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2500000016

第16章 远东的将来(一)

这篇文章,先读给第五高等学校的学生听,后来又登载在校刊《寮南会》杂志(第二十八期,一八九四年六月)里。本文结论之处说,日本将来的伟大,全在“九州魂”的保存——简单善良的喜庆,和放辟邪侈的厌恶——凡我少年,都应该铭刻在心。

“因为他们请求,我在星期六作了一会‘远东的将来’的演讲,我想学生们就要将它刊印出来了。我从来没有从松花江将我印就的演讲录寄给你过——它们里面并没有什么东西,你一定要觉得平淡无奇的。然而倘使印了出来。我总要寄给一份给你,因为这也可以算是西洋人侵入的一些哲学的历史。”

为了现在而想到将来,对于文明是重要的。在一个文明的国里,最普通的工人便这样做。倘然他是一个有脑筋的人,他不论能赚多少钱,等到一赚到,他不会都去消耗完,却总要贮蓄着一大部分,以为将来的不时之需。这是最普通的一种先见。政治家的先见,就要较为高等些。当他反对或提议一种法律时,他就要想到:“这法律在我死后一百年,将要有些什么结果呢?”可是哲学家的先见,却还要遥远些。他要问:“现在的状况,在从此以后的一千年中,将要有些什么结果呢?”而且他所想到的,并不单是一个国家,却是全体人类。

要对你们说东方的将来,我愿意照着西方哲学家的立点来讲说——因此,不单是关乎日本,或者单是远东,却是关乎全人类的。

我必须开始就说,远东的将来一部分是藉着远东的活动——虽然并不完全是。至少,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就是将来远东要发生的最大变动,将要为了西方的影响而造成。这影响是侵略的。不过它是不可免的。过几代它都不能停止。在我们想到将来的东方之前,我们可以看看现在的西方。

在这个世纪中,关于西方工业文明的进步,最显著的事实,便是西方各国的扩大。一八〇一年,英国,或者还是说大不列颠全部,所有的人口是16,345,646。一八九一年,那人口是37,888,153。倘使我们再追溯得远些,当然那数目更加还要可惊。伊丽莎白时代,英格兰和威尔斯的人口是5,600,517;维多利亚时代则为29,001,018(一八九一年)。不过一八九一年的数目,是不包括加拿大,合众国,南美洲,澳洲,纽西兰和南非洲许多英国人在内的——不必再提另外五六十个地方了。吉本(Gibbon)著作他的历史时,德国的人口大约是22,000,000。现在则为49,500,000。法国的人口本来大约是20,000,000:一八九一年则为38,343,192。意大利的人口本来只有一千万:现在已超过30,000,000了。西班牙的人口大约是8,000,000;现在是17,500,000。俄罗斯(这里只指欧洲的俄罗斯)的人口本来只有1200万;现在是8100万,波兰和芬兰还不算在内;若将俄罗斯的征服地一并算在内,人口就格外多了——10300万以上。简单地说来,七十年中——自一七一九年以后——欧洲的人口增加了一倍;而在我们自己这个世纪中,增加之数,尤为可惊,已不是倍数所能代表了。此外,读者更须记得欧洲各民族还给予北美洲差不多七千万人口呢——最近殖民于澳洲,纽西兰,南非洲和世界各处的还不算在内。单单在英国统治之下的——就是在现在的英国女皇之下的——差不多就有344,000,000百姓。

现在西方民族这样非常的扩大,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在古罗马帝国时代,人口的总数并没有超出110,000,000;二休谟(Hume)和吉本还都想,古欧洲在奥古斯都(Augustus)时代的人口比了他们自己时代的欧洲人口,要超出些。可是现在的欧洲人口却三倍大了,而最大的增加还是在最近的时代中的——还没有超出一百年。什么缘故呢?有些什么意义呢?

的确,一部分的缘故是为了工业的和科学的进步,一部分是为了维护生命,保持健康的改良方法。可是不论是农业的改革,卫生的发见,科学或工业的发明,那不能单独的来完全解释它。罗马帝国时代,欧洲的人口大约比土地所能供养的还要多些。现在的人口已是三倍大了,而土地上的产物却的确没有增加到三倍多。照事实说来,现在的西方已不能养活他自己了。他人口的增加,不过为了他已有向外界取得供养的方法,它的生命史认为的——不是严格的自然的。大约只有俄国(或者还有斯干的那维亚Scandinavia,虽然我还有些怀疑)——能够产生足够伊自己人口的食物。欧洲的大部分,是由俄国和差不多世界各国所喂养着的。北美洲、印度、澳洲、爪哇、加拿大、南美洲、中国、日本、波斯,地球各处都送食物到欧洲去。伦敦人民,不论那一天没有别国的帮助,便都不能活命。英国觉得,因战争而失殖民地,或因竞争而失商业,极大的恐惧便是饿死的恐惧。甚至在那但尼逊(Lord Tennyson)的短歌“舰队”(The Fleet)中,也竟毫不迟疑地用了那“饿死”的清楚字眼:

当所有的人都饿着要死的时候,

野蛮的暴徒们千万只的脚,

要将你从你的地方踢出去。

的确,倘使欧洲从别的国里得食的工具都忽然被夺去了,结果便是千万人死亡。

这样的食物供给如何维持呢?藉着商业,藉着极快的汽船,藉着迅速的交通。人口继续的增加着:更快的船只继续的建造着,新的商业开始了,新的殖民地获得了。为了伊的需要,伊,西方,不得不勉强着各国来帮助伊的生活。伊的工业文明早就达到了全世界了;他的压力,现在中国和日本的海岸边正在感觉着。

西方的人口即使增加着,他就要用移民的方法来救济伊自己。可是移民的速度,总来不及逃出那结果的来到。那结果便是竞争的增加,意思是生活上增加困难,因此可以知道真正的进步,同时是西方的力量和西方的软弱。人类的进步是为了他们不能不进步——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斗争的和劳力的痛苦。在人类可以不用劳力便能生活的国里,是完全没有进步的。科学上,技术上,工业上所有那些奇妙的发明——环境世界的电报数不清的铁道对于机器的完成而需要的算学的应用——都不过是生活需要的结果:那就是要寻些吃的东西的结果。在各种进步的方式之下,主动的力量不过是饥饿。这便是永久的定律。这不过是为了生活的需要,所以西方民族都在用力将他们自己散布到全世界。他们很快的散布着,因为在这现在的世纪中,他们发见了散布很快的方法。要是在别个世纪中,他们只有在家中饿着等死。

他们在他们的道途上,遇到各种天然的阻碍。他们不能住到热带去,因为那气候要弄死他们。可是许多他们可以住的国家,都已经给他们消灭人口过,土著的民族都在他们面前失去——美洲失去了印第安人;太平洋群岛中失去了毛里人(Maori);塔斯马尼亚(Tasmania)失去了塔斯马尼亚人;澳洲失去了黑的澳洲人甚至新墨西哥和得克萨斯(Texas)也失去了杂种的西班牙人。当然,印度还抗拒着:西方不能移民于印度;那气候总保护着伊的黑色民族。

可是当工业主义到了远东——中国——的时候,他要再向前去的进步,就只一些和天然阻碍不同的事情所反对着了。反对他的是一种西方本来没有疑惑过的觉悟。要制服中国,差不多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够,也需费下太大的代价。要逼中国适用着西方的仪节、风俗和信仰,将中国破碎开来,就格外的不可能。中国是一个实体,太大了,太坚固了。不能加以破裂或加以重行铸造。中国是抗拒着的。这很清楚,西方对于中国的希望,只有商业。商业是有了,或者说是强取到了;可是西方的商人却觉得他们是在和他们同等的敌手交易着。即便是中国人的商业,也不能从中国人的手里取过来。他还是依然如故在那里。他将永远长存在那里。过了不久,西方才发见中国人在商业上不是敌手,还是长辈——更是很危险的敌手——便是在财政合作的最高等事业上,也是如此。

倘使要问中国人为什么从前没有什么危险,那不过是为了他们常住家中的缘故。可是自从西方逼迫中国开放了伊的口岸之后,中国人就开始往别国去了。他们开始移住在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他们流入了西印度群岛。他们移到了澳洲和爪哇。他们建设起了星加坡的殖民地——英国最宝贵的东方属地之一。他们恐吓着要充满东方。聪明人都开始说,要是由中国长是闭关自守着,事情恐怖怕好得多呢。

美国是第一个发慌的国。在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大家都知道谁也不能和中国人竞争。他们吸收了商业,他们垄断了买卖,他们将劳力的竞争者逐出了市场。有着革命,骚动,谋杀等事。

渐渐的,全部的西方诸州却都怕起来了。两年之前,通过了一种停止中国移民的法律。美国人很明白,在商业和工业上,他们都不能和中国人竞争。

澳洲也做了同样的事。大家都知道,倘使不防止中国人的移居澳洲,英国人就不能住在那里。澳洲用着排斥中国移民的法律,保护了伊自己。

在爪哇,荷兰侨民的恐慌是另一途的。他们攻击中国人,杀死了五千多人。现在中国人是可以住在爪哇了;不过要遵守几种法律——至于爪哇民族,结果是在慢慢地消失了。因为中国人能在任何的气候中活着,能在任何的工业竞争中占胜利。爪哇的气候是不适宜于欧洲人的;所以荷兰人肯应许中国人住在那里。

