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8000000015

第15章 传教士伯驾鼓动美国侵略中国台湾图谋的流产(4)

伯驾试图侵占中国台湾的主张,与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的“太平洋帝国论”是一脉相承的,也可以说是美国疆土扩张到太平洋岸后所必然产生的一种对外战略思想。当这种思想要变成具体政策而付诸实行时,便与美国国内的综合实力有极大的距离。换言之,就当时的美国国情而言,其在太平洋上建立商业帝国、扩张殖民势力,既不太现实,亦充满变数,恐怕还无此必需。当时的美国政府,对占领夏威夷群岛的兴趣尚且不浓厚,更别说遥远难及的琉球与台湾了。佩里1854年主张占领琉球群岛时,美国政府便因占领后防守困难而明确表示否决其计划。至于台湾的问题,则更为复杂。综而观之,伯驾侵台主张的流产归结于多种因素。

(一)不符合美国政府与民众的利益

自1784年“中国皇后号”抵华之始,美国政府及在华绝大部分商贾、官员均以拓展商业利益为最高准则,尽力与清廷朝野建立、保持和睦友善的关系,竭力在华树立有别于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的独立形象,并试图使清朝官民知晓美国人与英国人具有本质差异——美国不具有侵略性,不可对其混而视之。第一任美国驻广州领事山茂召(SamuelShaw,亦译萧三卫、萧善明)、第一个被派遣来华的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ColemanBridgman)及早期入华的美国商人、传教士、外交官等的言行,均恪守美国商业利益原则。此举19世纪初发生在美国的一桩颇为荒唐的事件,即足可明证其时美国政府重视对华关系之程度。自1807年12月至1809年3月,美国政府为对付拿破仑战争期间英、法两国的封锁政策,曾实行“封港法案”(EmbargoAct),禁止所有美国船舶驶往外国港口。1808年,纽约有位自称中国政府“显贵”的“屁官”(Picqua,音译——引者注)因“封港法案”不能返国,便赴华盛顿要求谒见美国总统杰斐逊(ThomasJefferson),请求特准一船只送其回国。杰斐逊颇为重视,即颁予特许证,准允一运载中国“屁官”的船只前往中国。杰斐逊曾于1808年7月25日致函财政部长:“我认为此举乃是为了国际礼貌,使这一位良好的人得以返国,或可使中国当局对美国作有利的了解。”8月15日,他再次致函财政部长:“我认为利用这一个机会,希望能使中国政府了解我国的习俗传统,终能辨清我国与英国的差别,因而采取对英国不同的政策。以此次特许为一种外交的技巧,或可为我国商人及对华贸易带来永久利益。”然而,总统特许出港证颁发之后,纽约却有媒体惊曝那位所谓的“屁官”只不过是刚随船舶抵埠美国的码头闲荡者,引起舆论哗然。杰斐逊受到国人的强烈抗议,处境极为尴尬。另外,一桩发生在中国境内的事件,亦足能说明在华美国商人于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的慎重。1819年11月3日,美国政府为打击广东海面的海盗,派“国会”号军舰驶抵珠江口外的伶仃岛。舰长亨利(captainHenley)自伶仃岛乘商船赴广州,主张将军舰驶入珠江助剿海盗。但当时的在华美商均予以坚决反对,认为此举会极大地引至中国政府及其民众对美商的恶感,并可能导致中断美国在华贸易的直接苦果。大量的事实证明,美国政府及商人都深知,与清廷朝野保持友好关系,便是其拓展在华商务、增强与英国人竞争力的最有利条件。换言之,“增进中国朝野对美国的友谊好感,即等于增加美国在华的利益”。而且此时中美两国交往逾70年,已培养出传统友好关系,任何一方都不愿意看到其受到破坏。所以,从总统皮尔斯(FranklinPierce)、国务卿马西(williamMarcy)对美国海军司令在炮击横档炮台之后的训令,我们不难看出,美国政府很明智地把握着中美关系的关键所在。由此推及,美国政府及其绝大多数商人、官员都不会同意伯驾那种近乎个人情感冲动的、极其鲁莽简单的侵占中国台湾的主张。

