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8100000031

第31章 民国汉族风俗(13)

中华民国的成立砸碎了套在民众头上几千年的封建枷锁,使生产力得到解放,重农抑商思想进一步破除,并随之带来了民众生活的相对好转和市场贸易的迅速发展。清末一度衰落的饮食业,这时期逐轻渐得到了恢复。民国初年,是北京饮食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时,北京有地方菜馆100多家,具有北京、山东、江苏、广东、四川、河南等20多种不同风味。其中,以山东、江苏、广东等地方风味最着名。民国时的北京饭馆没有纯粹北京馆,只砂锅居(和顺居)、白肉馆和其他卖小烧煮的饭馆,勉强可说是北京馆以外,大部只以山东馆为北京馆。山东馆以善做鸡鸭鱼菜见长,如炸胗儿、糟鸭头、拌鸭掌、抓炒、软炸等,非山东灶不精。北京以烧鸭子出名的全聚德,和已然关闭素称金陵移此的便宜坊,也是由山东人来经营的。在山东馆子以外,另有“洛南馆”,所做希馔,介于南北之间,别有味道,尤善做大件菜,如燕窝、鱼翅、甜菜等珍细品,非普通馆子所能及,丰泽园、新半楼便是济南馆。另外,民国期间的“山西馆”、“江苏馆”、“四川馆”、“福建馆”、“贵州馆”、“广东馆”等都在京城有一定的名望。

在上海,各种地方风味菜肴的门类已很齐全。二十年代末,除在本地菜馆外,已有徽州、苏州、无锡、宁波、扬州、粤、京、豫等地方风味。其中,最先进入上海的是安徽菜。徽菜馆即经营菜肴,也兼营汤面;拿手菜是炒鳝背、炒虾腰、走油拆炖、煨海参等;二只特菜是馄饨鸭和大血汤,烧得格外地道,名扬沪上。其着名菜馆是大中楼、其萃楼、大中国等。其时,苏州、无锡菜馆也在上海出现。苏锡菜以船菜着称,由于它口味与上海相仿,加上苏锡人在沪居多,因而格外受到欢迎,发展极快,不到几年就名列前茅。如创建于1862年的“同治老正兴菜馆”,以咸肉豆腐、炒肉百叶,炒鱼粉皮,肠汤线粉和各色河鲜而名噪全沪。据二十年代出版的《老上海》称:“饭店之佳者,首推……正兴馆,价廉物美,名副其实,炒圈子一味,尤为着名”。至四十年代初,苏锡馆已占上海饭店的半数以上。与此同时,经营各帮菜系的饭店也纷纷在上海出现。《老上海》云:“沪上菜馆,初唯有徽州、苏州,后乃有金陵、扬州、镇江诸馆,至于四川、福建等菜馆,始于光复之后盛行于沪上”。到上海解放前夕,全市已有苏、锡、宁、沪、京、川、扬、粤、闽、豫、杭、清真、素菜等风味菜馆。

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特别是1927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之后,南京成了政治和经济中心。发达的交通和繁荣的市场,促进了饮食业的旺兴,南京饮食业走上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直至1949年的38年间,南京的饮食业一直得到发展。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前,南京很少外帮菜,除极个别的维扬帮、教帮和山东馆以外,南京基本是京苏大菜一统天下的局面,南京菜馆酒楼主要集中在城南夫子庙一带,较为着名的有贡院东街的六华春、金陵春、海洞春、长松东号,贡院街的六朝春、东升楼,贡院西街的小乐意,状元境的明华楼,桃叶渡畔的松鹤楼、老宝新、绿柳居,承恩寺一带的嘉宾楼等。小吃馆子则以六凤居、五凤居、德顺居、龙门居、雪园、刘长兴、新奇芳阁等最为有名。民国时南京还有早点四绝,一绝是七家湾“李菜兴”的牛肉汤,选料精,炖得烂,气香味鲜;二绝是中华门内贵人坊“清和园”的荤素干丝;三绝是武定桥下的“包顺兴”的包饺,个小、皮薄、卤多;后来居上者有“刘长兴”,该家在鲜肉中掺入皮肚,上笼一蒸,皮肚化为卤汁,鲜美而不油腻;四绝是西门殷高苍“三栈楼”的烧饼,由于特别酥脆而被誉为千层饼。

3.西餐番菜进一步流行

民国时期,中国各地的菜馆,依然是中菜的天下。然而,由于当时与外界接触渐趋频繁,东西方来华人数急剧增多,因而在交通要冲及沿海各大城市,出现了相当多的西菜馆和东洋菜馆。

