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8000000002

第2章 明代诏敕的类型(2)

这通制书,为明太祖外交册封文书中仅见的一通制书,颇值得注意。如以古意“大除授用之”,则是对于当时高丽国王的特殊待遇。一般而言明代册封外国文书,称为诏书,并给诰命文书,明初尚沿用制书文体,然并非为常用的文体了。这通制书的出现,仅见于《高丽史》,不见于明朝文献,如此独特,耐人寻味。我们知道,由于洪武七年(1374年)高丽发生了政变,国王王颛被杀,辛祸即位为王。辛祸曾一度接受了北元的册封,改变洪武年号,径用北元的“宣光”年号,摆向北元。经历13年的曲折,明朝才册封辛祸为高丽国王。在明太祖初次册封高丽国王时,给予的是诰文。制书是为朝廷重大事件颁发所用的文书类型,这通制书如果确实是明朝所为,则表明明太祖对于高丽的态度已发生重要变化。这样的看法,依据是在明太祖的《御制文集》中,仅见两通制书:一是《答太师李善长等表请御正殿制》,另一是《答太师李善长等表请上寿制》,由此足见所涉事关重大,在明朝属于不常行用的文书类型。相比之下,以此类型的文书颁发给高丽国王则不太可能。何况《明实录》虽然不载文书,但却有“诏使”、“诰使”之遣,说明颁诏、给诰一如既往,并无不同寻常之处。特别是这通制书在《明实录》等明代文献中均不载,仅见于《高丽史》,从内容来看,其中“仍前高丽国王,世守三韩”之语等,并没有异常言辞。由此,可推测“制书”的出现可能是出于朝鲜李朝编纂方面。《高丽史》一书成于李朝文宗元年(明景泰二年,1451年),作为编纂者的郑麟趾奉王命修撰此书,由于李朝太祖李成桂一直没有受到明太祖册封,辛祸的册封以制书出现,特为加隆,也未可知。其真实原因尚待进一步查考。下文还将提到明朝给予高丽国王的谥诏,在《高丽史》中称“制”,不称“诏”的情况,而明朝谥诏出自《明太祖御笔》,是原始资料,足证问题出在《高丽史》编纂方面。总之,尚待进一步查考。

(五)诏谕

徐师曾论《谕告》曰:“按字书云:谕,晓也。告,命也。以上敕下之词。商周之书,未有此体。至《春秋内外传》始载周天子谕告诸侯及列国往来相告之词,然皆使人传言,不假书翰。”他指出汉代以后,谕告成为王言的一种程式。特点是口谕,不是撰写成文的文书。明代对外诏书中,采用一种以谕告为主旨的诏,这种诏书也是书面成文的文书,现举例如下。

宋濂奉制谕安南国诏春秋大义,乱臣贼子在王法之所必诛,不以夷夏而有间也。间者安南国王陈日蝰薨,我国家赐以玺书而立曰为王。今观所上表章,乃名叔明。询诸使者,曰:为盗所逼,悉自翦屠其羽翼,身亦就薨。此皆尔叔明造计倾之,而成篡夺之祸也。揆于大义,必讨无赦。如或更弦改辙,择曰:亲贤命而立之,庶几可赎前罪,不然十万大军水陆俱进,正名致讨,以昭示四夷,尔其毋悔。

这通诏书,说明发展到明代,谕告与诏书已浑然一体,不再有很大区别。顺便提到,上述诏书是宋濂“奉制”所撰诏书,这里“制”是作为皇帝之令的一种泛称,与原本有重大意义的制书有所区别,是不言而喻的。

(六)敕谕

徐师曾论《敕》曰:“按字书云敕,戒敕也,亦作来力。刘熙云:敕,饬也,使之警饬,不敢废慢也。刘勰云:戒敕为文,实诏之切者……汉制,天子命令有四,其四曰戒书,即戒敕也。唐制,王言有七,其四曰发敕,五曰敕旨,六曰论事敕书,七曰敕牒,则唐之用敕广矣。宋亦有敕,或用之于奖谕,岂敕之初意哉?其词有散文,有四六,故今分古、俗二体而列之。宋制戒励百官,晓谕军民,别有敕膀,故矣附焉。今制,诸臣差遣,多予敕行事,详载职守,申以勉词,而褒奖责让亦用之,词皆散文。”明初,王言继承前朝,又有所发展,将戒敕与谕告的功能相结合而形成文体,这种文体就是“敕谕”,下面举例说明。

