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3700000018

第18章 秦汉汉族风俗文化(6)

先秦“史俗并载”的传统不仅为秦汉时期的史家所继承,而且被进一步发扬光大。作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当时各地的民情和习俗作了详尽记载。其中的《日者列传》、《龟策列传》和《货殖列传》均对当时社会的市井风情、民俗事象有较多的记载。《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所述多为卜筮的人和事,《货殖列传》记各地财货、物产、衣食的蓄积和民生的安和。为后人留下了难得的汉代风俗史料。此外,《史记》的人物列传中,所反映的风俗事象也十分丰富。如《苏秦列传》载山东民间的游艺习俗曰:“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滑稽列传》描述邺地祭祀河神曰:邺俗为河伯娶妇,“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聘取。洗沐之,为治新缯绮觳衣,间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十里乃没”。还有《李斯传》、《循吏传》、《孟尝君传》、《仲尼弟子列传》、《春申君传》、《孙子吴起列传》等,都载录了有关先秦至汉初的礼仪、宗教、祭祀、丧葬、服饰,以及市贸等经济民俗和文体游艺习俗情况。司马迁在记述各地风俗事象时,往往先分析当地的地理环境与经济条件,尽可能地揭示风俗文化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对某些陋俗进行了批判,显示出历史学家所具有的朴素的唯物史观。

班固的《汉书》作为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其中的《地理志》对西汉社会的风俗事象有较多的记载。《地理志》在记载风俗时,也与《史记》一样,十分注重考察风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如说赵、中山等地“地薄人众”,故“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椎剽掘冢,作奸巧,多弃物,为倡优”,尤其是赵的定襄、云中、五原,“本戎狄地”,故“其民鄙朴,少礼文,好射猎”;齐地“负海舄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乃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辏”,“故其俗弥侈”;“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赢蛤,食物常足”,所以“呰窳偷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如此等等。在中国风俗学史上,《汉书·地理志》中的这些记载和论述无疑是经典性的,它们不仅为我们研究秦汉风俗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而且为后世风俗研究者们审析风俗文化作了较为科学的示范。

3.首部文献风俗学专着的出现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作为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文献风俗学专着,原书30卷,今存10卷,为《皇霸》、《正失》、《愆礼》、《过誉》、《十及》、《音声》、《穷通》、《祀典》、《怪神》、《山泽》。作者在此书的序言中表明了自己的撰写目的:当时旧章湮没,书记罕存,于是搜集所闻,以辨物类名号,释时俗嫌疑,谓之风俗通义,言通于流俗过谬,而事该于义理也。《后汉书》称应劭“撰《风俗通》以辨物类、名号,识时俗嫌疑”。表明应劭撰写该书是为了辨风正俗,观微察隐,褒贬社会流俗风尚,维护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理。

《风俗通义》各卷按内容分门别类,叙述各种风俗事象。《愆礼》、《过誉》篇中,记载了封建礼制在东汉受到破坏,反映了礼的衰落。《音声》篇记述了各种乐器的形制和作者,对研究游艺习俗有重要参考价值。《祀典》篇记载东汉时的祀神活动,从中可了解东汉人的信仰习俗。不过,严格说来,《风俗通义》并非专门记载汉代习俗,而是更多地杂引古籍中有关风俗现象的记载,加以注疏解说。如“社神”条,其引《孝经》言:“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为社而祀之,报功也。”又引《周礼》言:“二十五家置一社,但为田祖报求。”再如“灶神”条,引《周礼》言:“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引《礼器记》曰:“臧文仲安知礼?燔柴于灶,灶者,老妇之祭也,故盛于盆,尊于瓶。”引《明堂月令》言:“孟冬之月,其祀灶也。”这种编着方式表明,《风俗通义》作为一部文献风俗学专着,其价值在于对同一风俗现象的叙述,罗列多种古籍之说,具有集注集说的作用。