西菜馆亦称番菜馆,出现于清朝后期,是来华洋人不断增加后出现的一种饮食风尚。民国时期,各地开设的西菜馆,数量颇为可观。在北京,“向日请客,大都同丰堂、会贤堂,皆中式菜馆。今则必六国饭店、德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一八《京兆》。以至北京的饭庄,“旧者衰,新者起。新旧代兴,因之日推而旷”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一八《京兆》。北京的番菜馆,又名大菜馆。“有为外国人设乾及为中国人设者二种。中国人设者多在前门西一带。趋时者每在此宴会,其价每人每食一元,点菜每件自一角五六分至二三角不等。”《新北京指南》第二编,撷华书局,1904年版。1914年北京较出名的西菜馆已有4家,到1920年发展到12家。天津在民国后,出现了11家番菜馆。在重庆,“民国光复,罐头之品,番餐之味,五方来会,烦费日增”《巴县志》,民国28年刻本。而在上海,西餐之风更盛,“遇有佳客,尤非大菜花酒,不足以示诚敬”《申报》1912年8月9日。1910年,德大西菜社开张,这是上海一家较早面向社会的西菜馆;三十年代,复兴饭店设立,经营欧式西菜;天鹅阁则是上海着名的意式西菜馆,其名菜为“墨西尼鸡面”,用意式烹制法制成。1935年10月,意大利人路易·路迈在淮海中路开设喜乐迈法式西菜馆,它就是现在上海最负盛名的红房子西菜馆的前身。沪地西菜馆业中还有一些俄式菜馆,经营者有白俄也有中国山东人,最盛时曾达十余家。

除了西菜外,民国时舶来的饮食中,还有一种东洋菜。经营这种菜的菜馆,绝大部分由日本人开设,在口味上完全有别于中菜和西菜。这种菜的主要品种,一只叫Sukiyaki,即用肉类和各种蔬菜豆腐放置火锅内,随煮随吃,颇相类于中国的暖锅;另一只名Osasmi,即将一种不腥的鱼,就着酱料姜丝生吃。这种菜的影响,从总体上说,没有西菜来得大。

其实,就中国人的嗜好来说,西餐、东洋菜并不比中餐好吃。中餐注重口味,而西餐倾向于营养,从纽约到旧金山,牛排就是牛排,千篇一律,并没有什么变化。对于吃口味的中国人来说,有一些西餐简直味同嚼蜡。在北京的一次民意测验里,有“你爱吃中餐还是西餐呢?”结果回答吃中餐者占77%(1907人),回答爱吃西餐或回答“中西餐合而食之”、“中餐西式”、“西式的中餐”、“改良的中餐”者占23%(570人)。《晨报副刊》1923年7月15日。这说明对西餐感兴趣的只是一部分人。他们对西餐有兴趣,其原因并非出于口味上的偏好,而是因为吃西餐这种饮食形式代表了一种新鲜、时髦的风尚。

4.西式饮料进入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饮和食是互为表里的,两方面联为一体。古人所说的“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充分说明饮、食实为人生的两大基本需要。民国时的食之道令人垂涎,同样,当时的饮之道也让人渴意顿消。

民国期间,北京通行的饮料一是烧酒,即白干,南京称为“高梁烧”、“蚌埠烧”、“牛庄烧”,受到上中下不同阶层的欢迎。二是绍兴黄酒,名色也很多,大都通行在中上阶层,日常饮此者很少。三是山东、山西黄酒,只作为应酬家乡客人而已。四是江米白酒,可以用在药内。其时,上海人好饮黄酒。20世纪40年代,有个秦姓的绍兴人从家乡运来一大批陈达20年的黄酒,在上海南京路北首香粉弄开设酒店,以沽酒宴客为主要经营。当时,一般酒店都用锡壶、锡罐盛酒,该酒店却用陶制的方壶为酒器。因而店名也称方壶酒庐。好酒再辅以别致的酒具,自然吸引了一班酒客光顾。

