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4300000011

第11章 中国古文化起源之谜(3)

在大汶口文化墓葬中,随葬龟甲的现象时有发现。这些龟甲多出于大中型墓葬,小型墓较为少见。这些龟甲,多数有数量不等的穿孔,放于腰侧,可以断定是挂于身上的佩带之物。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墓葬中发现了3幅龟甲,其中21号墓出土的一幅,内装许多小石子,背甲上有穿孔。特别引人注目的是44号墓中出土两幅龟甲,一幅发现在人骨架的左腹上,内装骨锥6枚,背甲上下各有4个穿孔,分布成方形,腹甲一端被磨去一半,上下部有“x”形绳索痕迹。另一幅发现在人架的右腹上,内装骨针6枚,背甲偏下处有4个穿孔,分布成方形,下端边缘有8个穿孔,列成一排。墓的主人是一个约三十岁左右的男性,身高约1.85米,骨骼粗壮。随葬品丰富,达53件之多,其中有三足高柄杯、八角星彩陶盆、带柄獐牙勾形器。有专家认为,这位身材高大的人,生前是一位社会地位较高的酋长,同时也是一位大巫师,龟甲内的骨针和骨锥,推测与当时的八卦和医学有关。另在江苏海安青墩遗址,考古工作者还意外地发现了距今6000年前的易卦刻文,有专家指出这应是最早发现的重卦。在安徽含山凌家滩还发现了玉龟和夹着的一件玉版八卦图。这个玉版的正面,围绕着中心,刻有两个大小相套的圆圈,在内圆圈内刻八角形图案,与大汶口文化彩陶八角星图案基本一致。内外圈之间有八条直线,将其分为八等份。第一等份中各刻有一圭形箭头。玉版的方心八角形象征太阳,八角是太阳辐射的光芒。八角图象与象征太阳的中心图像相配,符合我国古代的原始八卦理论。所谓八卦,就是《周易》一书中的那些符号。关于八卦的起源,《赐。系辞下》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庖牺氏也作伏羲氏,也就是太、少氏。有专家指出,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文化可能就是太嗥、少嗥部族的遗存。那么,这些龟甲以及玉版八卦图等自然便是太嗥、少嗥氏集团的杰作了。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八卦的起源,石子是大汶口人占卜的工具,“x”形纹则可能是卦象,当时很可能已发明了筮法。筮法的出现,是人类具有象数意识的标志,说明当时的大汶口人已具备一

精美的艺术品

大汶口文化的原始艺术品,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在我国整个艺术发展史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从色泽艳丽的陶器装饰,到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再到形象自然而逼真的人面雕像,拙朴中透露出真切和神奇,表现了大汶口人的聪明智慧和伟大创造力。

大汶口的彩绘艺术主要表现在彩陶上。它的制法是先在陶坯上画彩,然后人窑烧造,使色彩与胎面上的陶衣融为一体。也有的是在陶器烧成后,再绘上各种彩色图案。彩陶以中期为最盛,主要有植物花纹、演化了的植物花纹、编织纹、太阳纹、八角星纹以及几何形图案等。这些由写实到写意的图案,色彩的应用,线条的搭配,绘画的布局都恰到好处。

大汶口文化的雕塑艺术,如陶塑,从技术上看,人们已经懂得抓住动物特征和注意到动物本身各部位的相互关系。比例结构合理,有时候还进行适当的夸张处理,以塑造出动物各种各样的姿态。如猪形器、狗形器、龟形器等,实用与造型美相结合,既是实用器,又是一件绝妙的艺术品。雕刻器中,主要的有人面雕刻玉饰、象牙雕筒、象牙梳、骨雕筒、玉铲等,是大汶口人用锋利的石器在经过加工的骨料或玉料上精雕细刻而成的,有的还镶嵌有绿松石等,制作十分精致。当时的钻孔技术、磨制技术已相当成熟,如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透雕象牙筒,图案由四个花瓣交错组成,匀称整齐,大小一致。如没有先进的雕刻工具和纯熟的刀法是很难完成的。这标志着当时的雕刻工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龙山文化的发现

龙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国首先发现于山东章丘县龙山镇而得名,至今已有近80年的时间。在这近80年里,龙山文化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大量遗迹和遗物不断地出土,尤其是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址的重见天日,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史前绚丽画面。以城子崖龙山城、寿光边线王古城、登封王城岗古城、淮阳平粮台古城等为代表的龙山文化城址,揭开了中国文明史的一个关键阶段。古文献中谈到夏以前有“万国”,正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中国文明产生于中国土壤之中,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自成体系的一种古代文化。

