偷偷和参知政事(副宰相)李昌龄等,谋划立已经被废的楚王元佐。内侍有机会接触皇后李氏,他就在李皇后面前说太子的坏话,以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一天,宰相吕端到宫中看望太宗,见太子不在太宗身边,心中产生了怀疑。吕端心想,圣上病危,太子必须不离左右,以防变故发生。他写了“大渐”两字,让亲信送给太子。“大渐”就是皇帝病危的意思,他用这两个字提醒、催促太子,疾速入宫侍奉太宗。

这年三月,太宗驾崩,终年59岁。太宗一咽气,王继恩就给李皇后出主意,让她召宰相吕端入宫,想借助吕端,实现他们的预谋。其实,吕端早已怀疑王继恩了。当王继恩去见吕端,传达皇后召见的旨意时,吕端对王继恩说:“请你到书阁里看个东西。”等王继恩一进去,吕端立即把门从外面锁了起来,然后自己火速进宫。

李皇后看到吕端进来,说道:“皇上驾崩,应该立长子为嗣,这样顺理成章,你看应该怎么办?”皇后本来是启发吕端同意立元佐,但是吕端却说:“先帝立太子,正是为的今天。天下都知道寿王是太子,怎么能够再变动呢!”吕端义正辞严,皇后无言以对,只好让太子寿王赵恒即位。

当群臣在殿下朝拜新皇帝时,吕端抬头一看,新皇帝在帘子后面,看不清面目。会不会有变故呢?他大着胆子拾级上殿,请侍臣卷起帘子,看清楚的确是太子,这才下殿引导群臣跪拜叩头,齐呼“万岁”。这个新皇帝就是宋真宗。

原先,太宗准备让吕端作宰相时,有人对太宗说:“吕端糊涂,不是相材。”太宗说:“你不了解他,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确,在关键时刻,吕端是大智大勇,果断又精明的。

同类推荐
  • 罗马星之启

    罗马星之启

    在遥远的古罗马,一个15岁的少年在斗兽场奋斗厮杀,却不知......
  • 战国无双之信长的野望

    战国无双之信长的野望

    本作品不是外国的真正历史,望各位看到本文的读者千万不要记住1582年以后的本书内容,因为自从本能寺之变以后,织田信长连骨头都没剩下,所以我们姑且认为他是阵亡了。本书是从1582年开始,本书就完成了从真实历史向架空历史的转变,废话不多说,开始讲述。对于1582年以前的历史,虽然时间和顺序上做了一些调整,好歹书中所述的地区那个时候是真正存在的。
  • 逐孤光

    逐孤光

    五代十国时期是历史上著名的大乱世,战乱所造成的社会大动荡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倒退,甚至要超过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与十六国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五代从907年开始,至960年结束,期间换了五个王朝,十三位皇帝。最短的后汉政权,仅仅存在了四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段黑暗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难以启齿的伤痛,人性的光辉、道德的力量,已经成为传说。到处充满了血腥和杀戮,民生凋敝,百业俱废,让人看不到一点恢复盛世的希望。这本书讲述的是养子柴荣如何步步生莲,扭转乾坤,直达青云。。
  • 边戎

    边戎

    杨应麟,因为时空倒错的空难,他穿越来到了北宋政和年间,因为被花石纲逼得家破人亡,他与哥哥杨开远逃难出海,结果被异族俘虏成为了奴隶,因为一场瘟疫,他死里逃生反而获得自由之身。但还是没钱,他与哥哥甚至过上了抢粮的日子,但他并不想一辈子过奴隶的日子,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以现代人的数学计算本领成功做了折彦冲的军师,最后甚至当上了国师,开始了大宋王朝的征战史,改变天下。
  • 君子无所争

    君子无所争

    子曰:“君子无所争。”与人无争,其乐融融。与天无争,其乐无穷。
热门推荐
  • 春夏秋冬你

    春夏秋冬你

    把风栓在家里的老槐树的枝桠,从此,每一次风扶动我头发,都是你的牵挂。我把你写成诗,静静地守着我的名字。
  • up主的日记

    up主的日记

    一个不同寻常的up主的经历,mojane的阴谋到底是什么,为什么roit会主动提出和mojane联手?
  • 网游之盗版神话

    网游之盗版神话

    他说他是魔兽天王,MM们摇头不信;他说他没碰过其他女人,MM们依然不信,他说他伏杀了无数高手,还偷看过别人的老婆洗澡,MM们信了:你这个天杀的老贼!
  • tfboys之爱的旅途恋

    tfboys之爱的旅途恋

    三位千金,和当地最红的组合tfboys三小只,经过了一段又一段的爱情波折,很艰难的又在一起,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好不容易在一起,却因为他们也去做了明星,他们会和三小只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了,敬请期待
  • 三界代理人

    三界代理人

    一次意外,穷学生杨帆成为唯一可以自由穿梭三界的人!在三界通道被关闭的情况下,杨帆被玉帝和阎王聘请为三界代理人!从此杨帆过上了跟女鬼谈谈情,找仙女说说爱,和总裁校花玩玩暧昧的幸福生活!
  • 青帝葬

    青帝葬

    少年随身一枚古玉,却引起青帝葬现世,一场腥风血雨,他将何去何从……
  • 上乘修真三要

    上乘修真三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闪婚蜜爱:薄少的心尖宠儿

    闪婚蜜爱:薄少的心尖宠儿

    婚礼上,丈夫嫌弃她是残废,扔掉戒指逃婚。她转身笑问谁愿意娶她,吓得人人噤声,直到他站起来,“我愿意。”薄御宸,神秘的商业帝王,权利、金钱是他的掌中玩物。苏初夏,坐轮椅残疾的慕家私生女,名声狼藉。“薄先生,为什么娶我?”“想要你。”“可我不能走路。”“那我宠你。”“如果我很坏,不值得你宠怎么办?”“嗯?没关系,我鬼迷心窍爱你……”
  • 读通鉴论

    读通鉴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限森林

    无限森林

    无限森林里埋葬的,你,想知道吗?“誓有一日,将娶你为妻。”少年幼时对着那个长发如瀑,黛绿眸子如同星辰一般闪烁着,溢满了灵气,粉唇带着一抹俏丽的弧度,“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十足美人之资的女孩,在唯美夕阳下道出了这句话。女孩一笑倾城,“好啊。”为一人,少年出山,独自搅动大陆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