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6200000017

第17章 宝剑出鞘:十二年磨砺只为关键一击(1)

说默克尔的成功全靠自己的努力并不恰当,若没有命运女神的青睐,没有有心人士的帮助和提拔,默克尔在政途上决不会走得如此平稳。

一鸣惊人:上任即是联邦部长

默克尔与科尔早在第一次全德基民盟党代会上就已相识,默克尔对这位西德基民盟主席、总理仰慕已久。通过中间人的介绍,默克尔主动认识了科尔。科尔当时也只是礼貌性地与这位尚名不见经传的党员聊了一会儿。在默克尔获得联邦议会议员席位之后,科尔方才正眼相待,邀请了默克尔在选举结束时前往波恩的总理府相会。

在总理府,科尔与默克尔聊了很久。在与科尔交谈之后,默克尔感觉到,自己可能将被全德总理提拔。至于为何会有这样的猜想,一方面是默克尔对于自己与科尔谈话感到满意,另一方面则是当时东德的第一、二号首脑德梅齐埃和克劳泽均向她提起了提拔的事情。尤其德梅齐埃还是全德基民盟的唯一副主席,他的暗示更是让默克尔感觉到自己将在新内阁内担当重任。

与科尔的谈话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默克尔的政治轨迹,默克尔至今难忘。科尔与默克尔讨论了一些关于选举的话题,并征询了默克尔对于妇女的看法。当时默克尔还没有意识到科尔问这个问题的含义,不过随后被提拔为联邦妇女和青年部部长,让默克尔终于领会。

科尔的这次提拔,对于默克尔来说简直是一步登天,要知道她才刚刚成为基民盟党员不过3个多月。不过默克尔日后的成就也说明了政治大师科尔的眼光独到。在德国统一后,代表原东德利益的部长数量远远低于原西德的部长数,科尔为了更好地平衡东、西德之间的力量,需要增加来自东德的官员数量。在考虑联邦妇女和青年部部长这一职位时,默克尔的背景成了有利条件,默克尔是女性,成长于东德,而且年轻,这一切让默克尔更具有竞争力。

1991年1月18日,默克尔宣誓就任妇女和青年部部长一职。那一年的默克尔只有36岁,她成功打破了两项纪录,成为最年轻的联邦议员和最年轻的联邦部长。这让当初大力帮助过她的京特·克劳泽感到嫉妒,因为克劳泽是前一位纪录保持者,这一头衔本可以为她赚来不少曝光率。

不过妇女和青年方面的工作,并不是默克尔最感兴趣的领域。统一后的德国有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向来喜欢挑战自己的默克尔,不喜欢负责妇女、青年方面工作也不难理解。早在任命尚未发布的时候,默克尔还曾经对《世界报》的记者阿勒斯透露,自己并不想做妇女、青少年方面的工作。还好阿勒斯的嘴巴比较严,没有公布出去。

现在看来,默克尔得感谢科尔当初的这一决定。因为妇女和青年部的工作相对比较温和,不会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在日常的工作中,默克尔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而又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如果真如默克尔所愿,去了情况复杂的部门做部长,估计默克尔早就下课了。默克尔的贵人——京特·克劳泽在德国统一后,担任了联邦交通部长。交通部机构庞大,涉及面广,可动用资金多,问题也更棘手,还有大量游说集团前来干扰,并且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最后克劳泽仅仅担任了3年,就因为雇佣保姆和搬家漏税的丑闻,于1993年5月辞去了部长职务,遗憾地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默克尔从政时间过短,仅仅一年就坐上了联邦部长的宝座,也使得默克尔遭受了不少诟病。为了改变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默克尔上任不久就开始了大幅度的人事调整。“一朝天子一朝臣”,前任留下的心腹基本全部被清理,包括前任部长的私人助理、办公室主任约阿希姆·维尔伯斯,负责青年工作的司长万弗利特·戴特林,负责妇女工作的司长顺普希林等。默克尔也从外面大量招兵买马,培养属于自己的心腹,有的甚至后来一路跟着默克尔,直至今天。当时就有默克尔的第一个新闻发言人格图·扎勒,从经济部挖过来的雷斯根,担任自己的办公室主任,后来这两位都随默克尔去了环保部,可见两人受重视程度。