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风俗学研究专着,由于有诸多资料可供借鉴,因而叙述风俗事象极为详尽。仅以生育风俗为例,就载有忌生鬓须子、忌生畸形儿、忌一胎生三子和忌生五月等习俗。《风俗通义》曰,“不举生鬓须子。俗说人四十五乃当生鬓须。今生而有之,妨害父母也”;“光和二年,洛阳上西门外女子生儿,两头异肩,四臂共胸,俱前向,以为不祥,因弃去。朝廷瞀乱,上下无别,上头之象也”;“生三子不举。俗说生子至于三,子似六畜,言其妨父母,故不举也”。“不举五月子”之俗,《风俗通义》则有两处提及,如《正失》日:“今俗间多有禁忌……五月生者,以为妨善父母。”《佚文》曰:“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这类资料,为我们研究秦汉之际的风俗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依据。

《风俗通义》还对风俗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有关“风”与“俗”的含义,应劭说:“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故言语歌讴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可以得知,“风”与“俗”除相对而言多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外,二者通用,没有差别,正如唐人孔颖达所言:“风与俗对则小别,散则义通。”[112]《风俗通义》“序”中之“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更是为后人反复引用的风俗学理论的名言。

4.王充《论衡》对迷信陋俗的批判

王充(27~约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出身“细族孤门”。他自幼聪颖好学,后人太学深造,“常游洛阳市面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113],是一个博古通今、卓然不群的学者。所着《论衡》共30卷,主旨在于以唯物主义无神论的姿态,抨击儒家孔孟之说,揭露和批判各种谶纬迷信思想。在申述与辨诘之中,记述了风俗事象,并反映出作者的风俗思想。其中《感虚篇》、《骨相篇》、《命义篇》、《吉验篇》、《说日篇》、《薄葬篇》、《卜筮篇》和《辨祟篇》等,对汉代风俗事象的记述和反映较为集中。

东汉的谶纬迷信活动泛滥。恶浊气氛弥漫整个思想文化界。王充则高举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大旗,对唯心主义的神道观念,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从他的言论中,可使我们了解古代信仰民俗的一些具体情形。如《吉验篇》中说:“凡人秉贵命于天,必有吉验见于地。见于地,故有天命也。验见非一,或以人物,或以祯祥,或以光气。”《感虚篇》亦云:“凶之人卜得恶兆,筮得凶卦,出门见不吉,占危赌祸气,祸气见于面,犹白虹太白见于天也。”这些现象足以说明当时卜俗之盛。这些陋俗,在王充的《论衡》中,被一一加以批判,竭力辨其虚妄。

秦汉时期民间以为建舍盖屋必择吉曰,《间时篇》云:“世俗起土兴功,岁月有所食,所食之地,必有死者。假令太岁在子,岁食于酉,正月建寅,月食于巳,子、寅地兴功,则酉、巳之家见食矣。见食之有,作起厌胜。以五行之物悬金木水火。假令岁月食西家,西家悬金,岁月食东家,东家悬炭。设祭祀以除其凶,或空亡徙以辟其殃。连相仿效,皆谓之然。”这种俗信虽被王充等人斥为“虚妄述也”,但在民间却一直盛行不衰。

古代建房造屋还有许多禁忌习俗。王充引《图宅术》曰:“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不吉。征属火,北方属水,水要胜火,亦不吉。由于五行之气不相得,所以百姓之宅门讲究宜向。“向得其宜,富贵吉昌;向失其宜,贫贱衰耗。”[114]此外还有“世信祭祀,谓祭祀必有福。又然解除,谓解除必去凶”[115]。或忌讳往西扩宅,“西益宅谓之间不祥,不祥必有死亡”。刑徒不能上坟墓。忌正月、五月所生之子,以为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由于汉代信天,因而对雷电风雨的观念也有不同。“盛夏之时,雷电迅疾,击折树木,坏败室屋,时犯杀人,世俗以为击折树木、坏败室屋者,天取龙;其犯杀人也,谓之有阴过,饮食人以不洁净,天怒,击而杀之。隆隆之声,天怒之音,若人之峋吁矣。”这些记载表明,汉人有着强烈的“天人感应”的观念,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迷信习俗。

