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5700000034

第34章 求战心切,初战失利(2)

彭铭鼎也站起身来,避开刘任急切的目光,在屋子里踱起步来。他低着头,边走边一板一眼地说:

“为了确实控制该部,最理想的办法是,将黄祖埙撤换掉!”

对此,刘任也早有此意。彭铭鼎这么一说,当然是心照不宣,一拍即合,但他仍然不露心迹地问:

“依你看,九十一军军长由谁代之?”

彭铭鼎假装思索了一下,回答说:

“依我看来,最合适的人选,只有曾震五可担当此任。”

刘任心里当然也明白,彭铭鼎推荐曾震五取代黄祖埙是另有所图,但是要换了黄祖埙,也只能是这个样子。于是,便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在通常情况下,要换掉一个军长,也许并不难。但现在是大敌当前,临战换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时的黄祖埙也有自己的难言之苦。他有心北上兰州,却深恐难逃全军覆没的厄运。如果部队到了兰州,马家父子要他打头阵,当炮灰,后悔也无济于事。从内心讲,他的确想把部队拉到南面去,投靠胡宗南,待机而动。可是,就在他的部队从秦安一线撤退时,他找来第二四六师师长沈芝生,第一九一师师长廖风运,共商此事,却因为意见不一而没有结果。后来,廖凤运不战而溃,且受到周嘉彬第一二○军的监视,又怕王治岐第一一九军在武都一线阻截,因而不敢轻举妄动。最后,黄祖埙没了办法,只好率部开始北撤。

撤换黄祖埙军长的事,一旦实施起来,“中央派”又怕“青马”乘机要争取人事权,以坐收渔人之利。为此,他们又进行了一番周密的计议,决定双管齐下,将撤换黄祖埙连同暗算“青马”的计划,全盘托出,走马继援的路子,撺掇马继援出面,引其入瓮。

于是,彭铭鼎便以谋士的角色,再次出现在马继援的面前。他首先表示,坚信马继援在此次兰州会战中必胜无疑,接着便献策说:

“彭德怀现在虽然一时得逞,大军逼近兰州,可也犯了孤军深入的兵家大忌。胡宗南部队抄其后,宁夏兵团拊其背,我军固守兰州,相机反攻,共军就会遭到我三路大军的围攻,挽狂澜,定乾坤,有何难哉!”

马继援一听,喜形于色,顿时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彭铭鼎投其所好,乘机进言说:

“不过,我军为了便于指挥,必须划分各兵团的作战地区,一定要控制强大的预备队。”

马继援频频点头,连声说:

“说得好,说得好……”

彭铭鼎笑了笑后,进一步把话引向深入:

“最好以陇东兵团一部扼守河口,主力在兰州占领阵地,严阵以待。陇南兵团系新编部队,不但战斗力不强,而且将领也骄横难制,不要把这个部队放在兰州,以免与陇东兵团混杂,不便指挥。我以为可以把它作为总预备队,令其在黄河北一条山一带占领阵地,掩护我之侧背。”

马继援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彭铭鼎笑了笑,进一步以建议的口吻说:

“但是,陇南兵团内部,人事也必须调整。第九十一军军长黄祖埙,是胡宗南的嫡系,不可能忠于马长官的事业,并且还有南去依附胡宗南的打算,骄横跋扈,不听指挥,若不将此人加以调整,恐贻后患。为了确实控制这支部队,使其为马长官效力,拟应尽早撤换黄祖埙的军长职务,另派忠于马长官的人去接替。”

马继援听完,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放,若有所思地说:

“这话有理!黄祖埙这个狗娘养的,一贯目中无人,是要把这个东西撤换一下。要不,真的会坏大事。”

彭铭鼎喝了口茶,见马继援心有所动,便接着说:

“还有,在兰州会战开始前,所有军需物资和机关的干属,必须先行后撤。为有利于陇东兵团的尔后行动,长官公署的闲杂人等和干属这个包袱应该卸在河西,不准进入青海。但是,第八补给区(按:国民党蒋介石在各大战区都有补给区,兰州为第八补给区)所有军需物资又必须运存青海。第八补给区的家当不少,为顺利地实现这个转运计划,马长官应派亲信去接掌第八补给区司令职务。”

马继援扬了扬眉,站起身来,高兴地说:

“高见!参谋长高见。”