其中还有一些人事决定是受科尔指示所做。科尔作为老练成熟的政治家,强势是他的一贯风格,默克尔也在所难免地受到点控制。然而,科尔可以控制默克尔的人事决定,却依然难以改变默克尔的外形。

当上部长的默克尔依旧不修边幅,经常出门就穿着一身黑色或者灰色的衣服,脚穿一双平底凉鞋,头发永远都是“锅盖头”,脖子周围基本没有头发,额前是直挺挺的刘海。这实在是让德国的大小媒体难以忍受,一国之部长没有一点个人外形风采。嘴角永远耷拉着的默克尔,从来不在公开场合笑,实在是每天一副苦大仇深的脸孔。各大媒体嘲笑讥讽过后,一致认为默克尔是一名完全不懂得收拾自己的女性,像个丑小鸭一样。

尽管遭受外界的各种挖苦、讽刺,默克尔依然是我行我素,不改作风。穿着拖鞋出门,当众抽烟此类报道常见诸报端。媒体热衷于默克尔身边的这些新闻,无非就是觉得默克尔能力不够,难堪重任。由于性格比较内敛、谨慎,再加上外形普通,默克尔向来容易被低估,这一次也一样。默克尔从不正面反驳,只是默默做着自己的事情,通过行动改变公众对自己的印象。

强加在身的绰号——“科尔的小姑娘”

默克尔从开始从政到登上联邦部长的位置,前后不过短短一年时间,火箭般的速度也让人们对默克尔产生了很多非议。质疑多种多样,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默克尔能否胜任部长一职,年纪轻轻,而且没有任何政府要员的政治经历,人们怀疑默克尔根本没有处理重大事件的能力,让她担当联邦部长一职实在是赶鸭子上架;二是默克尔是否受了科尔的特别关照,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因为有第一条的顾虑,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第二条。

1991年1月18日,默克尔宣誓就任联邦妇女和青年部部长之日起,她的实际表现也的确不是人们心中正常的部长表现,这更加坐实了人们的怀疑,一时间各种言论甚嚣尘上。作为最年轻的联邦部长,默克尔与传统的精明强干的政治家完全不同:首先是外形不够利落,大多女性政治家都会利用自己身为女性的特殊性,在男性政治家为主的环境中,用心打扮自己,让自己站在男人堆中好像是草丛里的一朵娇艳的花,成为最耀眼的那一颗明星,不过默克尔向来不修边幅,不为满足大众审美要求而刻意改变自己,人们看着实在难以眼前一亮。

其次是政治家一般口才出众,说起话来有莫名的诱惑力。作为政治领袖,宣传自己的政策和观点,演讲是最重要的方式,好的演说可以让人们清晰地记住政党的路线方针。口才出众几乎是每个成功的政治家的共同特征,远到美国的林肯总统,近到英国的首相丘吉尔,甚至提拔默克尔的总理科尔,都是杰出的演说家。

但是默克尔很显然没有从科尔那里学会一套演说的本领,虽然默克尔说话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但是她不善言辞,话语太少,情感流露的时刻更是几乎没有,没有一点感染人的热情,让她被贴上了木讷、迟钝的标签。默克尔自己最为“痛恨”的当数造物主的偏爱了,默克尔认为男性低沉、雄厚的声音,在政治演说中占有先天的优势,这种声音让男性说起话来有莫名的自信和权威感,不过这天然的不平等是难以改变了。

默克尔在公众场合谨慎的表现,给了人们怯懦的错觉。媒体几乎一致认为这个有点胆怯的“小姑娘”完全不该踏足政治领域,这不是默克尔可以纵横的战场,各大小媒体根本不考虑默克尔的感受,一面倒地批评和嘲笑默克尔。