在饮的“家族”里,除酒外,主要的还有茶。民国北京茶行,十之九皆为安徽人,所谓“茶叶某家”的便是,有名者为:吴家、汪家、方家、罗家、胡家、程家几姓,而安徽人中尤以歙县为主,所以北京的歙县义地便由茶叶吴家负责典守。外省外县人极难经营茶行,即便有人开茶店,亦须请皖歙人帮忙,如庆隆荣庄即是由皖人相助而由河北安次县人开的。其时,还有山西人在京经营茶店的,以前是海味店代营茶叶,后又改为茶店代营海味,一切采办、尝鲜、主诗全是山西人。因安徽为产茶名区,歙县附近尤盛,所以歙人多业茶。北京的大茶店在茶山附近设“坐庄”采办新茶,也有包一角茶山的;小一点的茶庄在天津坐庄,更小一点的便向津方茶行批购。

南京一些茶馆酒楼,如问渠、问津、问柳和万全、金陵春等店,在民国初逐步向平民百姓开放。另外新辟了一些茶餐馆,如新奇芳阁、绿柳居等。但由于历史原因,茶寮酒肆仍大多集中在秦淮河两岸,夫子庙一带。夫子庙是南京历代茶馆的集中地,也是我国旧时茶馆的典型代表。从中华路经瞻园路到夫子庙,大小茶社就有几十家。较为着名的有问渠、万全、雪园、义顺、奎光阁、奇芳阁、六朝居等,问渠、万全等,是文人雅集之所,饮茶之余,吟诗填词,高谈阔论,情趣盎然;奎光阁在科举时代是专门做来南京赶考的举子们的生意。民国以后,奎光阁大清早是生意人谈行情做买卖的场所,下午的茶室则多是听书闲人;义顺茶社则是半天是各行各业手艺人聚会的场所,下半天是玩雀者集聚之地;奇芳阁和六朝剧茶楼则是调停纠葛的场所。

民国时期,当绝大多数人在饮固有的酒茶之时,一些身居大都市中的人,开始尝试品味西洋饮品。西洋饮品,主要有各种洋酒、咖啡、冷饮,是随着洋人的来华逐渐传入的。最初,人们对西洋饮品不屑一顾,甚至连上西菜馆用餐也恨不得要带上高梁酒。但是,人们的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酒吧、咖啡馆、西菜馆的日益增多,他们对西洋饮品逐渐适应起来。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洋酒洋饮料不仅西菜馆、酒吧、咖啡馆内有,中式饭店、菜馆中也准备有,以满足顾客不时之需。到了夏天,啤酒、汽水、冰淇淋的消费量都很大,甚至在一些小县城,这些洋酒水也“尤为夏日宴饮之所尚”《安东县志》,1931年铅印本。汽水等新式饮料的消费量日增,引起了投资者的注意。1923年,上海资本家在沁乐水厂的基础上大加扩建,更新设备,用新式技术生产汽水。创出了家喻户晓的名牌汽水“正广和”。

5.纸烟流行

民国的饮食文化中,“吸”的西化最为明显。西方传入的简便、经济的纸烟,在民国年代大多吸烟者投以青睐。在城市中,中国古老的旱烟、水烟逐渐被淘汰。民初北京“添设专售纸烟的商店,至少有300家。其代售之铺,尤不在内。纸烟销售既多,于是中国旧烟店乃大形减色。益以公卖结果,税日重、价日增,遂驱全市之人多愿舍中国之烟,而用外国之烟。盖因其价虽微昂,而取携则颇便利也”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一八《京兆》。20年代的上海《申报》也有类似记载:“其余尚有烟卷店,利息亦厚……纸烟之消费,更属令人可惊。大公司之大获利无论矣,即穷巷小街之各绒线店、油盐店,且无不以带售卷烟为大宗主要品。价愈涨而购吸者愈多”《新河县志》,民国18年铅印本。不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纸烟盛行,就连一般的小城镇也是如此。如河北新河县,“男子多吸烟,清末旱烟(吸烟叶)甚盛;水烟、烟土则多富室好之。近则下至贩夫走卒亦皆吸食纸烟矣。”《义县志》,民国28年铅印本。甚至以产烟叶、吸旱烟闻名的东北,“县人无论老幼男女,嗜叶子烟者颇多,虽盛夏亦终日不去口,近则多用纸烟,亦如之,盖成习癖矣”《义县志》,民国28年铅印本。但在广大农村,旱烟水烟仍是广大烟民的首先之俗。

