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3800000015

第15章 林惠祥:一位全域性的人类学者(1)

胡婷婷

人类学自19世纪中叶形成为独立学科后,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经过20年的宣传介绍,在30年代得到初步发展,在我国出现了一批老一辈的人类学专家,而林惠祥教授就是其中一个“南派”代表。作为一名学者,林惠祥先生是我国人类学的先驱者之一,在文化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史、民俗学等领域卓有建树。他最早科学地论证了台湾与大陆史前族群、文化的渊源关系,最早研究台湾少数民族,最早探讨南洋史前考古和南洋民族史志。对人类学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创办人类博物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林惠祥的生命史

林惠祥(1901~1958),又名圣麟、石仁、淡墨。男,汉族,福建晋江人。我国著名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民间文艺理论家。出生于1901年,福州东瀛学堂毕业后随父回台湾。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林惠祥遂弃业返厦,报考厦门大学,先读预科一年。1926年在社会学系毕业,是厦门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当时在学校毕业生名录中列首名,文科只有他一人毕业。在厦门大学预科任教一年后,赴菲律宾留学,1928年取得菲律宾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特约编辑员,后参加该院民族学组研究工作。1931年任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主任、教授。1937年日寇侵占金门后,举家赴南洋避难。1947年秋重返厦门大学任历史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人类博物馆馆长、南洋研究所副所长。1958年2月13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不幸病逝。

在其31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从192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算起),林惠祥为后人留下了18部专著和70多篇论文。如有《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文化人类学》、《中国民族史》等著作;他还先后参加调查和发现武平、龙岩、长汀、闽侯等地的新石器,并撰写了有关台湾新石器、福建古民族、中国与东南亚古民族的关系等方面的论文;抗日战争爆发期间,他携带文物避难南洋,继续从事东南亚的考古和民族研究,著有《苏门答腊民族志》、《婆罗洲民族志》、《民俗学》、《世界人种志》、《神话论》等。为普及人类学知识,他还运用自己搜集、发现的考古和民族文物,创办了厦门市人类博物馆筹备处。可见,作为一位学者,林惠祥在文化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史、民俗学等领域都功不可没。

(图一:林惠祥先生)

(图二:林惠祥先生在制作高山族人像模型)

(图三:林惠祥先生模仿猿人姿态教雕塑工制作猿人模型)

(图四:1956年,林惠祥先生与陈嘉庚先生研究创办厦门华侨博物馆)

二、林惠祥的代表作及主要内容

林惠祥先生师承菲律宾大学美籍教授H.O.Beyer的传统,所以他的人类学学术背景是全域性的,也就是考古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以至于体质人类学各分支都通晓擅长,特别对一般人类学的贡献最为突显。以下便遵循学科分类及其研究的具体情况,分述林惠祥教授在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民族史、高山族研究四个领域中的代表作及主要内容。

(一)文化人类学

1.《文化人类学》

该书初版于1934年,是当时大学文化学的教本。全书共分七篇,第一篇为人类学总论,包括导言、人类学的定义及其对象、人类学的名称、人类学的分科、人类学的地位及其与别种科学的关系、人类学的目的;林惠祥教授在在序言中说:“编写本书的主旨是依最近的趋势,综合社会进化论派、传播论派及批评派的意见,采取各家的长处,融合为一,以构成相对的观念”;“本书材料是由各书取来编译的,但这些材料常错综掺杂,有时且由编译者参考众说加以修改。此外,还有少数地方是编者自己的臆说(例如中国的姑舅表婚、兄弟妇婚、原始社会组织的通性等)也插入其中,每篇之末各附参考数目,以明来源,并当介绍。”书中,对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做了介绍,他既博采西方学说的合理部分,又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他认为:“人类学是用历史的眼光研究人类及其文化之科学;包含人类的起源种族的区分、以及物质的生活、社会构造、心灵反应等的原始状况之研究。”他认为人类学的分科应为:(1)体质人类学,(2)史前考古学,(3)狭义的文化人类学等于民族学,(4)民族志。而人类学的目的,认为有以下几点:(1)人类历史的“还原”。(2)文化原理的发现。(3)种族偏见的消灭。(4)满足的开化。(4)文明民族种野蛮遗存物的扫除。(5)国内民族的同化。

第二篇为文化人类学略史,包括文化人类学的先锋、社会演进派、传播论派、批评派或历史派、文化压力说。介绍了巴斯蒂安、拉策尔的观点与著作,引进文化人类学;介绍社会演进论时包括演进论的发生、原则、阶段方法、论著及所遭受的批评等内容;介绍传播论派时包括德国传播论派、英国传播论派、所遭受的批评;介绍批评派或历史派时,包括历史的方法、著作、批评派最新趋势;最后作者引用了卡尔佛顿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的文章介绍了“文化压力说”的内容。