(二)受美国政坛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一,美国自建国伊始即推行民主政制。在美国,“除了其他理由之外,宣战的权力是操在政府的立法部门,而不是操在行政部门,倘若总统在事先批准任何足以将美国卷入战争的行动,那就是一种越权的行为”。早于1854年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主张占领琉球群岛之时,美国总统皮尔斯即明确指出,在海外获得领土必须经过国会同意。同理,伯驾炮制的侵占台湾政策,亦必获国会通过。其二,假若美国国会通过伯驾的所谓“最后手段”,以武力占领台湾,则势必引起中国的抵抗,也就必然引起两国之间的战争。而美国当时的国力,显然难以应付一场对中国的战争。皮尔斯总统在反对佩里试图强占琉球群岛时,即已阐明此意:“如果占领之后遭遇反抗,投降既难堪,派军驻守与增援均不方便,也太耗费。”其三,即便如伯驾所持之中国拒绝修改《望厦条约》以及台湾海峡美船遭风暴触礁失事而为“生番”所杀等理由存在,亦决不能促使美国人民同意一种足以引起战争可能的挑衅行动。其四,1856年11月,美国举行总统大选,布坎南(JamesBuchanan)当选继任,皮尔斯的任期仅至次年3月初。而伯驾那种激烈的、足以引起严重后果的动议均于此3个月内提出,显然是“不合时宜”。无论皮尔斯赞同伯驾的建议与否,他都不可能、亦不愿意贸然采取足以限制继任者措施的行动。这大约是皮尔斯延迟答复伯驾侵台主张的理由之一,而且更大的可能是,皮尔斯政府对伯驾的侵台政策根本就持反对意见。

(三)伯驾侵台主张本身的愚陋

伯驾侵占台湾政策的出笼,是想以此作为要挟清廷修改《望厦条约》、扩大对华贸易与商务的“最后手段”;亦有其“来华一年,一无所成,仅仅引起中国政府对他个人以及其所代表的国家的恶感”,而想挽回个人“颜面”之私欲。但稍有头脑的人都应该想得到,即使美国政府极欲通过修订条约以扩大对华贸易与商务,也根本没有必要使用伯驾所主张的要挟之术。1856年底,正值英国人借口“亚罗船事件”及法国人借口“马神甫事件”向中国政府发出挑衅,中国与英、法两国关系至为紧张,大有英、法联手以武力迫使中国屈服之势。因为美国享有“最惠国待遇”,可以分享西方列强与中国所签订各条约之条款,所以,美国此时的上乘之策乃是坐收渔利,坐享英、法使用武力所获之一切成果。美国坐山观虎斗,既可获得英、法与中国条约中规定的扩张商务权益的成果实,亦能保持“中美传统友好关系”——即美国对华贸易上的优异条件,何乐而不为?反而言之,如果美国与英、法两国联合行动,或以单独占领台湾为手段而达到修约的目的,其结果必然是使中国视美国与英、法为一丘之貉,失掉其70多年来谨小慎微培植出的中国朝野对美国的好感,丧失美国对华贸易中与英国竞争的优势条件。另外,我们从英国人的态度与行动也可以得到反证。英国人对美国抱持的那种坐待英、法对华战争的成果,避免引起中国对美国滋生恶感的政策,敏感至极,他们曾竭力想将美国卷入战争的漩涡而未获成功。美国政府对当时本国的实力、中国的情形、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等,当然一清二楚,所以,皮尔斯总统根本没有理会伯驾心急如焚的建议,布坎南总统亦在就职不到一个星期即派列卫廉出任驻华公使,并颁布极为明确的训令,召返伯驾。

四、结语

大量的文献资料与历史事实表明,伯驾曾经热衷与痴迷的美国侵略中国台湾的主张,仅仅是其个人乃至极少数美国在华官员与商人的“一孔之见”,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考察,都与美国政府或美国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与意愿相悖。而伯驾侵台主张之所以能问世,亦乃美国早期特殊的外交环境所致。由于交通、通讯等条件的限制,美国早期使华文武官员,具有极大的自主处事权力,于是,就造成他们的言行并不完全代表美国政府及其民众的可能。然而,伯驾在出任驻华公使、处理美中事务期间,一而再、再而三地自作主张、一意孤行,将其自主处事之权发挥到极致,以至于引起美国政府的高度忧虑与重视,并迅速矫正了这种驻外公使自主权力过大的情状。我们可以从美国政府颁给伯驾的继任者列卫廉的训令中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你这一方面只限于提出坚定的主张而听中国当局根据他们的公道和政策来决定。至于当你的主张失败时我们将采取什么步骤,则将由我们政府来决定。”所以有学者认为,导致美国政府收回驻外公使过大自主权的决定,“大约是伯驾使华时期所惟一值得一提的贡献”。

