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8600000005

第5章 诀别?那些即将离开我们的动物们!(1)

一、大熊猫退无可退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人在大自然面前具有巨大的挑战能力,改造自然为我服务,成为人类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思维。

进入19世纪后,人口的增长速度惊人。1804年世界人口只有10亿,到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世界人口达到60亿。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人,所需的时间分别缩短为约120年、30年、15年、10年!

急剧增长的人口,依赖于土地和牧场的大幅度增加。世界耕地在19世纪初仅有4.5亿公顷,而到20世纪末已达15亿公顷左右,相当于全球陆地面积的10%,同时牧场面积约有30亿公顷。这样,耕地和牧场面积总和占陆地面积达30%。耕地和牧场的迅速增加,意味着森林的严重破坏和面积的减少。据估计,世界仅热带森林面积每年就减少1130公顷,而造林面积只有毁林面积的1/10。森林消失,也就意味着大量野生动物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大熊猫的家园开始变得支离破碎。

大熊猫在中国被誉为国宝。长期以来大熊猫一直藏在我国的川、甘、陕三省交界处的深山之中,1869年法国传教士大卫在四川省宝兴县发现了大熊猫,他的这一发现轰动了全世界,从而使人类首次结识了这种被誉为“活化石”的古老物种。

阿尔曼·大卫(1826-190)是法国苦修会的神父,自幼酷爱自然,喜欢动物,经常捕捉各种昆虫,制成标本。大卫1850年成为神父,10年后被教会派遣来中国传播天主教。19世纪的中国,备受列强的欺凌,英、法等国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强行与中国通商,教会也趁此机会行动,派遣人员来中国传教。许多传教士由于有广泛的科学爱好和博物学基础,往往受国内一些科研机构的委托,同时对中国进行一系列资源调查,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调查了解中国的动植物资源。大卫在来中国之前,就接受了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交给他的一项任务,采集中国的珍稀动物和植物标本。

1862-1874年,大卫在中国住了12年,其间他将调查到的大量植物制成标本寄回法国。在动物资源方面,大卫在中国发现了58个鸟类新种,100多个昆虫新种,还有许多重要的哺乳动物新种,包括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等。

1867年,大卫在短暂的回国后第二次来华。听说四川西部一带动物种类很多,而且有一些是人们尚未知晓的珍稀物种,他便从上海到达宝兴,担任穆坪东河邓池沟教堂的第四代神父。1869年3月11日,大卫在当地一户人家中见到了一张被称为“白熊”的奇特动物毛皮,他兴奋不已。他从未想到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漂亮的动物皮毛,他马上就意识到这张动物皮的重要价值。(图片25)

为了得到这种奇特的动物,大卫雇佣了20个当地猎人上山搜捕。过些日子后,猎手们终于给大卫带来了1只“白熊”和6只活生生的猴子。看到这只毛茸茸、憨态可掬的、黑白相间的“白熊”,大卫为自己的发现而高兴,他决定将这只可爱的动物带回法国。可是,要从这偏僻的大山将一只野生动物带到遥远的法国,在那时的条件下几乎是梦想。这只倒霉的大熊猫还没运到成都就死去了,大卫只好将它的皮做成标本,连同描述报告寄给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并在该博物馆的公告中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报告。

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经过充分研究后认为,这种新的动物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与在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便正式将它命名为“大猫熊”,并按照惯例,在拉丁文中将发现者大卫的名字写于其中。

科学界对于大熊猫的身世,曾经长时间存在争论。这从它名字的变化也能看到,至今在台湾,它还被称为“大猫熊”。这是因为专家们对于大熊猫的认识不一致,有人认为它属于熊,有人认为它属于猫。对于人们习惯上的两种不同读法,有一种解释是来自“误读”。1939年,重庆平明动物园举办过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其中“猫熊”标本最吸引观众注意,它的标牌采用了流行的国际书写格式,分别注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观者都把“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大猫熊”叫成了“大熊猫”。其实,大熊猫的学名就是“猫熊”,它与小熊猫(学名是“小猫熊”)也并非近亲,小熊猫属于浣熊科,大熊猫因为自身结构和在进化中地位的特殊性,独立成科,为猫熊科。

大熊猫是一种古老的动物,现代大熊猫祖先的化石于20世纪50年代在广西柳城的巨猿洞里被发现,距今约100多万年。从牙齿情况分析,这种古老的大熊猫和现代的大熊猫并没有多大区别。大熊猫本来是食肉兽,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习性逐步发生变化,到今天,成为专以竹子为食物的特殊动物。偶尔它也能够捕食小动物,这时你才能够从它的身上看到其远古祖先凶猛的影子。