敕谕安南国王陈叔明

前者为入贡之礼繁,所贡之物广,然广则广矣,以物度之,上不足以备内廷之供,下无利于军民,往复劳苦,致生嗟叹。为斯止贡,三年一至,至必贡微情厚,乃国王之大体也。何王不知我之至意,数来无诚,物广寡用,安得万里神交者耶!且王居遐荒,山川阻险,封疆之际,密迩中国之边陲,若欲互生情爱,福及黎民,则送往迎来,毋必自侮;若泛常施以小诈,将非重轻,则大体一失,祸不招而自至,又非无事而生事。今王不如我约,贡物之广,劳民从事,行移字异,莫辨真伪,阮士谔非人,国王之为也。今陪臣行人归,特谕王知;迩来朕中书御史台朋党相尚,事觉,已行诛毕,因是王知,故兹敕谕。

敕与谕相混用,还直接表现在洪武朝以“谕”出现的敕书。《御制文集》卷七《敕》中收有《谕中书却高丽请谥》,即其一例:

朕起寒微,实膺天命。代元治世,君主中国。当即位之初,法古哲王之道,飞报四夷酋长,使知中国之有君。当是时,不过通好而已,不期高丽国王王颛即称臣入贡,斯非力也,心忧也。其王精诚数年,乃为臣所弑,今又几年矣。彼中人来请为王颛谥号,朕思限山隔海,似难声教,当听彼自然,不干名爵。前者弑其君而诡杀行人,今岂遵法律,笃守宪章者乎?好礼来者归,尔大臣勿与彼中事,如敕施行。

(七)封诰

关于《诰》的源流,徐师曾详述之:“按字书云诰者,告也,告上曰告,发下曰诰。上以告下,《大诰》、《洛诰》之类是也。考于《书》可见矣……秦废古法,止称制诏。汉武帝元狩六年,始复作之,然亦不以命官。唐世王言,亦不称诰。至宋,始以命庶官,而追赠大臣、贬谪有罪、赠封其祖父妻室,凡不宜于庭者,皆用之,故所作尤多……盖当时王言之司,谓之两制,是制之一名,统诸诏命七者而言。若细分之,则制与诰亦自有别……今制,命官不用制诰,至三载考绩,则用诰以褒美。五品以上官而赠封其亲,及赐大臣勋阶赠谥皆用之;六品以下则用敕命。其词皆兼二体,亦监前代而损益之也。”虽然他梳理出历代诰文的演变轨迹,但还嫌疏略。经考察,明代初年与上述所言就有所不同,命官是用诰的。《御制文集》中《中书左右丞相诰》等颁发给上至丞相,下至地方知府、指挥使的大量诰文,就是证明。对于外国国王,也用封诰,下面就是一例。

诰曰:咨尔高丽国王王颛,世守朝鲜,绍前之令绪,恪遵华夏,为东土之名藩。当四方之既平,尝专使之往报,即陈表贡,备悉忠诚,良由素习于文风,斯克谨修于臣职,尤宜嘉尚,是用褒崇。今遣使赍印,仍封尔为高丽王。凡仪制服用,许从本俗,于戏!保民社而袭封,式遵典礼;传子孙于永世,作镇边陲。其服训辞,益绥福履。今赐《大统历》一本,锦绣绒段十匹。至可领也。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一品至五品官员,作为凭证性质的任命文书,称为诰命;六品至九品官员,作为凭证性质的任命文书,称为敕命。妇人随夫品级。诰用制诰之宝,敕用敕命之宝,以文簿与诰敕,各编字号,用宝识之,文簿藏于内府。明朝的诰敕轴制,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一品官诰用玉轴,二品官诰用犀轴,三品、四品官诰用抹金轴,五品以下用角轴。《明会典》记载颁诰敕时,也规定有一定的仪式。诰敕有一定的式样,诰,用五色纶丝,前面织有“奉天诰命”;敕,用纯白绫,其前织文是“奉天敕命”,诰敕均以升降龙纹,左右盘绕,后面织某年月日造。其带用五色。