第三篇至第七篇为主体论述。第三篇,物质文化,包括绪论、发明、原始物质文化之地理的分布、取火法、饮食、衣服、原始的住所、狩猎、畜牧、种植、石器、金属物、陶器、武器、交通方法。在饮食方面,文中介绍了饮食的种类、饮食的方法、食物保存法、食人俗;在衣服方面,介绍了衣服发生的学说(礼貌说、护身说、装饰说)、衣服的材料、衣服的派别(南方式、北方式);住所方面,介绍了自然界预备的住所(石洞、坑屋)、自造的住所(茅屋、正式的屋宇)、住所的习惯;狩猎方面,介绍了狩猎的发生、方法(锻炼自己的感官与身手、使用兵器和猎具、利用助猎的家畜、了解动物的性质与习惯);畜牧方面,介绍了畜牧发生的五大原因、易于驯畜的动物的性质、畜牧的功用、驯畜动物的限度、各种动物驯畜的起源;种植方面,介绍了种植发生的时地、种植发明的揣测、原始的农具、种植法、人类的改变植物、关于农业的风俗;石器方面,介绍了石器使用的时间、石器的原料、石器的种类、石器制造法、自然物与人工物的鉴别法、石器型式与时代的鉴定法、石器分布地、石器的效用、石器对于人类文化之影响;金属物方面,介绍了铜器、铁器、传入时间;陶器方面,介绍了陶器发明的揣测、制造法、陶器的形式及饰样;武器方面,介绍了武器沿革的推测、攻击的武器、防御的武器;交通方法方面,介绍了陆上交通、水上交通。

第四篇,原始社会组织,包括绪论、结婚的形式、结婚的手续、结婚的范围、母系、母权、父系、父权、家庭、氏族、半部落、部落、结社、阶级、妇女的地位、政治、财产及交易、法律、伦理观念。在绪论方面,介绍了原始的社会组织的性质、社会组织的内容、社会组织演进说的争论、本篇的计划;结婚的形式方面,介绍了结婚的定义、作用、乱婚制、群婚制、一妻多夫制、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结婚的手续方面,介绍了掠夺结婚、买卖婚、服务婚、交换婚、私奔婚;结婚的范围方面,介绍了外婚制、特定婚配;母系母权父系父权方面,介绍了父权说及母权说的争论、首领地位、世系及继承、遗产、居住、岳婿、翁媳禁忌;家族氏族半部族部落中,介绍了家族、氏族、半部族或分族、部落、部落联邦;结社方面,介绍了结社的定义、秘密结社、年龄的级别;阶级方面,介绍了无阶级的最原始社会、阶级性的原因、武勇阶级、巫觋阶级、财富阶级、喀斯特;在妇女的地位一章中,介绍了关于原始的妇女地位的误解、经济方面的妇女、艺术方面的妇女、宗教上的妇女、政治上的妇女;政治一章中,介绍了原始政治的性质、易洛魁联邦、印加帝国、非洲乌干达国、澳洲的长老政治、波利尼西亚的贵族政治;在财产及交易方面,介绍了原始共产说、土地、动产、无形的财产、遗产继承、原始的交易;在法律一章中,介绍了原始法律的性质、原始人对于犯罪的观念、审判;在伦理观念一章中,介绍了关于原始的伦理观念之误解、原始的道德律、原始道德的种类、原始道德的二重标准、语言与神话所表现的道德观念。

第五篇,原始宗教信仰,包括绪论、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及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偶像崇拜及活人崇拜、鬼魂崇拜及祖先崇拜、多神教、二神教、一神教、魔术、禁忌及占卜、牺牲及祈祷、巫觋、神话、宗教的起源一:魔术说、宗教的起源二:鬼魂说、宗教的起源三:生气主义、宗教的起源四:生气遍在主义和结论:原始宗教的要素。在绪论中,包括宗教的新研究法、宗教的定义、宗教发生的外在条件、宗教发生的内在条件;在自然崇拜一章中,介绍了地的崇拜、水的崇拜、石与山的崇拜、火的崇拜、日月星的崇拜;在鬼魂崇拜及祖先崇拜一章中,介绍了鬼魂观念发生的原因、鬼魂的去处、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及丧仪;在神话一章中,介绍了神话与宗教、神话的性质、神话的分类;在宗教的起源之一:魔术说中,介绍了弗雷泽的学说及批评;在起源二鬼魂说中,介绍了斯宾塞的学说及批评;在起源说三生气主义中,介绍了泰勒的学说贡献及批评;在起源四生气遍在主义中,介绍了马那这种现象及马雷特的贡献;在结论:原始宗教的要素中,介绍了宗教起源学说的总评、超自然主义的要素。

