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8400000026

第26章 汉民族在“大一统”中形成(3)

及至唐代,由于唐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繁盛的京都长安,丝绸古道上的骆驼商队,乘风破浪的日本遣唐使船,去印度取经的玄奘,以及诗坛上的千古绝唱,艺苑中的书法和绘画……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其震古烁今的文明,千余年来不仅影响着中国,也影响着东方和世界,于是,唐王朝时,又出现了“唐人”一词指称汉民族的新情况。如所沈亚之《沈下贤文集》称:“自翰海以东,神鸟、敦煌、张掖、酒泉,东至于金城、会宁,东西至于上郢、清水,凡五十郡、六镇、十五军,皆唐人子孙,生为戎奴婢。”《新唐书·吐蕃传》刘元鼎出使吐蕃经过兰州时,所见“兰州地皆粳稻、桃李榆柳岑蔚,户皆唐人。见使者麾盖,夹道观。”又如元人吴鉴在《岛夷志略·序》中云;“自时厥后,唐人之商败者,外形率待以命使臣之礼。”再如《明史·外国真腊传》云:“唐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关于“唐人”一词出现的原因,清初诗人王士禛在《池北偶谈·汉人唐人秦人》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其云:“昔予在礼部,见四译进贡之使,或谓中因为汉人,或曰唐人。谓唐人者,如荷兰、逻罗诸国。盖自唐始通中国,故相沿云尔。”可见称汉民族为“唐人者”,多为自唐王朝开始才与中国有往来的国家。所以至今东南亚一带及海外仍有人称华侨为“唐人”,不少国家华侨聚居的地方还建有唐人街。

但是,“唐人”一词作为族称,并没有被汉民族本身所承认,唐王朝时虽比汉王朝更繁荣、昌盛,但其在与周边邻国和邻族交往中仍自称“汉”。由于唐王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之实行了比较开放的民族政策,所以边疆少数民族在唐任高级武将的很多,如契芯何力、薛吐摩支、安禄山、哥舒翰、李光弼等,他们与汉人郭子仪、郭虔瓘等统领的军队均系蕃汉兵混编而成,故《唐书》上常称某某“率蕃汉兵”若干万。特别突出的是在与吐蕃的交往中,即称“蕃汉两家”,在划定边界时也称蕃界、汉界,至今仍耸立在拉萨的《唐甥舅联盟碑》碑文中,就巴有蕃、汉两字,或分写,或联写。在新疆出土的藏文书信中,就有一封命令中说:“驻陇州大臣:猪年期间发布手令,据汉(苗)两族官员呈报,先是,蕃松及相论亚耶二人,编造谎言,取沙州汉人女子,名为娶妻,实则用作奴婢。”可见唐时所称的“汉”,就是指唐地及唐人,“汉”字原来所指的汉朝人之义已完全消失,而指汉民族之义则由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对汉民族的他称而转变、发展为汉民族的自称了。

正因为“汉人”之称在唐代已从他称变为自称,所以唐以后,“汉人”(或“汉民”)一词的应用更为广泛了。

在辽代:

(1)《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在记述阿保机建国过程中汉人所起的作用时说:阿保机起家于汉人的生产和技术不为过誉。

(2)《辽史·地理志一》载:辽迁扶余人于京西与汉人杂处,迁勃海人于京西北与汉民杂处。

(3)《辽史·刑法志上》载:由于汉人居被统治地位,因此“契丹及汉人相殴致死,其法轻重不均”。由于辽王朝对汉人用汉法,使得“汉人”始具有血统编民的法律意义,这对汉民族族称的确定有着一定的意义。

(4)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日五代史·张砺传》裁,张砺在被契丹虏获后说:“砺,汉人也!衣服饮食与此不同,生不如死,请速就刀”张砺自称为“汉人”,民族自我意识感跃然纸上。。

在金代:

(1)阿骨打令完颜希尹创文字,“希尹乃依仿汉人楷宇,因契月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真字。”

(2)《金史·张亨传》载;“世宗谓宰臣:汉人三品以上官常少得人,如张亨近令补外,颇为众议所归”。

(3)《金史·贺杨庭传》载:“世宗喜其刚果,谓扬庭曰:南人矿直改为,汉人性奸,临事多避难。异时南人不习词赋,故中第者少,近年河南、山东人中第者多,殆胜汉人为官。”此所谓“汉人”考,乃故辽境内的汉人及已汉化了的渤海人、契丹人;“南人”者,乃河南、山东之汉人。

(4)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金史·卢彦伦传》载临潢留守耶律赤狗儿云:“契丹、汉人久为一家”,“番汉之民皆赤子也。”“汉人”作为族称之意不言而喻。