由于大熊猫食物的极度单调狭窄,生活范围只限制在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有竹林的地方,尽管一直受到国家的保护,但仍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危机。

首先是食物问题。1974~1976年,在甘肃汶县和四川平武、南坪等地,由于大片箭竹开花枯死,结果饿死了大批大熊猫,事后调查发现的尸体有138只。1983年以后大熊猫产地竹子又普遍开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保护区的大力抢救下,虽然灾情比上次严重,但是大熊猫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共抢救出大熊猫43只,其中救活31只,死亡12只,再加上野外捡到32具尸体,共死亡44只。目前,食物短缺仍不时威胁着大熊猫。根据近些年的观察发现,大熊猫的生活海拔范围有下降的趋势,一些大熊猫经常到低海拔的山下觅食。(图片26)

第二,大熊猫的患病率很高,特别是蛔虫感染率可达60~70%。在野外经常出现病死个体,严重危害着大熊猫种群的壮大。

第三,尽管我国早在1963年就建立了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到目前保护区面积约10550平方千米,占大熊猫实际分布面积的81.2%,但由于许多大熊猫种群呈孤岛分布,因此仍是一个濒危物种。从分布范围看,它已从历史上广布于亚洲东部而退缩到中国川、甘、陕三省局部地区。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生产活动无节制地扩展,大熊猫分布区已由约5万平方千米缩小到1万多平方千米,且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20多块岛屿状,残存于秦岭、岷山、邛崃山脉以及凉山和相岭六大山系,地属川、甘、陕3省的37个县,野外大熊猫数量只有1500多只。

尽管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1998年的天然林停伐,给大熊猫的保护带来了希望,但近10年来西部地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使大熊猫栖息地再次被逐步蚕食。在岷山和邛崃山地区,一方面四处都竖立着“熊猫故乡”的宣传牌,而另一方面又不断侵占和损害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道路、小水电站、矿山、旅游等项目的建设,使大熊猫的生存已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

2008年“5·12”大地震正发生在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内,全国有49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有80万亩的大熊猫栖息地彻底损毁,占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8.3%。地震后世界自然基金会(简称“WWF”)在岷山大熊猫保护区以及周边社区,正在进行的110个保护及社区发展项目中,有86个项目暂时无法开展工作。

地震后的第二天,一位网友就发出了这样的帖子:“汶川是卧龙大熊猫的故乡,祝愿汶川人民和大熊猫在这次大地震中母子平安。”表达了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和大熊猫的牵挂。

汶川大地震使四川岷山和邛崃山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大熊猫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基因交流走廊严重受损。位于岷山南段的龙溪一虹口、白水河、九顶山、千佛山4个自然保护区,在2001年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时就仅剩下35只,远低于野生动物能够正常维系遗传基因必须不低于60只的下限。这次地震造成的栖息地破碎化,使这里大熊猫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另外,灾后恢复重建的许多基础设施项目逐渐上马,大熊猫栖息地很可能将面临新一轮的危机。大熊猫在地球上的存在已超过300万年,这期间虽然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灾难,却无法躲过近百年人类对它栖息地一点点地逐步蚕食和破坏。

二、世界上仅有的园囿动物——麋鹿

麋鹿为鹿科大型草食动物,因其形态特异,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驴、颈似驼,而被称为“四不象”。糜鹿是原产我国的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现在其野生种群已经灭绝,世界现存的麋鹿都来自园囿。

早在200多万年以前,麋鹿曾广泛分布予我国大陆广大地区和台湾、日本等地。从化石资料上看,北起东北南部、南到广东、海南,西至陕西、湖南西部,东到台湾的广阔区域内,均有麋鹿生存的痕迹。我国人民对麋鹿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射猎麋鹿的记载。至2700年前周朝达到鼎盛时期,就开始有麋鹿之名称,并开始大量猎捕,取肉供食。秦汉以后,麋鹿数量开始锐减,分布范围也逐步缩小,随着湖沼湿地的开发和大量的捕猎,最终导致野生麇鹿全部灭绝。

关于麋鹿的灭绝时间,有的人认为是在商周以后的某个时期,有的人认为自西汉以后,有的人认为在唐代。最近,有些学者经考证后,确定麋鹿在我国是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才最后灭绝的。即便这样,麋鹿自我国的绝迹已有百年历史了。麋鹿的灭绝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本身特点、湖沼湿地的消失和人类的捕杀。自身方面的原因是指糜鹿个体比较大,给其生活、生育和避敌带来了困难。从其生活习性上看,麋鹿是一种泽兽,适生于沼泽水草丛生之地。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东北、华北平原地区大面积的沼泽湿地被开垦为农田,野生麋鹿和人类争夺地盘的斗争也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它们的绝迹。麋鹿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很密切,在古代就有许多猎捕糜鹿的记载。

