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3700000012

第12章 先秦汉族风俗文化(7)

先秦诸子十分重视风俗的作用,他们常常将论政与论俗结合在一起。先秦诸子中对风俗论述最多的首推孔子,他把风俗提高到礼的地位,在《诗经》中提出了“美教化,移风俗”[132]的主张,并认为“夫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以施于百姓,非独适身之行也”[133]。所以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想通过移风易俗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其他如荀子的论政,重视民风民气的表现,他在《荀子·王制》中说到大师和乡师之事,应强调“修宪命,审诗商,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在“辟云”之事中,也明确提出了“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主张,强调“入境,观其风俗”[134]。又如老子的论政,主张无所欲求,无所作为境界,提出了“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使人过安居乐业的理想生活。再如庄子的政论,不主张成教易俗,而强调顺俗行事,他在《庄子·秋火》中云,“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德”;而“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还有墨子的论政主张以兼爱非攻、节用为治国之策,在其论述之中又与国计民生有着密切联系的风俗联系起来,特别是他反对厚葬的论述,举东核沐之国食长子俗和炎人国舍寡母俗为例,来宣传自己“操而不择”、“便其习而义其俗”[135]的观点,实在是政俗结合的一生动实例。再如韩非子的政论在阐述国之贫富与风俗的关系时,很重视社会风气的表现,《解老》中即云:“府仓虚则国贫,国贫而民俗淫侈,民俗淫侈则衣食之业绝……狱讼繁、仓禀虚而有以淫侈为俗,则国之伤也。”而商鞅的政论认为俗与法不可分割,化俗要考虑到法,立法要观察俗,《商君书·算地》中云:“故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凡此等等,不胜枚举。先秦风俗文献政俗结合的特点,在中国风俗学史上开创了“以俗观政,以政匡俗”[136]的学术传统。

总之,先秦风俗文献史俗一体,文俗并载,政俗结合的特点,正反映了中国风俗学在先秦时期还处于初创时期,但基础却是很坚实的。

先秦时期记载并论述风俗的文献主要有《诗经》、《易经》、《山海经》、《周礼》、《礼记》、《楚辞》、《尚书》等。此外,《穆天子传》、《归藏》、《左传》、《战国策》、《国语》、《世本》、《竹书纪年》等先秦文献,以及诸子百家的着作中也记有不少先秦时期的风俗史料,是研究先秦风俗文化不可或缺的。

注释:

[1]陈剩勇:《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第233页,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2]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3]此用“溶合”,而不用“融合”,是为了区别于作为民族消亡过程的民族融合。详见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第19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4]冯尔康等:《中国宗族社会》,第10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6]《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7]《史记·楚世家》。

[8]《左传·昭公元年》、《左传·照公七年》。

[9]《左传·官公三年》。

[10]《韩非子·和氏》、《史记·吴起列传》。

[11]《史记·韩世家》。

[12]《史记·田完世家》。

[13]《史记·赵世家》。

[14]《论语·泰伯》。

[15]《论语·宪问》。

[16]《尚书·盘庚上》。

[17]《诗经·商颂·烈祖》。

[18]《诗经·商颂·玄鸟》。

[19]《诗经·周颂·噫嘻》。

[20]《诗经·周颂·载芟》。

[21]《诗经·周颂·丰年》。

[22]《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文物》1983年第3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第38~42页,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

[23]《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中国考古年鉴(1988)》,第185页。

[24]《八个月来的郑州文物工作概况》,《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9期。

[25]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第19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26]《1975年左阳殷城的新发现》,《考古》1976年第4期。

[27]《礼记·表记》。

[28]周俗猪、牛、羊三牲具备为一牢。

[29]《仪礼·十昏礼》。

[30]《荀子·礼论篇》。

[31]《礼记·祭法》。

[32]《札记·丧记》。

[33]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所云。转引自《汉语大词典》第2卷,第189页。

[34]《韩诗外传》。

[35]《集韵》云:“难,却凶恶也,通作傩。”

[36]《礼记·曲礼上》。

[37]《尚书·无逸》,《国语·鲁语上》。

[38]《仪礼·乡饮酒礼》。

[39]《札记·少仪》。

[40]《礼记·曲礼上》。

[41]大孟鼎铭文,转引自《中华文明史》,第13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2]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第5期。

[43]祝慈寿:《中国古代工业史》,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

[44]以上所引均见《周礼·地官·大司徒》。

[45]转引自《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史简编》,第253页,江苏科技出版社1985年版。