由于大众对默克尔能力的低估,人们进一步臆想默克尔能担任联邦部长,完全是出于科尔的特别关照和宠爱。科尔属于典型的传统政治家,走到哪里都给人留下强势的印象,激情四射的演讲、雄辩的口才,都与默克尔形成鲜明的对比。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科尔接近一米九的魁梧身材更是将默克尔遮蔽,默克尔就像个随从人员,默默地跟在科尔身后。人们纷纷揣测默克尔与科尔的关系,认为默克尔只是个受科尔宠爱的空瓶,甚至连花瓶都称不上。

在经过媒体的大肆热炒之后,默克尔多出了一个带有歧视性的绰号——“科尔的小姑娘”。现在已经无从得知这一称呼到底是谁先使用,也不管默克尔本人的意愿,在此后的一段时间,这个绰号是媒体提到默克尔时的通用称呼。媒体为了给这一绰号找到更为权威的解释,甚至编造了一段故事,说科尔在开内阁会议时,总会大声地问:我的小姑娘默克尔到了吗?不过这只是媒体一厢情愿的事情,因为在后来的访谈中,默克尔表示科尔从未这样称呼过自己,并斥责无良媒体无中生有、造谣中伤。

不过绰号就是这样,一旦被传开,经众口说出后,不管愿不愿意都得无奈接受。后来即使默克尔出来澄清也无济于事了,因为大家都已叫习惯了。为了摆脱这一标签,默克尔进行了长期的努力,按照默克尔一贯的做事方法,在出面澄清以后,她就很少再去争辩,而是通过行动向公众证明自己是独立的个人,而非受到科尔的控制。现在的默克尔当然已经摆脱了那个绰号,不过在当时,先入为主的大众对于默克尔所做的独立个人决定,都认为是受到科尔的指使。

默克尔对于自己受到的侮辱感到生气,同时又发不出火来,毕竟这个绰号还是说出了部分事实。诚然科尔在组建第一届联邦议会时,为了让议会成员能更广泛地代表德国各个群体,需要一名来自东德的年轻女性政治家,但是满足这个条件的女性,不只有默克尔一个人,如此说来,默克尔的确是受到了科尔的关照和帮助。

“科尔的小姑娘”这一绰号像一把双刃剑,一面给默克尔带来方便和保护,大众认为默克尔是科尔的嫡系,默克尔为了摆脱这一标签,独立地做了一些决定,但是人们依然觉得是科尔在背后指示。科尔大批的支持者爱屋及乌,为默克尔在党内外的竞选提供隐形的帮助;有支持者就有反对者,原本默克尔可以拉拢的支持者也许会因为反感科尔而连带反感默克尔;还有就是默克尔所做的任何努力都被看成是科尔的功劳,这一点很让默克尔恼火,不过当时的情况是默克尔羽翼尚未丰满,她也只能默默地背着绰号,踏实做事了。

在默克尔初入政坛的那些年里,这个绰号给她带来复杂的影响,总体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不过活在别人的影子里终究是不舒服,更何况是默克尔。为了独立地走自己的政治道路,默克尔花费了好多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坚强默克尔的政坛首次流泪

作为部长,默克尔在做好本部内工作之余,代表德国出国访问亦在工作范畴之内。虽然默克尔在做新闻发言人时曾随当时的东德总理德梅齐埃出访过,不过那时的默克尔并不是主角,而且都只是在欧洲的一些国家。默克尔刚上任的第一年,就有两次让她印象深刻的出国访问。

1991年4月7日,上任两个多月的默克尔首次出国访问,而且此次出访国家是默克尔从未踏足过的以色列。当时距海湾战争结束不过一个月,整个中东地区形势依然十分紧张。出发前,就有人谴责国内一些军火商向伊拉克领导人侯赛因·萨达姆出售化学武器。整个访问团顶着国内压力前往以色列示好,希望以德关系不要受此影响,要知道整个西欧国家的石油超过半数来源于海湾国家。默克尔不是单枪匹马出访,陪同一起的还有当时的科研部长海因茨·里森胡伯和联邦总理府国务秘书卢茨·斯塔芬哈根。

一上飞机,默克尔就感到生气,因为整个访问行程在未经默克尔同意的情况下,就已经定好了。原本被喊作“科尔的小姑娘”就已经让默克尔觉得很委屈,现在出国访问也完全不考虑她这个部长的意见,完全被当作是一个附属品。走下飞机,以方来了很多欢迎的人,德国驻以大使冯·嘎布伦茨也前来迎接。按照国际礼宾惯例,同等职位下女性总是要比男性先受到礼遇,原本想着走下飞机受到欢迎的默克尔,得到的却是另一番待遇。