在我国人民猎捕麋鹿的同时,也开始了对麋鹿的饲养和保护,至少在公元前1000年之前的周文王时期就已开始人工饲养麋鹿。齐宣王时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用严刑厉法保护园圃里豢养的麋鹿。当今世上的所有麋鹿也都来自清代北京的皇家猎苑——南海子,并在此地被西方人发现后进行了科学记载。然而由于19世纪末的水灾使南海子的围墙倒塌,麋鹿逃散,流失人间,成为饥民食粮。随后,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战祸使麋鹿最终彻底消失了。

所幸的是,自麇鹿被西方发现以后,欧洲各国通过各种手段,在1865至1894年之间从中国获得不少个体,饲养在动物园之中。动物园内的禁闭式的生活,严重地影响了麋鹿的生长发育,麋鹿普遍出现体质退化、繁殖困难、趋于衰亡的状态。为了挽救这种珍稀的动物,英国11世贝福特公爵自1894年到1901年相继从欧洲各地收集了18只麋鹿,组成世间唯一的麇鹿群,将其放养在他的乌邦寺庄园,使这种动物得以保存下来。现在世界上共有麋鹿近2000头,全部都是由乌邦寺庄园的18只麋鹿群发展起来的。

为了让麇鹿能回归故里,重建野生种群,80年代我国政府建立了北京南海子和江苏大丰自然保护区,并于1985年和1986年分别从英国引回20头和39头麋鹿放养在这里。回归祖国的麋鹿在其园圃故乡南海子和野生故乡大丰健壮成长,到1992年底已繁殖到122只。目前,在大丰保护区出生的“大丰籍”母麋已开始繁殖后代,标志着重建野生麋鹿种群的理想即将成为现实。

三、被赶尽杀绝的“王者”

诗人牛汉有一首诗,题目是《华南虎》,诗中这样写道:

笼里的老虎/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有人用石块砸它/有人向它厉声呵喝/有人还苦苦劝诱/它都一概不理!/又长又粗的尾巴/悠悠地在拂动,/哦,老虎,笼中的老虎,/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还是想用尾巴鞭击那些可怜而又可笑的观众?

我终于明白……/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这首诗作于1973年,正是“****”的十年****期间。诗人在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是一只华南虎,被囚禁的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于是写下了这首《华南虎》。

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然而,诗人的笔下,也真实地反映了华南虎的遭遇。如果华南虎有人一样的思维,它就会感到屈辱;如果它还有记忆力,它一定会渴望那“苍苍莽莽的山林”;如果它真有灵魂,它就会“腾空而去”,发出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

华南虎,世界上最濒危的动物之一,它也许已经从山林中消失。

华南虎,一直牵动着中国人的心。在最近几年中,不断有关于所谓华南虎的“新闻”。2007年发生在陕西省的华南虎造假新闻,曾引起广大公众的强烈关注。周正龙用华南虎照片伪造证据,谎称发现了华南虎,甚至引起美国《自然》杂志的注意。

一种野生动物的濒危和消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人们如此强烈的关注。因为,华南虎就在这些年,就在我们的动物保护意识刚刚觉醒时,从我们的眼皮底下,已几乎走向了灭绝。堪察加棕熊的悲剧,在华南虎身上重演。

长期以来,虎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兽中之王。虎在生态系统中,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有“旗舰物种”之称。据估计,全球野生虎的数量可能已经不足5000只,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孟加拉国、中国、印度以及俄罗斯等国家。

在中国,大家最熟悉的虎有西伯利亚虎(又称东北虎)和华南虎(又称中国虎)。东北虎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省的大面积原始林区。华南虎曾在秦岭以南广泛分布。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普查表明,华南虎在野外仅残存不到20只。21世纪初,由中外科学家的联合调查表明,华南虎可能已经在野外消失。据估计,野生东北虎可能不到20只。

同类推荐
  • 两栖爬行动物的风姿

    两栖爬行动物的风姿

    两栖爬行动物是动物世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动物进化过程中重要的印迹。无论是在茂密的森林,还是在无边无际的荒原都有它们的身影。本书将为你揭开两栖爬行动物世界的神秘面纱,让你一览它们的无限风姿。
  • 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