一般来说,明代对于外国国王的册封,采用诏书的形式,并给予诰文。《实录》中对于高丽国王辛祸的册封,虽然不载文书,但却有“诏使”、“诰使”之遣,是一例证。但上述这通封诰,是今所见外交文书中仅见的一例。

(八)祭文

关于《谕祭文》,徐师曾云:“按谕祭文者,天子遣使下祭之词也。或施诸宗室、妃嫔,以明亲亲;或施诸勋臣、大臣,以明贤贤而示君臣始终之义。自古及今皆用之,盖王言之一体也。”明太祖祭安南国王文,就属于这种王言的典型一例。

祭安南国王陈(煸)文

上古受胙方隅者,一王纲而无二,所以固封疆,遣逋逃,却有罪,睦邻邦而恤鳏寡,故得二者之欢心,以事先人。尔煸为民上,于安南失固,封疆未审,曾侮于鳏寡,而乃至占城。有是此果逼迫人而若此欤?彼占城无礼致徂征而若是欤?使者来告,尔殁海滨。朕不觉痛心。呜呼!一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其陪臣之佐奚用,其道有此耶?呜呼!颠而不扶,危而不持,焉用彼相?然虽云尔亡,邦家无虞。特遣使奠祭。尔其有知,尚飨!

(九)祝文

徐师曾云《祝文》曰:“按祝文者,飨神之词也。刘勰所谓祝史陈信,资乎文辞者,是也。昔伊祁室蜡以祭八神,其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此祝文之祖也……春秋以降,史辞寝繁,泽祝文之来尚矣。考其大旨,实有六焉:一曰告,二曰修,三曰祈,四曰报,五曰辟,六曰谒。用以飨天地、山川、社稷、宗庙、五祀、群神,而总谓之祝文。其辞有散文,有韵语,今并采而列之。”明人沿袭祝文这种文体于外交文书,现举明太祖致祭外国山川的祝文一例于下。

祭高丽国山川祝文

高丽为国,奠于海东,山势磅礴,水德汪洋,实皆灵气所钟,故能使境土安,国君世享富贵,尊慕中国,以保生民。明神之功,于是为大。朕起布衣,今混一天下,以承正统。比者,本国奉表称臣纳贡,朕嘉其诚,已封王爵,考之古典,天子于山川之祀,无所不通,是用遣使敬将牲币往修祀事,以答神休,惟神其鉴之。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命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多重视角,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整体结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本文集收入的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的学术报告。讲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学结束后,讲演者与评论人、讲演者与听众、评论人与听众、评论人与讲演者、评论人与评论人之间,通过相互问答、彼此辩论、互为补充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思想交流平台。
  •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当前对于全球化时代治理转型的研究还显得太少,在已有的研究中,也是宏观、原则性研究居多,具体、深入研究较少。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时代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发生了重大转型,但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不能进行线性理解,即不能将全球化作为影响治理转型的一个常量。它们之间是一种表征关系,即不只是全球化影响了治理转型,而且治理转型本身也属于全球化进程。由此,我们不但要研究全球化,而且要全球化地思考。本丛书期待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所贡献,实现全球化研究与治理研究的双重推进。
  • 社会和谐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社会和谐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本书主要分为九章,以社会和谐构建为目标,对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地方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管理职能进行理论研究,对社会和谐的指标体系进行探讨,并设计出地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以此为依据,对实践中的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运行状况进行考察分析。
热门推荐
  • 一刀封王

    一刀封王

    红尘繁华,云泥人海,几多仙人观朝暮。小卒子提刀斩天门,佛禅苦难渡。哭世间,笑凡尘,谁人相随,怎生回顾。七情犹在,说迷津不肯醒悟。提屠刀,骑象龙,一步千里任逍遥。今生只百年,莫空谈。
  • 我的刁蛮校花