[46]《中华文明史》第2卷,第183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7]《说文解字》,第130页,中华书局1963年版。

[48]《周礼·地官·司徒·市司》。

[49]《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

[50]《左传·桓公二年》孔颖达疏引。

[51]《说文》:“襦,短衣也。”

[52]《说文》:“襄,私服也。”“衷,里襄衣。”

[53]《诗经·秦风·无衣》云:“与子同泽。”郑玄笺:“泽,亵衣。”

[54]《礼记·玉藻》郑玄注。

[55]《仪礼·士昏礼》郑玄注:“着,充之以絮。”

[56]《1981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期。

[57]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大观》,第59~60页,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

[58]《世本·说文》:“帚……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59]《商书·微子》。

[60]梁思永:《国立中央研究院参加教育部第二次全国展览会出品目录》,《国内学术界消息(二十五年一月至六月)转载(燕京学报)》21期,第189页,1937年。

[61]《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209、《殷墟文字乙编》6386反。

[62]《屯南》42。

[63]《管子·轻重戊》。

[64]《中华文明史》第2卷,第29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5]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第19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66]杨鸿勋:《初论二里头宫室的夏原问题》,《建筑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学》1983年第1期。

[67]《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学》1983年第1期。

[68]《汲冢周书·大聚解》。

[69]《合集》28162。

[70]《太平御览》秦七七三引。

[71]《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造四方,乘安车。”

[72]《左传·闵公二年》:“归夫人鱼轩。”杜预注:“鱼轩,夫人车,以鱼皮为饰。”

[73]《甲骨文合集》11477。

[74]《礼记·大传》。

[75]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第18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76]《楚辞补注·离骚》。

[77]《礼记·典礼上》。

[78]《仪礼·士冠礼》。

[79]《孟子·滕文公下》。

[80]《管子·人国》。

[81]《周礼·地官·媒氏》。

[82]《史记·孔子世家》。

[83]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第165~17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84]《大戴礼记·本命》,《孔子家语·本命解》、《仪礼·丧服》贾公彦疏所记略同。

[85]《大戴礼记·本命》。

[86]《礼记·檀弓上》。

[87]《荀子·礼论篇》。

[88]《周礼·地官·舍人》郑玄注。

[89]《苟子·礼论篇》。

[90]《礼记·杂记上》。

[91]冢人:掌管墓地事务的官员。

[92]《逸周书·周月》云:“岁有春夏秋冬,各有盂仲季,以名十月二月。”

[93]《吕氏春秋·孟春纪》。

[94]《吕氏春秋·仲春纪》。

[95]《吕氏春秋·孟秋纪》。

[96]《殷契粹编》,第354~355页,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

[97]转引自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第4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98]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第5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99]《楚辞·九歌》。

[100]《史记·封神书》云:“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君)。”云中君与其他男神同称为“君”,应是男神。

[101]御祭为御厉恶之事的祭祀。

[102]《诗经·大雅·绵》。

[103]糈,即不陈列祭具。

[104]河伯为黄河河神是传统的说法。林河在《九歌与沅湘民俗》(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7月版)中认为河伯不是黄河之神,而是今陕西华阴一带的河伯部族南迁时带到沅湘的地方化了的水神。

[105]沉祭就是把祭品沉入江河使河神受之。

[106]浮祭就是把祭品放在水上漂流使河神受之。

[107]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第5期。

[108]《史记·天官书》。

[109]《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年第5期。

[110]《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陆机《草木疏》云:“麟,鹿身、牛尾、马足、黄色、圆蹄、一角,角端有肉。”

[111]《说文解字》:“虎、山兽之君。”《骈雅·释兽》:“此君,虎也。”

[112]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

[113]吴郁芸:《楚社树及荆、楚国名考》,《求索》1987年第3期。

[114]《礼记·祭法》。

[115]《墨子·明鬼》。

[116]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第643页,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117]《礼记·王制》孔颖达疏。

[118]《礼记·王制》孔颖达疏;另郑玄注:“夏曰杓”为夏商之祭名,周改为“夏曰禘”。

[119]《诗经叫·稚·天保》:“禴祠燕尝,于公先王。”孔颖达疏:“尝,尝新谷。”

[120]《吕氏春秋·孟冬纪》:“是月也,大饮蒸,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高诱注:“蒸,俎实也;体解节折谓肴蒸也。”

[121]《论语·颜渊》。

[122]《论语·宪问》。

[123]胡厚宣:《殷人占梦考》,见《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下。

[124]相传远古时有十个太阳,名字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此即为天干,又称“十干”。