龙山文化的发现与城子崖城址

1928年,对我国考古工作者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就在这一年的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他在城子崖台地的西面断层上,发掘出了与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带黑色光泽的陶片。这引起了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专家们的高度重视。1930年与1931年秋,先后由李济、梁思永先生主持,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很快,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古发掘报告集——《城子崖》便正式出版发行了。1931年,考古工作者又在河南省安阳市的后冈发掘出了一个上下重叠三层的文化遗址,下面一层是仰韶文化,中间一层与城子崖发掘出来的文化遗址相同,上面一层是商代后期的小屯文化。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于是把这种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现与确立,被认为是继1921年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彩陶文化发现之后最有价值的发现。尤其是龙山文化完全是由中国考古学家自己发现、独立发掘的。这是中国考古学上的一大创举,并与殷墟发掘一起,开创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新时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龙山文化的发现,中国历史上一个鲜为人知但在历史进程中却又十分关键的时代——龙山时代,从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展现在世代人的面前。

城子崖的发掘,是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文化西来说”流行一时的学术背景下进行的。发掘的目的就是要在中国东方的齐鲁地区,探寻不同于中国西部地区的古文化,以证明中国文化的本土性。而在城子崖果然就找到了与西部地区迥然有别的黑陶文化。确凿的考古资料,使当时关于中国文化来源的争论,发生了重要的转折,使那些一贯坚持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西方学者失去了支撑。

如果说城子崖遗址的发掘,拉开了龙山文化考古的序幕,那么,1989~1990年间对城子崖遗址的再次发掘,则将龙山文化考古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使人们对这一遗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这次发掘中,发掘出了一座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大型龙山文化城址。其面积之大,在迄今发现的这一时期的城址中是首见的,它比边线王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要大3~4倍,比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要大20倍。而且,还同时发现了岳石文化和周代的城址,它们是上下重叠的。龙山文化城址平面近方形,东、南、西三面有比较规整的城垣,北面城垣弯曲并向北外凸。城内南北最长处530米,东西宽430米。城墙大部分挖有基槽,有的部位在沟壕淤土上夯筑起墙。根据解剖四面城垣的地层资料,城墙是经过多次修筑的,具有长期使用的历史,它经历了龙山时代的全过程。从城内丰富的遗迹、遗物看,当时不仅城址的规模大,而且集中了相当可观的人口。有专家推测,城子崖龙山城的人口当有5000人以上。这次发掘中,还重新挖出了1931年发掘的4条深沟,证实了当年认为是龙山文化的黑陶期堆积,应是岳石文化的堆积,60多年来史学界一直认为的那个龙山文化城址,实际上应是岳石文化城址。而此次发掘的,才是真正的龙山城址。

在城址内,还发现了水井。文献曾记载“伯益作井”,伯益是尧舜时代的人物,从时间上来讲,城子崖的水井与记载是相符的。水井的发明,被专家们称之为划时代的发明。它是上古时代先民在与自然搏斗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是文明起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城址内普遍有水井,同样说明城子崖在当时已是一座具有一定发展水平的早期城市。

城子崖出土的龙山陶器,不仅精美,而且具有宏大的气势。如鬲、踭、瓮等器物,制作规整,形态多样,形体较大,是同类器物中的上乘产品,与一般的龙山文化出土的同类器,有明显的高低之别。在城子崖城内,很可能已经拥有一批经验丰富、技术娴熟、艺术素养高的制陶匠人,专门从事陶器的生产。

城子崖龙山城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早期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的空白,而且也为研究我国东部早期文明,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有专家指出,城子崖龙山城是中国东部某一方国的中心是龙山时代海岱地区一个杰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寿光边线王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

1984年在山东寿光县孙家集镇边线王村发现的边线王古城坐落在弥河两古道之间的高岗地上。城址为大小两处,小城在大城之内,居大城中部偏东南的位置。两城的结构与构筑方式相似,惟规模不同。城址的平面均为圆角方形。大城每边长约240米,城墙挖有上宽下窄的梯形基槽,槽内夯土坚硬,夯层清楚。四边城墙正中各有一门道,宽10米。小城每边长100米,东墙和北墙各有一门,西墙和南墙遭到破坏。从所出的陶片分析,小城的筑城时间在前,大城修筑时间在后。城墙的筑法采用先挖基槽,逐层填土夯实,而后在上筑墙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城的墙基槽内夯层的不同深度,多处发现长方形或椭圆形的土坑,坑内分别埋有人、猪、狗的骨架。有的多具人骨集中葬在一坑。专家认为,这与远古建筑奠基仪式有关,属于原始宗教活动的一种反映出现在早期城址的墙基槽之内,有重要的意义。