彭铭鼎此时却装出一副忠诚温顺的样子,停顿了一下,继续说:

“至于第八补给区司令曾震五,我以为,可让其去接替第九十一军黄祖埙的军长职务。此人一定会感恩戴德,为马长官效力尽忠……”

彭铭鼎的这些话,顿时把马继援说得晕头转向,满心欢喜。马继援立即与远在西宁的马步芳通了电话,彭铭鼎上面讲的那些“高见”,马步芳都表示了同意。那些“高见”中,除了撤换黄祖埙的事,因战局变化太快未能实现外,其余的都按彭铭鼎的设想实现了。

不言而喻,彭铭鼎给马继援讲的那些“高见”,虽然别有所图,但对解放军攻占兰州的作战,在客观上却起了积极的配合作用。

当彭德怀的几十万大军逼近兰州的时候,马步芳原先所指望的胡宗南兵出秦岭的希望也化成了泡影。

因为,胡宗南在广州参加“西北军事联防会议”之后,就接受了蒋介石退守川北,确保西南的“战略决策”。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对胡宗南也做了一些争取的工作。所以,胡宗南回到汉中,不仅对兰州会战不积极,就是对“确保西南”的决心也开始动摇了。

中国共产党当时对于胡宗南所采取的策略,也和对其他所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一样,就是先策反,争取他能够站到人民方面来,不成再用武力去解决。

为了争取胡宗南能够改变立场,站到人民方面来,周恩来和彭德怀作了精心的安排。先找与胡宗南有深交的胡公冕先生做工作,又挑选了在1947年的陕北清涧战役中,被我军解放的胡宗南部整编第二十四旅旅长张新,派其潜入汉中,去做胡宗南的策反工作,鼓励胡宗南反水,不要与人民为敌到底。

当时,胡宗南也确实心有所动。在汉中城内的古汉台他的会客室里,曾三次同张新进行了交谈……

就在胡宗南和张新频频接触的时候,宋希濂部由鄂西退入四川,奉命担负防守川东南的作战任务,他的部队也调归西南军政长官公署指挥。

宋希濂也是黄埔一期的。自北伐战争以来,宋希濂历经重要战役数十次,战功卓著,曾获“青天白日勋章”,很受蒋介石的赏识。

此际,宋希濂手中还有10余万军队。

8月11日,宋希濂偷偷地从重庆飞到汉中,钻进古汉台胡宗南的秘室里,和胡宗南一起,策划着日后的退路问题。

宋希濂说:

“现在部队打仗实在不行呀,兵败如山倒,古今皆然。现在是将无信心,兵无斗志,真的要打起来,你我不当杜聿明,就做邱清泉,要么就做人家的俘虏,要么就被人家一枪崩了。”

“那你说该怎么办呢?”胡宗南一到紧急关头总爱用这句话问别人。现在,他又把这句话拿出来了。

宋希濂点拨他说:

“琴斋兄,你太见外了,对小弟我还遮遮掩掩干什么?我在重庆就听说,你早有退往缅甸之心了……”

胡宗南想了一下,回答说:

“我们倒是议了几次,就是有两个问题不好解决,一是我的部队长期在西北大漠地区作战,对滇缅边境的地形、生活习惯,一切都不熟悉;二是校长能不能批准也很难说……”

“滇缅边境的情况,你不熟悉我熟悉嘛!”宋希濂激动得直拍胡宗南的肩膀,喜形于色地说,“你老兄怎么忘了,打日本时我率领第十一集团军参加中国的远征军,不是在滇缅边境战斗了三四年吗!”

“这是真的!”胡宗南也有些激动,“现在看来,只要校长批准,我们这两支队伍就有救了。”

宋希濂走后,美国共和党参议员诺兰也来到了汉中。这位洋大人在视察胡宗南的部队时,公开说:

“只要你能有3个兵团在大陆上保存下来,中华民国的反共复兴大业就有了希望。这样,我就可以建议我们的杜鲁门总统,直接向你的部队提供军事援助。”

既与宋希濂商讨了转进滇缅边境的计划,又有了美国盟友的许诺,胡宗南就觉得自己有救了。于是,他立即翻脸不认人,把张新押进了正式的监狱,再也不同张新见面了。后来张新也随着胡宗南的节节败退,由汉中、绵阳、成都、广汉,最后被押解到了四川的金堂县。在金堂,张新乘国民党军队混乱之际,越狱而逃,历经许多辛苦,终于回到了人民的一边。