在西夏:

成书于公元1190年,至今保存完好的西复文汉语对照词典《番汉合时堂中珠》中说:“不学番语,则岂和番人之众;不会汉语,则岂入汉人之情。番有智者,汉人不敬;汉有贤者,番人不崇,若此者,由语言不通故也。”在这里,“汉人”一词指称汉民族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在元代:

元王朝将全国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4等。此所谓“汉人”、“南人”之分以宋、金疆域为界,实承袭金代的传统说法。后元王朝取消了“汉人”与“南人”之间的界限,统称为“汉人”。由此之故,原是南宋宫廷琴师的诗人汪元量,在元灭宋,随三宫被虏北去后所写的很多纪实诗中常以“汉人”或“汉儿”入诗,如《湖州歌》有“汉人歌罢楚人歌”,“汉人犹惧夏爷爷”之句,《幽州歌》有“汉儿辫发笼毡笠”之句;《淮人水驿诗》中又以“汉儿”与“越女”相对称。此所谓“楚安”、“越女”即指“南人”。这里既说明了元代“汉人”一词的含义,又反映了宋王朝的人对“汉人”一词的认识。

关于“南人”指南方“汉人”之意,在少数民族语言中也有反映,女真语称“汉人”曰“泥哈”;满语称“汉人”曰Nikan,其复数词作Nikasa;蒙古语曰Nangiai,均源于“南家”一词。

这样,“汉人”一词作为汉民族的族称,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亦然。明王朝行政胡姓为汉姓的民族政策,清王朝将全国分为满、蒙、汉三等,而汉人又分为隶属八旗的“汉军”和普通汉人两等。王士桢在《池北偶谈·汉军汉人》中云:“本朝制以八旗辽东人号为汉军,以宜省人为汉人。”康熙实行“满汉一体”的民族政策,下令“各省督、抚,不论满洲、汉军、汉人,应选贤能推用。”

纵观自汉至清2000多年的历史,“汉人”之称作为汉民族的族称。虽源于汉王朝,但在历史长河的衍变中,经过历史的冲洗,早已与历代朝号无关,基本上成了汉民族族称的专有名词。

近代以来,由于“民族”一词科学含义的传入和影响的扩大,“汉人”之称渐转为“汉族”之称,如:

(1)1901年,梁启超在《亡国篇》说:“悲夫悲夫,吾汉人之有兮日也,虽然则亦幸矣。皇皇种族,乃使之永远沉沦,其非人心也哉!夫驻防云者,则岂不以防我汉族哉!”

(2)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云:“汉族者,东洋史上最特色之人种,自古司东亚文化之木铎者,实惟我皇汉民族焉。”

(3)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也说:“象亚洲的民族,着名的有蒙古族、巫来族、日本族、满族、汉族。”

这样,中华民国成立后,申明汉、满、蒙、回、藏是民国的五大民族,即“五族共和”之说,“汉人”正式成为具有科学意义的“汉族”,至此,汉民族族称最后确定。

为什么汉王朝的朗号——汉,能蜕变衍化为汉民族的族称,而“秦人”、“唐人”之称却被历史的筛选而淘汰?

原因之一是汉王朝国运长久。如上一章中所述,华夏民族统一于秦王朝,一般来说,称其为“秦人”是顺理成家的事,西域各国乃至西亚即用“秦人”之称。但是,秦王朝好景不长,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起,至公元前206年亡,前后仅仅15年,这只是历史的一个瞬间。汉王朝则完全不同,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建西汉,到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立魏国,前后长达400多年,国运长久,这就为汉王朝之朝号——汉,取代国运短命的秦王朝之朝号——秦为汉民族的族称,提供了最起码的历史条件,也为它不被国运达289年的唐王朝的朝号一唐所取代,打下了基础。

原因之二是汉王朝国势强盛。秦王朝喧赫一时,它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华夏民族的种种措施虽有进步意义,但终因其立国时间太短,并末真正彻底实行,何况其暴虐的统治更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了永不消失的阴影。汉王朝则完全本同,正如史书所说,汉承秦制,秦亲王朝所制定的种种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措施,不仅在汉王朝得到了实行,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使汉王朝成为一个统一、繁荣、强盛的世界大国屹立在东方,与西方古罗马帝国并驾齐驱。如此强盛的国势,是足以使人引以为荣的,所以“汉人”之称逐渐取代“秦人”之称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唐王朝虽然在统一、繁荣、强盛方面均超过丁汉王朝,不仅是小国封建社会的顶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这一切都是在汉王朝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尽管海外已有称汉民族为“唐人”,但唐王朝之人仍自认为是“汉人”,决无以“唐人”之称取代“汉人”之称的意思,所以,“唐人”之称也就无取代“汉人”之称之力。