《辨祟篇》对当时平民风俗的反映更为集中、全面。举例云:“世俗信祸祟,以为人之疾病死亡,及更患被罪,戮辱欢笑,皆有所犯。起功、移徙、祭祀、丧葬、行作、入官、嫁娶,不择吉日,不避岁月,触鬼逢神,忌时相害,故发病生祸,絓法人罪。至于死亡,殚家灭门,皆不重填,犯触忌讳之所致也。”所记载的是秦汉及秦汉以前人的信崇与禁忌,具有重要的风俗史料价值。

5.其他学者对风俗的记述和考索

秦汉时期对风俗的记载和考述,除上列《史记》、《汉书》、《风俗通义》和《论衡》外,还有《泛胜之书》、《四民月令》、《西京杂记》等。

《泛胜之书》,西汉泛胜之着。泛胜之,西汉成帝时人,曾为议郎,在今陕西关中平原地区教人耕种。本书是他对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的总结。内容包括土地耕作、作物栽培、种子贮藏及收刈、播种、沤种、选种等方面的传统经验和习俗,尤其对禾、黍、麦、稻、稗、大豆、小豆、苔、麻、瓜、瓠、芋、桑等的栽培技术和种作习俗有详细记述,是了解和研究汉时北方农业生产风俗的重要史料。

《四民月令》,东汉崔寔撰。全书模仿《礼记·月令》的体例,从正月至十二月,依次记述了地主庄园的例行活动,其中尤以记农事活动为多,如正月菑田粪畴,九月治场圃、涂廪仓、修窦窖,十月储藏五谷,十二月合耦田器、养耕牛等。此外,书中还记述了一些家庭手工业活动,如治丝、折麻、纺织、缝制、酿造、修缮房舍和采制药物等。同时,对商业贸易的情况也有所反映,是研究东汉社会生产风俗的重要资料。《四民月令》原书已佚,遗文主要散见于《齐民要术》、《玉烛宝典》、《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中,清人严可均有辑本行世。

《西京杂记》,《隋书。经籍志》无撰者名,《汉书·匡衡传》颜师古注亦未言作者,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指为晋人葛洪撰。《西京杂记》全书共6卷,采摭丰富,对汉代社会风俗的采录也非常广泛,包括服饰、娱乐、婚姻、丧葬、岁时节令等内容。如记载汉成帝时的蹴鞠之戏曰:“成帝好蹴鞠,群臣以蹴鞠为劳体,非至尊所宜。帝曰:朕好之。”又如记汉时丧葬习俗曰:“杨贵,字王孙,京兆人。生时厚自奉养,死卒裸葬于终南山。其子孙掘土凿石,深七尺而下尸,上覆盖之以石。欲俭而反奢也。”这些记载对研究汉代汉族社会风俗大有帮助。

注释:

[1]《史记·奏始皇本纪》。

[2]《汉书·地理志》。

[3]《礼记·中庸》。

[4]《礼记·中庸》。

[5]《史记·秦始皇本纪》。

[6]《淮南子·览冥训》。

[7]《史记·秦始皇本纪》。

[8]《会稽刻石》,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势。

[9]《白虎通·衣裳篇》。

[10]《汉书·王莽传》。

[11]应劭:《风俗通义》卷九《怪神》。

[12]《中记·偖秸列侉》。

[13]顾炎武:《日知录》卷三《秦纪会稽山刻石》。

[14]《汉书·游侠传》。

[15]《中记·司马相如列传》。

[16]《汉书·平帝纪》。

[17]《公羊传·文公三年》。

[18]《汉书·宣帝纪》。

[19]《风俗通·祀典》。

[20]《史记·李斯列传》。

[21]《秦汉史》下册,第527页,台湾开明书店1977年版。

[22]王符:《潜夫论·浮侈》。

[23]《史记·平准书》。

[24]《史记·货殖列传》。

[25]《汉书·武帝纪》。

[26]《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六引《西京杂记》。

[27]《汉书·郊祀志》。

[28]《史记·孝文本纪》。

[29]《汉书·地理志下》。

[30]《论衡·祭意篇》。

[31]《盐铁论·散不足》。

[32]《武威磨咀子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2期。

[33]《山西平陆枣园村汉墓壁画》,《考古》1959年第9期。

[34]《江苏徐州汉画像石》,第12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35]《汉书·沟洫志》。