1949年8月24日,这一天正是彭德怀向兰州发起进攻的前一天,蒋介石带领几位亲信由广州飞到了重庆,着手部署“确保”西南半壁河山的军事工作。

8月25日下午,就是在这个兰州遭到彭德怀全面攻击的日子,胡宗南和宋希濂约好,一同赶到重庆的林森路山洞“林园”去晋见蒋介石,向他们的校长建议把部队拉到滇缅边境去……

不出胡宗南所料,蒋介石一听要把部队转移到滇缅边境去,就惊呼道:

“这是什么话?你们想了没有,这不是把四川,把西南的半壁河山拱手送给了共产党吗?”

“不,不是拱手相送,实在是……四川不比台湾,也不能和海南岛和舟山相提并论。共产党可以从四面把我们包围起来,这种后果我们可不能不考虑呀!”

“不,不行!绝对不行!”蒋介石坚决地否定了胡宗南、宋希濂转进滇缅边境的建议和计划。

胡宗南和宋希濂向蒋介石的第一次进谏,就这样失败了。

但是,蒋介石的两位不知趣的“高足”,又进行了第二次进谏。

蒋介石初衷不改,根本听不进去,并严厉责令胡宗南固守四川,守好成都和重庆。随后,蒋介石又好言抚慰道:

“你们只要坚守六个月,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会爆发,到那时,北平、上海、南京等等,又统统会是我们的……”

胡宗南的逃缅计划破产后,他预感到自己覆灭的命运不可避免,回到汉中就把自己关在古汉台的房间里,谁也不见。他拉上窗帘,点上红烛,时而哼几句京剧,时而骂蒋介石“老糊涂”,骂蒋介石把他的几十万大军给毁了……

这时,彭德怀已经走进了兰州的“三爱堂”。

“下一步又该轮到谁呢?”胡宗南在他的屋子里这样想。

战前彭老总视察地形

战争中,在攻击发起前,往往是部队最为紧张的阶段。

兰州城郊,一派大战前的紧张气氛。解放军各部队从驻地到前沿,都在加紧赶修工事,筹备粮草,储备弹药……

由于大军的长驱直入,加上这儿原本不是根据地,后方无依托,在兰州和“马家军”作战,困难就更大一些。彭德怀、许光达、王震、杨得志等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决定不盲目进攻,不打无把握之战,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再发起攻击。

彭德怀自从作出了对兰州进行全线试攻的决定之后,乔家湾指挥所里就很少能看到他的身影。在这里,虽然离前沿阵地很近,枪炮声能听得清清楚楚,但他还是要经常跑到前沿阵地上去看看。

他要亲自去看看部队试攻前准备工作到底做得怎么样。他最不情愿坐在指挥所里听别人的汇报,这是他多年戎马生涯养成的习惯。

今天,他又要到前沿阵地上去了,他要尽可能地自己去观察、去掌握,去检查部队战前的准备情况。他认为,自己所亲眼见到的情况,往往是比较精细、比较准确、比较可靠的。当然,他这么做,并不是不相信干部、不相信群众,而是为了尽量避免主观判断上的错误,减少指挥上的失误。一句话,就是为了减少牺牲和流血。因此,彭德怀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在枪林弹雨的前沿阵地上,出现在前线指战员们的面前。

彭德怀的性格是内向型的。

此时,在彭德怀的肩头,又压着关系到千百万人的鲜血与生命的重担。他的内心绝对不比其他任何人轻松,但他的表情却是从容的,自信的,不慌不忙的。他明白,尽管解放大军的英勇追杀,尽管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解放与发展,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几代人的鲜血流成了江河,但是兰州之战,仍然是关系到中国西部命运的一场大战。因此,他不能不认真地对待,进行周密的运筹。

第六军将要攻击的目标营盘岭,位于兰州以南皋兰山的中央,与敌人在西边的沈家岭和东边的马架山阵地互为依托,相互衔接,并以抗日战争时期修筑的国防工事为骨干,构成一个完整严密的防御体系。

巍峨的皋兰山,以营盘岭为最高,第六军能否拿得下来,关系到整个战役的进程和结局。

彭德怀站在距敌人前沿阵地很近的山头上,面对着敌人的皋兰山阵地,指着营盘岭下的一个名叫下庄的小村子,对一直站在他身旁的罗元发说:

“根据这个地形和敌人设防的重点,你们要很好地组织侦察,要确实把敌人这里的火力搞清楚。然后,再研究如何从敌人正面突破的问题。”

听了彭老总的这番话,罗元发想:

“在战术上,彭总历来要求我们尽量从敌人的侧翼实施迂回、分割和包围,这次为什么要我们从正面突破呢?”