边线王城址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史前城址的资料。根据碳14测定的年代数据,以及城址内出土的陶器的分析,推测小城比大城早百余年的时间,大城是在小城被毁之后建起来的。在这百余年的时间内,在同一地点建起的两座城,确实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也许,这正反映了龙山文化中晚期的时代背景。这里有可能同样存在一个方国的中心,小城因部族的冲突而毁灭,大城则因部族的联合、方国的存在而兴起。

登封王城岗古城的发现

王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告成乡告成村西北约500米的五渡河与颖水交汇处的土岗上,雄踞于中岳嵩山南麓和豫中名川颖水之滨。这里是古文献记载的“禹都阳城”的地方。1976年至1981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联合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表明,该遗址是一处以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存为主,并兼有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特别是发掘出的龙山文化中晚期的两个东西并列的城址,对研究河南豫西地区龙山文化的分期和城垣建筑结构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城址坐落在岗坡之上,面积1万余平方米。东西两城并列,而东城的西墙就是西城的东墙,西城所在地势略高于东城。东城因被五渡河西移冲毁,仅残存南城墙西段30米和西城墙南段约65米。它们垂直相交,城角的建筑形制是内角为凹弧形,外角呈凸圆,向外突出2米,似为后世tt马面”设施的滥觞。东城的时代,据城墙剖面和基础槽夯土层内包含的陶片分析,应在王城岗龙山文化二期。西城的保存情况比东城好,四面的城墙轮廓也比较清楚。城垣的长度为:南墙82.4米,西墙92米,北墙西段残长9米,东墙南段残长约65米。西南墙角和西北城角均为直角。城角建筑形制,均与东城的西南角相同。西城的时代,经过城墙剖面分析,同样属于王城岗龙山文化二期。但从西城的东墙是利用了东城的西墙看,东城修筑应略早于西城。两城修筑之所以有早晚,可能是由于东城被五渡河西移冲毁后,才利用东城的西墙作为西城的东墙而修筑起西城。城墙的筑法是先在底部挖一个口宽底窄的斜壁基槽,然后从槽底向上逐层填土夯实。

考古发现,在城址内还残留着与城墙同时期的夯土坑,已发掘出13个,夯土颜色多呈黄灰色,质纯而坚硬,在夯土中夹杂有少量灰黑色砂质与泥质陶片;发现奠基坑十余个,坑内的夯土层之问或夯土层底部下面,多填埋有成年人和儿童的完整人骨架或被解肢的人头骨、肢骨与盆骨。这些人骨架和人骨被填埋在坚硬的夯土层中,很可能与当时对重要建筑用人作为奠基有关;灰坑发现有100多个,遍布于西城内,有圆形袋状、椭圆形、圆形直壁竖穴状、方形和不规则形五种。其中前三种灰坑的数量比较多,挖筑比较规整,因而这三种坑的用途可能是储藏东西用的窖穴或住人的简易房穴。后一种灰坑有可能是取土的废坑;文化层内包含有陶器、石器和骨器等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有青铜器容器残片和刻字的黑陶薄胎平底器残片。这对研究我国龙山文化青铜器的发展史和中国文字的起源有着重要的价值。

同类推荐
  • 音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音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中国当代歌曲的显著特点,是它紧密配合着、伴随着社会变迁和各个时期的政治任务以至党的各项具体政策。当党的政策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时,当歌曲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时,就留下了经久耐唱的好作品。
  • 科学发现的追求(走进科学丛书)

    科学发现的追求(走进科学丛书)

    1543年5月的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奄奄一息地躺在病榻上。他的学生把刚刚出版的凝结着他毕生心血的《天体运行论》送到他的手中,但他已经没有力气翻开这本书,只是用手摸了摸,不久,就与世长辞了。
  • 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

    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

    谢芾主编的《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为丛书之一。《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内容涉及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哺乳动物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哺乳动物

    本书详细介绍了哺乳动物的进行与分布、大型中型小型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保护等知识。
  • 人类健康与环境(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人类健康与环境(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必然要向环境索取资源,但同时也对环境产生影响。在人类的早期,由于人口稀少和能力的限制,人类的生存主要利用现成的食物,如以狩猎获得的动物、植物的果实、树叶等为食物,此时对环境没有明显的影响和破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然条件主宰着人类的命运。
热门推荐
  • 异族异世界

