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9500000027

第27章 沿湖县、市概况(7)

⑸小矶山在大矶山西边,相距约千米之遥,突出于水面,状若一只小雄鸡而得名。登上山顶北可望庐山飞云,南可览鄱水苍茫。满目尽观浪拍云天,鹤翔晴空,唐代少年才子王勃,从彭泽马当起航,溯江而上,借神风过鄱湖,略觉晕船,于小矶山泊船歇息,随意吟出了“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为小矶山留下了千古绝唱。

⑹芙蓉山位于县城北面,山体面积约15平方公里,海拔215米,清晨站在山顶,金色的曙光照耀着芙蓉山,朝霞散落在群山上空;诸峰相连,金光闪闪,霞光万道,就像一朵盛开的芙蓉花,因而得名芙蓉山。有诗赞曰:“青松如削翠,山高似摩云。周围环群峰,虎踞龙蟠威。朝出云霞封山顶,暮观夕阳挂林间。流水潺潺鸣玉佩,涧泉滴滴奏瑶琴。山前有崖峰峭壁,山后松柏翠屏障。”在芙蓉山腰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寺院“佛古禅林”寺,内有大佛殿、藏经楼、方丈室、客厅、厨房、杂间等。正是:前有荷塘显龙鲤,后有翠竹引凤凰,左有花苑兼菜圃,右有柳荫好纳凉。寺内香烟缭绕,紫气氤氲,好一派香火鼎盛,兴旺发达的太平盛世,寺门前有一块青石上书:芙蓉山八大景观:

浴日芙蓉巧样妆,白云紫气锁庵堂,倚天有势八仙石,落地无能九炮象,万载难磨马足迹,千年不涸油盐潭,晨钟报晓禅林寺,晚唱樵歌处处传。

佛古禅林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古寺,它始建于明代,盛行清朝,与芙蓉山顶白云庵齐名。阳春三月,大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路经芙蓉山麓,闻传山顶白云庵,有高僧讲经说法,心想若不亲自去视听一番,实仍憾事。于是命随从同往,路至半山,突然,雷雨大作,乾隆皇帝吓得魂不附体,转身逃至佛古寺中避雨,浑身湿透,得了一场大病,暂在寺中疗养,随从和主持悉心照料,半月后病愈回京,深感佛祖护佑和众僧精心照料。于是拨白银万两,并御笔亲书“佛古禅林”寺名。

芙蓉山乃是天工造物自然景观,山形奇特,历史文化深厚,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鄱阳湖上千眼桥,多宝西山蒋公岭脚下的鄱阳湖上,桥长2930米,宽1.5米,长麻石条铺成桥面,松木大桩立于湖中为桥墩,是中国最长的湖中古木石桥,因桥身太长,排水孔共983个,故称“千眼桥”,俗称“千孔桥”。自古以来,都昌经星子、庐山去浔阳,翻过蒋公岭,过鄱阳湖是必经之路,涨水有船可渡,枯水则要淌水踏泥过鄱湖,三九严寒,冻泥没膝,苦不堪言。明朝崇祯四年,都昌县令钱启忠带领民众集资建桥,历时5年在此横跨都星湖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县令之德,又名“钱公桥”。从此,此桥成为都昌、星子沿湖民众便捷往来的要道。

⑺鄱阳湖古战场遗址

鄱阳湖区历代烽烟时起,加之地势雄峻,水道险要,汉高祖六年,刘邦派灌婴追杀淮南王英布于泗山;三国时期,周瑜在鄱阳湖指挥水军操练;晋朝盧循阻击左蠡;元初杜可用在鄱湖揭竿而起,反抗忽必烈;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上的康郎山、南岸洲、龙望垴、大矶山、马鞍山、老爷庙、屏风湖;明末吴江驻兵大矶山抗清;清同治年间,太平军驻都昌与清军团练进行血战;日寇入侵鄱阳湖时,沿湖被轰炸烧杀抢夺,至今古战场遗迹尚在。