罗元发怀着一种很矛盾的心情,把敌人的阵地又仔细地观察了一遍。

原来,营盘岭上有一组用钢筋水泥筑成的环形集团工事,构成了敌营盘岭的主阵地。以此为依托,“马家军”又将山崖削出了三道峭壁,每层约3丈高,设了3道防线。最下一层更高,约4丈的样子,它的下面就是下庄。主阵地的东西两侧,都是悬崖绝壁,难以攀登,而且敌人可能料到解放军善于使用迂回战术,特别加强了两侧的火力配备。

罗元发在重新看了地形后,想了想,对彭德怀说:

“彭司令员,我有个想法。是不是部队在强大炮火的支援下,从下庄发起正面攻击,以少数兵力从侧面助攻,吸引敌人的火力,在我正面攻击得手后,再从两翼投入兵力?”

彭德怀听了点了点头,说:

“这样才好。”

看完地形,彭德怀一行来到山背后。彭德怀选择了一块草地,摆了一下手,招呼大家过来,说:

“这地方挺好。来,我们坐下来,再仔细谈谈吧!”

大家很自然地围拢过来,坐在草地上。一位参谋以极麻利的动作,把一张军用地图迅速摊开在彭老总的面前。彭德怀一面看着地图,一面让大家各抒己见,献计献策。于是,这些跟随彭德怀征战多年的指挥员们便无拘无束地谈论起来……

在谈论中,有个别同志流露出一种轻敌情绪,说什么“我解放大军的声势早把马步芳父子吓破了胆。听说他们正把兰州的军用物资和工厂机器往西宁他们的老窝里搬,说不定,咱们的大炮一响,就会夹着尾巴溜掉的”。还有一个团长拍着他的胸膛说:“把主攻任务交给我们团,给我两个钟头,保证完成任务!”

彭德怀听到这些议论后,一丝忧虑的神情爬上了他的面庞,不由得把浓黑的眉峰抖动了一下,抬起头来,朝着那位团长看了一眼,严肃地说:

“同志哥,这可是你的一厢情愿,马步芳父子会简单到这样的地步吗?”

讲到这里,他见大家有的伸了伸舌头,有的在相互挤眉弄眼,特别是那位团长立即低下了头。停顿了一下,彭德怀又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

“马继援这个狂妄的家伙可是你们六军的老对手了,难道西府战役的教训同志们都不记得了吗?我不是批评谁,也不是说同志们这种压倒一切敌人的勇气不好,而是说不能轻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希望大家在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战争的科学真理……”

彭德怀看了大家一眼,不愿再提起1948年在西府战役中,六军因为轻敌而遭受严重损失的那些伤心的往事,便有意地停顿了一下,一字一板地说:

同类推荐
  • 重生三国之魏武大帝

    重生三国之魏武大帝

    缺钱吗?曹操问汉帝、大臣们、谋士武将、各路诸侯。没钱,你们什么都做不了,所有的粮食都不会卖给你们,所有打铁铺都不会帮你们制造兵器,所有的马贩子都不会出售一匹战马,所有的首饰铺都拒绝对你们的夫人开放。曹操蔑视地看着那些人。因为,大汉的钱都在我的手上,上面刻着我曹操的头像!这是一个霸道总裁重生三国白手起家,挥舞起手中无数钱财开道,打下一个大大的金融帝国,调戏良家少女的故事。
  • 中华兵法宝典丛书——李卫公问对

    中华兵法宝典丛书——李卫公问对

    本书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简称《唐李问对》、《问对》,主要论述各种阵式的教战之法,指挥作战的原则等。
  • 弑天奇缘

    弑天奇缘

    封神之初,姜太公曾有批言: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看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从而断送了大周数百年的基业,迎来了春秋五霸,百家争鸣,战国七雄,合纵连横的历史新格局!西周,一个由众神开创的辉煌新纪元,一个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走向没落的王朝!一切从封神开始,一切也将从封神结束……
  • 中国通史(全集)