不要说优先接待了,甚至连所谓的接待都没有。科研部长里森胡伯一下飞机就被团团围住,神采飞扬地展示着西德政治家的魅力,与以色列的对口部长大谈两国关于科技合作方面的事项,不时向周围的记者们挥手致意。同为部长的默克尔则无人问津,一个人默默地呆立在本古里安机场的停机坪上,看着周围热闹人群,再想想自己的境遇,默克尔感到莫名的委屈。最失职的莫过于驻以大使嘎布伦茨了,以方人员有可能没注意这位不起眼的女部长,噶布伦茨竟然也没有上前欢迎,大概早已拉着西德来的朋友们叙家常去了。百感交集之下,默克尔当着众人之面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默克尔流泪的画面被有心的记者拍下,不过并没有当时就报道出去,因为部长伤心落泪的画面总是与积极乐观的德以双方加强合作的大背景不相符合。外柔内刚的默克尔内心力量强大,不过因为上任以来受到的种种不公正评价,她觉得很受伤,积压在心中的委屈没处排解,最终在这一场景下引爆了内心的委屈,失控落泪。男人可以选择愤怒,而默克尔却只能选择流泪。不过这也是默克尔从政初期心理仍不够坚强的表现,在政治面前,流血都不算什么,更何况是落泪呢。

也许是为了弥补先前被冷落的默克尔,以色列外交部长选择与默克尔进行会谈,以色列方面也已经得知这位毫不起眼的女人,才是这一行人中最重要的角色。会谈后,以方人员还给默克尔安排了户外的活动。不过默克尔并没有像一般的基督徒一样,选择在基督教圣地以色列进行宗教活动,而是着力于社会考察和探讨关于妇女等方面问题。整个为期3天的访问,默克尔都在心情低落中度过,唯一给了点安慰的,也许就是乘坐的东德老飞机了,这座曾经是昂纳克专机的老飞机遗留下了浓厚的东德气息,这也许能够让默克尔找寻到丝丝熟悉的感觉。

在德国尚未统一时,默克尔曾经说过自己60岁之前能去趟美国就满足了,这个愿望在1991年的9月11日得以实现。科尔总理在访美时候,特别地带上了这位备受青睐的女部长,这也是默克尔比较重要的一次外访。默克尔的丈夫绍尔博士也陪同去了美国,不过低调的绍尔坚持不坐德国政府专机,大家纷纷劝他象征性地给点旅费就可以了,但执拗的绍尔依然一个人坐了民航班机先行一步,固执得简直令人无语,不过同样固执的默克尔非常明显很欣赏丈夫的行为。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宦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宦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贺欣欣编著的《海伦·凯勒》内容介绍:海伦·凯勒在年幼时失聪失明成了个聋哑人,然而却奇迹般地走完了一生。她的一生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在全世界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海伦·凯勒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接受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到处奔走,建立起一家家慈善机构,终身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她的温柔与果敢征服了她同一时代的人,并让这首生命的昂扬赞歌一直谱写下去,影响了一代义一代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一起来翻阅《海伦·凯勒》吧!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介绍了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传奇的一生。《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苏格拉底(名人传记丛书)

    苏格拉底(名人传记丛书)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被公认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为了拯救雅典城邦,他终身致力于美德、正义、真理、民主的批判和辩论,最终被雅典法庭处以死刑。他放弃了逃亡的机会,以死亡维护了雅典法律的权威。本书讲述了苏格拉底的一生,阅读该书可以加深读者对这位思想巨人的了解,并从中受益。
  • 赵四小姐:战火成全的爱情传奇