8.古村落

⑴大港高塘村

高塘古村位于都昌县最北端,与彭泽、鄱阳三县交界的群山之巅,海拔486米,是都昌地处最高的古老村落,村中央有一口大水塘,故名“高塘”。该村始建于南宋,历尽沧桑800多年,村中房屋大多为砖木结构,墙基是卵石砌成,村庄四周,自然生态环境十分完美,群山绵延,白云缭绕,古木参天,奇花异草遍地,森林覆盖率达98%,药用植物数百种之多。村口山坡上有一棵1300多年的银杏树,腰围4人合抱,冠高20多米,6棵200多年的银杏树,像众子伴母式地围绕四周,奇特之壮观实为少见。崇山峻岭上的高塘古村,就像蓬莱仙岛,世外桃园。

⑵三汊港盧村

位于都昌县阳储山东麓有一幢明代嘉庆年间的古建屋,内有石板厅、佑公厅、四进厅、3幢古屋,呈品字形排列,占地16亩。3幢明代建筑均属砖木结构,穿门与台梁为混合结构,外窗很少,多于天井采光通风,屋内遍布石雕、木雕,石刻多为双鲤跳跃图样,木雕以花格为主,简洁明快,具有明代最典型的建筑风格。石板厅造型别致,三进两厢、阁楼、绣楼,并列中厅左右,大天井长15米,宽1.5米,周围用红石镶嵌青石砌成围栏。大门照10米,人行门前有回音,村人称“回音门”。抗日战争时期,都昌县国民党政府两次迁此办公。

⑶袁学舍村

苏山脚下袁多公路旁,有一处古代建筑群,名学舍村,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300多年,面积6000平方左右。18栋清代建筑的民居,从外观看,建筑风格整齐,每栋之间屏头叠起,凤尾飞翘,屋之间墙体相连,门户相通,下雨天串门不走湿路。村前一池塘,塘沿四周及全村通道皆用花岗石铺成,古朴悠久,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风格。民国时期其村非常兴旺,黄甫军校毕业的高才生18名,百姓赞称学舍村18条横皮带,回家探亲,统炮掀天好不显耀。村前溪流环绕,村后苍山碧绿。学舍古村好一片风水宝地,古建群别具一格,保存完好,风采迷人。

⑷石树吴村

汪墩石树村,又名“石树圈屋”,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300年左右,是一幢深庭大宅式的清代建筑老屋。保存完好,因圈屋位于石树村南,村民称此屋为“南边圈”。该屋占地约11亩,面积7200平方左右,砖木结构,四幢六进,棋盘型,屋内大、小房138间,大天井48间,小天井不计其数。廊檐门窗,雕梁画栋,通道幽深,迂回曲折,进入圈屋如入迷宫。据历史有关资料记载,元世祖十一年,有游学者吴原道自庾于到星子白鹿洞书院读书游学至此,入宿石姓安家立户,到原道第15代孙吴文壁成景德镇大名窑户而巨富。遂于此置地建房。按照当时设计建造圈屋,上望天窗采光,四周有通道出入。大屋落成,吴文壁系族而居,几十户人家,几百号人丁,和睦相处,繁衍生息至今。民国时期吴文壁后人吴楚英驻南昌,任都昌会馆副馆长兼秘书长,吴楚英系都湖鄱彭诸县的出名拳师,深得乡民爱戴,建国后60年代逝世。

⑸刘溉鼓楼

刘溉鼓楼村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据《刘氏宗谱?鼓楼记》载:刘溉少年入沣,桂折高枝,为官清廉,政绩显著,明代朝廷旨谕建鼓楼旌表贤芳,谱中并刊有古楼图样。

●刘溉鼓楼的故事:刘溉,字一清,嘉靖年间16岁乡试中举,19岁进京赶考,在进京途中相遇吉水举子朱式,他俩一见如故,甚是投缘,在考场上俩人相隔一壁,在即将交卷时,刘溉只听见朱式低吟道:“激字急死人,激字无处寻”,刘溉听后,低应道:“三点白下方,反文在右旁”,朱式顿悟,交卷后二人出了考场,朱式紧握刘溉双手说:先生“一字”之恩,在下涌泉相报。刘溉说:你我乃志诚好友何谈相报。