当时普通妇女,吸烟亦不在少数。在这方面,摩登开放的上海妇女率先开风气之先。民国成立以后,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埠,其作用与地位越发重要,“上海人民之动作。几乎可以代表全中国”。洋人妇女的吸烟风气,带动了上海妇女,上海妇女的举止,又影响了全国。胡朴安先生对此颇忿忿然,曰:“近数年来,闺人竟尚吸纸烟。开风气之先者,厥为上海。各地效而尤之,几蔓延全国。推原上海女界吸纸烟之开山鼻祖,实为曲院中人。所吸率舶来品纸烟,其茎绝细,迨不逮纤指之半。一吐吸间,恒耗青蚨二三十翼。大家妇女争试焉,咸以此为时髦。一烟之微,必盛以金盒,配以金斗,阑房粉阁间,几以吸烟为正课。在昔闺中事,曰焚香读书,曰然脂写韵,今则悉以吸烟代之。吾人如涉足梨园及游戏场所,可见粉白全世界绿者流,十之七必以纸烟实其樱唇,恣吸若狂。而昔人之所谓口脂香者,悉变为烟臭矣”。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三《江苏》,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31~133页。

民国时期的饮食有西式的倾向,这是不争的事实,西方传进来的食俗,有其文明、科学、卫生、简便的一面,但也有其奢华、浪费以及重视食物外在的美而忽视口味的一面。人们出于对西方物质文明的向往,又受到传统的讲面子、比排场的虚荣心理的驱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西方食俗;但就整个民族的饮食结构和方式而言,则不可能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民国后时髦一时的西餐到今天也没能占主导就是明证。

三、居住风俗

相对于饮食和服饰而言,民国时期汉族社会居住风俗的变异性则相对要小一些,不同时代之间的差别并不那么明显。民国的居住风俗除各大城市略有更张外,广大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则基本上是是明清时期的自然延续。

1民居南北有别

民国时期,汉族以住平房最为普遍,有平顶与人字斜顶之分,瓦有五间者,一明两暗,中间为堂屋,东西屋设火炕,皆在南窗下;灶头设于敞屋外入门处。山西、内蒙等地汉族也多用火炕,有地炉地灶。北方喜住有正房、厢房的四合院。一般有院墙角门等。南方的民宅与之不同,多为院落式建筑,是由院与落结合起来组成的建筑物称为落。落与其正面的庭院组合,就形成了院落。

民国民居的南北差异十分明显。北方汉族室内以锅灶、火炕为主体,朝向一般主房皆座北朝南。南方水多,房基多立于水中,墙下可通船,运送粮柴、垃圾等极为方便。北方平原则重视打地基,挖槽夯实,再砌砖石,屋架以坚木为之,有五檩、七檩、九檩之分,最少的也有三檩。然后加椽,前后出檐翘脊的,讲究五梁八柱。民国时期的屋顶,常用油毡、石棉瓦、水泥瓦等软轻的材料。山墙有封山者,有不封山者,有斜脊、重檐、金顶等式。砌砖有立砌、平砌、顶横交错砌,一顺跑砌;有缝子墙,有磨砖对缝的无缝墙。也有四角边用砖中间用土坯、碎石的“四角硬”建筑。墙面,北方以砖纹为美,南方多涂抹灰泥,北京尚黑墙,涂黑灰,庄严肃穆;南方有的地区,如广东等地尚白墙,涂白灰,洁净大方。民国的店铺作坊,多为邻街、敞门式。南方汉族一般灶头在后间后院,北方则进门先见灶头,然后才进入住室。南方睡床,双人床男女对向睡。北方睡炕,均并头睡,且头一律向坑檐,不能头朝里。从以上的简略对比可以看出,民国民居的南北差异是比较突出的。

2.农村居室沿旧制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另类日本文化史

    另类日本文化史

    本书不以常套的纵向时轴表现日本文化史,而是从世相的横断面着手,深入至文化的内核并从中观察和体验。于是,勾勒出了很多令读者有感兴趣的话题:间的红唇黑齿为何意?一个寂字,为什么令日本人狂喜和狂爱?生死又是如何化为千年之风的?卡哇伊的前身今世?穿着和服的动漫凯蒂猫为何人见人爱?AKB48走红与少女爱的深层关系?非黑非白的幽玄之美与湿气有关?当然,还有汉字文化的魔界幻境,切腹的白日青天,怨灵的鬼魅幽影,不伦的残月融雪等考述与解读。作者总是用别样的眼光,将纷杂在事象背后的文化根由揭出。用语雅赡,用意深至。可读性强。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人类未解之谜(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人类未解之谜(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渴望能够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到跟自身相近的朋友。可是,这些神秘的“邻居”却似乎和人类开起了不大不小的玩笑。虽然时常有关于不明飞行物“光临”地球的报道,甚至还有报告称外星人绑架了地球人,但是至今人类仍然孤独地生活在茫茫宇宙中。除此之外,神秘的法老诅咒、奇异的“狼孩”、恐怖的吸血鬼,以及隐隐现现的深海人鱼,都无一不挑战着人类的认知空间。就连人类自身也是谜团重重,如有的人的身体会散发香味,有的人具有神奇的第六感……
  •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9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热门推荐
  • 西宋纪年