    异族异世界

    身世,异世,异族?天使,吸血鬼,龙......?兄弟情,友情,爱情牵绊?团结与背叛,弱小的人类能否用科技战胜强大的异族?一股沉寂已久的黑暗力量正在崛起。
  • 赛尔号之精灵变身记

    赛尔号之精灵变身记

    “什么鬼,这。。。这居然是赛尔号精灵变身器!太棒了!”一个中学生惊喜地说道。所有的精灵们都有变身者,让我们一起打败黑暗吧!
  • EXO——在,也不见

    EXO——在,也不见

    你有没有在年少时遇到过一群你无法忘怀的人,如果有,请记得,纵然世界于你分崩离析,但也请回头看看,他们,一直都在。堇色安年,谁许我一世荒芜;风雨漂白,我许你一世年华。愿我们隔着这人海——在,也不见!
  • 嫡女逆天归来:倾世魔妃

    嫡女逆天归来:倾世魔妃

    “咦,这是哪?软软的,但是太窄不像床。外面还在鬼哭狼嚎”夏韵宁猛地坐起来,顿时大厅里的鬼哭狼嚎都消失了,却换来一片惊慌失措的鬼叫声。她原来重生了,还是从棺材里。她才刚重生就有人欺负上门了,她用尽千百种办法来偿还他们以前对她的种种。强势回归的她却在他的面前节节败退……
  • 笨丫头的霸道少年

    笨丫头的霸道少年

    在A市的时光小镇,有点小糊涂的沐子瞳遇上了家里有权有势又有点霸道的南宫瑾。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又会如何呢?敬请期待。。。
  • 课堂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的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讲课离不开提问、课堂提问的概述、课堂提问的目的、课堂提问的类型、课堂提问的功能、课堂提问要有主体地位、课堂提问要讲究时机、鼓励学生发言等。
  • 璇之群像

    璇之群像

    一个叫璇时空的平行世界里,一位不可一世的帝王。帝国四处的争乱杀伐,一个世外祥和的小岛上的几位少年为了龙神复活来到了大陆……同时,百年前祥龙被灭族时,逃到我们这个时空的地球上的龙之九子也开始为复活龙神而展开行动……璇时空里,帝国的皇帝,为了自己长远的统治和霸业,积下越来越多的怨恨,复仇者们开始蠢蠢欲动,接触到帝国阴暗面的少年们,被卷入了颠覆帝国的行动……而地球上,地下的魔法师组织发现了,真正的危险,是来自魔族……
  • 高冷校草是恶魔:小青梅,别闹了

    高冷校草是恶魔:小青梅,别闹了

    第一次,夏初澈要去找校草告白,发现校草被人表白中,所以偷偷躲了起来,可是看到校草拒绝人的一面,只感觉可怕。校草问:“干嘛的?”夏初澈颤颤的回答:“看戏呢!”某男挑了挑眉,“好看吗?”......第二次见面,校草坐在她对面,她在祸害牛肉,某男再次挑了眉,“这牛肉不是我,不必把气撒在它身上”某女欲哭无泪......此后,夏初澈没有好日子过了,不就是小时候黏了他吗,偷看他洗澡了吗,亲了他吗,再外加睡了他吗......这校草怎么就可以臭不要脸的跟在夏初澈身后,“小初,不是说长大要嫁给熙哥哥吗?”夏初澈涨红了小脸,这猴年马月的事,他怎么还记得?
  • 侯门女帝

    侯门女帝

    我说过你要是想要救他,便让你的身体来交换。”他眼底含着冰霜,神情暴戾而阴狠。“好。”前世,她是宅斗的胜利者,以戾悍之名伴随一身,最终被毁容,戳眼,成为了丑颜瞎妇。前世,他是侯门世子,错信骨肉亲情,最终深陷牢狱。他和她不相干,却相随。再次重生,他们携手,却不知,阴谋接踵而来,曾经的爱情早已被误会掩埋。内心的仇恨慢慢的发芽,在这场爱恨情仇中,究竟谁才是谁的劫?当他们的误会变成小山,仇恨悄悄发芽,这一切又将是如何的收场?她那迷雾般的身世又会带来怎样的冲击?她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千刀万剐了他。”他说:“这一世,弱水三千,独取一瓢。”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