[36]《史记·河渠书》。

[37]《中华文明史》第三卷,第280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8]许慎:《说文》。

[39]《汉书·龚遂传》。

[40]《淮南子·本经训》曰:“鼓橐吹埵,以销铜铁。”《齐俗训》曰:“炉橐堙坊设,非巧冶不能以冶金。”

[41]《三国志·魏书·韩暨传》。

[42]见《四川汉代画像选集》第74图并闻宥考述,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

[43]《汉书·景帝纪》。

[44]《汉书·哀帝纪》。

[45]《汉书·食货志》。

[46]《太平御览》卷七三九引《风俗通》。

[47]《后汉书·五行志》注引《古今注》。

[48]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资料汇编》第一集。

[49]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105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50]《急就篇》颜师古注。

[51]《汉书·江充传》。

[52]《汉书·外戚传》。

[53]《汉书·淮南厉王传》。

[54]《汉书·食货志》。

[55]《汉书·地理志》。

[56]《东观汉记》。

[57]《后汉书·钟离意传》注引《东观汉记》。

[58]《艺文类聚》卷六九引《东观汉记》。

[59]《洛阳烧沟西十四号汉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3年第4期。

[60]《太平御览》卷七0三引《遗令》。

[61]《汉书·贾山传》。

[62]《初学记》卷七《桥第七》引。

[63]《太平御览》卷八九八引《魏略》。

[64]《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65]《太平御览》卷一九五引《洛阳记》。

[66]《后汉书·南蛮列传》。

[67]《盐铁论·散不足》。

[68]《汉书·食货志》。

[69]高承《事物纪原》。

[70]王充:《论衡·命义篇》。

[71]陈自明:《妇人良方·食忌篇》引张仲景语。

[72]郑小江、万建中:《中国生育文化大观》,第216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3]《后汉书·郑玄别传》。

[74]《后汉书·袁安传》。

[75]《汉书·惠帝纪》。

[76]《后汉书·列女传》。

[77]《汉书·外戚传》。

[78]《汉书·地理志》。

[79]《三辅黄图》卷四。

[80]《太平御览》五四一条。

[81]《礼记·郊特牲》。

[82]《汉书·元后传》曰:“王风知其小妇弟张美人已尝适人。”

[83]《汉书·元后传》。

[84]《后汉书·董卓传》曰:“卓朝服升车,即而马惊堕泥,还入更衣,其少妇止之,卓不从。”

[85]《后汉书·梁节王畅传》。

[86]《汉书·外戚传》。

[87]《汉书·东方朔传》。

[88]《后汉书·宋弘传》。

[89]《汉书·文帝纪》。

[90]《后汉书·章八王传》。

[91]顾炎武:《日知录》。

[92]《论衡·四讳篇》。

[93]东方朔:《神异经》。

[94]《史记·乐书》。

[95]《后汉书·礼仪志》注。

[96]《初学记》卷四《岁时部下》引。

[97]《风俗通义》。

[98]《后汉书·礼仪志》。

[99]《中华文明史》第3卷,第649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00]《初学记》卷四《岁时部下》引。

[101]许慎:《说文解字》。

[102]《后汉书·甄宇传》

[103]《汉书·郊祀志》。

[104]瞿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第228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05]《三国志·吴书·刘繇传》。