同类推荐
  •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下)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下)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党好作风是最好的营养剂。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5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名画,49个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故事…… 讲述共产党五大好作风的中国故事,图文从苦难到辉煌的伟大历程; 用历史成就未来,为青少年的“大脑补钙”,坚定中国梦的理想和信念。
  •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当前对于全球化时代治理转型的研究还显得太少,在已有的研究中,也是宏观、原则性研究居多,具体、深入研究较少。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时代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发生了重大转型,但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不能进行线性理解,即不能将全球化作为影响治理转型的一个常量。它们之间是一种表征关系,即不只是全球化影响了治理转型,而且治理转型本身也属于全球化进程。由此,我们不但要研究全球化,而且要全球化地思考。本丛书期待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所贡献,实现全球化研究与治理研究的双重推进。
  •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性质是党的本质特征集中而科学的体现,它指一个政党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义。”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集中概括。
  • 每天学点世界史

    每天学点世界史

    本书根据青少年朋友的兴趣爱好,为青少年朋友们精挑细选的。本书用简洁流畅的文字把世界历史从远古时代到近代合理地划分为多个时期,分别提纲挈领地介绍了每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名词,让读者一目了然,在短时间内就能了解诸多历史知识。
热门推荐
  • 一见钟情,网恋驾到

    一见钟情,网恋驾到

    一个偶然,两人因一个群而相识。一人是校园里人人追捧的校花,一人是贵圈里人人羡慕的少爷。网恋和一见钟情,在现实生活中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与不现实。「本书无真实主角,不喜欢请轻喷」爱情路上不免坎坷,看他们如何披荆斩麻,收获爱情。
  • 修真王座

    修真王座

    他,一个被一群疯老头当成小白鼠的家伙,被这群老头用各种手段折磨了九年。九年之中,他被强制的打入了各种古老的古怪功法,其中更有不少残法。九年中,他天天都在生死中徘徊,各种生死大阵磨砺着他。九年中,同样需要天天面对恐怖野兽,只有杀出来才能活命。终于,他逃出来了,来到了修真的世界。可却是从强盗做起。浩瀚的修真世界里,各种各样的修真法门,修真门派,他将如何生存。千族,万派,众多杰出人物,谁能最后坐上那最高的修真王座各修其道,还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去死。。。。。一切都将慢慢揭晓。
  • 安城空城

    安城空城

    心里有座城,葬着未亡人。心里有个人,独占一座城。
  • 修真人之传奇故事

    修真人之传奇故事

    主要是一个普通人变为了修真人在初中到……的传奇故事他经历了很多的磨难最后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他失去了……
  • 穿过雨季

    穿过雨季

    书写故里的一点人和事,描绘他们的一些喜悦与伤痛。——我是怀着一种近乎绝望的痛苦在写这篇小说。
  • 彼与岸:千年情思缘未了

    彼与岸:千年情思缘未了

    彼与岸,两个不同的世界。他与她,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千年前的一见钟情,造成痛彻心扉的离别……千年的时光流逝,早已物是人非。她在那里,等待他的到来……
  • 茅山抓鬼师

    茅山抓鬼师

    李道仁一个被抛弃的小娃娃,却遇到了平生最亲的家人爷爷李道义,他爷爷是一个茅山道士,在为一次灭杀僵尸中不幸陨落,留下道仁一人和茅山掌门信物,孤单的道仁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怎么处理那些妖魔鬼怪呢?怎么处理自己所遇到的困难?面对诱惑又如何坚持本性?(新书,极强小道士,稳定更新中)
  • 脱出牢笼

    脱出牢笼

    谁也不喜欢被监禁,知道了在监狱里,自然想出去,无论使用合法或者不合法的办法。要是不知道呢,在监狱里该怎么生活呢?要是从不知道忽然知道自己生活在监狱里,又不可能出去该怎么办呢?
  • 系统纵横草包变凤凰

    系统纵横草包变凤凰

    看御西语怎么打倒小白花,绿茶婊,凤凰男,倒追霸道总裁、竹马哥哥、黑心皇上、恶魔校草、高冷大神······搞得了怪,卖的了萌。指外表柔弱、楚楚可怜、貌美如花、动不动就泪盈于睫的女子,而内心强悍、阴险、狠毒、常常通过自己柔弱外表获得同情、爱怜的心计女。承蒙编辑连续增加点击率,此发文特谢!新手真的真的是好不容易的,萌萌希望大家点击、收藏、推荐等等一切。凡收藏者我必然回访。望与朋友们共勉之!O(∩_∩)O谢谢!
  • 无限轮回之噩梦两端

    无限轮回之噩梦两端

    你对生活感到绝望了吗?生活在这钢筋水泥架起的“丛林”感到迷惘吗?来到这里吧!你会找到属于你的世界。——噩梦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