出榜后,朱式考中第12名进士,刘溉榜上无名,他心中郁闷,朱式劝他来年再考。刘溉笑了笑,各自分手。

在回家途中,刘溉偶感风寒,病魔缠身一年余。正是:屋漏又遭连夜雨,行船偏遇打头风。他只得变卖家产医病,病愈后刘溉教书为生。

朱式考中进士后,深得皇上宠爱,不久便委任为丞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等荣耀。这年阳春三月,朱式奉旨巡视江南,途径九江南康府,专程登门拜访刘先生,只见先生家境贫寒,生活艰难,朱式内心甚是同情,并令随从取出50两白银,权解燃眉。刘溉推辞再三,只得收下。临别朱式说:学生当尽全力,请先生静候佳音。

朱式回京后,得知山东滕县暂缺一名县令,便奏明圣上推荐刘溉去山东藤县任县令,万岁恩准,即下旨调刘溉去山东上任。刘溉不负朱式重望,在任时勤政爱民,将藤县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3年后,朱式又将刘溉调往贫穷落后的望江县,刘溉在望江县兴修水利,带领百姓开田、拓荒以农为主,工商为补,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望江县治理成人人有饭吃、家家都平安的富裕县。皇上得知刘溉为官清正,治县有方,深得百姓爱戴,特旨谕建鼓楼旌表贤芳。后人赞朱式为报一字之恩,永尊刘溉为先生,“一字值千金”的渊源由来于此。

9.主要历代名人

鄱阳湖地区都昌县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人杰地灵,历朝历代,造就了许多文武良才、爱国英雄、达官显贵。

⑴东晋陶侃

东晋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行,都昌人,徙家浔阳,早年孤贫,鄱阳范逵尝过其家,仑卒无以为具,母剪发易酒淆款之。逵知其贤,荐其庐江太守张夔,名为督邮,迁主薄,历枞阳,武岗令,有贤名,讨贼有功,封东乡侯,迁江夏太守。元帝时,为广州刺史,公暇,朝暮运甓自励。都督荆州,楚郢士女,莫不相庆,暨王敦,苏竣难作,举义兵,匡复帝室,寻迁侍中加太尉,都督交广等七州诸军事,镇巴陵、移武昌,在军40载,雄毅善断,数千里道不拾遗。咸和七年卒,七十有六,后封桓公,子16人,二死节,瞻赠大鸿胪,舆赠长沙太守,洪、范、岱、臻并贵显,世享其泽,所在行祠祀之。(载自《南康府志?人物卷?六都昌县》)

⑵爱国丞相江万里

江万里(1198年—1275年),字子远,号古心,今江西都昌阳峰人。先后任过吉州、隆兴知府、驾御郎官、尚右兼侍读、监察御史、右正言殿中待御史、左丞相兼枢密使。他是政治家,又是教育家,先后创办了白鹭洲书院、道源书院、宗濂精舍等3所书院。培养出了一批以文天祥、刘辰翁、欧阳守道为代表的杰出人士。他爱国爱民,疾恶如仇,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元兵破城后,江万里举家赴止水,以身殉国。其弟江万顷任兵部尚书,受其兄影响,英勇抗元,为国捐躯。

⑶民族英雄刘琦

南宋著名将领、杰出的民族英雄刘琦,字信叔(1098年—1162年),都昌县鸣山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才能的军事家、他的一生忠心报国,可歌可泣。绍兴十年(1140年)他指挥的顺昌战役以五千雄兵,击溃金兵10多万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之典范。他不畏强暴,敢与卖国权臣秦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以至丢官削职。在岳飞、韩世忠相继遇害后,绍兴三十年(1160年)又以病弱之躯,挂帅抗金,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他的一生光明磊落,为官为民,清正廉洁,在老百姓中留下了极好的口碑。

⑷文武大臣曹彦约

曹彦约(1157年—1228年)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都昌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隘“文简”。

⑸著名理学家陈澔

陈澔(1260年—1341年)字可大,号云住,人称“经归先生”。南康府都昌人,宋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陈澔出身教育世家,系江州义门陈氏后裔(属南桥庄),祖辈时代注疏经书,留有许多名著。祖父讳炳,淳佑四年(1224年)进士,主要从事《礼》的研究;父讳大猷,为饶鲁门人,开庆元年(1259年)进士,曾为从政郎,黄州军判官,一代名儒,著有《尚书集传会通》,尤其对《礼》的研究有独到之处。