同类推荐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本书解读了近六七十年响当当的名字:鲁迅、胡适、顾颉刚、张爱玲、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苏雪林、沈从文、陈寅恪、胡风、胡兰成、郭沫若、孙犁、萧乾、乔冠华、胡乔木等。
  •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是一国所固有之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其内涵丰富,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也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本书所呈现的是国学常识,包括官场政事、法典制度、饮食文化、礼仪习俗、文化生活、哲学宗教、择占秘术、行当人物、文艺娱乐、文学语言、轶闻趣话等方面,以追本溯源为目的,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探究传统文化的精髓。石赟编著的这本《国学常识一本通》内容丰富而精练,囊括了人们日常关注的、重要的、喜闻乐见而又不知其然的常识。
  • 日本论日本人

    日本论日本人

    《日本论日本人》由戴季陶、蒋百里所著,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原始信仰、皇权崇拜、社会阶级的演变、武士和町人的性格、政党的形成、民族主义向军国主义的演变、社会风气、生活习惯、家庭成员的关系等,一一作了分析。《日本论日本人》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代日本的国际局势、经济困境、政党矛盾、阶级隔阂等,综观了日本社会的变迁,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这两部作品被学界视为中国人研究日本的标杆性的著作,其思想价值经久不衰,在今天天对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的民族性格仍有重要作用。
  • 越剧

    越剧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其声腔优美清婉,表演真切动人,无论是音乐、唱腔、表演,还是布景、道具、服装,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广受喜爱与赞誉的戏曲艺术瑰宝,如今已享誉全国,蜚声海外。
热门推荐
  • 当回忆已成习惯

    当回忆已成习惯

    曾经那个疾如风,闪如电,像风一样的男人不见了。如今的他,习惯沉浸在回忆的痛楚之中,他愿意痛苦着那段再也回不去的的岁月。也许,这就是爱情吧。
  • 且行好事:我的团长大人

    且行好事:我的团长大人

    姜乔,一个最擅长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女人,信不得。沈亦晖,一个典型的偏执型人格的男人,近不得。然而。明知信不得,他一颗冷心却接连在她的谎言里柔软和暖。明知近不得,她却不自量力地想要温暖那份执拗的孤单。
  • 王者荣耀之青莲剑仙

    王者荣耀之青莲剑仙

    墨家机关术玄幻莫测,上古十二奇迹毁天灭地,稷下三贤者各显神通……魔神王再度苏醒,更令人恐惧的却是人的欲望。尽管前方刀山火海,九死一生,但是总会有个熟悉的身影挺剑站出,力挽狂澜。他常伴诗酒,以一身精妙的剑法名扬天下,人称“青莲剑仙”。
  • 第七教室

    第七教室

    第七教室,第七间教室。恶魔的教室,他在里面。他们在里面。每一堂课,都是恶魔的召唤。
  • 性保健食品

    性保健食品

    本书为“性保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可平抑人的性兴奋水平的性凉食品、可提高人的性兴奋水平的性温食品以及可调节人的性欲水平的性平食品。内容丰富、健康实用。
  • 马云的资本

    马云的资本

    本书详细讲述了马云在商业场上的冲杀搏击所向披靡,更点破其背后的故事与内幕,娓娓道来生活中的马云,他在每个人生抉择处的所思所想。探寻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补充不为人知的关键细节,揭开马云的胆识、智慧背后的商业哲学与创业理念。
  • 邪魅少爷的小丫头

    邪魅少爷的小丫头

    “我会永远保护你。”.....................................................................................................................................我不会再不保护你了...........
  • 沉醉

    沉醉

    那一天,他是一轮明月,她不经意间仰望,就迷失在那皎洁的清辉里。从此,她梦里的那弯玉钩,夕夕成玦。浩荡的东海边,师父说,人就像贝壳,只有找到那相属的一半,才能牢牢护起一枚珍珠。她从江南的烟雨,一直走进塞北的飞雪里,身后依旧是当时的月光。然后才发现,他不是她的另一半贝壳,也不是她的月半弯,而是另一颗遥远的星子,无法触及。洞庭荷花盛开,姑苏枫叶转红,钱塘江潮涨起,大理春光明媚,我都会写下来告诉你,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知道这十年,你从来不曾在那日清晨离去,你只是藏在了我的心里,融入了我的生命里,陪着我一同呼吸。
  • 破灭之主

    破灭之主

    纷乱的修真世界如流沙之河,踏进一步越陷越深,最后生死轮回。一条小溪潺潺而流,沉淀,遇江合流,最后融入大海,谁能知道当初的那一条小溪在大海中随意的泛起一朵浪花,会变成滔天的巨浪?唯独可惜,本应该清澈的溪水归宿大海也不在是那可口的甘泉。
  • 家有小店

    家有小店

    家有小店周游万界家有小店客随主便不要傲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