    中国通史(全集)

    《中国通史(全集)》由辽海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争霸、战国、秦朝烽烟、汉朝兴衰、三国鼎立、西晋、东晋和南朝、十六国和北朝等。本书涉及中国自原始社会以来到民国时期政治、军事、外交、社会、文化、制度的各个方面。
  • 止战之雄

    止战之雄

    罗小军是个退役特种兵,当他无意间得到一个轮回盘之后,从此在无数个历史片段中出现。他的存在,便是为了阻止战争继续,让和平重现人间。在乱世之时,只有以战止战才能达到目的。无尽战火何时终结,且看罗小军轮回在各个历史重要节点当中的表现吧!
热门推荐
  • 醉生欢

    醉生欢

    此生挚爱,唯一人而已。‘若你想要我死,待我卸去这满身责任与业障,自当独赴黄泉。’‘我这一生,欠那么多人,负那么多人,又错怪了那么多人。’‘袒护所不想袒护的,责罚所不想责罚的,不敢去追逐,不敢去争抢,甚至不敢回头不敢前行,于是终犯大错悔恨一生。’“镜檀,是我负你。”
  • 陇上灯谜六十年

    陇上灯谜六十年

    本书辑录了甘肃省自建国以来六十年间著名谜语专家创作的谜语,内容涉猎广泛,谜面用典丰富,文字典雅、工整、谜语或形象生动,或妙趣横生。适于谜语爱好者、收藏者及对此感兴趣者阅读、鉴赏。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 吸血魔女:王子请小心

    吸血魔女:王子请小心

    老师(不重要的一个友情演出的一个人)既然你是吸血鬼,那我也要成为吸血鬼!
  • 天道神族

    天道神族

    传说,混沌时期有一种族,它们与天斗,与地斗,与万族斗。它们拥有狂暴的肉身,强大的灵魂,无与伦比的力量,以及匪夷所思的能力。它们的创造另万族恐惧,最终联手剿灭之。它们,自称——神族
  • 羿破残天

    羿破残天

    “认檐溜、一点浮沤来又去,识不破、空华虚幻。便酩酊朝昏,又谁知在本有真灵,万尘羁绊。”丏羿踏空俯视苍生,人世的沉沦让他不再牵挂于未来,一次次破碎的希望,迫使着一位灭世君主的降生。
  • 邪王追妻腹黑小姐冷面王爷

    邪王追妻腹黑小姐冷面王爷

    她二十一世纪冷面杀手一朝被恋人无情伤害最终自杀而死他帝都之上翻手为天覆手为雨却独独栽在她身上他说:女人,你终究还是我的。她微微一笑:那也要看你有没有本事再说。她吻上他的唇,你是我的谁都不能抢走。男人勾唇一笑,骤然天地失色:是吗?俯身便把她压在身下:那好那今后本王便是你的。女人微微一笑:那好以后我们共同走下去
  • 武林成功护卫队

    武林成功护卫队

    这是一个炫技的时代。战乱,硝烟四起。男主角成虎(我发誓跟成龙没有一根瓜的关系,相同也就一个字的事)生活在一个世代为护卫事业的家庭……有一天,他的父母在一次护送过程中双双离世,其中隐藏着怎样的杀机?他决定要血刃凶手,重新夺回大虎刀家族“最强护卫”的称号!!以此作向我热爱的《火影忍者》致敬!热爱动漫的您不容错过!
  • 师姐,好诱人

    师姐,好诱人

    被一个不靠谱的师父收养,生活是悲惨的,因为师父说不好就丢下你跑路了,更说不好就把你连哄带骗给卖了。秦雪咬着牙在男人堆里活出了头,可是那个超级帅的头牌……哎?喂!说你呢!别一天到晚瞎叫,谁是你娘子啊?一边儿玩儿蛋去!姑奶奶是有武功的,打得叫爸爸信不信?头牌妖娆的抛了个媚眼:“娘子……话可不能这么说,你可不就是喜欢我这张脸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岁月红颜

    岁月红颜

    石钟山最新中篇小说集,收入:《岁月红颜》、《幸福的完美》、《红颜劫》、《幸福乡花儿一样》。一改石钟山以往题材男性视角的特点,这四部中篇都写了女人的命运故事与爱情历程,其中《幸福像花儿一样》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