    赵四小姐:战火成全的爱情传奇

    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幽居生活,孤寂荒芜的山野间,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一个优柔华贵的大家小姐,相互依偎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孤灯旧书寂寞夜,她是红袖添香伴读书的红颜知已;韶华易老伤心时,她用温情为他驱散寂寥。这便是赵一荻和张学良长达七十二年的爱情传奇。本书从民国天空的一抹红霞展开,讲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乱世,一个多才的、至情至性的大家闺秀从十五岁情窦初开的青丝少女,到年近百岁心如止水的白发老婆婆,倾付一生,只为与所爱的人厮守到老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龄琴断弦

    龄琴断弦

    我们是寐,我们是妖,梦妖。双生的寐命中注定只能活其一,让我成为你的力量吧,这是我爱你的方式,妹妹。姐姐化成了她的一大部分力量,三千年后她修成人型,被天界选中,成了仙。落尘,听尘世人愿的仙,她倾听着滚滚红尘中的人愿,贪婪、自私、真诚、慈爱……“我始终不能够明白,何为情……?”她说。
  • 性冷淡的药膳疗法

    性冷淡的药膳疗法

    本书是“男科专家谈药膳丛书”之一,主要介绍性冷谈的药膳治疗,在介绍各药膳的配料、制法、吃法的同时,重点突出专家提示,清楚指出药膳的出处、性味、归型、忌口、功效特色等。读了此书,普通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药膳可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在生活中选用药膳也更有把握;中医师也会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借鉴,在临床遣方用药治疗疾病的同时,可以据此嘱患者配合治疗,选用某些药膳,把药疗与食疗有机结合起来。本书不仅具有临床医疗保健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医药、饮食文化欣赏的特色,适合普通大众及中医从业者阅读参考。
  • 邪恶的魔法使

    邪恶的魔法使

    一个非人类魔王的故事,主角自带BOSS模板。
  • TF之幻影无期

    TF之幻影无期

    像这样重逢的,对于雨妍曦来说只是一场幻影。。既美好,而又是身不得以,少年们的少女憧憬着无限大的未来
  • 北宋小货郎

    北宋小货郎

    当代小青年陈阳跟孟婆一同穿越到北宋末年的大名府。陈阳成了小货郎,孟婆当街卖茶汤。跟“玉麒麟”卢员外成了邻居,跟“浪子”燕青成了兄弟。小小货郎,走街串巷,撩妹子,收好汉,赚大钱,夺天下,一路逆袭,走上人生巅峰。
  • 裁神笔记——谋事在人

    裁神笔记——谋事在人

    应届生靳辙在试用期转正当天接到了天成人力资源公司的辞退函,负责离职面谈的是素有“裁神”之称的咨询部总监夏治。而在办理离职手续当天,靳辙却又受到夏治的邀请,希望他加入其团队成为一名离职面谈官。从此靳辙走上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张谈判桌上,坐在两端的人都没有选择,为了自己的生存,没有退身的空间。游戏规则是何等的残酷——要么留下,要么离开。“裁神”夏治、心理学专家柳春芬、法务专家韩麓、医药公司总经理段武、冷面美女律师凌霜绛、富二代大小姐萧雪,纷纷粉墨登场,演绎出一场场职场上的“生死离别”。随着一次次的裁员案件,无形中伤害到身边的好友,靳辙逐步开始怀疑,他开始反思离职谈判的真正意义究竟何在。
  • 新界天魔王

    新界天魔王

    数据爆发,合体地球,天魔老祖被吞没,新的大陆征途重现
  • 世诺

    世诺

    怀着诅咒之血的小少爷突遭灭门之祸,自己也濒临死亡;怀着神秘碎玉的小偷在濒临死亡之际,碎玉携其灵魂遁入虚空;当小偷与小少爷两个灵魂在小少爷残破的身体里相遇时,小偷承诺助其报家仇之后便得到了小少爷的身体。故事从此也就开始了。
  • tfboys之紫色的夏天

    tfboys之紫色的夏天

    她是千纸鹤;她是小汤圆;她是小螃蟹。一个决定让她们在这个夏天遇见了他们。爱情总是挫折的,他们经历了上天给他们的种种考验。但是爱情和信任是不能并存的,爱情与信任之间的大战才刚刚开始,,,
  • 都市绝代仙医

    都市绝代仙医

    青年偶得绝代医王宝典,从此踏上都市修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