第六篇,原始艺术,包括绪论、人体妆饰、器物妆饰、绘画雕刻、跳舞、诗歌、音乐、结论;在绪论中介绍了艺术在原始生活中的地位、史前的艺术、艺术发生的原因、原始艺术的解释、艺术的两大形式及艺术进化论、艺术的种类;在人体妆饰中,介绍了纹身、瘢纹、耳鼻等传塞物、不固定的服饰、原始妆饰的美学价值、原始妆饰的效用等;在器物妆饰一章中,介绍了装饰的纹样、与装饰相似的各种记号、器物装饰与美学原种;在绘画雕刻一章中,介绍了史前时代的绘画雕刻、现代原始民族的绘画雕刻、原始的绘画雕刻的特征、原始的绘画雕刻发达的原因、原始的绘画雕刻与宗教及文字的关系、原始的绘画雕刻对于原始社会的影响;在跳舞一章中,介绍了跳舞的重要、原始跳舞发达的原因、跳舞与宗教、跳舞的社会作用、跳舞的衰落;在诗歌一章中,介绍了诗歌的性质及种类、抒情诗、叙事诗、戏剧、诗歌在原始社会的作用;在音乐一章中,介绍了音乐与诗歌、跳舞的关系、音乐的实质与形式、原始音乐的实况、原始的乐器、音乐起源的学说、音乐在原始社会的效用;结论中,介绍了原始艺术的目的、原始艺术与高等艺术的比较、原始艺术的一致、地理气候对于原始艺术的影响、原始艺术的社会效用。

第七篇,原始语言文字,包括绪论、拟势语、口语、信号、记号、文字。在绪论中,介绍了原始的传意法的种类、语言与文化全体的关系、人类学与语言的研究;在拟势语一章中,介绍了天然的传意法、拟势语的实例、性质;口语一章中,介绍了口语发生的古远、口语发生的学说、民族的语言差异、原始民族的语言;信号一章中,介绍了数种分类法;记号一章中,介绍了结绳记事、刻木、其他方法;文字一章中,介绍了图画文字(纪年史、请愿书、传记、墓志铭、战歌、恋歌)、真文字的发生。

林惠祥教授对一般人类学的贡献,除了《文化人类学》一书外,还有三本也很出色,但常被人忽略的著作,那就是《民俗学》、《世界人种志》与《神话论》。这几本著作在当时都是很难得而具有启蒙意义的书。

2.《民俗学》

该书系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百科小丛书之一,较《文化人类学》出版尤早,是1931年由商务出刊。全书约四万字。该书“系以英国民俗学会会长彭尼女士所著《民俗学概论》为蓝本,撮译其要点,并以己意略加改变”。

在第一章绪论中,包括了定义与范围、民俗的分类(信仰及其行为、习惯、故事歌谣及成语)、民俗的效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的研究法、民俗学的历史—语言学派、人类学派);第二章信仰中,从信仰产生的原因、种类、实例、崇拜方法、行为根据角度,介绍了天地植物动物、人类及人工物、灵魂及冥世、神及妖怪、预兆及占卜、魔术、疾病及医药;第三章,惯习,包括社会的及政治的制度(社会制度、部落与民族的区别)、个人生活的仪式(逐渐脱离以前状况的仪式、境界期的仪式、个人进入新境状的仪式)、职业(战争、狩猎、渔业、牧畜、农业、工艺)、历法及节日、竞赛及游戏;第四章中,故事歌谣及成语,包括故事(神话、传说、民谭)、歌谣(歌谣与宗教的关系、歌谣的种类)、谚语及谜语、习惯的韵语及地方俗语。

3.《神话论》

该书系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百科小丛书之一。1934年亦由商务出刊。在这部著作中,林惠祥采用了人类学派的观点,对神话的性质、界说、通性及分类等问题作了系统的论述。认为“神话是关于宇宙,神灵英雄等的故事”,“是野蛮人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在生活中遭遇到的许多问题,而自问自答,自题自答的产物”。神话的通性主要在于:第一神话是传承的;第二神话是叙述的;第三神话是实在的,第四神话只有说明性,第五神话具有人格化的特征,第六神话具有野蛮的要素……等等。

全书分为五章:神话的性质及解释(神话的界说、神话的通性、古人对神话的观念、隐喻说、历史说、近人的神话学、语言学派的神话学说、人类学派的神话学说)、神话的种类(开辟神话、自然神话、神怪神话、死亡灵魂及冥界神话、动植物神话、风俗神话、历史神话、英雄或传奇神话)、神话的比较研究(以自然神话为例:泰勒的比较研究论、天地神话、日月神话、星的神话、风的神话、雷的神话、虹的神话、龙卷沙的神话、地震神话)、各民族神话概论(海洋洲神话、非洲神话、北美洲神话、南美洲神话、阿拉伯波斯犹太神话、印度神话、埃及神话、巴比伦及亚述神话、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北欧神话、日耳曼神话、中国神话、日本神话)、神话实例(开辟神话四则、自然神话二则、神怪神话三则、死亡及灵魂神话六则、动植物神话四则、风俗神话二则、历史神话一则、英雄及传奇神话二则)。全书字数只有五万多字,内容很丰富,是一本增长知识的科普读物。