总之,无论是他称,还是自称,由于上一节中已论述了汉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在汉王朝时已形成,所以“汉人”之称经得起历史的干锤百炼,这既从族称的角度和层次,反映了汉民族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反过来,也从汉民族作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的角度和层次,表现了汉民族族称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汉民族在黄河和长江这两个摇篮中,经过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的阶段;经过夏、商、周、楚、越诸民族以及部分夷、蛮、戎、狄大溶合而育成为华夏民族的阶段;经过华夏民族在“大一统”中向汉民族发展、转化的阶段,终于完成了其形成史上的三部曲,谱写成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伟的一部民族形成交响乐曲。

汉民族一出现在世界,便以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稳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收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历史的长河中,她战胜了无数次惊涛骇浪;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烈火中,经历了干锤百炼,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和宋辽夏金元至明清两个时期得到大发展,人口从两汉的五千多万,发展到清王朝道光年间的四亿以上,又发展到现在的十亿以上,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场地域从黄河、长江流域向南发展到珠江流域抵海南岛和台湾岛,向东北发展到黑龙江流域;在社会形态上,则在封建社会2000多年历史的基础上,经过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

同类推荐
  • 中国的风俗

    中国的风俗

    风俗,是一个迷人的世界。中国风俗是这个迷人世界的一朵奇范,它是中国文引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地方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立产,它以其独具特色的风姿、风貌和风采展现在人们面前形成一个色彩斑润的世界。
  • 陇上灯谜六十年

    陇上灯谜六十年

    本书辑录了甘肃省自建国以来六十年间著名谜语专家创作的谜语,内容涉猎广泛,谜面用典丰富,文字典雅、工整、谜语或形象生动,或妙趣横生。适于谜语爱好者、收藏者及对此感兴趣者阅读、鉴赏。
  • 西洋文化简史

    西洋文化简史

    本书在对西方文化进行探询时,着重对它的起源、形成、发展、面貌特征进行了有特色的概述。是从古希腊文化讲起,涉及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理性文化,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等,以最简洁的方式概述了西方文化的来龙去脉。
  •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五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骨之伤痕

    骨之伤痕

    他,从现实世界穿越而来;他,属于另一个空间。一个人的传说还在延续,另一个人的传说才刚刚开始。
  • A Modest Proposal

    A Modest Propos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烈女无心

    烈女无心

    无邪表示,她这一辈子做的最伟大也最憋屈的事,莫过于封印魔王。为什么呢?因为若是没有封印魔王,她就不会捡到宝宝,没有捡到宝宝,她就不会被他吃得死死的,甚至到了最后,连怎么被吃干抹净都不知道。不过,哪位养过孩子的妈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宝宝一天一个样,一个月就比她还高了呢?这让身为抚养人的无邪怎么破?
  • 花开花

    花开花

    要她乖乖去订婚?想得美!除非她是个瘦弱的主
  • 武战神魔

    武战神魔

    一个军队的英雄因为一件神器来到了地府在经过一番际遇之后在一个叫做神魔大陆的地方重生了(新手,学生党可能偶尔会断更)
  • 暴力星空

    暴力星空

    在微小的人,也会有成为大人物轨迹;再伟大的人也有可能失败的一天。
  • 复仇三公主的异能死亡爱恋

    复仇三公主的异能死亡爱恋

    她们原本那么美好,却被那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到遍体鳞伤,十年了,她们哭过,笑过,冷漠过。只为十年后的今天,她们全新的蜕变,却遇上了他们。一切都在转动,谁会最终取得胜利?
  • 神易近人

    神易近人

    玉帝一觉醒来,发现整个天庭有些不对劲。太上老君用炼丹炉崩爆米花。月老乱牵红绳成全万千基佬。十万天兵天将在南天门尬舞。哮天犬携玉兔共享人世繁华。为寻群仙元神,天庭关闭玉帝下凡,燃并暖的天庭扛把子该何去何从?玉帝:自己的天庭自己救!这是玉帝带领群仙重返天庭的爆笑故事。
  • 不化骨

    不化骨

    他的出现,颠覆了我原本熟悉的都市生活,从此,恐怖事件接踵而来,一时间风云变幻,各种妖魔鬼怪纷纷出现:尸总管、猥琐道人、僵尸警察、蛇妖、将军墓、南洋降头术、鬼朝廷、东瀛阴阳家族……我和他行走于天地间各处阴暗的角落,一路除魔卫道,爱恨情仇,自我救赎!
  • 晓途

    晓途

    钱晓途是一个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这是他从学生到参加工作的一系列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