宋代《礼记》就出于陈澔之手,是元、明、清主要教材。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理学人才。

陈澔闻元兵攻战了豫章时,他仰天长叹,大势已去。于是命人在都昌城西,即西山脚下、鄱阳湖边,搭建两间茅棚,离地5尺支架,上面铺木板,一间木板上放24口大水缸,盛满清水,另一间储备了30担大米及生活用品。陈澔对家人说:“从元兵攻战都昌起,我便住进此棚,头不顶元天,脚不踏元地,口不食元水。”元兵入侵后,陈澔果真一直在此棚里。元人知其才,多次请陈出山为官,他坚决拒绝,最后水尽粮绝含恨离开了人世。他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德为世人所崇敬,后人为了纪念他将经归祠改为“陈澔祠”。清初,将陈澔移祀于白鹿洞书院紫阳祠。清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皇帝颁诏命,将陈澔尊祀于孔庙,奉为先儒。

⑹抗击海寇名臣余应桂

余应桂(1585年—1648年)派名光秋,字占玉、号二矶,明代南昌府都昌县余呈湾村人。他在万历、天启和崇祯朝历任知县监察御史,巡按、巡抚、兵部左侍郎、三边总督等职,从一个农家子弟至国之重臣,无论在什么位置上都能努力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天启六年余应桂任龙岩县令。龙岩县当时是一个非常贫困的穷县,他到任后深入民间调查访问,咨询百姓之困苦,发现土豪胥吏,狼狈为奸,以催科征粮为借口,残酷盘剥百姓,他立即采取措施,清算“诡粮”,罢斥苛税,“剔蠹刷奸,永绝狐鼠之迹”。

崇祯元年,余应桂调任海澄县令期间,县临滨海,海寇十分猖獗,经常登陆烧杀抡掠,百姓深受其害,余应桂修建腰墙,增筑关楼,整顿游兵,加强防寇力量。通过3年努力,终于歼灭了海寇匪首李魁奇,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和怀念。

⑺榜眼曹敏政

都昌县芗溪马垅村委会湖下曹家村,生于乾隆庚戌年(1790年)。曹敏政在嘉庆丙子科26岁时参加乡试中副举,在乐安县任教渝俸满,道光辛已年(1821年)中举人,保举侯选知县期间,在癸已科(1833年)会试中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时年43岁。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掌陕西道监察御史。1840年因丁父忧归家。期满后调任兵部给事,为掌印官。咸丰辛亥年(1851年)时61岁,分巡惠州、潮州、梅州一带兵备道,后又调雷州半岛和海南省兵备道,授中宪大夫,又晋封通奉大夫。他学问高深,还是咸丰的老师,曹敏政谦恭礼让,诚信孝义,待母至孝,对地方贤才,选荐提拔,公正不偏,辞官归籍后,地方官员和绅士对他敬重有加,可说荣耀至高,有史以来都昌未开状元门,所以曹敏政乃都昌独一无二的才子。

⑻抗法英雄吴其炳

吴其炳(1837年—1919年),都昌县城吴家街人,字虎文,派道煊,赠名吴杰,他能文善武。清咸丰三年中秀才,同治六年考取文举人,之后又考取武举人。光绪九年(1883年),虎文被派至浙江宁波招宝山。1885年,法国远东司令孤拔驱舰台湾、福建,直逼位于宁波镇海口的招宝山。3月1日下午3时,4艘法舰排成一三队形,气焰嚣张直向招宝山冲来,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虎文测准射程,果断号令,炮弹如雨点射向敌舰,溅起高达数丈的浪柱,不可一世的法舰敌人见状顿时大乱,仓皇而逃,孤拔受重伤逃到澎湖岛后不治而亡。

同类推荐
  •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本书阐述了取名的方法和技巧,介绍了孩子取名、成人改名、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等。
  •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是一部关于甘肃历史文化特色及其发展的专题性研究论著。《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共分四个专题。每个专题又针对不同的特色及方向,对所研究的文化资源进行了重点的介绍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该历史文化资源对甘肃近现代文化的影响,
  •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介绍了世界各地的10家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提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
  • 文学文献(兰州历史文化)