4.《世界人种志》

同类推荐
  • 宁夏灯谜:1973—2012

    宁夏灯谜:1973—2012

    灯谜发展到现在,从内容、形式到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各地的灯谜创作、灯谜猜射和各种形式的灯谜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许多发展和创新。
  •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此书主要写了建设和谐文化中的各种文艺,是用来让读者欣赏建设和谐文化中的艺术,提升自我价值。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 四川人的安逸生活

    四川人的安逸生活

    外地人说四川人“不成器”,因为老子说“君子不器”。这是四川到道家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的迥异之处。他们也爱自由,诚如裴多菲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四川人并不是默默无闻的,试看当今文化界、娱乐界乃至企业界,哪里没有四川人的身影。
  •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华山名胜数不胜数,自山麓至绝顶,庙宇古迹,天然奇景,处处可见。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不仅山峰雄伟惊奇壮观,而且还是道教名山,从古至今,有多位学者在华山开馆受徒,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游览,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篇。自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
热门推荐
  • 遇见彩虹爱情

    遇见彩虹爱情

    你预想过见到你偶像时的情景吗?在聚光灯尽情挥霍的舞台上,台下上万人为之呐喊,而你也站在其中,看着他们挥洒着汗水尽情的歌唱着。在安静的角落里品味着她的著作,似乎自己曾几何时也有过和她同样的心情,可以体会到他的那种心情境界。
  • 风月一笑思无期

    风月一笑思无期

    问世间情为何物?答曰:一物降一物。风月: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心塞。苏南:我爱的人爱着一个不回家的人,心塞塞。司无期:成就霸业,一统江湖!哎哎,好歹我也是主角,砍我干什么?文艺版:贪狼星与帝王星本就是相克的两星,一星不顾常伦要扰乱这天下,一星身带天命要平了这乱世。此世间人皆猜这风月仙子是那帝星,还是那温雅右相是贪狼?却不知一切从一开始就已经乱了。两星相慕,一个爱不得,一个爱而不得,不提也罢,也罢啊
  • 九生圣慈

    九生圣慈

    王天启,为了求生,加入了圣慈门。他在圣慈门,遇到了很多好朋友但他也遇到了一生挚爱他为她付出了生命……
  • 横行星空

    横行星空

    宇宙浩瀚无疆,种族万千,公国,王国无数,更有称霸无数星域的帝国。再次走向修行道路的地球人,能否在宇宙中打出一片天地,屹立宇宙巅峰。求真,得道,显圣,蜕变,永生,此为修行五大境界。一个穿越到后世的灵魂,一方来自宇宙深处的印玺,他们如何跨越重重艰险最终无敌星空。
  • 一只球队,一座城

    一只球队,一座城

    一个即将降级,甚至解散的球队,未来何去何从,让故事一一揭晓。
  • 化凡纪

    化凡纪

    李凡做了一个很长的梦,一觉醒来,梦境成真,分不清是真实还是虚幻。他是否还是他?他又将何去何从?
  • 浮生一世只倾城

    浮生一世只倾城

    一片羽毛,超脱生死,灵魂,实体,齐齐穿越!她和她们23世纪的校花,千金居然穿到了一个奇幻的修炼世界,科学神马的都是浮云,这让一群生活在科学世界里的她们肿么活!!!
  • 妖孽王爷霸上逆天萌妃

    妖孽王爷霸上逆天萌妃

    她,21世纪暗黑杀手,呆萌穿越,一日为狐,终生为狐,新技能通通get,实力强到逆天,容貌惊艳到无法形容,却被某男缠得死死的。“Ohmygod!我的美男啊!”“哦?小东西有本王就够了。”他,帝都妖孽四王爷,大陆美女如云可他却偏偏独宠雪狐一人,抱在怀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过,你以为咱们家狐狸那么好的哄吗?“慕!容!紫!芸!你给本王站住!”“有本事就来追我啊!哼╭(╯^╰)╮!”“欸欸欸,痛痛痛,王爷,咱们要不要换一种打开方式?”只见某男邪魅一笑,反身把慕容紫芸压在身下:“哦?小东西要怎么个打开法?嗯?”“嗯,那个,你能不能先下来啊。”“不能……”“……”
  • 重生仙尊

    重生仙尊

    仙侠大陆的仙尊武枫,因窥探太虚秘境绝世珍宝,陨落在太虚界,但天无绝人之路,武枫在机缘巧合之下重生在地球一位屌丝学生的身上,留下了一段凡人会法术,谁也挡不住的传奇。
  •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