[106]吕思勉:《秦汉史》(上册),第147页。

[107]《史记·商君列传》。

[108]《汉书·元后传》。

[109]《太平御览》卷二三一引《后汉书》。

[110]《后汉书·樊宏传》。

[111]张汉东:《论汉代中国民俗学的形成》,《民俗研究》1993年第2期。

[112]《毛诗正义》卷十三《谷风序·孔颖达疏》。

[113]《后汉书·王充传》。

[114]《论衡·诘术篇》。

[115]《论衡·雷虚篇》。

同类推荐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上海外国人家

    上海外国人家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
  • 被围与突围

    被围与突围

    本书表达了一位资深文学研究者的当代文化忧思。在始终强大的环境中,“被围”注定了陷落的命运,它让人们在茫然中自失,在平庸中满足,磨损理想,剿灭信仰,滋长狡黠。而这种境况的改变,只能以人们原本敏锐的感受力的恢复为前提。因此,“突围”也就是使人们恢复对世界的原始感受。但是,世界是被各种假象遮蔽的,只有通过批判和清厘才能使它恢复。
  • 中国居家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居家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在研究众多经典古籍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居家风水文化的主要特点,结合居家实践,从庭院、大门、玄关、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餐厅、卫生间、窗户、阳台、楼梯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不同居家空间在选址、设计、装饰、规划、营造等方面的居家文化选择。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格言联璧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热门推荐
  • 归来兮征战

    归来兮征战

    考古发掘出土一个大活人人类探寻求证着过去与未来辉煌的文明同时期待着时间旅行者的来临过去与未来,创世纪者定下一个规则此时,不要战争。是贪念?是入魔?化解纷争,止戈为息忱待我归来兮!征战!全新的起点!
  • 等待黎明的阳光

    等待黎明的阳光

    黎明因阳光升起而称为黎明,如今阳光却要等待黎明到来。也算是主角的复杂心态吧。既顾及别人是怎么想的,又不愿为此放弃自己的想法。就算真正在无数次向后看着前进,就算是真正到达所谓的终点,也发现一切不过是开始前的准备罢了,但后面的事,谁现在就去想呢?
  • 红颜醉:师傅再见

    红颜醉:师傅再见

    谁说,这次的离别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见,她和他这次的再见终是再也不见了。为他努力过,为他改变过,为他生过,为他死过,还是难以有结局,那么,就让她来给他们一个结局。“师傅,我叫你的从不是‘师父’,因为人们说,师父就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想和你有联系,却不是这个。”“七。你可是真的决定吃这红颜醉,你明知道……”“傻丫头,世事浮华,怎舍你独走天涯?”等我!“师傅这是送请柬来了?”她轻笑,明明说好不再有感觉,为什么心像是针扎一样呢?问世间多少红颜醉,只能说亦数相思碎。红颜醉染青丝,红颜悴送魂归。
  • 故人心

    故人心

    正义的国际刑警,冷漠的上司女儿,孰是孰非,有时候,在人们看起来是邪恶的时候,其实它却是正义的!
  • 复仇千金与绝美少爷

    复仇千金与绝美少爷

    从小被抛弃的少年,结成团队,三年后。“曾经伤害过我的人,等着吧。”,
  • 废物重生:腹黑叶家七小姐

    废物重生:腹黑叶家七小姐

    太阳的第十三子——百瑟,亲手将他女儿的魂魄送到麟国,不愧是神的女儿,穿越速度之变态,修炼速度之变态,长相更是令一群美女暴走:“你长成这样是想整死我们吗!!!”而她却委婉一笑,他只属于她,不服你们咬我啊。。。
  • 会计娇妻:步步惊情

    会计娇妻:步步惊情

    她是一个度假村村长的女儿,从小开始励志当一个会计;他是白氏集团的继承人,她的未婚夫;六岁他住进了她家,七岁他成了她的未婚夫,十八岁他追她逃······总之这是一个花心男变成妻管严,一个单纯小会计变成宅斗高手的虐恋故事。
  • 兵王之回归

    兵王之回归

    苏锐回归家里老头封了银行卡必须找未婚妻结婚才给钱谁知道林峰觉得一个怎么行泡大学生,老师,老板娘,还有一个公主等
  • 流血的恋人

    流血的恋人

    这个少女腹黑毒舌,但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平时卖个萌,装个无辜,骗骗别人,逗逗自己,生活惬意得不要不要的。三年前的一场意外,那个人的一只手,成了她唯一的心结。再见时,她选择抓住他的手,为了补偿,也为了赎罪。她使出十八般武艺,用尽心机,大招频放,只为了靠近他。终于待在他身边之后,她已经分不清是愧疚还是爱情了。她只知道,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