[125]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126]《周礼·春官·大祝》郑玄注:“郑大夫云动为董。据董,以两手相击也。玄谓振动,战栗变动之拜。”

[127]《韩非子·说林下》,《战国策·韩策》。

[128]《战国策·赵策》。

[129]《中国风俗辞典》,第1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

[130]《札记·表记》。

[131]《札记·坛记》。

[132]《诗经·周南·关雎》。

[133]《孔子家语·致思》。

[134]《荀子·强国篇》。

[135]《墨子·节葬》。

[136]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前言》,第2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

同类推荐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8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城中小村的“前世今生”:一个平话人村落的变迁考察

    城中小村的“前世今生”:一个平话人村落的变迁考察

    书稿的写作终于完成了,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但却丝毫没有放松的感觉。也许,是我还无法在短时间里从写作的兴奋抑或思维的快乐中解脱出来;也许,这薄薄的纸页根本承受不起太多的希望和期待,因为过程远比结果更复杂,更精彩,也更值得缅怀。每当想起在平西生活的平淡而不平凡的日日夜夜,想起在宿舍里在那台破旧的“笔记本”上写作的每时每刻,我的内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 礼仪常识读本

    礼仪常识读本

    《礼仪常识读本》从礼仪概述、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餐饮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公务礼仪等七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礼仪知识和规范。既可作为党员干部和社会人才培训教材使用,又可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群体人们的阅读需求。
热门推荐
  • 恶徒的赞歌

    恶徒的赞歌

    正如我们只能从历史的遗留中窥见那曾经的时代,两百年后的人类也是早已不记得末日之前的世界,他们在这片无尽的废土之上,建立起了新的文明。一个曾饱受恶意困扰的青年自方舟中醒来,他跨越了历史,一步踏入了新的纪元,他的到来,正赶上了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那么,一切都刚刚好。而那身上存在的神秘力量,究竟是神灵的给予,还是恶魔的馈赠?“我是恶徒?不不不,兴趣使然罢了。”
  • 契约监护人的小老婆

    契约监护人的小老婆

    6岁那年,她的亲生父亲去世,在父亲的葬礼上,她第一次看见他。他叫严寒,是她的监护人。她太固执,明知道他和她没关系,却因为他长的跟爸爸有几分相似。她喜欢他,从小就喜欢他。她以为那种喜欢,是女儿对爸爸的喜欢,不是女人对男人的喜欢。直到那年,她亲生父亲祭日的那天……(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宸璃梦:公主倒追记

    宸璃梦:公主倒追记

    吝星璃,她是拂菻国唯一的公主,简单而不单纯,坚强却也害怕受伤,热情起来仿佛是灼灼地烈火,冷漠起来似寒冷的冰。她就是这样一个洒脱、倔强的女子。因为一系列与皇甫宸相关的梦境——他们前世的一些刻苦铭心的经历。而恋上那个让她醉心的男子。遇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欣喜的,从尘埃里开出了花。
  •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 伐神记

    伐神记

    少年石伐解开九天玄魔的尘封,踏上炼化十二法神的征程。一路收服妖女,兽女,仙女,让温柔的大师姐迷恋,让野蛮的公主撒娇,让女杀手沉沦。从下座天冲到上座天,杀到神座天,在三位天面狂战传奇。小棋子也能掀翻大棋局。石乱天仰天大吼:我欲伐神,一战到底,屠魔杀神,灭你天威!
  • 星戒之辉

    星戒之辉

    欲望会让我们迷失方向,但它或许是我们前进步伐的力量之源。只要不被他吞噬,它或许会带我们冲出人生的迷茫。。。。。。。。
  • 复仇女孩的爱情时代

    复仇女孩的爱情时代

    她是新一代至尊,任何人都没有让她苏醒,但是一个叫胡利的闺蜜,害死了她的父母,于是,她成了至尊,而她的朋友们也是一代代的圣尊,他是英国王子,因为小时候和她见过,在此,他们就发生了一段故事!敬请期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雪国无雪

    雪国无雪

    肖铉,一个雪国皇位的继承者,在失去一切后,他会找到属于他的幸福吗?
  • 夫君是只小妖精

    夫君是只小妖精

    每个胖子都是潜力股。一个古灵精怪,吨位十足的鬼马小胖妞,一只十分别扭,万分霸道的穿越小蜘蛛。十二岁那年,她遇到穿越而来的他,在他的调教下,一步步逆袭,成为整个苍月王朝最受欢迎的雕刻家。最重要的是,如何从无人问津的女汉子变成万人仰慕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