    地球上的物质之间循环往复,维持着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与稳定。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参与,破坏了物质循环系统的平衡,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恶化。温度的升高,臭氧层的破坏,稀有动物的灭绝,海平面的上升,这些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地球作为人类目前唯一的生存地,爱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共同来保护我们的“母亲”——地球。
  • 五彩缤纷的光(探究式科普丛书)

    五彩缤纷的光(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内容包括:光的形成、本质、速度、介质以及光在层状分布等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运用及光电反应等。
  • 人类对月球的开发

    人类对月球的开发

    阿姆斯特朗代表所有的“地球人”向月球迈出第一步时说道:“这一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步。”这一步标志着人类对于月球已不在处于单纯的幻想阶段了,科学家们对于月球的科学探索,一步步地揭示出月球的本来面目。在对月球的开发中,人类也开始在各项航天事业中积极谋求国际上的合作。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化石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化石

    本书从化石的形成、分类、特征、动物化石、植物化石等几个方面图文并茂的对各种化石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热门推荐
  • 绝色炼药师:作死小姐想上天

    绝色炼药师:作死小姐想上天

    遭遇三姐妹中的绮幽背叛,三姐妹之一娈苏被锁塔下,洛七衣重伤落入下等大陆,恶毒府邸认错人,洛七衣顺势住下,等她洛七衣重复昔日光芒,便是天下陪葬时!某男:衣衣,说完了吗?洛七衣:不,让我再逞强逞强!某男:过来,躺下。
  • EXO之女配偷心计划

    EXO之女配偷心计划

    很久以前的我们并不知道,珍惜是从相遇那一刻就应该开始的事。很久以后的我们才能明白,所有的分道扬镳都伴随着漫长的伏笔。这里安倾旧,文笔略渣,但在努力提高,望海涵。
  • exo之花忆成殇

    exo之花忆成殇

    作为鹿家上下唯一一个被宠的女娃,鹿恩菲对此表示----非常满意。好好的中国不待,偏偏要跟哥哥去什么韩国;好好的普通人不当,偏偏要跟着哥哥当什么明星。鹿爸:“小晗啊,你看看你,把你妹妹都给带坏了。”
  • 归途之破天

    归途之破天

    他本是地球上一所名牌大学的尖子生,却因不甘多年的病魔缠身,自学中医,了解人体经脉结构。为改变体质,擅自修炼不知名功法;却因羸弱的身体承受不了强大的力量,身体爆裂而亡。一切本该就此结束,就此终结,再也不会有着痛苦。然而,8年病魔的折磨,却将他的意志打磨的异常强大,灵魂离奇穿越来打一个以力量为大,强者为尊的世界。不甘在异界孤独一人的他,带着对女友的爱、思恋,对地球家乡的思恋、依恋,踏上了征程……
  • 小山羊染发

    小山羊染发

    《小山羊染发》所选的数百则寓占,是作者多年来从事寓言童话创作的精品力作。这些寓言或长或短,或动物故事,或植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题材丰富多彩。《小山羊染发》每一篇都凝聚着作者对事物对社会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是知识、阅历以及人生体验的集中反映。适合各年龄层次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阅读,是丰富青少年业余生活,令青少年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体悟社会人生的有效途径和桥梁。
  • 席方平传

    席方平传

    改编自《聊斋志异·席方平传》,盘古开天辟地,魔道两分,正邪誓不两立!涿鹿之战,天地喑,血泣中原,鸦鹊哀鸣,帝血剑挥处,人界始得安宁!千万年的等待,魔性依旧,中原重陷战火!席方平,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然父死魔侵之时,担起了扫魔重任,幸得七勇士相助,前途危恶,未知生死!然救世之途,却阴谋丛生,魔道之争,岂又是凡夫所知……七魂之殇,楼兰秦人,玄黄无极,中原大地,分久之合,合久之分,英雄备出之时,也造就了风卷云涌的英雄史诗!本书又名《魔道》《魔道三部曲》,兮群号:12613257
  • 泽俗

    泽俗

    若这是命运,那就沉沦若这是宿命,那就反抗什么是对错,有心而定
  • 地藏菩萨十斋日

    地藏菩萨十斋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胖弹笑粘团

    胖弹笑粘团

    防弹少年团的同人文。一个故意的偶遇、和某人去首尔、意外的被命运选中、意外的遇见了他…………
  • 超级无敌龙魂

    超级无敌龙魂

    一步步走向巅峰。拔尖问天,谁才是真心英雄!恩怨是非血染夕阳红。泪在燃烧血在沸腾一路向前冲!无敌龙魂,战天斗地破苍穹!