    文学文献(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本书包括西夏人的自然崇拜、原始巫术意识、西夏佛教溯源、西夏人的华儒情怀、西夏佛教的兴起、西夏佛教的风貌以及西夏的社会习俗等内容,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西夏人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透视,对研究西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热门推荐
  • 无敌箭神

    无敌箭神

    我为箭神,天下无敌!这是一个成神的故事!
  • 腹黑夫君:落魄小姐去种田

    腹黑夫君:落魄小姐去种田

    安均在自家落魄后,听从爹爹的吩咐去了一个小山村,然后她终于实践了一个道理,就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就是种田吗?好吧,她种!什么,还要让她养鸡?行,这个也可以!纳?打扫鸡窝?哎,她忍!干啥?还想让她以身相许,不然就被扫地出门?草,姑奶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然安大小姐的这一切都是自找的!谁让她总是犯了呼格的忌讳!没事总要刺激人家是老光棍干啥!其实呼格并不老,也就才25岁,人长得也精神,若不是心里有了个小白眼狼,哪里能等到这么大还不成亲!
  • 血火同源

    血火同源

    当第一缕阳光出现在世界上打破了沉寂的黑暗时,是黑暗在侵略光明,还是光明扰乱了黑暗并上演了历史上最大的反客为主?(作品灵感来源于“吸血鬼日记”,如有相似之处请勿吐槽,多谢。)
  • 《天地只有你》

    《天地只有你》

    谁说丑女不可以有爱情、爱情、看对眼了就是无论怎样都会天荒地老...................
  • 绝世邪女:逆天倾城召唤师

    绝世邪女:逆天倾城召唤师

    她是王牌杀手,医毒双绝。一朝穿越,世人耻笑。既然天不容我,那我便逆天而行!狂有狂的资本,帝级炼药师,全系召唤师……于是退婚的退婚,该打的就打,该杀的绝不手软。欺负我没神兽?看后面那一群是什么?欺负我没修炼?我分分钟就可以把你虐成渣!欺负我没颜值?老子让你知道什么是风华绝代!欺负我没人要?我家大神一个顶你万千美男!太子来求亲?踢之!渣女欺上门?杀之!色狼来调戏?抽之!妖孽欺上身?卧槽!“小猫咪,现在你是我的!”某男强势霸气说道。“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啊?我是傻啊?我要退货!”某女掀桌。前有妖孽,后无支撑,某女被扑……
  • 地持义记卷第四

    地持义记卷第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永恒

    永恒

    在一次军事演习中,空降兵连长唐思强奉命执行侦察任务。谁料侦察机遇上强电磁雹,飞机失事。唐思强和钟振国两人跳伞后却发现回到了1937年的抗战时期。本着中国军人的职责,二人决奋起抗敌,并希望通过他们来自21世纪的优势力求能改变抗战进程,让祖国少受些苦难。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们能否通过努力而实现这一目标呢?
  • 异斗神

    异斗神

    一个奇异的世界,造就一副怪异的身体。两把武器,掀开一世争斗!一道屏障,牵连两界情缘!诛魔灭冥,唯我独尊。异界三族,我为斗神!看一个荒谷小子如何在异世称霸中揭开这最后的神秘!
  • 地狱勇士归来

    地狱勇士归来

    在一次任务中,他想要回祖国的怀抱,乘着战友的不注意,悄悄的回归了,在祖国内遇到了许多事情,认识了霸道的女总裁、可爱的孩子,往年的同学,也遇见了小时候暗恋的女生
  • 黑魔女

    黑魔女

    十九世纪,皇室统治的伊赫斯国中时常会发生让人无解的事件,可是任何人都无法调查出这些诡秘事件的真相。没人知道,其实这些事都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是一个曾经被世界抛弃的人,当她从地狱中回归而来,成了行走在黑夜的魔女,或许人们只在传说中听过这个在黑夜中控制百鬼夜行的人。当这位魔女大人渐渐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却发现伊赫斯国还有更多让人震惊的神秘。王者归来,俯视众生,当她已经强大到无所畏惧,究竟怎样的人才能站在她的身边?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