    我的刁蛮校花

    为了寻找师父而下山的杨晨,阴差阳错成为了首富千金的小保镖。从此开启了另一番旖旎人生路。在杨晨脚下,没有不敢踩的人,只有不屑踩的人!
  • 铖爷!娶我嘛

    铖爷!娶我嘛

    过去一年啦,宝宝用比较烂的文笔记下了一些事,当然有些不能说出来啦,铖爷!索吻!
  • 右眼的雨滴

    右眼的雨滴

    魔法师会写出不一样的好作品,魔法师的作品会更好因为有你们的支持!
  • 邪王宠妃:妖孽小毒医

    邪王宠妃:妖孽小毒医

    她,21世纪顶级杀手组织的金牌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定国候府懦弱无能的废材四小姐。众人欺她凌她,就连阿猫阿狗都敢踩在她的头上拉屎拉尿。当睁开眼醒来的那一刻,她便让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算计,什么才是真正的陷害!灵力比她强?没关系,她分分钟暴虐那些嚣张跋扈的天才小姐们。什么?炼药天才比她厉害?呵呵……你确定你不是在说笑吗?即使从零开始,她也一样能以闪电速度独步众天才之上!只是,某个妖孽男要闹那样?“王爷,我们不熟,不熟!不熟!”某女就抓狂不已。“没关系,本王有个好办法能让我们更熟。”某男危险的冷瞳微眯,邪魅一笑,凶猛的扑了上来。
  • 穿越异世:一舞倾城

    穿越异世:一舞倾城

    穿越么?背叛么?异世么?神器么?没事,照样活得好好的!女扮男装,天下女子都想嫁的八大公子之首!一舞倾城,天下第一美人!男主们:“无论你在哪,天涯海角,海枯石烂,我都会找到你,你只能为我一人而舞!”“是么?”她玩世不恭的笑笑,“这天下我还没玩够,你们再等等吧。”众人表示已吐血身亡。
  • 屌丝神尊

    屌丝神尊

    一个地地道道的穷屌丝。在古玩市场无意间买到了女娲关押九天神龙的五彩石。带他穿越到了无极大陆。在这陌生的世界,强者为尊,残酷的世界里。用他那天骄的魅力尽收所有的美女,妖女,神女,等等。看他用至高无上的绝技,在这残酷的世界里叱咤风云,独霸天下………………
  • 傲娇少爷:十八岁之深爱

    傲娇少爷:十八岁之深爱

    “扉妤,等我,我会娶你的。“”扉妤,我要搬走了,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见面了。“这些声音还萦绕在耳边,那个秋天,他也出现在我的生命中。洛允亦----你还好吗?梁扉妤好想你。梨树下的浪漫告白,他淡淡的微笑,还残留在脑海里,他宠溺的眼神,时不时浮现在眼前。洛允亦-----别走!我怕我会找不到你。“扉妤,记得你的生命中出现过一个你最讨厌的人,不要忘记我,下辈子,我还要喜欢你,我们还要在一起!”那个熟悉的他,消失在了我的视线,泪水模糊了双眼,心痛是你留给我唯一的礼物。留下的,只有带不走的孤独和叹息。这个世界,早已没有了我爱的那个你。
  • 诡案组之前世魅影

    诡案组之前世魅影

    我叫周逸飞,在一次探险中,我得到了一个神秘人的信,这个神秘人是谁?我要和小伙伴寻找他!我们到底会遇到什么危险?我们尽请期待!
  • 离殇

    离殇

    本书是重庆作家雪燃继《西部志愿者》之后,一部关注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讲述何谷子、黄冬冬、穆青月等几名农村留守儿童的不同遭遇,揭示了留守儿童“亲情饥渴”的心理,由于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的不得力,儿童厌学、逃学、辍学现象屡有发生。女童受到不法分子的性侵害、被拐卖强迫卖淫;男孩被不法分子引诱参与偷盗抢劫、贩运毒品等。小说多视角地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和成长经历,手法新颖,视角冲击力强,故事感情真挚,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