    西宋纪年

    帝国铁壁?中兴十三处战功?追封一字并肩王?算了吧。相比这些,总得有人去守护民族的血性,汉家的脊梁。
  • 红霞一抹乘云去

    红霞一抹乘云去

    古耜主编的《红霞一抹乘云去》内容介绍:名利这种东西的诱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时段,但它总该有个限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诱惑不是变得越来越大,而是应该越来越少。它更多的是怎样欣悦自己的灵魂,使自己的心地变得善良;对他人。则是怎样促进良知良能,令其愉悦和完善。散文随笔在当今时代和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神谕

    神谕

    “少年郎,老夫收徒弟向来就只有几个小要求,首先要背景强大,其次得心高气傲,不屑师父教他,喜欢自己悟道,偶尔还帮师父打人,平时最好是一见面就拿银两往师父脸上砸,叫师父走开。你如今拿这银两扔老夫脸上,可是想拜师?说吧,你是哪个府邸的公子爷?”“我是武侯府的……”“武侯府?好,从今日起,你便是老夫的亲传弟子了!”就这样,武侯府的小家丁徐缺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多年后,天下人称他为缺德大帝!(神谕圣贤堂:481929538很多妹纸帅哥齐聚,愈加从速哟)
  • 我和老师们荒岛求生的经历

    我和老师们荒岛求生的经历

    全班的男生都死了。冲上海岛上的女同学和女老师,得全靠我一个人照顾。粮食,住处,还有可能遇到的危机,我带领着她们,一个一个面对着。当然,在这样艰苦的荒岛岁月中,我也获得了我的真爱。
  • 我当保卫科长的那些年

    我当保卫科长的那些年

    超大型国企内,初出茅庐的青年走向社会,机缘巧合之下担任了保卫科长。这里有深夜抓贼的故事,有企业内与各种蟊贼斗智斗勇的真实情节,有大学生初入社会遇到的种种形形色色的境遇,还有生活当中的情感与奇遇。独特的视角,真实的感觉。看世间百态,嬉笑怒骂,故事可能就发生在你的身边。看陈磊如何从懵懂的青年,逐渐成熟,学会去帮助别人,成就梦想。每一件事儿都源于真实,能增长你的见识与阅历。
  • 暴雪孤鸿记

    暴雪孤鸿记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苍茫世界,谁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暴雪将倾,孤鸿飞。虽九死,吾往矣。
  • 鹿影帝的逗比儿女与欢脱妻

    鹿影帝的逗比儿女与欢脱妻

    “哥哥,爸妈呢?”“不知道,应该睡了”“那我们可以吃巧克力了吧”“好啊”“鹿筱晨,鹿筱然,你们在干嘛”“啊啊啊,妈妈我们错了”“看你们还偷吃”“老婆,孩子们吃饱了,该我了”鹿影帝的欢脱儿女与逗比影后老婆,故事,从这里开始。
  • 家教之无色的天空

    家教之无色的天空

    无色的天空冷漠的你无情的背叛刺穿他的心褐色的头发随风飘起死气之炎乍然成冥
  • 帝王宠:冷清娇妃

    帝王宠:冷清娇妃

    (严肃篇)异国魂魄,卷入一场王朝颠覆,一张张伪善的面孔,一个个肮脏的阴谋,她到底能不能坚守本心,为爱执着?(轻松篇)她本以为这生不会遇见命定之人,可却让她附身旁人,遇见他。她原本的冷清冷性都成了娇嗔怒骂。且看她陪他执手天涯,笑看天下。[小剧场]“皇上,你的情敌1号已上线”小太监急急忙忙的大喊着。百里君墨把浅碧拥入怀中“哦,那朕可得好好照顾一下皇后了,去,告知百官,皇后身体不适,休朝三日,朕这大楚国还少几位公主。”
  • 神魔大陆之神与魔

    神魔大陆之神与魔

    神魔战场,是强者的坟墓,王者的归宿,或神或魔,半世迷茫,半世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